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在各種影視劇和書籍中都聽過這麼一句話:「施主你與佛有緣」。隨著這句話的廣為流傳,網絡上的人在說這話時,也多了點調侃之意。
但其實佛緣是真實存在的,並不是佛門營銷獲取信徒的手段。
所謂佛緣,是心與佛的交流,與佛有感性上的聯繫,且善心較大,對佛法有很深的心念,能夠在修行上快速精進,達到解脫自在。
許多人以為這是佛和菩薩庇佑的結果,其實佛和菩薩並沒有這樣的神力。
與佛有緣是因,修行精進自在是果,而受到佛和菩薩的庇佑其實是人們不了解因果的真實不虛,所以把一切不可思議之事都歸於佛有神力上。
正所謂:萬法皆空,因果不空。這世間萬法是緣起緣滅,處於無窮因果之中的。
佛語有言: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預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因果環環相扣,一個人修行覺悟是與佛有緣之果,而是否佛有緣,其實也不是天生。
佛說「命由己造」,每一個人都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一切就看自己做的「因」能否與想要的「果」相呼應。「佛緣」深厚的人,往往有這三大特徵,具備其中一點就算有佛緣。
01無非分欲望
無非分欲望,就是與佛有緣之「因」。
正如《華嚴經》曰:「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這句話告訴我們,眾生是本性具足的,並不是缺少覺悟所需要的智慧和德相,而是自身的妄想執著障蔽了,所以才不能覺悟。
妄想執著,其根源都是內心的非分欲望。人之所以痛苦煩惱,是因為執著地去追求錯誤的東西。
所謂「人心不足蛇吞象」,一心追逐佔有,不得清閒,最終不僅失去了快樂,還會讓自己犯下無可挽回的罪行。
一個人只要放下了內心的非分欲望,就能夠心性空明,回歸如來智慧德相。因此,佛門常有這麼一句話:「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許多人看到這句話都不解,為什麼壞人成佛就這麼簡單?其實這裡的屠刀指的不是手中的刀,而是心中是非欲望這把屠刀。
就如《楞嚴經》曰:「狂心頓歇,歇即菩提。」一個人能夠放下非分欲望,達到心的清淨,其實就等於證了菩提。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心中的「屠刀」放下了,就無論人好壞,都能成佛。
因此,人若與佛有緣,從而自在覺悟,就得學會先放下內心的非分欲望。有求皆苦,無欲則剛。煩惱皆是自尋,來源於放不下內心的欲望,只有得失看淡,無欲無求,即佛緣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