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四大沒臉,四大舒服,是什麼意思?分別指的哪四種情況?

2020-12-23 小小嬴政

在農村,經常能聽到這樣的俗語,「四大沒臉,四大舒服」,沒有經歷過農村生活的人還真的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先說四大沒臉,沒臉的意思就是沒皮沒臉,沒羞沒臊。過去農村就有這麼四類人,完全不守規矩,硬是要在大家面前擺出一幅沒皮沒臉的樣子,表現自己的特立獨行。

你說這些人犯法了吧,他們還沒有犯法,法律還不好管他們。你說這些人沒有犯法吧,整天在你面前晃來晃去,把淳樸的民風都帶壞了。到底是哪四種人沒皮沒臉呢?

一是醉鬼,特別是那些喝醉了就胡言亂言,到處惹是生非的人。農村人好酒,有些人喝完了酒就鬧事,東家長,西家短,什麼樣的話都亂說。有些是別人家的隱私,自己偶爾聽來的,有些根本就是道聽途說來的,沒有任何依據。

這種醉鬼是讓人煩不勝煩,往往他們醒酒之後又是一副可憐相。二是賭鬼,一入賭門深似海,賭鬼到最後,不要說臉面,連人性都沒了。為了討要一點賭資,你要他們幹什麼都行。舊時賭博在農村很盛行,賭博把人變得人不人,鬼不鬼的,確實害人不淺。

三是菸鬼,吸菸有害健康,但是舊時農村吸菸人群極為龐大,吸菸的人有一個毛病,越吸菸癮越大,越吸越來勁。一旦手中沒有煙,那就會跟掉了魂似的,跑到別人家去敲門。人家一大清早還以為鄰居出了什麼事情呢?鬧了半天是來找煙抽的,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四是舞者,這個是指舊時農村以跳舞為生的女人,因為過去農村婦女講究的是安安穩穩在家過日子,對於那些動不動就在外面拋頭露面的女人極為反感,所以也把這類人歸到了四大沒臉的人當中,但其實現在已經不合適了。

說過四大沒臉,還有四大舒服,農村人過日子,也不全是煩心事,對他們來說,也有舒服的時候。一是穿涼鞋,舊時農村人夏天下地幹活時那都是赤著腳的,因為沒有辦法穿鞋子,腳要直接踩在泥巴地裡。但是當幹完活,把腳衝洗乾淨以後,再換上一雙乾淨透氣的涼鞋,那叫一個舒服。

二是回籠覺。什麼是回籠覺?農村人早上醒得早,因為要給牲畜準備飼料,或者給家人準備早飯。等到一切準備好了,可能天還沒有亮。這個時候,再爬到床上小睡一會,這就叫回籠覺。回籠覺睡得美,醒來之後精力更加旺盛。

三是開江魚,中國北方農民最喜歡吃開江魚,因為經過一個冬天的蟄伏,魚肥味美,再加上調料一拌,小酒一杯,簡直就是神仙過的日子。

四是除夕夜,可能現代人對於農曆除夕夜都快要沒有感覺了。但是對於過去的農村人來說,除夕夜那是最美的一頓飯。桌上十全十美十大碗,全部是平時自己捨不得吃的好東西,再加上家裡老老少少都回來了,其樂融融,怎麼能說是不美不舒服呢?

