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0+敖漢網友已關注公眾號〖敖漢微友圈〗
都說北京人牛,其實赤峰人更牛。人牛的是文化,不是背景。在內蒙古赤峰人被稱為「猶太人」,意思是聰明。赤峰人特點之一,就是能說會道,用赤峰的土語來說,就是特能「哨」,我理解「哨」,就是鳥叫得很好聽的意思。
赤峰人就有這個本事,說就要說的好聽,說得比鳥唱的還好聽。話都讓赤峰人說了,赤峰人能說會道,無論真話假話,好聽話總讓人心裡舒服,聽得美滋滋的,不吃飯會送你一百裡地,你餓著肚子還得說:「謝謝啦。」
好聽話多了,也讓人不放心,好聽話多了,人就會產生麻醉作用,好比是洗腦,好聽話也讓人害怕。
語言是思維的工具,能說會道的人都很聰明,別人在那裡剛剛說上一句話,赤峰人的腦瓜就已經轉好幾圈了,轉圈之後,還有十句百句話等著你,看你怎麼辦,所以赤峰人腦瓜好使,來得快,至於是大聰明還是小聰明,在此暫且不論。
赤峰人聰明,是有原因的。這裡出土了人類第一個原始村落——興隆窪文化,距今一萬年。村落變大了,就是城市?赤峰人就是最早的城市人。大約公元前七千年,紅山文化又在這裡興盛,紅山玉器雕琢精美絕倫,可見赤峰人心靈手巧。
清代以後,赤峰地區大量移民,主要成分是河北人和山東人。河北人的精打細算,與山東人的豪爽大氣,通過血脈在這裡融合了,由此赤峰人的精明產生了飛躍。有證據可以說明,赤峰口音就是河北與山東地地道道的串味,比如小品演員範偉模仿的口音,就是赤峰味,很有特色。
赤峰又稱塞北,這一地區是古代流放南方犯法高官的地方。據考證,區域在林西,林東一帶,當時流傳這樣一句話:「塞外多有江南女。」人口的流動,也是文化的流動,這些戴罪的流放者,為赤峰的文化輸入了優質的血液。
清代晚期,赤峰喀拉沁王爺貢桑諾爾布,興辦教育,聲譽全國。貢桑諾爾布在赤峰地區,開設了崇正學堂,毓正女子學堂,守正武備學堂,這些新式學校,不僅收取貴族子弟,同樣招收貧家兒女。
到了清末,很多宮廷藝術家流落到赤峰,提升了赤峰地區的文化品位。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赤峰地區發掘整理赤峰雅樂,其實就是皇家宮廷音樂。那時,很多老藝人演奏著行雲流水般的雅樂,各種打擊樂敲打出了往日的繁華和輝煌。
赤峰被稱為中國的北大門,從戰略意義上說,攻下赤峰,即可直取北京,這裡是北部通往東北和中原的交叉點。上個世紀七十年代,赤峰行政區域劃歸遼寧省,成為東北重工業城市的肉食冷凍庫。遼寧對赤峰經濟文化大力投資,使赤峰市迅速走在內蒙古各盟市的前列。
作為民族地區,赤峰人既有豪爽熱情的民族性格,又有城市文化的溫文爾雅。赤峰人勸酒在全國是有名的,赤峰人會說出熱忱的肺腑之言,說出無數個理由,讓你覺得這酒不喝下去,簡直就不是朋友。你說這叫「哨」,也不對,因為人家赤峰人說得頭頭是道,還滔滔不絕。
歷史的,地理的,交通的,傳承的特色,奠定了赤峰人的基因和頭腦。赤峰這塊土地很神奇,一個外鄉人在這裡待上一年,也會變得能說會道,變得猴精猴精的。所以人們說:山不在高,紅了就靈,地不在大,有龍就靈。赤峰的山不僅紅了,而且還有名震中外的紅山玉龍。
赤峰人的教育很牛,高考成績和錄取率,連年在內蒙古佔據領先地位,甚至在東北地區也很有影響。很多地方的人,是比誰家的房子多,比誰家的豬多,然而赤峰人崇尚教育,比的是誰家出了大學生,這是一個地區老百姓的尚學風氣。
這是赤峰老百姓共同的生活取向,也是一個很高雅的面子,赤峰人比這個面子,真是了不起。一個家庭再窮,也要供孩子上學,所以赤峰的人對教育的熱衷,遠遠地走在了前面。知識改變命運,知識提升人的素質,這是赤峰人很得意自己的地方,是赤峰人聰明的根本原因。
赤峰人發明了很多高智商的遊戲,比如「對調」,這是一種撲克遊戲,我很喜歡。「對調」不僅要與對家配合,還要算計別人手中的牌,打起來勾心鬥角,緊張快感。赤峰喀拉沁旗人更厲害,把 「對調」進一步改革,打法公平,招數多端,扣人心弦。
赤峰人發明的「吹色子」是一種酒令。酒桌上,兩個人個各抱著一個大碗,裡面裝著麻將色子,晃動以後,互相吹,看誰吹得準,吹得大,吹的邪乎。不會吹,就是輸。吹就是「哨」。
轉自小對夾網:xiaoduijiacom
▍敖漢微友圈,傳播正能量!搜號碼「weiaohan」加關注。靠譜信息,新鮮事兒,謠言粉碎!交流溝通,版權侵權刪除問題敬請聯繫小編個人微信hongliang419808
點個,就是已閱讀的意思!
10000+敖漢微友已關注公眾號〖敖漢微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