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觸式智能穿戴設備,破解居家養老難題

2020-12-23 武漢日創科技

2050年,全球60歲以上的人口預計將達到20億。老年化人口將達到全球五分之一以上的人口。隨著老年人口的增加,人們需要更先進的家用看護系統,一種非接觸式生命體徵採集老人看護系統應運而生。設備不需要與人直接接觸,放置於被單下,即可實現對健康狀況的追蹤。老人看護系統將收集到的信息加以存儲分析,異常聯動報警,形成一套簡易居家智能看護系統

守護佳打造的智慧養老平臺+智能養老產品讓老人們的晚年生活更自主、健康、有尊嚴。它運用了光纖傳感、壓力傳感等技術,只要老人在床上休息,就可以準確感應和監測人體的呼吸、心率、體動、在離床等數據信息。通過對所有數據被連接、被儲存、被分析、被流動起來,基於5G的網絡環下,所有數據會即時通過網絡傳輸到統一的數據平臺,也會通過APP,在手機終端上顯示。一旦數據異常,就會實時發出警報,提醒看護人員。守護佳智能床墊讓生活所有的東西都被量化,及時預警,提前預防,避免危及生命的重大疾病突發。

其主要特點包括:

(1)非接觸式生命體徵數據獲取;

(2)無需連接測試設備到被監測者身上;

(3)體積小,攜帶方便;

(4)結構簡單,安裝方便;

(5)加密算法,保證數據安全;

(6)神經網絡算法,保證數據準確性;

(7)醫療級別數據精度;

(8)高距離、寬範圍監測;

