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三不管」歷史 迎來精細化治理——祿長街頭條19號院老舊小區...

2020-12-26 中國建設新聞網

「那個時候呀,家家都裝個地鎖,小汽車亂停,下水道堵了都沒人管。年輕時樓裡樓外的事兒還可以找單位解決,但職工們老了,企業也沒了,小區可以說是『三不管』。」說起改造前的種種,家住北京市西城區祿長街頭條19號院的一名老住戶頗有感觸。

而如今,這個有近40年房齡的小區終於摘掉了「三不管」的帽子,取而代之的是專業化物業管理。值得一提的是,專業化之中的特色化讓祿長街頭條19號院成為破解失管老舊小區難題的樣本以及北京老舊小區精細化治理的代表之一。

從沒人管到有人管

「九龍治水」不再

步入小區,路面平坦整潔、車輛停放有序,這樣的小區內景讓人很難想像,這裡曾違建遍地、環境髒亂,是讓居民頭疼不已的「老大難」小區。

2016年到2019年,通過老舊小區改造工程,祿長街頭條19號院的硬體設施得到持續改善。

樓改好了,如何讓它不再走失管的老路是關鍵問題。據相關負責人介紹,除了基礎設施陳舊老化,祿長街頭條19號院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各產權單位物業服務能力嚴重不足,小區居民參與協商自治管理、購買專業服務意識不強,管理、服務和環境現狀與廣大居民多樣化的生活需求存有很大差距。

「11棟樓分屬三家產權單位,一家產權單位用一個物業公司,『九龍治水』,最後互相扯皮誰也不作為。」祿長街社區居委會書記閻晨說。

中國建設報社老舊小區改造調研組了解到,西城區祿長街頭條19號院地處天橋附近,共有6棟多層非經資產房屋和5棟多層央產「三供一業(即供水、供電、供熱和物業管理)」分項移交房屋,面積約3.9萬平方米,636戶居民,建設於1976年至1990年間,原為中國汽車工業控股有限公司總部、北京汽車摩託車聯合製造公司、北京對外經貿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通用機械工程公司多家產權單位共存的老舊小區。

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2019年5月,天橋街道對祿長街頭條19號院開展精細化治理提級工作,明確提出了黨建引領「1+5」多元主體協商的治理路徑,首開集團北京天嶽恆房屋經營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首開天嶽恆公司」)經街道選定成為5個主體之一,2019年12月30日,首開天嶽恆公司接受街道邀請正式進駐19號院,與「19號院精細化治理臨時黨支部」「同祿坊樓院管家」「19號院居民自治停車自管會」等主體,在街道的帶領下「抱團」工作,「九龍治水」的歷史遺留問題終於得到解決。

從有人管到有費收

物業「管家」身份終確立

從沒人管到有人管,居民們樂開了花,可一提到收物業費,問題就來了。「物業管理權雖然得到整合,但必須徵得小區居民同意,不然主體身份不合規。」首開天嶽恆公司項目負責人楊進講出了當時的困難。

如何解決問題?只能挨家走訪。據楊進介紹,2019年11月到12月,社區人員和物業服務人員組成入戶小組通過挨家走訪,徵求了636戶居民的意見。

其中辛酸非常人可以體會。他回憶說,敲開住戶的家門,聽到最多的就是這兩句話——「這麼多年沒交過錢,咱這院也有人打掃衛生。憑什麼要給你交錢?」「你說能提供入戶維修,那是無償的麼?交錢可不幹!」

經過一遍遍向居民解釋溝通,以及反覆協商調整收費方案後,2020年1月1日,經過「雙過半」(即專有部分佔建築物總面積過半數且總人數過半數)居民同意,首開天嶽恆公司終於以專業物業「管家」的身份進駐祿長街頭條19號院。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9年起,街道執法部門拆除了祿長街頭條19號院內的70多處違建,將清理出來的區域分別改為綠地和停車位。首開天嶽恆公司藉助屬地政府力量,在小區內通過成立「業主自治停車自管會」等一系列措施,調動廣大黨員、業主自主參與老舊小區改造的積極性、主動性,順利完成祿長街頭條19號院改造整治提升工作。此外,還清理了院內廢舊飛線、放置垃圾分類箱,2020年1月,購置了智能垃圾分類箱,配合社工團體組織了「鄰裡節」,拉近了與居民的距離。

