含謎對聯故事
作者:陳清泉
一、聯謎彰揚紀將軍
熟悉「楚漢相爭」歷史的人都知道:公元前204年,西楚霸王項羽用重兵將漢王劉邦包圍在滎陽,旦夕可下此城,形勢顯然對劉邦十分不利。就在劉邦一籌莫展,即將束手待斃之時,他手下有一員大將挺胸而出力挽狂瀾,從而改變了原有的歷史軌跡。
這段歷史在司馬遷的大作《史記·項羽本紀》中是這樣記載的:漢將紀信說漢王曰:「事已急矣,請為王誑楚為王,王可以間出。」於是漢王夜出女子滎陽東門,被甲二千人,楚兵四面擊之。紀信乘黃屋車,傅左纛,曰:「城中食盡,漢王降。」楚軍皆呼萬歲。漢王亦與數十騎從城西門出,走成皋。項王見紀信,問:「漢王安在?」信曰:「漢王已出矣!」項王燒殺紀信。
這位紀信將軍便是現在的甘肅天水(天水古稱「成紀、秦州」)人。在他死後許多年,他還被故鄉人民尊為秦州城隍,正式立祠紀念。因而至今在天水市群眾藝術館(原城隍廟舊址)正面,立有民族形式的鬥拱飛簷、宏偉壯觀的牌坊,上面懸掛現代著名書法家於佑任老先生所寫的「漢忠烈紀將軍祠」橫匾,兩旁刻有天水鄉賢鄧寶珊將軍摹寫清代郡守董琴虞所作對聯一副。聯云:「楚逼滎陽時,憑烈志激昂,四百年基開赤帝;神生成紀地,作故鄉保障,千萬載祜篤黎民。」
有趣的是在1984年的天水上元燈節期間,已故的甘肅著名謎家楊承業先生巧妙地借用此聯,以其上、下聯句分別做為謎面,分別猜應用文體「介紹信」與「感謝信」;一時猜眾如雲,報底聲不絕於耳。有人提出,下聯還可以猜為「表揚信」,楊先生連忙樂陶陶地稱讚肯定。此事現在還被天水謎壇傳為美談。
筆者今以上聯「楚逼滎陽時,憑烈志激昂,四百年基開赤帝」做為一組一面多底謎的謎面,先猜《三國演義》人名二(掉尾格)「劉由、全紀」。謎底依格(「掉尾格」規定謎底在三字以上,後兩字互移位置)讀為」劉由紀全「後,便可表明劉邦的性命是由紀信保全的,這樣就與謎面對應得毫釐不爽。接著又猜金融界稱謂一」保險經紀人「;最後還可猜出滬市股票名稱二」國脈通信、中信國安「。遺憾的是:在2002年天水的迎春燈謎大展猜活動中,這組一面三底」對聯謎「曾做為特獎懸猜三天;儘管獎品為一臺袖珍電視機,猜眾煞費苦心,還是最後沒有破的。
下聯「神生成紀地,作故鄉保障,千萬載祜篤黎民「可以猜甘肅省縣名二」崇信、秦安」。
謎底意為:出於對紀信將軍的崇敬,故而他死後在百姓眼中被尊成神;從此紀信亦就一直保佑著故鄉秦州人民的常年太平。
聯中寓謎、謎以聯生,二者相得益彰,於此可見一斑。
二、李廣墓前吊飛將
甘肅天水市是西漢名將李廣的故鄉,至今在該市秦城區城南二裡文峰山麓石馬坪樹,遺有封土場一座,場周石基高3米,周長25米。墓場前鑲置清代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所立的石碑一座,上書「漢將軍李廣墓」。再前有一高約5米的磚砌碑塔,塔中鐫刻民國三十三年十一月一日蔣中正所題「漢將軍李廣墓」數字。
