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新聞網訊(記者 魏昊星□譚雪姣)12月1日,初冬時節,走進位於宜昌猇亭區的三峽機場二期改擴建項目建設現場,吊裝機、運輸車轟隆作響、來回奔忙,一派火熱的施工景象,讓人絲毫感覺不到冬天的寒意。
在項目指揮部的施工進度表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各項工程進度:T2航站樓完成負一層地下室底板防水;國際航站樓完成G2段頂板內架搭設20%;空管工程完成氣象綜合樓室外工程;站前高架橋已完成125根樁基施工……T2航站樓、國際航站樓、高架橋工程以及站前廣場一項項施工程序正在按照既定計劃穩步推進,飛行區和空管工程預計年底驗收交付。
預計到2021年9月底,改擴建工程完工後,宜昌三峽機場飛行區等級將從4D提升至4E級,將可起降航程更遠、載客量更大的飛機如波音747、空中巴士A340等遠程寬體客機,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500萬人次需求。
2017年6月,湖北省政府批覆《三峽臨空經濟區總體方案》,三峽臨空經濟區正式有了自己的「名字」。三年來,宜昌市政府與海航、凌雲等「老夥伴」合作關係愈加密切,更與卓爾等新「夥伴」攜手相談甚歡。三峽臨空經濟區在三峽機場的核心龍頭帶動下,外延和內涵不斷豐富擴大,正在逐漸形成「一核四區」的產業空間布局。
圍繞三峽機場周邊,諸多項目如雨後春筍相繼落戶開工投產:海航通航產業園運營基地一期5萬平方米機坪和3200平方米機庫工程已完工,預計2020年年底投入運營;卓爾三峽國際博覽中心正在加班加點搶抓工期;貝迪克凌雲2#-2客改貨廠房已開工建設。
2019年以來,三峽臨空經濟區產業根基進一步走深走實。三峽機場2019年新增航點10個,已開通航線73條,全年運送旅客突破326.4萬人次,貨郵行吞吐量17650噸,分別同比增長10.74%、4.45%。貝迪克凌雲2019年全年完成73架飛機定檢維修,實現產值1.05億元。卓爾·宜昌航空城項目、國投航空大酒店等一批重點項目相繼籤約投產,協議資金總和近45億元。
「『十四五』期間,三峽臨空經濟區將圍繞『一核四區』(機場核心區、高端製造區、現代物流區、綜合服務區、生態農旅區)產業布局,按照『2主+2輔』(高端製造、現代物流+綜合服務、生態農旅)產業體系,重點培育發展高端製造、現代物流兩大主導產業及綜合服務、生態農旅等配套產業。」猇亭團區委書記、三峽臨空推進辦(籌)機關負責人何小峰介紹,經濟區目前已謀劃基礎設施類、高端製造產業類、現代物流產業類等59個重點項目,通過五年的努力,打造宜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形成鄂西南航空貨運樞紐,建成全國同類臨空產業園中的特色產業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