2020年前四個月,首開天嶽恆公司又採取各種便民舉措,為即將開展的收費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相關負責人表示,一是在小區宣傳欄內張貼防疫宣傳照片、倡議書、繳費流程、物業費構成要素等內容,大力宣傳收費工作;二是從2020年1月起,免除該院居民家中日常維修人工費;三是藉助疫情防控工作,持續提升居民對物業的粘稠度,工作人員每天對園區進行兩次消殺,日常生活垃圾一日消納清運兩次,將原有垃圾桶升級為240升大號分類桶,園區綠化綠植養護逐步開始實施。

讓居民「嘗試」了4個多月的物業服務後,今年5月1日,《北京市物業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後,首開天嶽恆公司根據「三供一業」分項移交協議內容,率先對中國通用機械工程公司「三供一業」分項移交的5棟樓收取物業費。不僅如此,項目部還在重要節日開展專題宣傳活動,積極開展物業收費工作。截至目前,祿長街頭條19號院「三供一業」完成物業費收繳率75.32%。

在屬地政府的帶領下,經過前期物管會成員申報審批、公示等程序後,祿長街頭條19號院物業管理委員會於2020年8月29日正式成立。成立後,物業管理委員會召開了第一次會議,圍繞居民文明公約、老舊自行車棚改造實施方案進行集體協商,並向住戶公示《祿長街頭條小區車棚改造方案公告》,廣泛徵求業主對自行車棚實施改造的意見建議。同時,加強與社區黨委有效溝通,制定行之有效的物業費收繳方案,對產權性質為非經資產的6棟樓逐步開展收費工作,以點帶面廣泛宣傳,引導居民轉變思想。9月12日祿長街頭條19號院正式啟動非經物業費收繳,截至2020年11月底,祿長街頭條19號物業綜合收繳率達到66%。

從有人管到管得好

建立長效機制是關鍵

事實上,失管老舊小區一直是北京社區治理工作中的短板。

據了解,北京2700多個老舊小區分為市級直管公房、市屬企業非經營性資產、在京央企的「三供一業」等類別。其中市級直管公房、市屬企業非經營性資產、在京央企的「三供一業」都是帶有深深歷史烙印的職工住宅:職工當初以承租人身份入住,每月只需交納3.05元/平方米的租金,物業服務由產權單位負責,沒有交納物業費的歷史,隨著產權單位滅失,部分老舊小區淪為失管小區。

而根據新實施的《北京市物業管理條例》,短板想要補齊,建立物業管理長效機制是不二法門。然而,更多老舊小區仍處於達成共識的階段:是否同意引入物業?引入物業後的物業費如何收繳?在這方面,祿長街頭條19號院的經驗做法確實有值得借鑑之處。

從接管物業、提供服務到完成確權、實現收費,整整一年時間,首開天嶽恆公司始終堅持黨建引領,在屬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傳承紅色基因,以百姓需求為中心,與社區政府、業主共同探索共商共治共享社會基層治理新模式,實現物業服務良性循環,不斷提高業主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為首都城市更新建設貢獻力量。

「失管老舊小區要想真正建立起長效管理機制,必須要突破產權分散、業主無付費意識兩道坎,並就物業服務方案努力與居民達成共識。」一位物業專家分析,確權收費只是建立長效機制的第一步,只有物業服務企業持續提供質價對等的服務,才能讓老舊小區真正走向「管得好」。

