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時節競龍舟,國博邀您畫中遊

2021-01-16 國家博物館

海報 | 劉弈琳

五月初五,端午節

作為我國傳統佳節

這實在是一個豐富多彩的節日

有「五色新絲纏角粽」裡的美味

也有「菖蒲酒美清尊共」裡的歡笑

有「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的沉吟

也有「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的熱鬧

……

國博珍藏雲欣賞

端午節裡,邀大家畫中遊

看龍舟競技

感受那一份記錄在時光裡的熱鬧

也體會遠山岸邊人家的那份寧靜

國博珍藏雲欣賞 | 龍舟競技

清·佚名 龍舟競技圖軸

絹本 設色,縱75.1釐米,橫120.5釐米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龍舟競技圖》寫實地描繪了江南地區端午時節龍舟競賽的熱鬧場景。畫面中,遠處山巒起伏,近處江面平闊,江中參加比賽的龍舟,裝飾華麗,旗幟、鑼鼓等一應俱全。船上的水手排列整齊,動作一致。除龍舟外,江面上還停有各式船隻,坐滿了前來觀看助興的遊人。岸邊的亭臺水榭中也有不少觀看比賽的人群。

下面就讓我們將畫面放大一起來看一看:

【時光裡的他們,如何看龍舟】

吹著夏日的風

站在橋上看龍舟

想想都美~

坐在看臺上望龍舟

愜意

坐在茶館看龍舟

自在

林間樹蔭下看龍舟

清涼

遠遠的

鑼鼓喧天龍飛舞

不及目送龍舟發

【再把「鏡頭」推近一點】

看臺上,大家都在悄悄地打聽著:

今日的河面上,有多少只龍舟參賽?

今年的龍舟上,又添了些什麼好看節目?