1981年12月,天水市人民政府公布李廣墓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近年來,隨著西部大開發進程的的不斷加快,天水市政府已決定集巨資重修李廣墓,並以此為核心籌建一座集歷史文化、旅遊勝景於一體的頗具規模的新型公園——李廣公園。
今天清明,小雨紛紛。一大早,不知誰在李廣墓前恭恭敬敬獻上了一個大花圈。花圈的緞帶上飄拂著一幅對仗工整的輓聯:生不封侯,漢武逼死老英傑;活虧有譽,匈奴號為飛將軍。
不一會,憑弔前賢的遊人越來越多,其中有一小女孩扯著大人問道:「爸爸,花圈上的話我怎麼看不懂啊!」
「好孩子,這裡邊有典故!」爸爸娓娓而敘道:「李廣是西漢時抗擊匈奴侵略的名將,一生參加過七十多次戰鬥,以勇敢善戰著稱於世。可是由於朝廷的偏見,他一直沒有得到應有的封侯賞爵。在他六十多歲的時候做為前將軍,又跟著大將軍衛青出徵匈奴。衛青出於私人目的,故意讓李廣迂迴尋敵,結果李廣因迷路耽誤了會合日期,生性剛直的李廣不願為此事屈辱受審,就激憤得撥劍自刎了。」
小女孩急問:「爸爸,你這一說李廣是衛青逼死的。花圈上咋說是漢武!漢武是誰?」
「別著急,聽我講完!」爸爸接著往下說:「漢武就是當時的皇帝漢武帝劉徹。其實,李廣之死的根子還在皇帝手裡;由於衛青出徵前,皇帝專門提醒說:『李廣這人年齡太大,命又特別不好,你千萬不要讓他去正面抗擊敵人!』漢武帝除了愛講迷信之外,在用人上尤其喜愛年輕人,這本是個優點;但若發展到不分青紅皂白,一概排斥、輕視老年人的地步,就又走向其反面了。」
「李廣好可憐啊!」小女孩同情道:「他的遭遇,連我現在都感到心寒喲!」
「好在歷史對李廣是公正的,他永遠活在古往今來的人民心中!」爸爸欣慰道:「『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和『君不見漢家沙場爭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這些名人詩句就是對李將軍的最高評價及獎賞。當時,就連他的對手匈奴也由衷佩服他的勇敢,贊稱他為『漢朝的飛將軍』,連著幾年都不敢去侵犯他當太守的右北平郡。」
「沒想到飛將軍的稱號竟然是他的敵人贈與的!」、「今天我們也算長了見識!」……不知什麼時候,這對父女旁邊圍攏了許多聽眾,他們紛紛談論感想。
「大家這麼敬仰李廣,我很高興!」這位父親興奮道:「剛才,我還為這副輓聯配了兩條燈謎呢,誰願意猜猜?」
眾人應聲:「願意!」「請講!」…...
「請以上聯文字『生不封侯,漢武逼死老英傑』做謎面,來猜一個神話地名;下聯中的『匈奴號為飛將軍』做謎面,可猜《水滸全傳》人物二。」爸爸又提示道,這兩個人不太有名,不屬於梁山好漢之內。」
過了十幾分種,在人們的七嘴八舌競猜聲中,謎底終於被攻克了。
性急的讀者,你是否很想知道謎底?