居家智能穿戴設備的投入,很好地破解養老難問題,可以更好地為長者服務。此次守護佳智能科技的非接觸式生命體徵採集設備,相信促進能夠居家養老的應用落地和普及。

相關焦點

  • 智能穿戴設備有哪些_智能穿戴產品品牌排行
    智能穿戴設備概述   智能穿戴設備是應用穿戴式技術對日常穿戴進行智能化設計、開發出可以穿戴的設備的總稱,如手錶、手環、眼鏡、服飾等。穿戴式智能設備擁有多年的發展歷史,思想和雛形在20世紀60年代即已出現,而具備可穿戴式智能設備形態的設備則於70-80年代出現。
  • 科技養老展會丨2020山東智慧養老展丨智能穿戴展覽會
    中國濟南國際智慧養老產業展覽會所謂「智慧養老」,是利用信息化手段、網際網路和物聯網技術,研發麵向居家老人、社區的物聯網系統與信息平臺,並在此基礎上提供實時、快捷、、低成本的物聯化、互聯化、智能化的養老服務平臺。
  • ITH大咖說|李曉歐教授:可穿戴式醫療器械設計與發展
    10月20日第83屆CMEF期間,ITH康養家、國藥勵展聯合舉辦「2020ITH智能康復養老產業高峰論壇」。慢性病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狀況的主要問題,用於看護和長期照護老年人的專業產品成為熱點,可穿戴式生物傳感器系統健康監測設計和開發,通過「隨身」感知健康信息可降低發生危險的概率和突發疾病造成的傷害。可穿戴式醫療器械2018規模100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60%。近幾年針對發展可穿戴設備的政策頻發。
  • 智能手錶或被超越,耳戴式設備將成可穿戴設備市場裡的王者
    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最新預測顯示,比起今年,2019年可穿戴設備市場有望增長近26%,同時可穿戴設備的全球出貨量將達到2.25億部,其中智能手錶的出貨量將達到7400萬塊。按照這一趨勢,Gartner還預測,到2022年智能手錶會被耳戴式設備取代,即耳戴式設備2022年出貨量或達到1.58億部,而智能手錶出貨量為1.15億塊。以上,簡言之:智能手錶或被超越,耳戴式設備將成為可穿戴設備市場裡的王者。事實上,這個結果或者Gartner的預測數據並不是沒有道理。
  • 居家養老更貼心,瀋陽人可以樂享晚年
    針對瀋陽市98%的老年人更傾向於選擇社區和居家養老的特點,2020年,瀋陽市政府將「新建100個區域性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改造300個社區養老服務站」列為12項民生實 事之一重點推進,旨在打造老年人家門口的養老服務陣地。
  • ...支持開發殘健融合型無障礙智能終端產品,鼓勵研發生產可穿戴...
    2020-09-23 09:12:47來源:FX168 【工信部:鼓勵研發生產可穿戴、可攜式監測、居家養老監護等智能養老設備】工信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聯合發布關於推進信息無障礙的指導意見。
  • 「智能養老」正在幫咱守護爸媽
    12月12日,瀋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從瀋陽市民政局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市今年已完成了80個區域性居家養老服務中心、283個社區養老服務站建設,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工作即將圓滿收官,這些遍布全市社區的養老服務設施,為周邊老年人提供了生活照料、短期託養、助醫、助餐、助浴、助潔、助行等多樣化、品質化養老服務,以及網上預約服務、智能家電、智能語音控制系統、健康管理系統受到廣大老年群體的歡迎。
  • 「網際網路 智能」 開創西寧居家養老新體驗
    鄧琳介紹居家養老設備安裝情況 蔣瑩攝就在上個月,西寧市城西區民政局為鄧廣斌老人家率先安裝上了家庭養老床位。無線緊急呼叫器、小夜燈、門磁感應器……走進老人屋內,一個個智能化設備周到齊全,同時,在衛生間內還裝有馬桶扶手,門口處配備智能監控。「老人夜間起床,隨手就能開燈,有緊急情況按呼叫器,為我們照顧老人起居省了不少心。」
  • 揚州探索智能居家養老今年試點開設300張家庭養老床位
    這是揚州「網際網路+居家養老」的一個縮影,目前我市正推動傳統養老模式向智慧社區、智能居家養老全面轉型。部分養老機構開展住養人員智能監控「截至去年底,我市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達118.84萬,佔戶籍總人口數的26%。
  • 「養老床位」搬進家智能監護都有啥 青島獨居養老難這樣破題
    在大家紛紛點讚「最美護士」細心救人的同時,獨居老人普遍面臨的養老困境同樣值得探究。86歲老人王興政也是一名獨居老人,同樣因身邊無人而遭遇過險情。今年年初,他曾半夜突發腦梗,差點連近在咫尺的手機都沒夠到……不過,就在一周前,他的居家養老難題迎刃而解——街道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將機構「養老床位」搬進他的家中,老人可以在家享受24小時智能監護。
  • 瀋陽今年已建成80個區域性居家養老服務中心
