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先扶智,扶智先通語」 2020扶貧日語言扶貧成果發布會在京舉行

2020-12-18 騰訊網

10月17日,2020扶貧日語言扶貧成果發布會在京舉行。發布會由國務院扶貧辦政策法規司、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共同指導,商務印書館、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北大方正電子有限公司、北京華言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聯合主辦,學習強國提供平臺支持。會議發布了《語言扶貧問題研究(第二輯)》、全球中文學習平臺國內版應用程式(APP)以及「墨韻智能·書法進校園助力項目」、「語言扶貧APP」、「學前學會普通話」行動等語言扶貧項目成果。

據悉,《推普脫貧攻堅行動計劃(2018-2020年)》印發以來,語言扶貧事業取得顯著成效,為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積極貢獻。時至今日,「扶貧先扶智,扶智先通語」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全國範圍內普通話普及率上升至80.72%,「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普通話普及率達到61.56%;貧困群眾的普通話交流能力明顯增強,職業技能大幅提升,創業致富願望愈加強烈。

學術助力:把研究做在扶貧的道路上

在語言扶貧攻堅戰中,學術界積極作為,貢獻智慧,為我國語言扶貧事業提供堅實的學術支撐,取得了豐碩研究成果,把研究做在扶貧的道路上,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贏得世界矚目。

兒童早日習得通用語言並藉此獲得更好的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關鍵路徑。2018年國務院扶貧辦和教育部共同啟動「學前學會普通話」行動,幫助少數民族貧困地區學齡前兒童進行普通話學習,使其在接受義務教育前能夠聽懂、敢說、會說、會用普通話,為今後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進而從根源上阻斷貧困代際傳遞。該行動已在四川涼山州17個縣市及樂山市2縣1區落地實施,基本實現民族鄉鎮「一村一幼」全覆蓋。此次發布的《語言扶貧問題研究(第二輯)》收錄了語言扶貧相關研究中有代表性的論文,其中包括語言扶貧的理論與實踐、語言能力與人力資本、兒童語言教育與貧困代際阻斷等。

科技助力:讓語言扶貧插上科技翅膀

語言扶貧,科技助力。中國智能語音與人工智慧企業擔負起推廣普通話、助力脫貧攻堅的重任。活動現場,科大訊飛負責人介紹了科大訊飛充分利用最新人工智慧技術,研發「語言扶貧APP」等一系列的語言學習類應用成果,這些智能學習軟體廣泛應用於民族地區特別是「三區三州」的國家通用語言培訓中,讓語言扶貧插上科技翅膀。「墨韻智能·書法進校園助力項目」運用「人工智慧+書法教學」的技術成果,為經濟欠發達地區和書法教育教學薄弱地區的學校提供相應教學支持,引導學生們端端正正寫字,幫助他們增智立志、築夢圓夢,至今已培訓4.9萬餘名教師,幫扶6000餘所學校,覆蓋學生數量超過240萬,惠及50餘個貧困縣。