答案:廣寒宮;胡道、李雄(「胡」在古代是我國內地漢族對邊疆少數民族的總稱,此處特指為「匈奴」)
三、姜維忠心保蜀漢
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個國家中,蜀漢地狹民少國力最弱。公元234年,蜀漢丞相諸葛亮在六出祁山時死於五丈原軍中;從此他生前親自挑選的接班人姜維啊為蜀漢後期最重要的軍事將領和朝中棟梁,就逐漸挑起了保衛國家和北伐中原的艱巨擔子。
當時魏國地大物博,人才濟濟。在朝無良將軍兵源匱乏的困難條件下,儘管姜維在數次用兵中,也取得了一些局部戰役的暫時勝利;但從根本上他要實現吞併整個魏國的宏大目標,這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已是完全不可能了。
公元263年,由於蜀漢後主劉禪的昏庸,宦官黃皓弄權,姜維受到了排斥,被迫屯兵沓中避禍。曹魏政權乘機派遣鍾會、鄧艾兩路大軍攻蜀。雖然姜維在劍閣擋住了魏軍主力的進攻;然而另一路魏軍卻在鄧艾率領下,從蜀漢防禦最薄弱的陰平險道徑成都。貪生怕死的劉禪君臣在兵臨城下之際開門降敵,蜀漢政權遂告滅亡。
姜維固然最後沒有保全住自己的國家,甚至他本人也在其精心策劃的復國大計失敗後自刎殉國;但他在長達近30年的困難局面中,孤膽忠心堅毅挺拔支撐國家大局的歷史功績,以及其個人身居高位廉潔奉公的高風亮節,卻一直被人們所稱頌。
1988年,改革開發後已初步脫貧的姜維家鄉(甘肅省甘谷縣姜家莊)人民,為了紀念這位三國名將,特地在故鄉為他立碑紀念。該碑碑文「姜維故裡」四字系中國人民解放軍原總參謀長楊成武將軍所書。近年,甘谷人民還多方籌措資金,修建了雄偉壯觀的姜維墓和祠堂以供人民瞻仰。
後來,當地聯謎界有一退休幹部感嘆歷史,興致所至為姜維事跡撰寫對聯一副。聯曰:「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叫姜維怎伐曹魏;邦內喪先王,劉禪做後主,憑鄧艾偷渡陰平」。正巧,該聯上句做為謎面,可以猜民族名五「滿、朝鮮、壯、漢、保安」;下聯句做謎面,猜成語二「攻其無備、防不勝防(備:蜀漢開過皇帝劉備)」。另外,上聯內還包含以下四條燈謎:1、蜀中無大將(猜五字口號一);2、廖化當先鋒(猜舊軍界稱謂一);3、廖化當先鋒(猜軍銜冠國名);4、叫姜維怎伐曹魏(猜足球運動員名連術語)。
謎底:1、軍事現代化;2、川軍少將;3、朝鮮大將;4、劉軍·攻擊力不強
四、聯謎合璧刺奸佞
某天,市燈謎學會舉行每月例會。正式開會前,大家聊天。
小周說道:「大家都看報紙電視了吧,最近接二連三槍斃了竊據高位的胡長清、成克傑等一些貪官,這說明了咱們黨中央反腐倡廉的決心是不可動搖的,此舉真乃大得人心啊!」他又環顧左右道:「你們發現這個問題沒?在我國歷史上,還真先後出現過好幾個權勢燻天荼毒百姓的所謂大人物,儘管他們的本質都是流氓地痞無賴小人物,可是他們偏偏和 現代的成克傑、胡長清一樣,每人卻都擁有一個非常好聽的名字。你們說可笑不可笑?比如說唐代武則天時期的假和尚薛懷義、明朝後期的大太監魏忠賢……」
「有了!」忽然坐在小周右邊的李老師一拍腦門興奮道:「我這些日子正在學做對聯,小周的這番話還真啟發了我,我突來靈感,以此做了一副對聯。大家有興趣聽聽嗎?」
燈謎學會的高會長見狀因勢利導道:「既然這樣,我有個想法:等李老師念完他創作的對聯後,咱們大家就以這副對聯做為謎面,每人為它配上一個謎底。看誰做的又快又好,藉此也可鍛鍊一下我們的制謎實戰水平。」
眾人拍手贊成。
「那我就獻醜了!」李老師起身朗聲念道:「魏忠賢怎賢?薛懷義何義?虎豹兇橫,民剩白骨;成克傑孰傑?胡長清豈清?貪汙不除,國無強時!」
