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95%乳製品用於出口 佔中國進口大包奶80%

2021-01-12 中國經濟網

  乳製品再成輿論焦點。近日,紐西蘭初級產業部對外發布有關暫停在牧場使用含雙氰胺化肥的信息,至此,紐西蘭奶粉涉毒事件進入公眾的視線。

  恆天然乳製品被測出雙氰胺殘留

  近日,紐西蘭官方證實,恆天然集團乳製品檢測出雙氰胺 (英文名DCD,也稱二聚氰胺)殘留。

  針對紐西蘭部分奶粉中被檢出雙氰胺化學殘留物的情況,國家質檢總局已就乳粉雙氰胺殘留問題約見了紐西蘭駐華大使,要求對方儘快提供詳細信息,包括奶粉中檢出雙氰胺物質的含量,涉及的奶粉品牌、產地、批次等情況。

  1月25日,恆天然中國的相關人士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引用紐西蘭初級產業部官員表述,因牧草使用DCD而造成產品中含有微量DCD殘留,並不會構成食品安全問題,也不會給人類健康和動物健康帶來任何風險。 」

  同時,恆天然在微博上稱:「我們在少量奶粉中檢測到的雙氰胺殘留極低,還不到歐盟規定安全限值的百分之一」。

  既然沒有安全危害,為什麼還要檢測雙氰胺?對此,業內專家表示,儘管恆天然公司表示殘留物不足以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但由於市面上多個「洋奶粉」品牌對奶源標註含糊不清,應儘快填補雙氰胺的標準,同時,國內啟動雙氰胺殘留量監測才是上策。

  據了解,紐西蘭95%的乳製品用於出口。目前,中國市場上進口的紐西蘭大包奶(包括脫脂奶粉、全脂奶粉)佔總進口量的80%,而紐西蘭乳製品佔中國進口嬰幼兒食品的40%左右。

  紐西蘭初級產業部公開表示,雙氰胺被使用在牧草上,以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和減少硝酸鹽進入水中。目前,對於特定的化合物的殘留並無國際標準,少量雙氰胺殘留並不會對食品安全造成危害。

  乳業專家王丁棉表示,恆天然等已查出殘留原因是奶農使用的農藥肥料方面含有雙氰胺,並已杜絕再使用,殘留的雙氰胺到底會不會影響健康,還要看進一步的研究。

  1月29日,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數次致電紐西蘭大使館,一直無法聯繫到相關人士。在進行電話留言後,在本報截稿前,亦沒有得到回覆。

  眾乳企紛紛表態

  事實上,中國市場上的紐西蘭奶源奶粉很多,比如,雅培0到12個月金裝喜康寶嬰兒配方奶粉,原料奶是「100%紐西蘭、美國、歐洲優質奶源」。而有的洋奶粉企業標註不是很清楚,籠統地稱為 「全進口」、「進口奶源」。

  有媒體報導稱,紐西蘭恆天然集團在國內有包括明治、雅培、美贊臣、雅士利、惠氏等多個奶粉品牌。為此,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歷經周折採訪到國內外的奶粉企業,試圖了解這些企業奶源的現狀。

  雅培公司相關人士向本報記者表示,紐西蘭恆天然公司相關批次原料被檢測出雙氰胺殘留,由雅培公司經過調查,確認相關批次原料並未供應給雅培。

  美贊臣營養品(中國)有限公司的相關人士表示,沒有受到該事件的影響,並且沒有涉及嬰幼兒配方奶粉。

  雀巢公司的相關人士表示,雀巢有使用來自恆天然公司的原料,沒有雀巢產品受影響。

  合生元公司公共事務部相關人士表示,公司奶粉產品均是歐洲原裝進口。

  據悉,1月初,雅士利國際集團剛剛宣布投資11億元人民幣在紐西蘭建乳品廠。但受到雙氰胺事件影響,1月25日,雅士利股價一度大跌超過15%。

  王丁棉表示,此次雙氰胺事件很可能會影響國內企業在紐西蘭建廠的計劃。雅士利的相關人士向本報記者表示:「經集團與紐西蘭原料供應商確認,檢出DCD殘留的批次產品並未供應給雅士利。目前,雅士利的銷量沒有受到影響,同時雅士利在紐西蘭的投資項目會繼續。 」

  紐西蘭奶源或「退燒」

  近年來,外資奶粉的安全事件不斷發生:從美贊臣「金屬門」、日產奶粉「缺碘門」一直到現在恆天然集團的「雙氰胺門」事件。國家質檢總局從2011年7月到2012年8月公布的每月進境不合格食品名單上,先後有34個批次超過270噸不合格進口奶粉被銷毀或退貨,其中以嬰幼兒奶粉居多。

  相關數據顯示,全球60%的奶製品企業和乳品供應商採用紐西蘭奶源的奶粉。恆天然自2001年成立以來,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乳製品出口商之一,其擁有超過10500個股東,並出口95%紐西蘭生產的乳製品,供應世界上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消費者,其奶罐車每年收取140億公升牛奶。