相關焦點

  • 「建築界」從沒人管到有人管,專業化物業管理破解北京失管老舊小區...
    專業化之中的特色化讓祿長街頭條19號院成為破解失管老舊小區難題的樣本以及北京老舊小區精細化治理的代表之一,40年房齡的小區終於摘掉了「三不管」的帽子。「那個時候呀,家家都裝個地鎖,小汽車亂停,下水道堵了都沒人管。年輕時樓裡樓外的事兒還可以找單位解決,但職工們老了,企業也沒了,小區可以說是『三不管』。」
  • 西城區推進老舊小區綜合整治,老舊小區「改」出幸福新天地!
    巧謀劃精設計,「借」出新空間白雲路七號院建成於上世紀八十年代末,與想像中老舊小區的侷促和雜亂不一樣,走進小區可以看到,停車有序、道路寬敞、設施齊全。僅有三棟六層住宅樓,共計24個單元382戶,戶均使用面積49平方米的小區,存在停車難、違建多、設施老舊等問題。
  • 嶽陽樓區老舊小區改造:「真心」換「舒心」,「實幹」換「新顏」
    如今,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成為百姓期盼,與居民幸福感息息相關,嶽陽市嶽陽樓區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堅持以為民惠民為出發點,以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選取居民最迫切、最需要改造的問題入手,分類施策,用惠民實事暖人心。問需於民,百姓「點單」學院路社區召開老舊小區改造業主會。
  • 實現老舊小區從「面子」到「裡子」的有機更新
    潘家園街道地處城鄉接合部,整個地區呈現3個顯著特點:老舊小區聚集,配套設施落後、陳舊老化;老國企家屬樓院、回遷居民樓院多;舊貨、眼鏡商圈行業商戶密集,人流量大,衍生環境問題較多。先期在農光南路22號樓和武聖東裡20號樓開展電梯加裝試點,已經完成9部電梯加裝並投入使用,居民紛紛告別爬樓時代,住上了期盼已久的電梯房。截至目前,潘家園街道共為居民加裝電梯18部。推進物業「三率」提升老舊小區改造不能只是「面子」的建設,更重要的是「裡子」的維護。
  • ...維度監測、精細化治理,山東各地因地制宜解好基層治理「方程式」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2月15日訊(記者 楊廣科 盧偉霞 孫小茹 胡高彤) 人居環境提升、多維度監測、精細化治理……近年來山東各地在基層治理中因地制宜、一切從實際出發,在創造性落實、創新性轉化的過程中,解好基層治理「方程式」,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
  • 橋西區2019年老舊小區整治名單公布!涉及二印、梆子宿舍等百個小區
    樂居買房石家莊訊 8月5日,新浪樂居從石家莊市行政審批局官網獲悉,《橋西區2019年老舊小區綜合整治施工(第一批)一標段至三十四標段招標公告》公布,本次老舊小區綜合整治施工(第一批)工程涉及橋西區孔寨小區、東三教新區、二印、梆子宿舍、省供銷社宿舍等100個小區,計劃工期為60日曆天,總預算金額為47622026.62元(4762.202662萬元)。
  • 老舊小區改造怎麼做到「脫胎換骨」
    原標題:老舊小區改造怎麼做到「脫胎換骨」 位於縣城中心的「練江南苑小區」是峨山縣第一批實施改造的老舊小區。經過半年多的改造,老舊小區沒有「傷筋動骨」,卻實現了「脫胎換骨」,達到了「環境整潔、配套完善、管理到位、群眾滿意」目標,得到了省、市有關部門的肯定。那麼,峨山縣的老舊小區改造取得了哪些成效?
  • 老舊小區治理不能等到「火燒眉毛」
    近日,海澱區寶盛西裡一處民宅著火,因消防車進入小區後轉彎困難無法接近起火點,消防員們只好先行下車,帶著消防工具跑向著火樓棟。雖說該起火情最終並未造成人員傷亡,但救火過程之周折還是讓人捏了一把冷汗。二是小區的消防規劃本身也十分混亂,看似共有10處消防通道,可要麼不符合至少寬四米的消防標準,要麼被安上了停車樁。就算沒有車輛佔道,其在關鍵時刻恐怕也難發揮作用。佔用堵塞消防通道是個老問題。相關數據顯示,全國各地造成重大人員傷亡的火災事故中,80%以上有消防通道堵塞的情況。儘管慘劇時有發生,教訓異常深刻,但老舊小區的佔道問題仍相當普遍。
  • 豐臺老舊小區整治全面復工 實現"六治七補三規範"
    據豐臺區房管局介紹,受疫情影響的老舊小區開復工項目已經全面復工,今年還將有對四方景園一區、四方景園五區、橫七條40號樓和豐西路41號院4個小區實施老舊小區整治。  西羅園街道洋橋71號院是2019年度項目,也是北京市首批在疫情防控狀態下復工復產的老舊小區綜合整治項目。
  • 新知行|黨建引領 龍翔街道老舊小區治理有妙招