眾人或託頤支腮,或搖頭晃腦,苦思冥想有傾,紛紛交上了自己所配的謎目和謎底。
經過一番認真品評,高會長宣布道:「『解鈴還需系鈴人』,到底李老師不愧是教高中語文的。他給自己的對聯所配的謎底是猜成語五」古往今來、、三位一體、貪官汙吏、名不副實、遺臭萬年「。無論從思想內涵及藝術技巧來看,這個謎底是配製得非常妥帖的。其他各位比李老師的稍遜一籌,為了節省時間,我就不一一再念了,下來可以相互傳看討論。現在咱們正式開會!」
「會長,再佔用十分鐘好嗎?」小周餘興未盡道:「我看這副對聯內的這句話「貪汙不除,國無強時」做謎面,還能夠猜出《三國演義》人名二。」他咬著耳朵對高會長先說出了謎底。
高會長略一沉思,開口讚許道:「果然又是條好謎!咱們就先猜這條謎吧。」
讀者朋友,假如你列席了這次聚會,你能在十分鐘內猜出小周所出燈謎的正確謎底嗎?我提醒你,這條謎用的是「會意反猜」法門。
謎底:成廉、華雄
五、聯謎巧勸小夫妻
小張和小王是一對新婚兩年的小夫妻。小張原先對嶽母十分孝順,一口一個「媽」,叫得別人眼饞耳熱。
可是後來有一次,任性的小王因為小張給自己的親生母親每月都寄200元錢,便對小張多少有些意見。小張年輕氣盛,不會做妻子的思想工作,便反唇相譏笑道:「你每月給你媽媽寄500元錢,我從來都沒說個『不』字。我給我媽才寄200元你就反對,何況我媽還生活在農村呢,你這人私心咋這麼重!」
小王見小張敢於公開反駁自己,氣頭上更加不講道理道:「咋了!你媽媽就是和我媽媽不一樣,我媽媽是親身養下我的,當然我要對她比對你媽媽好!」
小張也賭氣道:「話讓你這麼說絕了,從今後我也不把你媽再叫『媽媽』了,這樣咱倆就扯平了!」
從此,小張和小王就為這件事失去了家庭往昔的和睦,小夫妻隔三岔五還要打鬧一番。後來,這件事被他倆的好朋友小馬知道了 。正巧,小馬和小張夫妻都是廠裡的聯謎協會會員,三人有共同的愛好。終於,小馬想出了一個勸解他倆的好辦法。
這個星期六上午十點鐘,小馬趕到了小張家,他興匆匆地對二人說道:「我最近做了一副好對聯,想請二位欣賞欣賞。」
小張、小馬同時說:「快拿出來瞧瞧!」
小馬掏出筆記本,說:「我念給你們小夫妻,你們可要仔細用心聽!」小馬字正腔圓念道:「上聯是『你媽媽,我媽媽,你媽媽不是我媽媽,一家人說兩家話』;下聯是『關弟弟,張弟弟,關弟弟真愛張弟弟,三姓漢受百姓尊」。
小馬聽畢立即說:「老同學,你這下聯是不說的是『劉備、關羽、張飛三人桃園結義』事情?」
「別逞能!」小王臉一紅,連忙拉住丈夫說:「人家小馬為咱倆的事情用心良苦。上次是我錯了,我保證以後要對兩位媽媽一視同仁一般孝順。」
小張被感動,連說:「我也有毛病,以後決不對你發脾氣!」他又轉對小馬,手拍胸膛道:「你放心,我還會象過去一樣把老嶽母叫『媽媽』,叫得她老人家甜甜的。我就不信,我和小王之間的真實夫妻感情,難道就比不上『桃園兄弟』的戰鬥友誼和哥們義氣!」
小馬一看目的快要完全達到,就趁熱打鐵道:「我還有下一個節目——有獎猜謎,請你們夫妻以上聯句子來猜古人名二(蕉心格);下聯句子來猜臺灣地名二。猜出後,我請二位到飯館去吃鴛鴦火鍋。」
小張、小王互相協商一番,過會兒對小馬說:「我倆猜出你的謎底了!」
小馬聽後,連聲說對。
小張親切地輕捶小馬說:「你這小子用對聯可把我們夫妻損美了!」
「響鼓也得重錘敲,下不了狠藥不能鞏固療效!」小馬笑容可鞠,抱拳作揖道:「在下言語冒犯之處,請二位多加海涵!」
小王瞪了小張一眼,愛嗔道:「你再別得便宜賣乖了!我提議:今天中午咱們不去外邊吃飯,乾脆我倆一塊動手,以此對小馬聊表感激之情!」
三人相視一笑,其樂融融。
讀者朋友,你想知道謎底嗎?