四大沒臉,四大舒服,展示的可是原汁原味的中國農村生活,值得細品。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四大沒臉,四大舒服」,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
    農村俗語:「四大沒臉,四大舒服」,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在農村裡,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的俗語,而這些農村俗語都是真實的,也非常貼切我們的生活,一些俗語不僅有哲理,說起來還挺有意思。除了上面這些,農村裡還有「四大沒臉,四大舒服」等俗語,所以今天我們說一下這「四大沒臉和四大舒服」,那麼這句話又是什麼意思呢,有哪些道理呢,李子來說一下:農村裡的「四大沒臉」都是啥:在農村裡「人是要臉,樹是要皮」的,所以一些農村人在為人處世上
  • 俗語:「四大沒臉,四大舒服」說的是什麼意思?有沒有一定的道理
    在民間流傳著一種分布地域廣泛,內容形式較為特殊的「四大」俗語,反映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像四大黑:「呼延慶,包文正,打鐵的脖子煤窯洞。」、四大好聽:「大閨女笑,畫眉叫,夜彈琵琶二黃調。」相對的有「四大難聽」:「貓叫貓,老驢嚎,搶鍋鏟子銼鋸條。
  • 農村俗語的四大硬、四大軟、四大紅、四大綠,分別指的是啥東西?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智慧結晶。農村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時候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並且這些俗語乍一聽讓人不知道在說什麼,當知道其中的意思後便會感嘆農村老人的智慧,比如今天咱們要說到的俗語「四大硬、四大軟、四大紅、四大綠」,這究竟說的是什麼呢?一、四大硬。
  • 俗語:男人五大三粗,到底是什麼意思?分別是哪五大,哪三粗?
    隨著時代的變化發展,人們審美觀也在不斷地發展變化,例如春秋戰國時期女性以柔弱細膩為美,隋唐時期以雍容華貴為美,而到了元明清時期則以嬌小嫵媚為美,但是古代對於男子的美,多是《三國演義》「身長八尺,濃眉大眼,闊面重頤,威風凜凜」或者《東周列國志》「生得身長一丈,腰大十圍,眉廣一尺,目光如電」高大威武,可以用一個形容詞「五大三粗」來形容,但是俗語
  • 農村俗語「家有三寶,白頭偕老」指的是哪三寶,有什麼意思?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俗語「家有三寶,白頭偕老」指的是哪三寶,有什麼意思?農村老話也叫俗語。俗語是我們中國的文化傳統,一般在農村流傳甚廣。在農村生活的人,不管是老人還是年輕人,都可以張口說上幾句。有一些俗語能流傳到現在,已經證明了它有著一定的道理。我們現在說的很多俗語都是從上一輩流傳下來的,這些俗語能被我們後人知曉,就可以證明它有著深刻的道理。
  • 俗語「四大苦、四大悲、四大毒辣」,分別指的啥?有理嗎?
    而作為漢語成員之一的俗語,雖然通俗易懂,低調內斂,但其同樣包羅萬象,其中有講民俗民風的、修身齊家的、為人處世的、獵漁稼穡的、生活經驗的等等。時至今日,俗語依舊指導著我們的生活,就比如這句俗語「四大苦、四大悲、四大毒辣」,其描述的不僅僅是生活中的一種現象,更是人們細緻觀察生活的一種總結,以風趣幽默的話語表達出了人們生活的不易,那麼四大苦、四大悲、四大喜分別指是啥呢?有道理沒?且聽我一一道來。
  • 農村俗語:「男凹女凸,不寡就孤」,什麼意思?凹凸分別指的是啥
    凹中間高兩邊低和凸是一個截然相反的兩面意思,凹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理解為癟,而有一句話經常用來罵人叫做小癟三,意思不言而喻,凸高於周圍,高於一個經常的範圍之內,常常有一個名稱叫做前凸後翹,用來形容女生的身材好,讓人側目吸引人注意。
  • 俗語:四大紅、四大急、四大硬、四大喜和四大悲,究竟指什麼?
    俗話說得好:船到橋頭自然直、兒不嫌母醜······俗語不同於文縐縐的大道理,而是廣傳於民間代代相傳的生活智慧。比如在農耕中麥喜三月三場雨,有錢難買四月旱,說的是種麥時候三月多下雨,四月不下雨,麥子的收成是最好的。正是這些口口相傳的俗語伴隨了我們的日常生活方方面面。
  • 四大皆空,是哪四大?空又是什麼意思?
    佛陀在世時,講過了我們這個世界是由四大構成的。是哪四大呢?地、水、火、風,這四種因素構成了我們這個娑婆世界。那麼,四大皆空是不是指的地、水、火、風都是空無的呢?其實還不是的。有關四大,在《圓覺經》中有這樣的記載:「我今此身,四大和合。」
  • 俗語「人生四大悲,四大苦,四大蹭」,分別指啥?老祖宗經驗之談
