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人渣,你如果沒有足夠強大的實力,不能秒殺人渣,那麼請不要和人渣糾纏,要儘量遠離人渣。如果不遠離人渣,那你就很有可能會遭到人渣的禍害。東漢宗室宰相劉虞的遭遇值得後人警醒。
劉虞
劉虞字伯安,東海郡郯縣(今山東省郯城縣)人。東漢宗室大臣、政治家,東海恭王劉強之後,丹陽太守劉舒之子。公元188年,朝廷任命劉虞為幽州牧,劉虞曾擔任過幽州刺史,百姓與夷人都懷念他的恩德與信譽,因而朝廷有這一任命。
幽州牧劉虞到任後,派使臣到鮮卑部落去,告訴他們利害,責令他們斬送叛亂者張舉和張純的人頭,懸以重賞。丘力居等聽說劉虞來到幽州,都很高興,各派翻譯來晉見劉虞,自動歸降。
張舉、張純逃到塞外,所餘部下全都投降或逃散。劉虞上奏,請求將徵集的各部隊全部遣散,只留下降虜校尉公孫瓚,率領步、騎兵一萬人,駐紮在右北平。不久,張純的門客王政刺殺張純,帶張純的人頭去見劉虞。
公孫瓚決心用武力消滅烏桓部落,而劉虞想用恩德和信義來招降他們,因此兩人之間產生矛盾。
公元190年,朝廷任命幽州牧劉虞為太傅,因為道路阻斷,使者和詔書無法到達。
以前,由於幽州境外是邊遠地區,所需費用很多,每年都從青、冀二州所交的賦稅中撥出兩億多錢,來補助幽州。這時,各地的聯繫都因戰亂而斷絕,補助也運不到。
劉虞身披破舊衣裳,腳穿草鞋,進餐時只吃一個肉菜,為政寬厚,勸導督促百姓從事農業、桑蠶業,開放上谷郡的胡市,與胡人交易取利,發展漁陽郡的鹽、鐵生產,使百姓歡悅,糧食豐收,每石谷價只有三十錢。
青州、徐州的士人和百姓為了避難來投奔劉虞的達到一百餘萬人。劉虞將他們全部收留,加以安撫,為他們安家立業,使這些人都忘記自己是流亡在外。
漢獻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