  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簡愛華認為,此次事件對國內乳業市場影響深遠,紐西蘭品牌或者紐西蘭奶源將受到信任危機。

  業界人士表示,恆天然生產的乳製品出口到全球100多個國家,是多個奶粉品牌的原料供應商,而此次恆天然集團乳製品檢測出雙氰胺殘留可能會使人們對紐西蘭奶源產生警惕。

  簡愛華認為,奶源地的格局可能會有一定的變化,使用紐西蘭奶源的市場份額可能將下降。與此同時,使用歐美奶源的份額可能因此而上升。

  卓創資訊乳製品行業分析師劉強認為,此次事件說明,國內、國際對奶粉上遊源頭的監管力度仍不夠嚴格。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表示,中外奶粉企業都應積極採取措施,在技術允許範圍內最大可能減少雙氰胺殘留值。同時,可以採取雙氰胺嬰兒奶粉每公斤1毫克的限量值標準來評估其安全風險。記者 張焱

(責任編輯:張欣瑜)

相關焦點

  • 2018年中國進口乾乳製品保持增長
    據中國海關統計,2018年中國進口乾乳製品193.22萬噸,同比增長9.2%;進口額90.9億美元,同比增長15.7%。進口的幹乳製品主要為大包奶粉80.14萬噸,佔41.5%;乳清55.72萬噸,佔28.8%;嬰兒配方奶粉32.45萬噸,佔16.8%。
  • 哪個國家是全球最大的乳製品進口國?
    那麼,全球乳製品出口的布局如何?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統計數據,下面就讓我們來快速了解一下全球進口乳製品的亮點——主要乳製品:奶粉、黃油和奶酪。2019年,中國是全球最大的乳製品進口國,全年共進口了119萬噸乳製品。中國的乳製品進口量在2010年代初快速增長,然後在2014年至2015年間出現下降,但此後一直在穩步上升。2019年的進口量超過了2014年104萬噸的峰值。
  • 2019年紐西蘭最大的貿易夥伴仍然是中國
    紐西蘭統計局(Stats NZ)近日表示,中國是紐西蘭2019年最大的貿易夥伴。自2013年起,中國就成為了紐西蘭第二大貿易夥伴。隨著中新貿易活動發展,自2017年以來,中國一直是紐西蘭最大的貿易夥伴。
  • 國產奶走上優質乳之路—新聞—科學網
    值得一提的是,紐西蘭奶粉最受我國青睞,2016年中國從紐西蘭進口奶粉50.36萬噸,佔中國奶粉總進口量的83.3%。 進口和出口本是貿易發展的正常狀態,奶業也不例外。但不能忽視的是,奶製品屬於鮮活農產品,無論是生產、存儲、運輸、加工,還是消費,都有距離和時間上的限制。
  • 奶酪只佔乳製品市場的1.5%,為何伊利、蒙牛也要擠進來?
    原奶製作奶酪的產出率為10:1,奶酪的蛋白質和鈣含量是牛奶的8-10倍。在中國乳製品市場上,奶酪是個規模小、增速高的細分品類。中國的奶酪市場規模小同時指向兩個方面:其一,奶酪市場在中國4000多億的乳製品市場中最小。
  • 奶價觸底反彈 奶牛養殖企業何以延長景氣周期
    李勝利進而表示,國內奶價的回升是由全球主要乳製品生產國生產量和價格未衝擊國內養殖業、國內乳製品供需不平衡、下遊消費力的提升等多個因素共同拉動的。至於未來,中國奶製品,尤其是白奶的消費增長勢頭能否保持8%以上,從而對原奶供應方有持續的需求、產能的快速擴張是否會帶來產能的過剩等問題依然擺在國內奶牛養殖企業面前。
  • 伊利26億收購紐西蘭「蒙牛」,曾生產統一集團首款常溫奶
    2.恆天然「自顧不暇」為何收購紐西蘭第二大乳企威士蘭的企業是中國的伊利,而不是同在紐西蘭的最大乳企恆天然?作為紐西蘭本國唯一的競購方,恆天然正受累於對中國貝因美的「災難性投資」,並為此進行大規模的資產出售計劃。
  • 烏拉圭乳業推廣會順利召開,中國市場愈加受青睞
    12月14日,烏拉圭東岸共和國駐華大使館舉辦了「2020年烏拉圭乳業推廣會」,烏拉圭駐華大使費爾南多·盧格裡斯(Fernando Lugris)、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秘書長劉美菊、烏拉圭科拿乳業中國代表田文靜以及國內乳企代表出席了本次會議。作為全球第七大乳製品出口國,烏拉圭70%乳製品用於出口。
  • 伊利26億收購紐西蘭「蒙牛」,曾生產統一集團首款常溫奶
    02 、恆天然「自顧不暇」為何收購紐西蘭第二大乳企威士蘭的企業是中國的伊利,而不是同在紐西蘭的最大乳企恆天然?作為紐西蘭本國唯一的競購方,恆天然正受累於對中國貝因美的「災難性投資」,並為此進行大規模的資產出售計劃。
  • 紐西蘭學校開始餐桌革命,放棄肉蛋奶,轉而用蔬果豆谷代替
