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堂的主任醫師區區七元錢的診金,是怠慢了醫生還是病人呢?
文:羅安明
來源:「醫學界」微信號
最近朋友圈流傳的2張有關診金的圖片,第一張是某三甲醫院主任醫師的掛號費及診療費,掛號費1元,診療費6元。第二張是某寵物醫院的消費清單,顯示掛號費150元,診費20元。
三甲醫院主任醫師的掛號費1元
寵物醫院掛號費150元
診金包括掛號費和診療費,主任醫師給人看病,診金僅7元;獸醫給寵物看病,診金高達170元。兩者的差距何其大,人醫不如獸醫,或者說人不如寵物,這是誰的悲哀?
我想到我去年帶了近5年的依波表,有一天突然不走,送到修表的師傅那兒去,親眼見他打開表蓋,用皮球樣的東西吹了吹氣,滴了幾滴潤滑油,說表修好了,收了50元。這個過程,耗時頂多2分鐘,可謂效價不菲。我心裡暗暗想,我看病診金也該漲到500元,甚至1000元,也不算貴啊。為什麼這樣說呢?
理由一:
身體比手錶值錢得多。在合法人體器官市場,眼角膜價格24400美元1隻,心臟價格997700美元,肝臟價格為 557100美元。腎臟一個,在中國價格為62000美元,在美國則為262900美元。假如一個人無病無痛、五臟六腑無缺損,就已經超過一千萬。修理至少上千萬的身體,遠遠要超過幾百元的手錶。
理由二:
身體不可更換。手錶的零部件可以更換,人身體的器官基本上不能更換。給手錶查毛病,可以將手錶拆個精光,但給人看病,主要是憑醫者的經驗。儘管可以藉助影像學如CT、MRI、B超、胃鏡、結腸鏡或血液學檢查,但畢竟不如將人體拆開來看,更直觀、更完整、更清楚。手錶的零件一般是批量生產的,通常同一型號的零件換上去就能夠吻合。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更沒有兩個完全一樣的人,人體器官換起來很難很難,不僅是器官來源匱乏,即使換了排斥反應不少。
理由三:
身體要長期服役。一隻手錶,穿戴幾年或十幾年就壞掉或換掉,也在所不惜。我國人均壽命是75歲,就是說我們的身體平均要運行75年之久,要知道我國小汽車有效使用年限是15年,就要強制報廢。小汽車是在怎樣維護的情況下運營呢?現在的人,買個鋼鐵做的車子, 每天擦洗,每周打蠟。每5000公裡到4S店去保養, 細心呵護,關懷備至,稍有碰擦,心疼不已,情同己出。可對待自已的身子這輛血肉做成的、最豪華的、最應該保養的「車子」,只知道加足油、卯足勁、拼命開,加油還常是劣質油(地溝油),也不管氣候 、早晚、路況有多糟糕(如空氣汙染、水源、汙染、食品的汙染等),把自己當成「坦克」,逢山過山,逢水過水。一開就是幾年、幾十年,從不保養、從不維護。面對這樣的「車子」,修理的難度如登蜀道!
理由四:
在踏入醫學行業之前,醫生的受教育過程是最長的,本科畢業後要考碩,完碩後要考博,完博後要找工作。入職後,住院醫晉升主治醫,再晉升付高、正高,一道道考試,讓醫生疲憊不堪;許多時候,做完本職工作後,還有拼命忙科研、申課題、做實驗、開會議、做演講。白天忙忙碌碌工作,夜晚也不能輕輕鬆鬆,還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充電、不斷地寫作。目前糟糕的醫療環境,竟然要求醫生象神仙一樣,不能出任何差錯。醫生本是高尚的職業,被稱作白衣天使,竟然成了高危的職業,如同在高壓線下作業,或如走鋼絲,惶恐不安。
再看看現實,不得不感慨,醫生作為世界上最累、最忙碌的職業,本應是收入最高、最受尊重的職業,在國內卻如此不堪……
看看國外吧。世界上最大的醫院美國梅奧診所,門診量是我國協和醫院的二分之一,但工作人員卻是協和醫院的15倍,也就是說,我們的工作量是美國的30倍。
協和醫院王含到過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兩個地方。NIH雖然是醫學科研機構,但是也會有門診,頻率是每周一天,一共7~8個患者,4~5個fellow平均分。即便這樣,fellow們還提意見說工作量太大啦。Hopkins門診曾經一個下午只有一個病人,教授跟患者的溝通可以長達兩個小時。設身處地想一想,如果我國的醫生一周僅看7~8個病人,還能養家餬口嗎?還有臉面嗎?@王明濤醫生 在美國每月平均服務250病人的報酬是一輛5系寶馬,我們的醫生每月服務250個病人,估計買寶馬的一二個輪子也難呀。
國內醫生的診金同國外同行相比簡直天壤之別!
再說到寵物。主任醫師的掛號1元,診費6元。寵物的急診掛號150元,診費20元!我們並不反對寵物的診金高,只是覺得醫生的診金奇低。寵物醫師的診金收到170元,完全合理,一位三甲醫院的主任醫師診金收到710元、1700元、乃至7100元也未嘗不可,也可以象國外一上午或一下午僅僅看3~5個病人,甚至一個病人,有時間、有精力、有心情、有責任為病人服務到位,既可以顯現出醫生的人格的魅力,又可以體現醫生對生命的尊重。因為醫生面對的是價值千萬的生命,而不是一隻寵物,不是一塊手錶,不是一輛豪車。
堂堂的主任醫師區區七元錢的診金,是怠慢了醫生還是病人呢?用七元錢就購買主任醫師的服務,醫生的價值又在哪裡體現?
(本文為「醫學界」原創文章,轉載需經授權並標明出處。)
想分享行醫故事,訴說行醫感悟?快投稿到yxjtougao@126.com吧~(小編微信號:13524393306)
▼過往的君子給我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