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相機攝像功能越來越強大,有一個參數叫多少bit,可能有的人不清楚這是什麼意思。色彩深度英文叫做bit depth/color depth 。單位叫bit或者位。表面意思就是位數越高,色彩越豐富,位數越低色彩就越單一。
在數碼時代,GRB紅綠藍被叫做色彩的三原色。只要有這三種顏色,便可以混合成千上萬種顏色。但電腦不懂人類的語言,也沒有顏色的感覺,它只知道0和1的二進位數字。所以就用三組數字代表一種顏色。
所謂的8bit就是八位二進位,代表有8個0和1,也就是有2的8次方那麼多種可能就是256。也就是把一種顏色分成256檔,由於是有三種顏色256乘以3就是16777216種顏色,簡稱1600萬色。這也是現在主流大部分手機、顯示器可以顯示的顏色。
但是現在有的高級的相機或者攝像機是可以有10bit顏色,那麼它的三原色就是有2的10次方1024種可能,1024乘以3對於1073741824種顏色,就可以混合出十億種顏色了。
下圖只是個誇張的展示,實際上大部分電腦和手機都是只能顯示1600萬色,所以看不出來區別。
所以要體驗10bit的色彩,除了相機和攝像機是10bit之外,顯示器也要10bit才行。
有了足夠好的器材,你的眼睛真的可以識別出10億種顏色出來嗎?
例如這裡有兩種顏色,其實在數字上相差了10,兩種貼在一起可以勉強看出差別
如果分開了,你能區別出來嗎?
如果是中間插了一種顏色,再隔一段時間出現你還可以分辨出來嗎?
到底人類的眼睛可以辨別多少種顏色呢?現在科學界還沒有一個統一的結論,有的說是200萬,有的說700萬,最多的是說1000萬。所以無論結論是怎麼樣,現在主流的1600萬色的顯示器和大部分相機攝像機肯定是可以滿足人類眼睛需求的。還有由於個體差異,後天的培訓還有環境的影響,就算是同一個人不同時候對顏色的分辨能力都有所區別,所以廠家拼命強調10bit和8bit的差異是毫無意義的。
既然人類眼睛都分辨不出來它們的區別,那麼用10bit真的就一無是處?其實不是的,如果拍攝一些漸變的環境,例如天空,就肯定見過這種情況,在色彩過渡的地方,很容易出現色彩斷層,有一條條色帶的情況,如果在做後期調色之後這些斷層會更加明顯,傳統的算法就是為了儘量減少這些色彩斷層出現就會增加噪點,無論是怎麼樣畫質變差這是肯定的了。所以雖然8bit視頻看上去沒毛病,但是如果是專業攝影師需要後期的話10bit是可以提升不少空間的,尤其是拍HDR時,10bit就是必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