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寶昌:順治 康熙 雍正瓷器鑑別要點

2021-02-18 福羲御鑑

現為故宮博物院研究員,是蜚聲海內外的陶瓷鑑定專家,其撰寫的《明清瓷器鑑定》是國內首部古陶瓷研究鑑定學論著。

長期從事中國古陶瓷及其他古代工藝品的研究,重點研究歷代陶瓷。

順治存位共十八年(1644~1661年),是清朝統治中國的開始,以漢民族為主體的排滿衝突一直沒有平息。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直到順治八年統治者才有精力和能力恢復生產御用瓷器,以致傳世的順治御窯瓷器極少見。目前已知帶宮款的順治御窯瓷器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只有5件「大清順治年制」款盤。其主要特徵是器型單一,造型規整、盤沿外折、盤緣尖薄,雲龍紋、蓮瓣紋是其惟一紋樣,均存胎上印成,黃釉、祭藍釉、茄皮紫釉也都是直接施在澀胎上,款識是青花雙國楷書「大清順治年制」六字兩行款。存傳世器物中,也有署「大清順治年制」款的青花瓷盤,圖案為花卉和天女散花等內容,款識用筆有力、字體較大也是此類器物的另一特徵。


清順治醬色釉暗花龍紋盤

清順治黃釉盤

如故宮博物院收藏的順治十五年王鏌燒造的青花盤,以及舊陳於雍和宮上有楷書銘記「順治八年江西監察奉敕敬造」的青花雲龍香爐。清初的御窯廠沿襲明代舊制,明朝嘉靖以後御用瓷器多採用官搭民燒的方式,所以順治時期的御用瓷器也應該出自民窯。存生產技術和工匠來源上和民窯瓷器並無不同,風格上的差異也應該不是很大。明朝末年御窯瓷器多不署款,而雍和宮的青花雲龍爐也是以題記款的形式出現,說明官款的有無並不是判斷順治御窯瓷器的惟一標誌。

清順治十年青花山水圖瓶

清順治11年青花雲龍紋香爐

清順治青花加官進爵圖盤

「玉堂佳器」四字隸書款,北京故宮藏 

歸納不署官款的順治時期的瓷器精品,青花瓷器佔絕對多數。器型有將軍罐大罐、蓮子蓋罐、瓶、爐、花觚、碗、盤等,胎質細白,釉面可分成硬亮、硬白兩大類,青花紋樣內容以怪石、竹草、仕女、麒麟等為主,裝飾方法有青花描繪、刻劃等工藝,圖案布局多以主題圖案居中、主題圖案上方或靠近器物口緣底足處飾暗斜線經緯度或勾雲紋為界框。

故宮清順治青花觀瀑圖筒瓶

清順治青花雉雞牡丹罐,故宮博物院藏

清順治青花麒麟蕉葉紋盤,故宮博物院藏

康熙御窯瓷器釉面光涓』細膩,胎土淘練精細、胎體和其他各代的同體節器物相比都屁重實,胎釉結合較好,器物內壁的釉面和外壁基本一致。器型奇偉渾厚,新創器型也較多。

如果你有古玩精品想參加拍賣可與福羲國際拍賣公司授權徵集點客服陳經理聯絡,洽談市場趨勢與託售事宜。

電話Tel : +852 5482 1633

微信WeChat:XGDG6913

 LINE:xgdg6913

 Whats app:+852 5482 1633

特指康熙二十年(1681年)以前景德鎮生產的御窯瓷器。總體風格上和順治御窯瓷器接近:仍是傳統的青白色,釉汁凝厚、個別有混濁現象:器物類別有碗、盤、碟、罐、筆筒等,釉色品種有黃釉、白釉、祭紅釉、青花、釉裡紅,青花圖案以粗枝大葉為特徵、青花發色深暗散淡。器物造型粗樸,紋飾布局飽滿、落筆雄偉,以粗筆疏朗為特徵。款識多樣有幹支款、堂號款、規矩款諸種,款識字體挺拔有力、字大筆粗,布局也和順治時期的特點相近。除六字楷書官款外,不同的幹支字加「中和堂制」也是該時期御窯瓷器的款識特徵。香爐、筒瓶、梅瓶、膽瓶、花盆、筆筒、盤、碗等器物的口部或露胎無釉或加白粉,或沿襲明末清初時期的特徵在器口施加深淺不一的醬黃色釉。青花呈色以灰藍和黑藍為主,也有呈現翠藍者:五彩則濃重豔麗,繪畫多用焦墨筆道勾勒輪廓筆鋒挺勁有力,人物高大,內容則仕女、嬰戲、刀馬人物(三國、水滸、列國故事)。但在康熙十年之後,瓷器的風格已漸漸脫離原來的陳規並出現了新的氣象,原來那種渾厚壯重、豐滿圓潤、胎體厚重的情況開始有所改變。