文/北青-北京頭條記者 張知依編輯/賀夢禹

相關焦點

  • 扶貧先扶智 扶智先通語
    2020-12-05 11:06 |浙江新聞客戶端 |拍友 蔡宇航 青山 攝
  • 「扶貧先扶智」東航精準扶貧將遠程教育送進大山
    原標題:「扶貧先扶智」東航精準扶貧將遠程教育送進大山 中新網上海8月6日電(張亨偉 喬磊)日前,在滄源勐來中心學校,「愛心上海・愛在東航」信息化教學示範點正式揭牌成立。 扶貧需扶志,在信息化教學示範點揭牌的當日,從大山走出的23歲的東航飛行員和超為勐來中心學校的孩子們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課,他結合自身的成長經歷告知孩子們:「即使條件再艱苦,只要有志向、有理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奮鬥,依然可以打造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
  • 探索鞏固教育扶貧成果,作業幫夯實扶智長效
    扶貧先扶智,作業幫旨在幫助貧困地區兒童擺脫貧困代際傳遞的「千帆公益」項目啟航兩周年,取得了一些成果。今日,《人民日報》客戶端發文報導作業幫在教育公益扶貧實踐方面的探索。「小小石榴籽」紮根新疆11月23日,我國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
  • 文化丨中華文化潤臨潁:王孟鎮扶貧先扶智 扶智先讀書
    7月份暑期學校放假以來,依託「中華文化潤臨潁暑期公益晨讀活動」,臨潁縣王孟鎮在全鎮26個行政村開展了「扶貧先扶智」、「擺脫貧困靠勤奮」為主題的兒童晨讀活動,通過晨讀活動,開拓兒童眼界,提升貧困家庭兒童、留守兒童自強能力和自信心。
  • 扶貧先扶智 興業銀行教育扶貧「拔窮根」
    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王曉是興業銀行近年來資助的上萬名學子之一。興業銀行整合集團資源,通過捐資助學,設立獎學金、助學金,發放助學貸款等方式,志智雙扶,著力推進教育扶貧,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形成從小學到大學、從普通教育到特殊教育的多元教育扶貧體系。截至目前,興業銀行在教育公益領域累計捐資超過7000萬元,向教育產業提供各項融資餘額超過16億元。
  • 扶貧先扶智 方大集團重金支援教育事業實施「雨露計劃」等
    原標題:扶貧先扶智 方大集團重金支援教育事業實施「雨露計劃」等   9月29日清晨,雙節假期即將來臨,位於江西省瑞金市武陽鎮的方大石闊小學仍傳來朗朗讀書聲。
  • 扶貧先扶智,扶智先強師:均瑤育人獎啟動百色鄉村教師培訓
    扶貧先扶智,扶智先強師:均瑤育人獎啟動百色鄉村教師培訓 啟動儀式現場 圖8月26日,由均瑤集團捐助主辦、世外教育集團承辦的「均瑤育人獎·廣西百色鄉村教師培訓項目」正式啟動。
  • 扶貧先扶智 平安「村官工程」激活雷山縣的致富「山字經」
    扶貧路上,基本思路有了,接著需以培養人才為「先驅動力」,才能激發扶貧地區的內在活力,幫助貧困地區實現可持續發展。  2019年4月16日,「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雷山班」正式開班,其在國務院扶貧辦的指導下,聯合中國扶貧志願服務促進會共同舉辦,是平安集團「三村工程」在雷山地區精準扶貧工作中的重要一步。  雷山縣下屬的D球村和報德村負責人均參加了這一次的培訓。
  • 決戰脫貧攻堅 四川等地扶貧同扶智扶志相結合
    編者按:今年(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脫貧攻堅越到緊要關頭,越要堅定必勝的信心,越要有一鼓作氣的決心,盡銳出戰、迎難而上,真抓實幹、精準施策,確保脫貧攻堅任務如期完成。」中國之聲特別策劃《決戰脫貧攻堅》,今天播出《扶貧同扶智扶志相結合》。
  • 愛心捐書 扶貧扶智
    為積極響應「教育扶貧」號召,持續加大教育幫扶力度,幫助定點扶貧小學學生讀好書、愛讀書、好讀書,6月19日,湛江邊檢站開展「情暖童心 築夢未來」主題捐助活動,向廣西壯族自治區三江縣八吉村八吉小學捐贈圖書600本(冊),各類文具200餘件,合計20000餘元的捐助物資。
  • 天津工大研支團扶貧先扶智助孩子點亮未來
    中國青年網北京7月5日電(記者李川 通訊員李凱)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過,扶貧必扶智,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貧開發的重要任務,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公益行動發起後,吸引了一大批有能力、有愛心的高端人才投身到了貧困地區的教育事業上,為縮小東西部的教育資源差距和促進精準扶貧活力做了進一步的激發。
  • 燕之屋公益之路:扶貧,不僅要扶智,還要扶志
