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幻校園新星巡展系列 第二期
王真禎:融入創作的不是我的性格,而是室友的名字
人物簡介:王真禎,科幻作者,南方科技大學航空航天工程本科生,第一屆「星火杯」全國高校科幻聯合徵文大賽終審評委。在「不存在」公眾號發表過作品《共享「單」車》《上海墓碑》,在《科幻世界》發表作品《排雷者》、《誰的葬禮》 ,前者入選灕江出版社《2018科幻年選》,作品《軌道上的關二爺》獲2019年晨星獎最佳短篇小說獎。
高校科幻:您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進行科幻小說創作的呢?
王真禎:大概是去年6月份吧。
高校科幻:開始接觸科幻社團是什麼時候?為什麼加入社團?在社團裡您收穫了什麼?
王真禎:我大一上就加入了學校的科幻協會,但一開始參與社團裡的活動並不多,基本屬於社裡沒什麼存在感的人。發表作品以後,我才更經常地參加幻協的活動,也逐漸認識了協會裡眾多可愛的小夥伴,同時也收穫了很多打桌遊的朋友哈哈。也是在幻協裡,我認識了你們上期參訪的陸海,之後我們經常一起交流寫作。
高校科幻:您是如何定義「科幻」的?
王真禎:這個問題真的很難回答,世界上現存的關於「科幻」的定義可能就有上千種。我認為,科幻應當給予讀者一種具有新奇感的,並且有認知性的想像,同時,這種想像與我們的現實生活需要存在一定的距離(陌生化)。
高校科幻:看您的作品文風大多是幽默的寫作風格,您在生活中屬於什麼性格呢?會把自己的性格融入到創作中嗎?
王真禎:經常有朋友說我寫的是「沙雕科幻」,其實我生活中也蠻沙雕的。但是寫沙雕科幻倒不是因為性格的投射,而是點子本身比較沙雕。經常被融入創作中的不是我自己的性格,而是我室友的名字哈哈哈。
高校科幻:現在或未來當創作與讀者的喜好出現衝突時,您是願意遵循自己的思路還是更多考慮讀者,向讀者的喜好靠攏?
王真禎:我覺得自己的思路和讀者的喜好之間是存在一種張力的,不能對立起來看。下筆之前我會先想,哪些讀者群可能會看我寫的這篇,哪些可能不會,關鍵在於做出讀者群的取捨。
高校科幻:我特別喜歡宇宙戰爭這個元素。《排雷者》中的形象在生活中有原型嗎?和您自身的經歷是否有很大關係?
王真禎:在我的生活中並沒有這個原型,但和我的經歷倒是頗有關係。我是個軍迷,經常會看到一些關於排雷的紀實文學、非虛構類的相關作品等等。我覺得應當有人為他們寫一些東西。
高校科幻:您寫小說的時候有沒有什麼創作原則?您會非常注重小說與現實的聯繫嗎?映射現實和暢想未來是否衝突?如何將兩者很好的進行結合?
王真禎:唯一的原則就是完全原創,絕不抄襲。以及我其實比較關注點子本身,如果一個點子不能驚奇到我,我一般就不會去寫它。
關於與現實的聯繫,這個問題問得其實有點模糊。如果說是現實意義的話,可能會有一些考慮,比如《排雷者》、《誰的葬禮》,主人公都屬於現實中存在,但不被言說的一些群體。而《共享「單」車》這種就完全沒有,只是為了搞笑。如果說是認知邏輯的聯繫的話,這種聯繫可能是自發的。如果真的存在一本小說,和現實世界完全不存在一點聯繫,那可能對我們來說就是「不可名狀的囈語」。
映射現實和暢想未來會產生衝突的世界,這或許可以成為一個有趣的世界觀。不過至少在我們的世界裡,是完全不衝突的。技術的發展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新的願景,同時也有新的問題。暢想未來時,我們更關注前者,而映射現實時,我們更擔心後者。兩者是一體兩面的,與其說如何結合,不如說很難分離。
高校科幻:據我了解,作為一個理工科的在讀學生,您的生活重心主要在學習和科研上,而在校外又是倍受讚譽的新生代校園作家,您是如何平衡學習研究與科幻創作的呢?
王真禎:並沒有備受讚譽哈哈哈。說來慚愧,關於學習與創作,我並不能說我平衡地很好。創作勢必會擠佔到原本學習的時間,這是自然規律。關鍵在於放下心中對GPA的執念,對成績的變動和隨之而來的壓力做好心理建設吧。畢竟,學習和創作都不重要,唯一重要的只有好好生活。
高校科幻:對未來有什麼樣的規劃,專心科研還是轉型全職寫作?
王真禎:應該都不會吧。經過了生活的毒打,我已經清楚自己恐怕沉不下心全職科研。至於,全職寫作,一方面可能養不活自己,另一方面生活僅僅只是寫作的話,在這個多元的時代也顯得有些狹窄了。我希望能趁年輕多嘗試一些其他的產業,其他的藝術形式,廣闊天地,大有作為的機會很多嘛。
高校科幻:現在保持在一個什麼樣的寫作節奏上?寫作一般是在固定的時間段還是根據靈感即興創作呢?如果出現拖延症或者瓶頸期會怎麼辦?
王真禎:我和朋友們一起運行著一個稿件互評小組,能保證一個保底的量。在此之上,有一些比賽或投稿活動,或者只是靈感來了時,會即興創作。今年到現在我一共寫了8篇,下半年應該還能加一點速。因為我寫的主要是短篇,一旦寫起來很容易上頭,不太容易產生拖延症,經常肝兩三天就寫完了,瓶頸期也還好,因為故事大多都是點子驅動,只要點子不枯竭就能寫下去。
高校科幻:對目前熱炒科幻IP的現象怎麼看?科幻產業化會對中國科幻文學的未來發展帶來什麼影響?
王真禎:這兩個問題很複雜,也很大,在行業層面上的判斷超出了我的知識範圍。但就一個科幻迷而言,只要能產出好的作品,我認為熱炒科幻IP就是一個可以接受的現象,科幻產業化就是一個好的方向。
高校科幻:最後有什麼特別想說的話?
王真禎:這期的問題都好難啊,為什麼不問我些什麼「怎麼找女朋友」之類的問題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