清康熙元年青花雲龍紋香爐

清康熙 五彩嬰戲圖罐 (故宮博物院藏)

清康熙五彩人物故事盤

清康熙五彩仕女賀壽紋盤

康熙中期一般指康熙二十年至四十五年(1706年),器物的色料和胎釉都表現出精工的特點。瓷器的釉面為瑩潤的粉白色或柔和的漿白色,青花呈色鮮豔青翠,五彩則趨於淺淡。器物紋樣以文章山鬥、四時讀書樂、聖主得賢臣頌、麒麟送子、指日高升、瑞獸為常,紋樣不再豪放,整體布局也更加合理。在繪畫方面,吸收中國水墨畫的分水皴染技巧和西洋畫法的透視原理,使得畫面富有實感。五彩圖畫多山水人物。新出現並流行棒棰瓶、方瓶、花觚、筆筒、筆洗、魚缸、花盆、茶壺、茶盅、蓋碗等。款識多六字款,布局以六字兩行最多,字體工整、布局合理,以楷書款為多,也有行楷、宋體字款。受西方技術的影響,琺瑯彩瓷器在康熙三十五年創燒成功,進而也成功地燒制出粉彩。總體上看明代和清初瓷器上的各種風格幾乎不再出現。

清康熙釉裡紅雲龍紋缽缸-北京故宮

清康熙五彩耕織圖瓶-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清康熙琺瑯彩胭脂地花卉團壽紋碗-北京故宮

康熙晚期習慣上指康熙四十五年以後,器物釉面以更細膩的青白色為主,習慣上稱之為硬亮青釉,以區別於明代的亮青釉,青花以灰暗淺淡、暈散不清為特徵。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款青花花觚和五彩折枝花紋攢盤可為代表。同時在顏色釉的燒造上也取器物的色料和胎釉都表現出精工的特點。瓷器的釉面取得了極大的成功,白、青、黃、藍、米黃、紅諸色釉都能燒造,尤其是郎窯紅、豇豆紅釉更是把康熙紅釉技術推向極致。粉彩發展成熟,和雍正、乾隆時期的粉彩相比,色澤濃豔、彩較厚是其特徵。款識以正楷或宋體字居多,篆字款。以極少見,字體以細筆字為常。六字三行款和六字兩行款都較流行。清康熙青花龍紋瓶-北京故宮

目前100000+藏友已關注加入我們

       

      

發布者:香港福羲國際拍賣行

選擇福羲國際藝術品拍賣行的服務,我們將一如既往的為廣大收藏愛好者提供更專業、更周全的收藏知識指導和收藏投資指引,伴隨著我國收藏熱第四次浪潮的到來,祝願福羲國際藝術品拍賣行和廣大藏家愛好者和藏品投資人共同成長。如果你有古玩精品想拍賣或者參加拍賣推薦會請與福羲國際拍賣公司授權徵集點客服經理聯絡,洽談市場趨勢與託售事宜。

電話Tel : +852 5482 1633

微信WeChat:XGDG6913

 LINE:xgdg6913

 Whats app:+852 5482 1633

徵集類別:

1、名家字畫:中國古代及近現代名家書畫,油畫、水粉畫及其他藝術形式不限。

2、精品陶瓷:歷代陶瓷精品,以宋五大名窯、元、明、清官窯瓷為佳。

3、翡翠玉器:高古玉、和田玉、翡翠等玉器精品,要求玉質佳、雕工精。

4、雜項文玩:文房四寶,繡品、田黃,雞血石,金銀器,青銅器、郵票錢幣等。

5、明清家具:各種材質的硬木家具,以紫檀和海南黃花梨為佳

相關焦點

  • 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瓷器款識特點
    清乾隆 粉彩百鹿尊 康熙時期,逐步將景德鎮的御窯廠恢復完善,使其產品質量更加好轉,康熙、雍正、乾隆三代是清代瓷器製造的頂峰品種繁多,千姿百態
  • 收藏乾貨:康熙、雍正、乾隆粉彩瓷器特點及真偽鑑定
    中國的古瓷器歷史非常悠久,尤其以清代的粉絲瓷器製作精美,工藝精湛。今天紫色百合香為您詳述古瓷史話(收藏乾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粉彩瓷器特點與真偽鑑定,通過本篇通俗易懂的語言,使您對清代鼎盛三朝的粉彩瓷器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和了解。
  • 雍正瓷器,一次看過癮!
    圖源:網絡眾所周知,康熙雍正乾隆清三代的瓷器,一直深廣大愛好者以及投資者的青睞。其中,尤為值得一提的便是雍正朝的官窯瓷器了。枝幹相連,花葉相屬之謂,皆雍正官窯也。」此種畫法起源於清康熙時期,一直影響及道光時期,亦見有「過牆龍」、「過牆鳳」等。晚清以後這種畫法不多見。在顏色釉方面的卓越成就,得益於雍正帝對顏色釉的情有獨鍾。每年的春季和秋季,景德鎮都會將運到皇宮的瓷器,先挑出好的讓皇上過目,以此來決定來年御用瓷器生產的品種以及數量。
  • 康熙瓷器上的仕女圖: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明末清初版畫的盛行對康熙五彩仕女瓷器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這幅畫面似乎帶有音樂節奏,奔跑的馬蹄、姑娘間的喝叫、觀眾的喝彩,飽滿喧鬧,身為觀者,卻可以透過畫面進入他們的時空,感受康熙朝的某個狂歡的一刻。▌如花美眷,似水流年許之衡在評論清朝瓷器繪畫時,認為「清康熙,專以名工制瓷器,名工繪畫,殆純屬於美術範圍,而高穆渾雅之氣,猶未盡掩入。雍正則專以佚麗勝矣,至乾隆則華縟極矣。精巧之至,幾於鬼斧神工,而古樸渾厚之致,蕩然無存……」。
  • 雍正粉彩鳥紋抱月瓶瓷器的靈魂深處
    鳥紋抱月瓶(英語:Moon-shaped flask with birds)全稱"清雍正款景德鎮官窯粉彩花鳥紋捲雲耳抱月瓶",是清代雍正年間(1723年至1735年)產自中國景德鎮的一件官窯瓷器,是當時公認的粉彩瓷的精品,清末民初流入海外,現屬於英國大維德基金會,在大英博物館展出。
  • 請您在家慢慢細賞:獨步天下的雍正粉彩瓷器
    粉彩,又稱"洋彩",是釉上彩瓷的一個品種,始創於清康熙晚期。 由於有了深色調的藍和黑,使得康熙五彩的色彩對比更加和諧、沉穩,基本上改變了明代青花五彩佔主流地位的局面。 康熙五彩光豔照人,很重要的因素之一是在燒成上。釉上彩是在彩爐中低溫燒制而成,故而對火候的把握十分重要,溫度過高,有些釉上顏色會流動或損失,爐溫太低則彩料的光澤不足。康熙五彩大都色彩鮮豔,光澤明亮,這說明康熙時燒造彩瓷的工藝已十分純熟。
  • 皇家御用瓷器-黃釉瓷器
    明清時期,黃釉瓷器已經完全作為皇家壟斷之器。因其獨特的色澤也代表了它只能是皇家至尊的御用瓷器。明清時期的黃釉瓷器各具特色,紫色百合香為您分別介紹,使您對明清時期的黃釉瓷器認識更多。清代黃釉瓷盤1.康熙時期康熙時期的黃釉瓷器是一種以鐵為著色劑的低溫釉瓷器,主要作為日常宮廷使用和祭祀時之用。這些黃釉瓷器代表著皇家至高無上的權力。常見的器物如碗、罐、杯、壺之類。
  • 清康熙瓷器如何區分臧窯、郎窯和安窯
    翻查康熙五十年前後的歷史和用瓷情況,認為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郎窯」與上述康熙賀壽御瓷有著密切的關係,換句話說是「郎窯」承辦了康熙六十大壽的賀壽御瓷這一重大項目。由於這批賀壽瓷器深獲康熙皇帝的讚賞,得到朝廷上下一致好評,特別是受到了當時官宦階層的大力推崇,如此才有了「近復郎窯為貴」、「邇來傑出推郎窯」的現象。
  • 「清三代」瓷器——登峰造極的美!