答案:婦好、夫差(依格應讀為「婦夫好差」);嘉義、桃園。
六、先主後主各有評
某地是有名的三國文化之鄉,最近在市區裡建起了三座大型展覽館。
在「蜀漢人物館」裡,陳列了四十幾位如同真人大小栩栩如生的蜀漢君臣蠟像。其中主要有:先主劉備(字玄德);後主劉禪(小名阿鬥);丞相諸葛亮;五虎上將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大將軍姜維;先鋒廖化等人。他們一個個或者儀態大方,神情端肅、正襟端坐,或者英氣勃發、叱吒風雲、按劍而立。
正廳門口金光閃閃的兩根大銅柱子上還刻了一副高度概括蜀漢歷史的大型楹聯。上聯內容為:「一脈承漢,三顧得相,五虎為將,七雄接投,九州地圖分屬蜀,玄德父英烈始開霸王鴻業;下聯內容為:「二川立身,四旬稱皇,六出無功,八陣空擺,十萬兵甲盡降曹,阿鬥兒懦庸終喪劉季殘基」。
有一天來了甲乙兩位遊客,駐足久視對聯。
甲向乙說:「無疑這副上聯是頌揚蜀漢先主劉備白手創業的英雄業績的,而下聯是批評後主劉禪長期無所作為終至昏庸亡國的事實的。不過,我一時想不全『七雄接投』裡邊的七個人名了。」
乙回答說:「『七雄』是指劉備在沒有得到荊益二州之前,顛沛流離中先後投靠過的公孫瓚、曹操、呂布、袁紹、劉表、孫權、劉璋這七個新老軍閥,他們也算一時梟雄。」乙又微微一笑道:「依我看,這副對聯還兼容著一組很不錯的燈謎。上聯做謎面,可猜四字常言;下聯做謎面,可猜四字歷史名詞一。
甲急說:「老兄先別公布謎底,容我好好想想!」
二人同入展廳。
謎底:備受稱讚;禪讓政權
七、忠奸分明姜與譙
翻閱《三國演義》第112回,看到這樣一段文字:忽報淮南諸葛誕起兵討司馬昭,東吳孫琳助之,昭大起兩都之兵,將魏太后並魏後主一同出徵去了。維(姜維)大喜曰:「吾今番大事濟矣!」遂表奏後主,願興兵伐魏。中散大夫譙周聽知,嘆曰:「近來朝廷溺於酒色,信任中貴黃皓,不理國事,只圖歡樂;伯約(姜維之字)累欲徵伐,不恤軍士:國將危矣!」乃作《仇國論》一篇,寄與姜維。維拆封視之……大怒曰:「此腐儒之論也!」擲之於地,遂提川兵來取中原。
後來的歷史事實證明,儘管國小民疲的蜀漢已經從根本上早就不具備滅魏取吳的政治條件,但若不是姜維採取了「以攻代守」的正確軍事決策,面對地大民多的魏國,蜀國又怎麼能夠延續四十餘年壽命呢?縱觀整個中國歷史,哪有一個一味主和的偏安政權面對強大的對手能夠長期存續下去的先例!戰國末期的主和兩國(韓、齊),相對敢於抵抗的趙、楚諸國同樣沒有逃脫被暴秦無情吃掉的最後下場。以及後來的南陳之對大隋、南唐之對趙宋、南宋之對蒙元均是如此,概莫能外。何況,後來蜀漢的亡國,並非由姜維對魏戰爭的失利直接導致,反而是這位「道貌岸然」的譙周一手操縱的君臣全降促成。從某種意義上,投降派代言人譙周是比昏君劉禪、權閹黃皓更為可惡的蜀漢巨奸及國賊,歷史應該將他永遠釘在恥辱柱上。
基於上述認識,筆者曾在十幾年前撰有一副對聯,以志其事,聯云:「說什麼窮兵黔武空耗民力,不戰焉能保小國,畢竟姜維豐功難沒;憑怎般據典引經迷惑君心,偏安豈可延廟堂,終歸譙周大罪確鑿。」
近日得暇,筆者又為該聯試配了兩條燈謎,即用上聯句來猜足球運動員連用語一句,謎底為「劉軍·打延長期」。下聯作謎面,能夠猜出兩個貶稱謂「漢奸、降將」(掉尾格);謎底依格末二字互換位置後讀為「漢奸將降」,意即:蜀漢的奸佞譙周這人不久將要挾主投降魏國了。
列位看官,以為以上二謎妥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