    提起紐西蘭,什麼東西印象最深?肯定是乳製品行業了。畢竟紐西蘭的牧場、奶牛、牛奶、奶粉全球知名呀。的確,紐西蘭的國土面積只有27萬平方公裡,這麼小的國家卻是世界最大的乳製品出口國之一。紐西蘭有著令全球羨慕的優質牧場與牛羊,這些給它帶來了源源不斷的乳製品外匯收入。然而,可以說靠奶為生的紐西蘭,最近它的總理卻下發相關命令,在學校的菜單中,放棄肉蛋奶,轉而用蔬果豆谷代替!為何會突然做出這樣的改變?
  • 70元一盒的「草飼奶」,火了
    尼爾森諮詢公司數據顯示,牛肉出口主要國家美國的草飼牛肉(明確帶有草飼標籤),從2012年起呈現年均翻倍的增長,2016年的市場規模已經達到了兩億美元。草飼黃油市場也在吸引更多的企業加入。2014年曾掀起巧克力奶搶購潮的紐西蘭「網紅」奶企Lewis Road和美國大型有機農場品牌Pete and Gerry's都在今年推出了草飼黃油,並已在各大商超上架。
  • 以紐西蘭國旗命名的綿羊奶來了!
    在進博會8.2館食品及農產品展區,隨紐西蘭中國商會而來的企業中,有這樣一個綿羊奶展位,名叫「MAUI牧怡」。這款「國寶級」綿羊奶以紐西蘭國旗「南十字星」命名,是世界上頂級的綿羊奶種。 在追求品質生活的如今,喝上更優質的乳製品符合許多消費者的期望。
  • 紐西蘭a2™攜兩款新品亮相進博會 開啟「全奶戰略」以滿足更多...
    2020年11月5日,中國上海——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今天正式拉開帷幕。A2蛋白質的先行者——知名紐西蘭乳品企業a2™牛奶公司攜手合作夥伴中國農墾控股上海有限公司亮相本屆進博會。
  • 蘭特黎斯Lactalis旗下保利Pauls品牌進口乳製品產品線介紹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會選擇購買國外進口食品,進口乳製品消費市場近年來有明顯的增長。全球乳業巨頭蘭特黎斯(Lactalis)集團下保利(Pauls)品牌的進口線產品陸續上市,國內消費者們又多了一個健康美味的優質乳製品選擇。
  • 前瞻乳製品產業全球周報第50期:絲毫不虛!回擊做空報告,飛鶴開放...
    中山一母嬰店購進無中文標籤進口奶粉被繳納近日發布的《中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東區分局假冒偽劣商品和侵犯智慧財產權行政處罰案件信息公開表》顯示,中山市東區金乖羊母嬰用品店擅自購進沒有中文標籤的「諾優能」、「愛他美」、「牛欄」3種品牌共11款進口奶粉和1款進口「泡芙」用於銷售,於2020年2月15日被該局東區分局查獲上述進口奶粉96罐、泡芙7瓶,查明貨值共計
  • 前瞻乳製品產業全球周報第39期:「國貨之光」品牌榜發布!大白兔刮...
    山東興牛乳業相關負責人王先生表示「公司採用的是鋼印噴碼工藝,出現此現象的原因可能是疫情期間送奶員用酒精擦拭奶袋導致,具體情況還需要核實調查。」俄聯邦乳業聯盟制定對華推廣乳製品戰略規劃俄羅斯聯邦乳業聯盟於4月30日召開有乳品生產商負責人員在線溝通會議,與會企業均有意向開展對華出口業務並獲得了由諮詢公司KPMG和Ketchum為Agroexport聯合開發的在華推廣乳製品的概念性文件。
  • 澳洲牛肉再次出事,第6家企業被叫停對華出口!紐西蘭等加速行動
    澳大利亞牛肉對華出口又「出事」。《澳洲財經見聞》12月8日消息,海關總署12月7日公布了一份名單,名單顯示,中國將暫停受理澳大利亞肉類企業Meramist Pty Ltd自2020年12月7日起啟運的輸華牛肉產品進口申報。
  • 2020中國牛奶品牌排行榜 中國牛奶質量標準世界最差是真的嗎?
    按照我國最新奶業安全標準,蛋白質含量由原標準中的每100克含2.95克,下降到了2.8克,遠低於發達國家3.0克以上的標準;而每毫升牛奶中的菌落總數標準卻由原來的50萬上升到了200萬,比美國、歐盟10萬的標準高出20倍!新國標過於偏向常溫奶,已經導致巴氏殺菌鮮奶在我國液態奶中所佔份額連20%都不到。
  • 澳大利亞還在嘴硬,紐西蘭卻學乖不敢得罪中國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下,中國也是受害國,舉全國之力也用了3個月才慢慢恢復過來。然而,澳大利亞卻響應美國號召,要求對中國展開病毒源頭調查。對這種是非不分的走狗,中國當然要關門打狗。於是,先是禁止進口澳大利亞四家廠商、涉案價值百萬美元的牛肉,再對澳大麥徵近80%的重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