    「清三代」瓷器是指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瓷器。在歷史上。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被稱為「康乾盛世」,當時社會開放,文人墨客加入進來,歐洲的彩繪技法也得到借鑒,瓷器製作工藝達到了極高的水平。「康乾盛世」的三位皇帝:康熙仁厚大度,雍正嚴謹精細,乾隆倜儻灑脫。官窯作為官家企業、皇家窯口,所燒制的瓷器與皇帝喜好有著不可分割的密切關系。因此,這三位皇帝的性格差異不但表現在各自鮮明的執政風格中,還影響到了其官窯瓷器的製作。
  • 瓷器鑑賞:請問崔凱老師,這個是不是康熙時期的製品?
    瓷器鑑賞:考考你的收藏眼力(2020第119集)鑑賞範圍:陶瓷、字畫、玉器、錢幣、銅器、雜項瓷器鑑賞1:藏友諮詢:崔凱老師您好,請問這個是否是康熙的崔凱老師鑑定回覆:藏友您好,您發來的這件五彩描金花卉牧童騎牛紋大碗是一件康熙末期到雍正時期生產的真品,此類器物在當時的主要生產目的是作為外銷瓷,銷往海外。
  • 清新素雅的墨彩瓷器
    墨彩瓷器雖然不是大紅大紫,豔麗無比,但是其清新素雅之風更具藝術魅力。水墨畫似的藝術效果躍然瓷器之上,更加襯託了其超凡脫俗的氣息。紫色百合香為您詳細介紹墨彩瓷器收藏與鑑賞知識,使您認識和了解這種別樣風格的清代精品瓷器。
  • 古瓷資料:清帝王堂名款瓷器!
    據耿寶昌先生在《明清瓷器鑒定》壹書中對清代瓷器的不完全統計,屬於堂名款壹類的瓷器有250多種,但是在這些堂名款瓷器中,哪些屬於帝王專用之瓷,文獻中卻很少記載。       帝王堂名款瓷器出現的時間較早,在宋代定窯、汝窯、鈞窯瓷器上就有「奉華」、「慈福」、「德壽」等銘文,主要是宋室宮殿之名。
  • 清代鬥彩瓷器特徵,如何鑑賞清代鬥彩瓷器
    清代鬥彩瓷器特點清代鬥彩瓷器恢復於康熙時期,創新於雍正時期,繁榮與乾隆一朝,清代鬥彩瓷器早期沿襲明代鬥彩瓷器風格,到了雍正一朝鬥彩瓷器得到了空前發展和創新,也是清代鬥彩瓷器最好的一個朝代,那麼清代鬥彩瓷器有什麼特點怎麼鑑別呢?
  • 2.4億的成化鬥彩雞缸杯,後世的康熙雍正兩朝官仿品也千萬!如何鑑別?
    康熙仿成化 鬥彩雞缸杯 日本山中商會舊藏 清代,康熙、雍正年間經濟復甦、政局穩定,又開始仿燒鬥彩瓷器。 雍正時期,彩料的提煉更為精細,開始在鬥彩中使用簡單的渲染法。一般用彩都比以前略為淺淡,色調柔和淡雅,使得鬥彩繪飾更加絢麗。 二,紋飾技法方面: 康熙鬥彩圖案往往布滿全器,帶有以疏朗豔麗為特色的明代後期遺風。
  • 玩瓷器:玩到巔峰是這一路
    由於瓷釉內含不同化學成分,瓷器燒成後就呈現出不同的單一色澤,如青釉、紅釉、黃釉、黑釉、綠釉、藍釉和白釉等。單色釉瓷器雖然顏色單一,但在某種程度上卻是對「美到極致是自然」這一境界的經典詮釋。清康熙 豇豆紅釉鏜鑼洗直徑:12釐米
  • 極簡才是最美:瓷器收藏的最高境界,近年天價單色釉瓷器大盤點!
    中國瓷器的釉彩始於單色釉。但是在唐代以前,單色釉的燒制工藝一般。單色釉在宋代進入了蓬勃發展期,於明代得到進一步發展,清代繼承和發展了明代單色釉瓷器製作工藝,達到了鼎盛時期。特別是到了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單色釉瓷器胎體優雅、流暢,釉色純正、明快,部分單色釉瓷,釉下的暗刻刻花,似有似無,既不失單色釉的素雅,又有圖案可供養眼品賞,可謂雅上加雅,光照下更是剔透玲瓏,精美無比。
  • 清朝皇帝們的瓷器審美
    來源:古玩鑫及網絡 清朝初年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因政治安定,經濟繁榮,皇帝重視,瓷器的成就也非常卓越,皇帝的愛好與提倡,使得清初的瓷器製作技術高超
  • 難得一見:瀋陽故宮珍藏的「清三代」瓷器精品
    清朝是中國瓷器史上集大成的時期,康熙、雍正、乾隆三代是清代瓷器製造的頂峰品種繁多,千姿百態,造型古拙,風格輕巧俊秀,技術上講究精工細作,不惜工本。
  • 瓷器收藏:深沉鮮亮的藍釉瓷器!
    #藍釉瓷器#在瓷器上施含有鈷料的釉漿,在適宜的溫度和氣氛中可以燒成鮮豔純正的藍色。裝飾有金彩和藍釉留白兩種,金彩是在燒成的藍釉瓷器上用金粉描繪後再經低溫烘烤而成;藍釉留白如揚州博物館藍釉白龍梅瓶,腹部刻有遊龍,施藍釉時留出紋飾部分,再施透明釉。此類裝飾的題材還有飛鳥、仙鶴及海馬等。明洪武時期、多見裡外施不同的顏色釉,藍釉通常與紅釉、褐釉等同施一器、也偶見一色藍釉者。器型多見盤碗,內壁常有印花龍紋,底心有雲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