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樊少皇主演的古裝武俠電影《龍虎山張天師》在各大視頻網絡平臺上映,故事講述了第一代天師、道教鼻祖張道陵濟接到好友文大人一封求助信,攜弟子王長前往巴蜀一探究竟,不曾想捲入了當地邪教組織的祭祀陰謀中,好友文大人身為朝廷命官因阻礙了當地巫教殘害百姓被組織頭目大巫師用劇毒害死。
這部劇的一大主線就是巴蜀當地巫教盛行,而巫教頭目大巫師
古瑪為了給自己延壽幾百年,不惜用百姓活人祭祀來打開天門以獲得力量。為了能讓觀眾更加融入劇情,道具組倒也是很用心,大量借鑑了在我國四川省廣漢市三星堆鎮發掘的三星堆祭祀坑的文物元素。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劇中多次出現的青銅人面像和青銅神樹。
我們來看看三星堆發掘出來的文物的樣子:


而在劇中張道陵初入蜀地,在竹林裡面就立了很多的青銅人面像柱子,暗示了劇情跟祭祀有關。
除此之外,大巫師祭祀用於打開天門的扶桑神樹跟是完美復原了三星堆的青銅樹。整個祭祀場景布置的還是很用心的,一不小心還以為進入了三星堆博物館內。
就連大巫師身邊的老巫婆用的拐杖上也有三星堆文物的元素,真是滿滿的細節感。
可以看得出來,導演在道具方面確實是花了一些心思的,這一點要比那些敷衍觀眾的爛片電影要好很多。
唯一讓人遺憾的是,從片名來看龍虎山和張天師這兩個元素都是很具有道教風格的,本以為導演會插入很多的道教文化元素,讓人了解到更多關於道教的傳統文化,但事實上劇中對於道教方面的內容展示特別少。
這部劇雖然是打著道教文化的旗號,主角張道陵也是作為道教開山鼻祖,很多的道教迷們也都特別期待這部電影能夠弘揚中國的道教文化,但整部影片下來關於道教的奇門、術數、風水、劍訣、符咒、經文之類的統統沒有。除了張道陵在推斷祭祀地點時念的幾段八卦口訣,全篇幾乎沒有什麼關於道教的內容。並且念的這幾段口訣咋聽起來很高級,但其實是非常入門的《周易》基礎知識,讓那些對道教文化稍有了解的觀眾看了感覺非常尷尬。除此之外,電影片名是《龍虎山張天師》,但是整部影片對龍虎山的介紹也少得可憐。我們都知道,龍虎山是道教的發祥地,對道教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但整部電影下來,僅僅是在影片末尾,大BOSS被幹掉,事情都了結了。徒弟王長問張道陵接下來去哪裡,張道陵回了一句,回龍虎山!就算是強行回應了一下片名,讓那些抱著很大期待的觀眾很是失望!
相比之下,說到道教元素的電影,就不得不提讓我們印象深刻的林正英系列電影,我相信在很多人心目中,林正英扮演的道士是最入木三分的。電影中無論是口訣、服裝還有做法的道具等都是非常貼近道教的文化,讓人印象深刻。
可能也正是這個原因,《龍虎山張天師》這部電影在上映後豆瓣評分只有5.2分。很多網友都吐槽,整部電影片名雖然有張天師,但是劇中主角換成其他任何人物而不改劇情都不會有違和感,整部電影讓人感覺是在強行蹭道教的熱度,編劇並沒有很用心的去發掘道教的文化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