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贏天下」是陸良縣新絲陸絲綢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太劍紅一直堅持的信念,他始終堅持誠實守信,保證產品質量,助推陸良蠶桑產業發展。2020年7月,太劍紅被評為曲靖市2020年二季度「身邊好人」。
從八十年代參加工作,到2005年創辦陸良縣新絲陸絲綢科技有限公司,太劍紅始終堅信質量就是企業的生命,只有過硬的產品質量,才能始終贏得客戶的青睞。他說:「講誠信是我們每個人應盡的責任,只有用最好的絲綿,最好的上繭來打造我們陸良絲綢品牌,讓人們買到真正放心的陸良蠶絲被,才會使我們的蠶絲被產業有更好的發展。」
出生於陸良蠶桑世家的太劍紅,剛開始時對蠶絲綢工作一點都不感興趣。但在將畢生精力獻給了陸良蠶桑事業的父親的薰陶下,太劍紅逐漸接受並愛上了這個行業,他始終以父親兢兢業業,任勞任怨,誠實待人,無私奉獻的精神為指引。
蠶絲被的製作工藝十分複雜,從最初的選取優質蠶繭,到將拉扯好的柔嫩絲絮一層層疊起來作被芯,每一道工序稍不注意都會影響蠶絲被的質量。太劍紅在將一層層的蠶絲均勻拉開時說:「真正的好蠶絲被,它裡外是一致的,每一層都一模一樣,全部用上好的蠶絲。」太劍紅堅持用100%的桑蠶絲做優質蠶絲被,從絲綿原料到手工製作,每個環節都嚴把產品質量關,嚴格產品檢驗程序,任何有瑕疵的產品都不能流入市場。
2019年3月,陸良縣人民政府及行業主管部門推動成立「陸良縣蠶絲被行業協會」,作為陸良蠶桑人的後代,太劍紅積極響應,多方聯繫、動員同行商戶踴躍加入協會。太劍紅說:「通過協會的一些規劃,可以杜絕摻雜、摻假,以次充好的蠶絲被出現在市場上,確保所有用戶買到優質的陸良蠶絲被。」太劍紅作為協會常務副會長,堅持以身作則,倡導會員商戶自覺遵守行業自律公約,誠實守信經營,保證產品質量,共同維護陸良蠶絲被的良好聲譽。
為逐步改變陸良蠶絲被小而散的經營局面,贏得更加廣闊的市場,陸良蠶絲被協會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了陸良蠶絲被、陸良蠶絲、陸良蠶繭、陸良絲綿四個中國地理商標。太劍紅說:「我們把原材料到產成品全部作為地理商標保護起來,避免有人打著陸良蠶絲被的幌子,以次充好,整合品牌資源,使陸良蠶絲被逐步走出雲南,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太劍紅從80年代中期進入到絲綢集團公司,努力工作,到下崗後自主創業,他都在以一種孜孜以求的精神,圍繞著陸良繭絲綢產業發展儘自己的一份力。」縣蠶桑服務中心黨組書記、中心副主任李成忠這樣評價太劍紅。
目前,陸良縣有16萬畝優質蠶桑生產基地,蠶種場1家,蠶種年生產能力80萬張,繅絲規模達10400緒,年產生絲780噸、綢緞200萬米、蠶絲被及絲製品11萬件(套)、蠶沙提取葉綠素700噸,初步形成了育苗、栽桑、制種、養蠶、繅絲、織綢、印染、服裝加工和桑枝培育食用菌、蠶沙提取葉綠素為一體的產業循環鏈。
記者:杜政 高峰
編審:郭鵬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