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市委舉辦「愛心匯聚小巢」關愛留守兒童服務。
2021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市委十一屆十次全會擘畫了「十四五」跨越發展新藍圖,要讓惠州人民過上更加幸福、更加自豪、更加愉悅的美好生活,吹響建設更加幸福國內一流城市的惠州進軍號。
「全會提出了建設國內一流城市根本目的是讓惠州人民能夠看得見、摸得著、享受得到在惠州生活的幸福,進一步關注青少年、婦女兒童和老年人等重點人群。」劉航宏表示,「黨有號召、團有行動,初心如磐,使命在肩。」2021年團市委將圍繞市委十一屆十次全會擘畫的藍圖,激發廣大青年的歷史責任感和奮鬥精神,把握好高質量發展主題,全力以赴做出更大的「幸福蛋糕」,動員廣大青年在建設更加幸福國內一流城市進程中貢獻聰明才智、書寫青春篇章。
建立「嶺東雄郡·青年說」青年講師庫
理想信念是我們不斷戰勝困難、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強大精神支柱。「全市各級團組織將繼續心繫廣大青年,堅持以青年為本,深深植根青年、充分依靠青年、一切為了青年,不斷用青年人喜歡的方式,潛移默化引領青年人的思想,努力增強黨對青年的凝聚力和青年對黨的向心力。」劉航宏說。
今年團市委將搭建「鵝城青學堂」學習平臺,發揮網上主題團課的引領作用;建立「嶺東雄郡·青年說」青年講師庫,深入基層常態化開展宣講活動;推出「團隊領航者」幹部培訓課,提升團幹部思想政治素養,強化青年理論武裝。在完善思想道德體系建設上,將圍繞建黨100周年等重要事件節點,深入開展「沉浸式」愛國主義教育和主題團隊日活動;充分挖掘身邊的青年先進典型,強化榜樣引領工作;繼續實施「青網計劃」,積極融入青年網絡各圈層,不斷擴大傳播渠道,強化正能量的宣傳。
帶動更多青年圍繞中心建功立業
建設更加幸福國內一流城市不僅需要青年,也成就青年,團市委將持續聚焦工作主線,服務中心大局,讓青年建功立業的舞臺空前廣闊。
「首先,我們將抓好青年骨幹隊伍,定期圍繞青年需求開展活動和服務,有意識地將黨政中心工作融入各項工作和活動,帶動更多團員青年圍繞黨政發展中心建功立業。」劉航宏表示,團市委將繼續抓好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隊伍,搭建「領頭雁」創業項目平臺,舉辦農村青年創業就業大賽,推動社會資本與優秀項目融合,培養農村青年人才成為適應農村發展要求的新型職業農民,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的青春動力。
青年是創新創業的主力軍,今年將進一步抓好青年創業項目,加強創業資源聯動,聯合有關部門建立一體化創業服務平臺,將市青創導師庫、青創訓練營、創業基地等融入平臺,促成創業人才、項目和資源的匹配和對接。充分發揮「青年之家」平臺服務和聯繫青年的作用,計劃在創意園區、工業園區、辦公樓等各行各業青年聚集的場所以合作建立的方式建設社會化的青年之家;深化市一級具有代表性的兩家青年之家建設,形成服務青年跟蹤制度,發揮青年人才聯絡站作用。
推動成立未成年人保護委員會
服務青少年健康成長是團市委的工作主線之一,新的一年,將致力於聚焦青年成長,暢通服務渠道,提升「青苗護航」工程服務質量;打造大權益格局,推動成立未成年人保護委員會,為我市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搭建完善的頂層設計;提升青苗護航的「體量」和「質量」,完善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三級陣地的建設,壯大人才隊伍,完善清單服務,深耕個案服務。
繼續深入開展鄉村青少年健康成長「兩幫兩促」行動,組織優秀大學生與貧困青少年長期結對提供學業輔導;通過「千校萬崗」行動為貧困畢業生提供就業幫扶;聯合我市各醫院為貧困青少年開展體檢,建立健康檔案,為有重大疾病的貧困青少年提供「一對一」結對幫扶;通過購買服務落地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專項行動,開展慰問走訪、自護教育、困境兒童幫扶救助等活動。
哪裡有青年哪裡就有團組織
欲築室者,先治其基。基層建設是共青團工作的生命線,基層組織是共青團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今年,團市委將聚焦自身建設,進一步抓牢基層基礎。「堅持黨建帶團建,按照『哪裡有青年,哪裡就要有團的組織』『怎麼有利於做好工作,就怎麼建組織』的原則,統籌推進,持續擴大基層團組織的有效覆蓋。」劉航宏指出。
我市將加強和探索農村行業協會及新興青年群體中的建團工作,紮實推進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的「兩新」團建工作;大力度推進「命脈工程」工作,深化「基層團建指導員」制度,進一步拓寬團幹部直接聯繫和服務青年渠道;全面實施實施精準整治工作,推動基層團組織全面過硬。紮實推動學校共青團、少先隊改革,全團帶隊讓紅領巾更鮮豔,加強市級少工委建設,建立市、縣(區)少先隊輔導員導師團和市級少先隊「名師工作室」,不斷提高團結、教育、引領、服務少年兒童的能力和水平。
(惠州日報記者 馬海菊 特約通訊員 黃 晨)
【來源:惠州文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