……

飄揚的旗幟,驚險的雜耍

這條船成功地佔據了畫面C位

吸引了岸上關注的目光

【岸邊、橋上的人兒們】

從來,我們彼此都是彼此的風景

橋上、岸邊的人們在看風景

而他們,也成了風景裡的人

【遠山·岸邊·人家】

有這一片天地在

喧囂的熱鬧之後

便沒有曲終人散的「空愁暮」

這一片安寧之地

是身之居所

亦是心之歸處

端午安康

(圖文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端午節至,你知道為什麼要端午節賽龍舟嗎?「皇家」又是如何過端午呢?
    端午時節,看一場龍舟展演是不可錯過的活動。端午節與龍舟有關的習俗,你了解多少呢?龍舟展演(圖片來源:資料圖)端午節為什麼要賽龍舟?早在戰國時代,「龍舟競渡」就已經存在。「皇家」如何過端午?端午節為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清廷十分重視。端午節當日,通常會舉辦應節宴、應節戲及福海龍舟競渡等系列酬節活動。乾隆二十一年,五月初一、初四和初五這3天,乾隆都在上午到圓明園福海西岸望瀛洲觀看鬥龍舟,並於龍舟競渡後,到同樂園聽戲、進晚膳。有時為了某種政治需要,皇帝也特允一些外藩王公和外國使臣入內同觀,被視為殊榮。
  • 《和平精英》龍舟有什麼用 端午新龍舟功能作用曝光
    導 讀 和平精英2020龍舟在哪?2020龍舟刷新位置是多少?
  • 第二屆「端午龍舟杯」全國硬筆書法大賽徵稿啟事 (5月20日截稿)
    遙知及時節,刀尺火雲催。13、《端午日恩賜百索》  唐·竇叔向仙宮長命縷,端午降殊私。事盛蛟龍見,恩深犬馬知。餘生倘可續,終冀答明時。14、《五絲》唐·褚朝陽越人傳楚俗,截竹競縈絲。水底深休也,日中還賀之。章施文勝質,列匹美於姬。錦繡侔新段,羔羊寢舊詩。
  • 景盛源綠雕丨綠雕廠家端午龍舟還能這樣玩?「綠雕龍舟」花樣龍舟
    端午龍舟還能這樣玩?「綠雕龍舟」和花式龍舟帶你過端午共駭群龍水上遊,不知原是木蘭舟。雲旗獵獵翻青漢,雷鼓嘈嘈殷碧流。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要來了,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古老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這一天,人們會賽龍舟、包粽,這是兩千年來的傳統和習俗,逐漸演變的只有粽子的餡料和龍舟的樣式。今天,就來為大家分享關於龍舟的故事。傳統龍舟一說到龍舟,人們立刻能夠想到賽龍舟的歡愉場景,以及木質的大大的龍舟在水中飛速穿梭的場景,一艘比賽用的「中龍」最多可容納42人,長度23-25米,製作材料多為坤甸。
  • 今日端午,願您安康
    也繪成了中華民族家國情懷的底色而在不同地方也有著關於端午節的更多傳說江浙之地的人們逆濤競渡紀念伍子胥直言納諫東漢孝女曹娥投江殉父後人感懷她孝心可嘉也在五月初五行禮紀念無論是哪一說端午節都是中國人共同精神世界裡不滅的記憶與牽絆端午凝聚了中國人
  • 江蘇揚州第三屆龍舟大賽開賽 220名龍舟健兒競逐度端午
    戴豔 攝中新網揚州6月25日電 (記者 崔佳明)25日是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江蘇揚州(邗江)第三屆龍舟大賽開賽,來自江蘇省內15支龍舟隊、220名龍舟健兒競逐揚州北湖,再現歷史上揚州龍舟競渡「水上鑼鼓喧天、兩岸歡聲雷動」的盛況。參賽選手喊著號子,踩著鼓點,揮動船槳。 戴豔 攝本屆龍舟大賽賽制為300米直道競速,共設4條賽道,採取預賽、決賽的方式進行。
  • 【硬壇賽事】第二屆「端午龍舟杯」全國硬筆書法大賽徵稿啟事 (2021年5月20日截稿)
    遙知及時節,刀尺火雲催。13、《端午日恩賜百索》  唐·竇叔向仙宮長命縷,端午降殊私。事盛蛟龍見,恩深犬馬知。餘生倘可續,終冀答明時。14、《五絲》唐·褚朝陽越人傳楚俗,截竹競縈絲。水底深休也,日中還賀之。章施文勝質,列匹美於姬。
  • 全國徵稿丨第二屆「端午龍舟杯」全國硬筆書法大賽徵稿啟事 (2021年5月20日截稿)
    遙知及時節,刀尺火雲催。13、《端午日恩賜百索》  唐·竇叔向仙宮長命縷,端午降殊私。事盛蛟龍見,恩深犬馬知。餘生倘可續,終冀答明時。14、《五絲》唐·褚朝陽越人傳楚俗,截竹競縈絲。水底深休也,日中還賀之。章施文勝質,列匹美於姬。
  • 獎金高、名額多||第二屆「端午龍舟杯」全國硬筆書法大賽徵稿啟事 (2021年5月20日截稿)
