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兩周,就到我們的春節假期了。相信很多小夥伴已經開始做過年回家的準備了吧?
提到過年,最開心的大概要數孩子們了,不但可以吃好喝好玩好,還能得到很多壓歲錢,用壓歲錢去買自己心儀已久的書籍或玩具。
那麼在日本的孩子們眼裡,重要的傳統節日又有哪些?在這些特定的節日裡,都有哪些特定的習俗呢?就讓我們隨著《哆啦A夢》的故事,一起來看一看吧。
1月1日元旦
第1卷開篇,《來自未來世界的機器人》裡,野比大雄口中「悠閒的新年」,指的就是元旦。
日本原本也和我國一樣過舊曆春節的。自7世紀末開始,中國的曆法傳入日本之後,日本就開始沿用曆法上所有與中國一樣的節日,當然也包括舊曆新年。
到了明治維新時期,日本開始全面引進西方文化。由於剛剛推翻幕府統治,國庫十分緊張,國家建設急需大量資金。而此前官吏的工資「月奉」,是要嚴格按月發放的,遇到舊曆中有閏月的情況,則需要發放2個月工資。
於是,農曆1872年11月9日,明治政府頒布了「改歷詔書」,決定廢除一直沿用的中國舊曆「太陰曆」,改用世界通用的曆法——公曆,就是「太陽曆」。
而後,以馬上要到來的12月3日(陰曆)作為1873年1月1日(陽曆)。從此,舊曆上的所有節日,一律按照新曆相應日期執行。
改歷成功後,政府節約了兩個月的財政支出,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捉襟見肘的財政問題。
那麼日本的元旦都有哪些習俗呢?
1.板羽球:
在剛剛提到的第1卷裡,還有第23卷中《漫長的新年》,以及其他與新年相關的劇集裡,都有打板羽球的情節。
這是一種日本婦女和兒童喜愛的傳統遊戲,日語稱作「羽根突き」,玩法和羽毛球類似,只是接不住球的人,要被罰在臉上用墨水畫鬍子。
2.壓歲錢:
在第20卷的《出來吧,壓歲錢》裡,大雄抱怨得到的壓歲錢太少,哆啦A夢給他拿出了「松竹梅」3種壓歲錢袋,通過不同的行為,可以得到不同獎勵。
在日本,壓歲錢被稱為「お年玉」,取了中國古漢語中「琦年玉歲」的說法,象徵著長輩祝孩子們身體健康,度過美好的年華。
3.新年初拜和看日出:
在第35卷《吊兒郎當的新年包》裡,大雄又想睡懶覺,又想看到新年的日出,就全靠哆啦A夢給他這個強大的新年大禮包了,不但年菜一應俱全,連迷你日出盆景都有。
而在現實中的日本,新年參拜神社或寺院,順便看日出,也是非常重要的習俗之一。新年的第一次參拜,日語裡被稱為「初詣」或「初參り」,是指12月31日半夜,或1月1日白天去參拜神社寺院祈福的特殊習俗。對日本人而言關係到一年的好運,因此尤為重要。
很多人會在初拜的時候抽籤、撞鐘或求護身符,為自己新年謀求好運氣。
而由於古時神社和寺廟多建在山上,人們在參拜時,也會順便看日出,感受一年中神清氣爽的開始。
3月3日女兒節
第45卷的《替身娃娃》一集裡,講的是女兒節相關的故事,開篇就展示了女兒節人偶、菱形糕等節日傳統元素。
靜香邀請大雄和其他同學一起來家裡參加女兒節的宴會,哆啦A夢因為害怕老鼠不敢下樓而遲遲沒到,最終用「替身紙人」解決了問題。
女兒節日語稱為「雛祭り」,原是舊曆的三月初三,在改歷後也順移到了公曆的3月3日。相傳起源於中國曹魏以後,三月三日在水邊洗滌汙垢、祭祀祖先、後演變成水邊飲宴郊遊的節日「禊」。
而從平安時代開始,貴族階層開始流行在這一天,將人偶順河流漂走,以祈求人偶作為替身帶走災禍、消災解厄的活動。後來到了江戶時代,這一天逐漸演變成了裝飾人偶「雛人形」,替自家女兒祈福的「女兒節」。
這也就是漫畫裡靜香家擺放的人偶。「雛人形 」非常的講究,最多可有15層,從最上面的天皇和皇后開始,下面會有宮女、樂師、大臣、僕從等多種人物。一般家庭通常會擺3-7層,多為外祖母買給外孫女的出生賀禮。而在女兒出嫁後,母親還會在「雛祭り」這天擺出來,替女兒祈福。
5月5日男孩節
第6卷《鯉魚旗》裡,小夫津津樂道炫耀的「鯉魚旗」,便是日本傳統「男孩節」裡家中必不可少的裝飾。
這一天在日語裡稱作「子供の日」,5月5日的日期,是取自中國的「端午」。古代的日本,這一天原本是要扎一些兇猛的稻草人,插在田裡防止病蟲害,和我國「端午」的「驅除五毒」異曲同工之處。而到江戶時代,則逐漸演變成懸掛「鯉魚旗」,祈禱男孩子茁壯成長的節日。
除了鯉魚旗,舊時,這天家裡還會為男孩子準備盔甲、武器之類的裝飾,全家吃年糕和粽子慶祝,用菖蒲水洗澡,祈禱去病消災。
以上就是日本的孩子們心目中(當然也包括大人),最重要的三大傳統節日了,其實最早都是源於中國的舊曆節日,只是經過歲月的流轉,和生活習慣的不同,演變出了獨具大和民族特色的傳統節日。
《哆啦A夢》雖然是一部科幻題材的漫畫,但它的故事多取自於日常生活中,也為我們展現了70-80年代日本人的生活縮影。漫畫的主人公們,既會慶祝有東方歷史的傳統佳節,也會享受西方文化帶來的全新節日。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東西方文化的碰撞與融合,也能看到那些屬於一個民族特有的、永遠不會磨滅的東西。
那麼這一期就先講到這裡,歡迎大家收藏和關注「小當家阿昴」,阿昴將繼續為您挖掘更多動漫作品中的文化與趣味話題。
感謝收看,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