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的好,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生薑除了是廚房必備調料,還是治療胃寒之要藥。藥膳裡放生薑做調料不但可以去腥增香,還能開胃,增進食慾。生薑對人體的好處人所盡知,但是吃生薑去不去皮兒卻眾說紛紜。
一 、姜皮和姜肉應該分開吃,你吃對了嗎?
生薑肉辛溫,食用可以治療感冒、風寒、嘔吐、脹滿滯洩等,又有「嘔家聖藥」之稱。感冒時,用生薑加紅糖衝水服用,可發汗解表,溫中止嘔。生薑肉和生薑皮又都是一種藥材,屬辛味,但姜肉性溫,能發汗解表,姜皮則性涼,煎湯服用能行水消腫。所以最好還是把姜皮和姜肉分開食用。讓它們把各自功效發揮到最佳。
二、生薑去皮好處多,吃的時候別偷懶
冬天天氣寒冷,人們感冒多因受寒。這時候用去掉姜皮的生薑肉熬一碗熱熱的紅糖姜水喝下既發汗散寒又能暖脾胃。姜皮性涼,有利水止汗之功效,會降低薑湯的發汗作用。
因為生薑皮性涼有利水消腫止汗的功效,生薑不作為藥用時,就不需要去皮了,讓姜肉的溫性和姜皮的涼性中和,達到陰陽平衡,讓姜的作用更平和。
三、多種情況吃生薑,去不去皮,看陰陽。
生薑味辛,而屬陽,有升發的功效,所以陽盛而導致的上火,也不適合過多食用生薑,以免辛味太過而陽盛則耗氣傷陰。
生薑在作為調料時,能祛腥增鮮,裡面的姜辣素能提高菜的風味,帶皮吃更能讓它保持中性,讓身體更健康。
生薑皮別名生薑衣,能行水消腫,治水腫。《和劑局方》裡的五皮散既用本品和其餘四皮煎服治療頭面虛浮,四肢腫痛,上氣喘急等症。
四、「上床蘿蔔,下床姜」『吃的時間有講究。
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姜最好在白天食用,不要在晚上睡覺的時候食用,晚上是人體精氣收斂恢復的時候,而姜屬升發,如果晚上吃生薑,則成為反其道而行,影響精氣的收斂恢復。
天氣比較炎熱的夏天,很多人都會出現苦夏的症狀,又因為常吃一些過涼的食物,對脾胃造成一定的傷害,多食用生薑能溫中暖胃。讓我們胃好,身體才能更好。
《本草綱目》記載,姜可蔬,可果,可藥。長期服用可以通神明,散風寒,開胃氣,解百毒。古代拜壽喜歡用姜的諧音「疆」取其「萬壽無疆」之意,所以經常吃薑,讓身體萬壽無疆。
溫馨提示:食用生薑好處多,但生薑中含的姜辣素會對胃黏膜造成刺激,儘量避免空腹大量服用。姜,味辛,所以患有痔瘡的朋友也要避免過量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