    遙知及時節,刀尺火雲催。13、《端午日恩賜百索》  唐·竇叔向仙宮長命縷,端午降殊私。事盛蛟龍見,恩深犬馬知。餘生倘可續,終冀答明時。14、《五絲》唐·褚朝陽越人傳楚俗,截竹競縈絲。水底深休也,日中還賀之。章施文勝質,列匹美於姬。
  • 課本裡的端午:飽含民俗趣味與家國情懷
    仲夏時節,石榴花開,中國人迎來入夏後第一個重要節日端午節。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民俗活動最豐富的節日之一,也是我國首個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統節日。當我們循著課本裡的端午印記,細咂端午風物裡的文化滋味,慢品端午記憶中的精神密碼,一個飽含民俗趣味與家國情懷的端午佳節翩然而至。端午作為民間佳節,儀式感很強。從「虎符纏臂,佳節又端午。門前艾蒲青翠,天淡紙鳶舞。粽葉香飄十裡,對酒攜樽俎。
  • 龍舟競渡慶端午 澳門國際龍舟賽事活動精彩紛呈
    受疫情影響,今年澳門沒有邀請外地隊伍前來參賽,觀眾數量也比往年壓減了一半,但108支本地隊伍踴躍報名參賽,豐富多樣的的端午特色活動安排,讓今年的節日氛圍和比賽激烈程度絲毫不亞於往年。澳門國際龍舟賽賽事總監、國際龍舟聯合會秘書長 鄧德星表示,「目前澳門疫情可控,所以我們這次搞龍舟賽事,一方面可以令大家放鬆一下。
  • 廣州這座千年古村落:端午節千人扒龍舟,萬人共享龍舟飯
    小洲村是廣州難得一見的保存較為完整的古村,生態環境優美,不過現在被經濟浪潮席捲,很多房子租給人後被拆掉重建,寧靜不再,但小洲村仍保留著端午爬龍舟的習俗,從初一到端午,本村和外村的青壯年們劃著各式龍舟,敲鑼打鼓,沿著水道互相拜訪,每經過一個村就停下喝口龍船茶吃塊龍舟餅,晚上的話還可以吃到盛大的龍舟飯。
  • 端午節賽龍舟的由來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我國江蘇、浙江、福建、湖南、湖北、四川、雲南、貴州、廣東、廣西、臺灣都廣泛流行龍舟競渡(又叫賽龍船)的節日風俗。唐代詩人張建封在《競渡歌》中記述過當年賽龍船時熱烈場面,其中有「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的詩句。
  • 「龍舟競渡」慶端午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除了吃粽子、佩香囊,賽龍舟也是重要的民俗活動。
  • 和古代端午節俗比起來,我們今天的端午節,只剩下粽子和龍舟了?
    居住在今湖南省懷化市沅陵縣的苗、瑤、侗、土、畲、黎六個民族,則世代流傳端午競渡,是為了給他們共同的祖先盤瓠招魂;今浙江一帶的民眾,則流傳著競渡是為了紀念東漢時,跳入江中尋覓溺斃於江中的父親的屍體,而死去的14歲孝女曹娥;今江蘇一帶的民眾,則認為端午競渡,是為了紀念伍子胥;今廣西一帶民眾則認為是為了紀念東漢初馬援;今福建福州一帶的民眾則認為是為了紀念五代十國時閩國的創立者王審知(862年
  • 端午起龍舟 祈福百湖城
    圖集6月25日,端午節清晨,大慶市龍舟協會在黎明湖舉辦「龍騰百湖」2020大慶第九屆端午起龍舟傳統文化活動。「潛入」黎明湖底一年的百年大龍舟緩緩升起, 「巨龍」再次啟動,祈福大慶繁榮昌盛,人民幸福安康。
  • 「畫」 說端午——粽葉飄香,龍舟爭渡,雄黃美酒
    扒龍船龍舟爭渡,搴旗捶鼓驕劣。——宋.張榘《念奴嬌·重午次丁廣文韻》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曾盛行於吳、越、楚。
  • 【網絡中國節】詩詠庚子端午•故鄉篇
    以歌詩賦詠的形式紀念愛國主義詩人屈原,是傳統端午活動的重要內容。為此特以《家國篇》《他鄉篇》《故鄉篇》三個篇章,刊發當代詩家《詩詠庚子端午》詩詞作品,此外還選編了一輯《新詩篇》以饗讀者。  龍舟競發川江沸,醉鴨紛飛急槳揚。  更喜清風邀雅韻,新詩一首入雲章。
  • 龍舟銜浪鬧端午
    端午划龍舟,是我縣廣大群眾慶祝節日的傳統項目,在這一天鑼聲一響,大鼓一敲,四鄉八裡的人們便聚集到了江邊上,用這種最古老最隆重的方式紀念先賢、傳承文明。端午至,龍舟渡。6月7日,一場充滿傳統文化氣息的賽龍舟活動在臨資口水域上演。
  • 最美端午詩詞
    《五  絲》唐·褚朝陽 越人傳楚俗,截竹競縈絲。《和端午》宋·張耒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往日為國盡忠的人,現在白髮蒼蒼。儘管三湘和這裡相隔很遠,仍然想要從屈原那裡獲得慰藉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