    俗語「人生四大悲,四大苦,四大蹭」,分別指啥?老祖宗經驗之談生活在農村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不僅空氣非常的清新,重要的是可以從農村老人的身上學習到很多有趣的老話,子而寫老話採用諧音的方式,聽起來非常的滑稽搞笑。
  • 農村俗語「四大蔫、四大損、四大寬、四大窄」,分別指的是啥?
    比如農村說的「四弊四損四寬四窄」是什麼意思?四大蔫四大蔫指的是風后的麥子,霜後的草,賠錢的人和籠中鳥。風中小麥:華北種植的主要作物是冬小麥和夏玉米。冬小麥前一年深秋種植,次年6月成熟。當小麥在六月即將成熟時,天氣變得非常熱。
  • 俗語:「四大紅、四大急、四大硬、四大喜、四大悲」指的是什麼?
    俗語:「四大紅、四大急、四大硬、四大喜、四大悲」指的是什麼?俗語不但通俗,而且包含了很多生活哲理。因為簡短,說起來朗朗上口,所以大家很喜歡。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聊聊下面這句俗語:「四大紅、四大急、四大硬、四大喜、四大悲」指的是什麼?
  • 農村俗語「男凹女凸,不寡就孤」,什麼意思?凹凸分別指的是啥?
    農村人經常以一個人的外貌特徵和性格特點來判定他們家庭以後的生活狀況,而比較突出的一種情況就是農村的算命和看相的先生們。實際上我們都知道,其實這些人就是通過一定的話術進行引導,讓你步步陷入他們的套路之中,給出的答案也是非此即彼,模稜兩可,讓你不自覺地就陷入了他為你選擇的答案中去。
  • 農村俗語「四不摸,四大急,四大快,四大累」,是什麼意思?
    農村一直流傳著許多有趣的俗語,被世代人所吟誦,只是由於農村發展的速度太快,好多俗語已經逐漸被人模糊,記不得到底是什麼意思了,這些俗語是農民長期社會生活總結的寶貴經驗,讀起來朗朗上口,聽起來也特別押韻和諧,今天咱們一起說說農村俗語「四不摸,四大急,四大快,四大累」,到底是啥?
  • 涅槃是什麼意思?涅槃的四種分類分別指什麼?
    對於涅槃含義的解說,一般小乘經論認為有有餘涅槃和無餘涅槃兩種,大乘學者認為除了以上兩種之外,還有本來自性清靜涅槃和無住處涅槃,共四種。一、有餘涅檗指涅槃後仍存有不徹底的心念,是羅漢的境界。一個修行者證得阿羅漢果,這時業報之因已盡,但還有身體的存在,要受世間風雨、飢餓等痛苦,故稱有餘涅槃。
  • 俗語:「四大紅、四大急、四大硬、四大喜和四大悲」,太形象了
    俗語:「四大紅、四大急、四大硬、四大喜和四大悲」,太形象了我們雖然生活在新時代,但是古人給我們留下的那些俗語仍然存在我們的生活中。那麼不知道各位還能不能想得起我們小學課本上的一篇俗語,就是說「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裡」這類的,而且很容易讀懂,一點也不難,也特別實用。
  • 「男不過八八,女不過七七」,什麼意思?當中的數字分別指什麼?
    中國古代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在漫長的歲月中,古人用自己的智慧和人生經歷,為後世的我們留下了不少寶貴的經驗,並以俗語亦或者是諺語的形式表現出來,朗朗上口,在人們的口語中廣為流傳,從而幫助我們少走彎路。
  • 農村俗語「人睡三覺,命比紙薄」,是什麼意思?具體指哪三覺?
    人睡三覺,命比紙薄,是什麼意思?人這一生中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睡好覺才能讓身體保持健康。而這句俗語中的意思就是,如果常常不恰當的睡眠就會使身體各個器官活性降低,免疫力大大下降,輕者導致臉色變差、皮膚衰老,嚴重時還會感染一些疾病,使人的壽命大大縮短,整個生命就好比紙張一樣薄脆,經不起一點風吹雨打。所以萬事萬物都有兩面性,就好比吃飯一樣,正常情況下吃飯可以為人體補充能量,可是不安全的食物同樣可以給人體帶來疾病,睡覺同樣如此。
  • 俗語「三長兩短」什麼意思?是哪三長?又是哪兩短?
    俗語就是民間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些俗語雖然看上去通俗,毫無文化素養可言,但你若是細細品味的話,會發現越是接地氣的俗語所蘊含的人生哲理越豐富。所以俗語憑藉其通俗易懂卻又回味無窮的特點流傳了上千年,並且深受大家的喜愛,稱得上是一種雅俗共賞的文化。
  • 農村俗語:「踹寡婦門,挖絕戶墳」,說的是什麼意思呢?
    是說的什麼?壞人確實有很多,有的確實壞的離譜、壞的冒煙,而且不但壞,只能說是五行缺德,在農村的很多老話俗語之中,很多都是關於壞蛋的描述,而且還都愛和四這個數字具有關聯,像什麼四大紅、四大綠、四大黑,這裡說的踹寡婦門,挖絕戶墳其實是農村俗語四大缺德之中的前兩句,後兩句是搶吃月子奶和打瞎子罵啞巴,統稱為四大缺德,這些舉動還真的壞的冒煙的缺德之事,為什麼這麼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