    本期邀請了昆明市五華區龍翔街道黨工委書記莊研,圍繞物業管理,探討老舊小區居住環境改善、生活品質提升問題。希望能為行業參與者提供有益啟迪,促進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更好開展。雲南省昆明市五華區龍翔街道轄區共有各類老舊小區108個,其中有物業服務的小區只有38個,僅佔30%。轄區內不少群眾對改善居住環境、提升生活品質的願望非常強烈,物業管理供需矛盾十分明顯。
  • 治理老舊小區 哈爾濱「橋北」成樣本
    黑龍江日報記者 丁燕 生活報記者 趙政府 文/攝 一提起老舊小區 ,人們自然而然會聯想到環境「髒亂差」,而有著20年歷史的哈爾濱市南崗區橋北小區西區,卻被管理得井井有條、乾淨整潔,環境和諧宜居,業主和物業互贊對方好。他們是怎麼做到的?橋北小區西區治理經驗是否可複製推廣?
  • 鄭州市中原區綠東村街道白鴿社區 開展老舊小區餐廚油煙淨化治理
    市場監管網-市場監管專版訊(郭全民 通訊員 楊樹斌 申明雷)餐廚油煙汙染是城市汙染的一項大問題,很多老舊小區的廚房裡一般都是用的老式排風扇。每到飯點無論是屋裡炒菜的人還是屋外經過的人都被油煙嗆得眼淚直流,廚房外牆還掛滿了黑乎乎的"油鼻涕",不僅讓小區的容貌變難看,更讓小區的空氣變得不清新。
  • 黨建引領丨市北區遼寧路街道網格治理精細化,構築疫情堅固防線
    黨建引領丨市北區遼寧路街道網格治理精細化,構築疫情堅固防線 2020-03-04 19: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廣東肇慶端州區:黨建賦能,推進小區網格服務精細化
    廣東省肇慶市端州區在城市基層黨建工作中樹立「全域黨建」「開放黨建」工作理念,堅持黨建引領,通過打造一個軸心、做實兩個支撐、堅持三級指導、實現四方合唱,打造黨群服務「微」陣地,打通黨員聯繫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引領各領域黨建「大融合」,推進小區網格服務精細化。
  • 黨建智能化「點睛」治理精細化
    原標題:黨建智能化「點睛」治理精細化 摘要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完善社會治理體系要有「科技支撐」。2009年以來,江蘇省南京市建鄴區江心洲在中國與新加坡合作開發「生態科技島」建設過程中,面臨著農村社區向城市社區轉變、農民向市民轉變的問題。
  • 我市城市精細化管理用上「繡花功夫」
    我市城市精細化管理用上「繡花功夫」 2020-12-23 08: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白雲區44個老舊小區微改造項目已完成
    ▲鶴龍街工具機三廠宿舍小區此外,作為白雲區「三線」下地的試點項目之一,該小區已完成通訊線下地以及電力線地下管道建設,成為白雲區首個實現電力線、通訊線全部下地的老舊小區微改造項目。,街坊三五成群休閒,有說有笑……完成微改造後,位於景泰街的大金鐘路48號大院老舊小區活力煥發,街坊喜笑顏開,這成為白雲區推進老舊小區微改造工作方面的一個縮影。
  • 大數據「智慧安防」發揮大作用 曲靖馬龍11個老舊小區這樣做
    據悉,眼前的情景只是馬龍智慧安防小區建設的一個縮影,居民進小區採取人臉識別已成常態。目前,在馬龍化建小區、濱河小區等11個老舊小區智慧安防系統基本建成並投入使用,大數據「智慧安防」發揮大作用,進出人員、車輛有「銳眼」盯梢,科技助力為小區安全添保障。
  • 欒川縣城關鎮:踐行新發展理念 加強完善全縣社區治理工作
    老舊小區改造牽涉面廣,是一項綜合、細緻、複雜的系統工程,直接關係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在老舊小區提升改造中,城關鎮始終秉持「業主無抱怨、服務無缺憾、管理無盲點、工程無缺陷」的工作標準,確定小區改造方案,不搞「大水漫灌」一刀切,充分聽取居民意見,考慮小區實際,力求設計精細化、改造工作品質化,最終形成大家認可的「一院一策」。
  • 老舊小區要這樣改!
    改造內容主要分為基礎類、完善類和提升類等三個方面。1、基礎類主要是小區環境整治、市政配套基礎設施改造提升,以及小區內建築物屋面、外牆、樓梯等公共部位維修等。文件原文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實施意見贛府廳發〔2020〕37號各市、縣(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20〕23號)精神,全面推進我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