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精要主義》的第十七和十八章節:心流,常規造就天才和專注,當下最重要的是什麼。裡面講到了要成為精要主義者,需要執行的兩個方法:建立常規和專注當下。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有段時間在網絡上瘋轉的一張關於王健林的工作安排表。時間表上寫著早上四點起床,然後鍛鍊身體到五點,五點後花半個小時在吃早餐,吃完早餐後趕飛機去外地開會。整個行程表上的時間沒有一點點浪費。人家的一個上午做的時間比我們普通人一天做的事情還多。有網友感嘆到,比你有錢的人比你還努力。
也有人會質疑,這個時間表時真的嗎,真的有人能做到一天的時間幾個城市甚至幾個國家來迴轉,還堅持鍛鍊學習,過著簡直不像人的生活嗎?其實這種人就屬於精要主義者,他們不斷地建立正確的常規,專注於當下要做的事情。像早起、鍛鍊身體和日常的學習充電對他們來說,根本就不痛苦,反而是像喝水吃飯一樣正常。
要成為一名精要主義者,讓有意義的事情做起來毫不費力,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方法,就是建立正確的常規,讓重要的事物執行起來毫不費力。
很多人可能對常規的定義不太清晰,那麼先來跟大家解釋一下什麼是常規。
常規的定義:常規就是讓自己認定的精要事務按照默認的路徑實現。
奧運遊泳名將麥可·菲爾普斯,在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上獲得了創紀錄的8枚金牌,在我們看來這些似乎毫不費力的運動奇蹟,除了更長時間和更刻苦的訓練,還得益於常規練習。在比賽前他會進行一套精確模式的放鬆運動和其他練習,比賽前10分鐘帶上耳塞自己呆著,平時睡覺,一覺醒來,都會在腦海裡對完美的比賽進行一次想像。
麥可·菲爾普斯這些重複的練習就是他的常規,通俗的來說,常規就是一種可以堅持下去的好習慣,一種讓事情按照特定順序執行的規則,有利於你的重要事情順利的進行下去。
比如,早上醒來就會去鍛鍊身體,晚上睡覺前就會看會兒書,坐在電腦桌旁就會開始工作。建立了正確的常規,這些事情都會自然而然的去做,而不是需要有人去逼迫和催促,才能執行。
建立了正確的常規可以讓人熟能生巧,把事情任務變為習慣,事情變得簡單。比如沒有閱讀習慣的人,剛開始閱讀會覺得很困難,但是一旦建立起了閱讀的常規,每日不斷練習,久而久之,閱讀就成為了每日的習慣,就不會再覺得痛苦。
建立了正確的常規還可以提高認知優勢,讓精神空間釋放,專注於新的事物。比如建立了閱讀的常規後,閱讀已經像吃飯睡覺一樣平常和簡單,不會耗費我們太多時間和精力,這時候就可以把精力發到新的事物上,建立新的常規。就像那些演而優則唱的明星,當表演已經成為他們的常規的時候,他們才會把精力用到新的領域唱歌。
既然建立正確的常規如此重要,那麼我們要如何來訓練呢,接下來給大家講建立常規的5個方法。
1,檢修觸發器。習慣=刺激(觸發器)+常規+激勵。找到刺激事件,改變刺激後的行為。比如,鬧鐘一響,你會查看信息,那麼可以改變一次刺激後的行為,鬧鐘一響,就去看書。長時間的強化,你很快會下意識地、自動的執行新的常規。
2,創造新的觸發器:想要行為有新的變化,可以創造新的刺激來觸發我們的行為。比如,我們想要培養閱讀的習慣,可是總是喜歡拖拉,那麼我們可以把要看的書放在電腦旁邊,每次要玩電腦的時候,就會看到書,提醒我們閱讀。
3,先啃最難啃的骨頭:找刺激物,精力集中在最難的事情上去。
4,建立混合型常規。每天的同一事件做同一事情,會乏味,為了避免常規疲勞,可以在每周的不同時間建成不同的常規。比如每周一閱讀,每周二寫作等等。
5,陳規陋習,逐個突破。建立常規,如果一次性改變太多會造成災難。從小處著手更容易成功。比如控制飲食,可以先從少吃半碗飯開始,而不是一開始就不吃飯。
作為精要主義者,可以建立一個又一個的常規,讓很多重要的事情做起來毫不費勁。但是很多事情,每個人都會做,比如閱讀和寫作,人人都可以做,為什麼有的人做的好,有的人做的不好呢?這就是投入專注力不同所帶來的差異。
演員杜淳在《我就是演員》中的表演獲得了陳凱歌導演的高度讚賞,評價他的表演,說斬立決之後,他就是個帝王了。高度的讚賞來自於他的努力和刻苦,來自於對比賽的專注訓練。在準備期間,他和其他演員經常都彩排到半夜,把自己全身心投入進去,把自己就當做角色本身,就想著為觀眾和自己交個好作品。他說:演的時候,什麼都沒想。放手去拼,堅持自己。就是這種專注和投入的精神,讓他打敗了最大的敵人「自己」,讓大家看到了全新的杜淳。
拉裡·吉威爾克斯說,作為橄欖球隊,也是通過訓練球員們對當下比賽的專注力,實現了讓贏球幾乎毫不費力。
訓練專注力,可以讓自己明白此刻自己需要做什麼,此刻對自己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麼,毫無雜念,心無旁騖。
要訓練自己的專注力,需要怎麼做呢,給大家3個技巧:
1,思考當下最重要的是什麼。此時此刻對你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麼,需要做什麼。比如下班回到家,要陪伴孩子的時候,就要把心思都放在孩子身上,而不是身在曹營心在漢,陪著孩子,卻想著手機、電視劇和工作。比如在工作的時候,就把焦點集中在工作,而不要想著下班了要去哪裡玩?晚上吃什麼。
2,列清單。把腦子裡的想法留在本子上,從腦子裡清出去:既不會忘了這些想法,也減輕必須現在就執行的壓迫感和分心的危險。
3,清單排列先後順序。按清單排列順序,然後讓自己完成在當時需要完成的事情。
總結一下提高執行的兩個方法:建立正確的常規和專注當下。
建立正常常規的五點要素:檢修觸發器、創造新的觸發器、精力集中在最難的事情上、建立混合型常規和逐個突破陋習。
專注當下的3個技巧:確定當下重要事務、列清單清除未來的想法和給清單排先後順序。
成為精要主義者,把重要的事情執行起來更加輕鬆容易,不要讓自己陷入疲於拼命卻一事無成的危險,不要讓生活充滿壓力,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情,讓生活過的有意義,才是我們所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