    圖:燕之屋廣河縣扶貧工廠2019年10月17日,在「中國扶貧日」當日,位於甘肅省臨夏州廣河縣的燕之屋扶貧工廠舉行了簡單而莊重的開工儀式。據了解,廣河縣「燕之屋扶貧工廠」總面積為1076㎡,可以為當地創造上百個就業崗位。工人將全部完成崗前安全教育、相關工作技能培訓,熟練並規範化的掌握燕窩挑揀技術,讓當地人民實現在家門口就業。「燕之屋扶貧工廠」同等條件優先吸納貧困戶,有效提升了貧困戶技能水平,提高了貧困群眾穩定增收能力,為廣河縣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有效保障。
  • 教育報國,扶貧先扶智|鴻文教育集團書寫教育援助工作新篇章
    「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舉辦了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會後中共中央新聞發布會介紹了十九屆五中全會核心內容,對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做了詳細解讀。  報告顯示,「十四五」規劃將教育強國、人才強國置於戰略優先前三。職業教育領域迎來重大政策紅利。」
  • 扶貧先扶智 「陽光關愛·i讀計劃」為鄉村教育「保駕護航」
    扶貧先扶智。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貧開發的重要任務,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近日,由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東風日產、南方周末聯合發起的2020年「陽光關愛·i讀計劃」在江西省贛州市贛縣區湖新中心小學正式啟動,「東風日產陽光關愛閱讀室」正式交付使用。據了解,該校學生多為留守兒童,對課外閱讀需求較大,但因資源匱乏,學校圖書少且老舊,學生缺少專業的指導,閱讀課的推動存在困難。
  • 扶智、扶業、扶志,是教育扶貧之根本
    原標題:扶智、扶業、扶志,是教育扶貧之根本 【思想匯】 當前,全國上下正在竭力克服疫情影響,決戰脫貧攻堅,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 1.教育扶貧「根」在扶智 扶貧先扶智,「通過教育扶貧脫貧一批」是扶貧工作分類施策的內容之一。較之於發展生產、易地搬遷、生態補償、社會保障兜底等形式,教育通過改變人的素質、提高人的能力而實現根本脫貧,既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又帶動家庭發展,因而意義更加重大、作用更加長遠,是扶貧的根本,體現著教育的社會功能本質。
  • 馬陸亭:扶智、扶業、扶志,是教育扶貧之根本
    教育扶貧「根」在扶智扶貧先扶智,「通過教育扶貧脫貧一批」是扶貧工作分類施策的內容之一。較之於發展生產、易地搬遷、生態補償、社會保障兜底等形式,教育通過改變人的素質、提高人的能力而實現根本脫貧,既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又帶動家庭發展,因而意義更加重大、作用更加長遠,是扶貧的根本,體現著教育的社會功能本質。發展為了人民,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根本立場。
  • 古清月代表:扶貧扶智, 為藏族兒童送去「金色哈達」
    古清月代表:扶貧扶智, 為藏族兒童送去「金色哈達」 ■國防軍事頻道《軍事報導》記者 周耀星 中國軍網記者 陳 燕 這條通往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建設塘藍天春蕾小學最初,「金色哈達」愛心助學活動是以資助形式幫助藏族兒童,後來在國家精準扶貧政策的扶持下,藏族群眾生活越來越好,於是活動重點開始向扶智強志轉移。今年4月底,她與當地教育部門溝通,計劃以鄉、村兩級學校為中心開展國防教育活動。今年兩會,她提出的建議是依託軍隊院校資源優勢,注重文化扶貧、智力扶貧,為更多的藏族兒童送去「金色哈達」。
  • 國強公益基金會入選第三屆中國優秀扶貧案例
    近期,由國務院扶貧辦、人民日報社指導,人民網、《中國扶貧》雜誌社聯合主辦的「第三屆中國優秀扶貧案例報告會」在人民日報社新媒體大廈舉行,國強公益基金會入選「扶志扶智」優秀案例。本屆活動以「決戰決勝 善作善成」為主題,通過案例展示和經驗分享,深入挖掘各扶貧戰線脫貧攻堅實踐的典型案例與先進做法,搭建交流互鑑平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並邀請中央部委領導、專家學者、社會組織代表、企業家代表就相關話題進行交流探討。
  • 產業精準扶貧研討會在京舉行
    國務院扶貧辦中國扶貧發展中心和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共同主辦的「產業精準扶貧研討會」在京召開。會議旨在聚焦產業扶貧提質增效、完善帶貧機制、提高貧困戶自我發展能力等關鍵問題,交流產業扶貧最新實踐成果和研究成果,探討2020年後產業扶貧成果鞏固的長效機制。  國務院扶貧辦開發指導司一級巡視員吳華、國務院扶貧辦中國扶貧發展中心主任黃承偉、中國農業大學副校長錢學軍出席會議並發表講話。
  • 中國扶貧基金會頂梁柱健康扶貧公益保險項目成果報告會在京舉行
    中國扶貧基金會頂梁柱健康扶貧公益保險項目成果報告會在京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