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構圖。定出三個幾何體的高低點,大小、位置。為了便於控制畫面,抓型的時候下筆需要輕、直、細、準。
第二步,確定方錐。畫的時候,確定方錐頂點位置,從頂點入手準確畫出三條斜邊,然後從方錐底點開始準確收兩側底邊。此步畫法簡單,難的是邊線斜度的準確把握。
第三步,確定六面柱斜度、方向、透視。此步有兩個關鍵點:一是六面柱頂邊與方錐右底邊的交點,二是六面柱底邊與其最低點的交點。畫的時候從兩個交點開始準確畫出六面柱頂底兩邊的斜度透視來,然後再對六面柱的裡邊進行斜線分面。
第四步,確定六面柱的六邊形切面。此步驟,可以從已知六面柱底點開始依次推出六邊形切面斜邊與對邊,同時要注意近大遠小的透視現象。此步驟,也可以先截出六面柱中間面的邊線出來,然後依次推出其它邊線與對邊。(要想保持下筆肯定、準確,下筆前必須進行觀察對比形狀、大小、位置,不要急於求成,盲目下筆)
第五步,定出十字方體的豎立方體形狀。以左邊幾何體為參照,準確畫出三條豎立邊線,並準確定出豎立方體中間邊線以及中間邊線的橫向十字交叉線。需要注意的是三條豎立邊線並非垂直線(俯視的原因),橫向十字交叉線也並非是中分豎立方體的中間邊線。(俯視的原因)。
第六步,確定十字方體的豎立長方體。由於上一步定出了豎立長方體的中間邊線長度、位置,現在從此條中間邊線兩端點開始,畫出長方體左右兩邊相應斜度的邊線,並推出豎立長方體頂面的長方形透視切面出來。然後以豎立長方體為參照,畫出橫向長方體的上下側邊位置、斜度、透視。
第七步,同上所述,完整畫出橫向長方體。
第八步,把石膏體的結構透視線、投影形狀畫出來。結構透視線能夠對形體的準確性進一步作出驗證。結構透視線需要注意粗細、輕重,以保持物體形體結構的虛實空間關係。
第九步,鋪大體明暗,分亮、暗面。把物體受光面、背光面、投影面概括出來。
第十步,同上所述,進一步加強受光面、背光面、投影之間的明暗對比關係。
第十一步,鋪背景,襯託石膏體受光面。
第十二步,進一步加強石膏體周圍背景,以此襯託幾何體的質感、光感、空間感。並對幾何體受光面的灰部面進行底色概括。
第十三步,更近進一步加強石膏體暗部、投影、背景、前景、灰面之間的明暗節奏對比。並且,對石膏體結構線,明暗交界線、投影進行虛實漸變刻畫。
第十四步,同上所述,在保持畫面體積感、空間感、質感、光感的前提下進一步加強畫面各個部分的明暗節奏對比關係。對於畫面掌控能力好的學生來說,這裡可以嘗試關注畫面的表現力、藝術感,運用不同的繪畫材料去表現畫面。
第十五,畫出石膏體表面細節,面與面之間的細節銜接,畫出石膏體暗部、投影、背景之間的虛實銜接關係。
第十六,整體觀察畫面,保持畫面整體關係,調整細節變化。
一張好的素描石膏體作品需要具備:
一,和諧的構圖。
二,準確的形體。
三,不錯的體積感。
四,良好的的質感。
五,合理的光感。
六,漂亮的細節。
七,舒適的虛實關係
八,具備一定的藝術表現力。
九,整體統一的畫面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