    原標題:「智能養老」正在幫咱守護爸媽潤德北塔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針對人口老齡化的趨勢以及瀋陽市98%的老年人更傾向於選擇社區和居家養老的特點,2020年,瀋陽市政府將「新建100個區域性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改造300個社區養老服務站」
  • 破解通行與測溫難題 長虹15天交付5G智能測溫手環
    下一步,該產品將在高校、中小學校以及企事業單位大型會議等推廣使用,以實時了解人員體溫等健康狀況,取代人力測溫,有效降低風險,同時為潛在的人員接觸排查提供實時的精準數據,以確保人員密集場所的人員安全。隨著經濟社會秩序有序恢復,人員密集與流動性活動增加,測溫依舊是做好聯防聯控的關鍵一環。「目前,隨著學校陸續開學等,非接觸式測溫設備的需求激增。」
  • 藍思科技:積極配合各大客戶為5G 智慧型手機、智能可穿戴式設備...
    隨著 5G 通訊、無線充電等新技術、新功能的大幅普及和大規模商用,玻璃、 藍寶石、精密陶瓷等非金屬材質成為了手機、可穿戴設備、平板電腦等智能終端外觀結構與功能件的首選主要應用材料,為本行業和公司帶來新一輪巨大的市場 需求和成長空間。為把握行業重大機遇,實現更快、更高效的發展,公司已提前做好技術、產能等各方面準備。
  • 中移動談智能穿戴設備的心率監測原理
    集微網1月9日消息(文/數碼控),很多人買智能手錶、智能手環之類的智能穿戴設備,除了用於最簡單的計步、看時間之外,還有另外一個目的在於關注健康。說到智能穿戴設備是怎麼健康扯上關係的,主要是它可以近距離接觸身體,利用傳感器等採集到相關身體器官的信息,並以數據等形式呈現,方便用戶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態,比如睡眠情況等。
  • 【公示】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及服務推廣目錄(2020年版)
    索思(蘇州)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手環(腕帶)、腰帶、胸帶類穿戴式動態心電記錄儀TER0106寧波科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手環(腕帶)、腰帶、胸帶類科強孝心環H0022TP31B-3AUF49安徽西瑪科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手持式紅外測溫產品西瑪科紅外測溫儀SMK-GD16850天津九安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手持式紅外測溫產品非接觸式紅外體溫計
  • 中國可穿戴設備出貨量持續增長,智能可穿戴設備佔18%
    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也迎來高速增長,2019年我國可穿戴設備出貨量達到9924萬臺,同比增長35.6%。其中,智能可穿戴設備僅佔18%,可供企業開發空間還很大。2020年第三季度,華為手錶、真無線耳機、藍牙耳機、手環產品等可穿戴設備市場份額增長明顯,使得華為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力壓小米蘋果躍居第一,未來隨著主要智能可穿戴計算系統平臺及大數據服務平臺搭建完畢,智能可穿戴設備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 農村互助養老怎麼操作?「雲浮模式」了解一下
    據介紹,這是集老年人照顧需求等級評估、老年人信息管理、居家養老服務管理、家庭養老床位管理、服務機構管理、呼叫中心管理、養老智能設備管理、養老從業人員培訓管理、養老政務管理等綜合功能為一體的智慧養老系統。「目前該系統已收錄全市46萬老年人信息數據,全面連結縣、鎮、村三級居家養老服務站點,24小時提供智慧養老服務。」
  • 關於智能穿戴手錶、手環及VR相關的產品及材料設備信息
    在5G和AI技術商業化不斷深入,智能穿戴設備被認為是繼手機之後的下一個熱點,華為、OPPO、VIVO、小米、三星等科技巨頭紛紛入局智能穿戴。 隨著屏幕及相關硬體技術的成熟,智能穿戴產業鏈從光學顯示模組、結構件到材料設備也將迎來新的一波發展機遇。產業鏈上下遊也在積極布局,11月19日,科森科技智能穿戴及通訊終端精密電子項目開工建設;長盈精密擬使用資金10億元,用於智慧型手機、可穿戴設備、AR/VR設備、多功能筆記本電腦相關的結構件。   現階段可穿戴產品主要以手錶、手環、虛擬顯示VR/增強顯示AR等幾類產品為主。
  • 阿拉町,進階智能可穿戴設備
    來源:《經理人》在通訊行業行進8年,後轉戰智能可穿戴設備領域,邱學文更像一個產品經理。他說阿拉町的品牌營銷還沒有技術研發專業,市場高端化是大勢所趨。技術向前推進,落地就要愈發沉穩。堅持品質,營銷才有著力點,阿拉町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走得長久。
  • 智慧型手機戰況膠著,可穿戴設備市場行業競爭激烈
    這是國內可穿戴設備市場走過的又一個穩步增長季,在持續的穩步增長趨勢下,國內可穿戴設備消費市場漸成規模。可穿戴設備不斷明確的產品定位和多元化的消費分級可穿戴設備市場規模逐漸成型的過程是一段廠商們不斷明晰產品定位的"試錯史"。早期的可穿戴設備始終擺脫不了"智慧型手機"的影子。且其存在的意義在於"取代"智慧型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