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酒徒的津門遺蹤

2021-02-19 天津記憶

(原載《今晚報》2021年01月15日)

  大梁酒徒是李燃犀的別號,在民國時期的天津,這個別號是響噹噹的,然而時過境遷,後人想要為他寫個小傳都很難,一些詞典竟以為他是河南人。李燃犀本沽水舊族,久居北門晉豐裡,原名李柏年,身兼報人、小說家、相聲名票等多種身份,多才多藝。1966年去世。

花落似殘霞

  1921年4月,大梁酒徒在天津《大公報》發表《虞美人·詠風》:

池邊搖曳垂楊柳,春水時時皺。

重簾乍起送香來,坐看頻驚飛鳥噪庭槐。

雲開月出花篩影,片片楊花擁。

松聲謖謖透窗紗,應省明朝花落似殘霞。

  百年前的詞作,今日讀來,還耐琢磨,可惜這一時期大梁酒徒的作品多已淹沉,只有少數作品因刊於大報而有幸留存。

  大梁酒徒早期作品主要是小說,一種是「實事短篇」,多是文言短篇小說,一種是偵探小說。1920年12月,天津《益世報》開始連載大梁酒徒的偵探小說《魚網弋鴻》。1936年12月,天津《國強報》連載過大梁酒徒的《禍爾摩斯偵探案》。這說明他對偵探小說有著很深的寫作興趣。1921年2月,天津《益世報》刊登了實事短篇《雪裡哀鴻》。同年4月,天津《大公報》連載了文言小說《子午珮》。1923年2月,《子午珮》又在《錫報》連載。這兩部小說都屬於文言社會小說。1936年《牢騷月刊》第一期刊有他的短篇小說《流落》,這篇小說已有一些新文學色彩。

  大梁酒徒在同時代的天津小說家中起步較早、起點較高,討論這個時段的天津通俗小說,不應忽視大梁酒徒的創作。

  在發表小說的同時,他還在天津《大公報》連載《舞落春花館西廂記酒令》《舞落春花館筆記》,也發表了《新道情》《新謎語》《好了歌》等新創作。這些「落花」尚待有心人去搜集整理。


「酒徒主編」知多少

  貫之《和李燃犀的一面之緣》寫道:「李先生早年在一家洋行做過翻譯,但為時不長就找到其舅父戴愚庵,希望到報社工作。戴愚庵知其國學基礎深厚,文字功力很強且知識面較廣,乃介紹他到某報社任職。」可知大梁酒徒成為報人,最早是得力於舅父戴愚庵的舉薦。但他最早是在哪家報社任職,貫之先生也未說明。

  就我所知,20世紀30年代後大梁酒徒多做編輯。1935年任天津《曉報》編輯。1936年12月主編天津《國強報》副刊「酒柜子」。1946年10月,沈健穎創辦《小揚州畫報》,李燃犀任主編。到底大梁酒徒曾編過多少報刊,也還要研究者不斷去找資料,這樣作為報人的大梁酒徒的側面才能更清晰地展示出來。

圖③大梁酒徒曾主編《國強報》副刊「酒柜子」

劉雲若與大梁酒徒

  1930年,劉雲若的《春風回夢記》一鳴驚人,小說女主角如蓮的原型就是劉雲若《津門鼓娘小選》中的小月如。王孑民在《劉雲若和他的報刊連載小說》中曾談及此事:「劉雲若處女作《春風回夢記》的女主角馮如蓮是他在當年認識的一個女藝人,叫小月如。後因種種原因小月如被逼而死。劉雲若聞訊,懷著追念的心情一氣寫成了《春風回夢記》,通過這本書他也一舉成名。因這事纏綿動人,以後戴愚庵又以此故事寫成了《秋雨銷魂錄》,李燃犀也以此故事寫成了《流雲鎖月記》,一個故事寫成三本小說是很少有的事。」

  戴愚庵《秋雨銷魂錄》1941年由天津文利書局出版。《流雲鎖月記》連載於何報,是否出過單行本,現在都不清楚。《秋雨銷魂錄》寫的是鼓姬陸小福與柳星五有情人難成眷屬的愛情悲劇。小福在星五心中是「瓊花作骨,秋水為神」的人物,可惜星五無力娶她。小福在其母逼迫下跟了富賈俊卿後,依舊思念星五,終因相思成病而死。王伯龍認為「戴愚庵兄之作說部,人多喜其寫英雄,不知寫兒女遠勝於寫英雄也」。後人多知大梁酒徒善寫「混混兒」,善寫掌故小說,《流雲鎖月記》或許也是「寫兒女遠勝於寫英雄」。

  1940年天津大陸廣告公司出版的「新書預告」稱李燃犀「倡寮故事」《燕侶鴛儔》「在印刷中」。天津《午報》也曾刊登他的小說《粉紅色的三不管》。這說明大梁酒徒在言情小說方面也是有所建樹的,只是這些小說還未曾有研究者去研讀,或者這些小說在今天這個大數據時代也難以打撈,已是徹底消逝的落花。

上圖,大陸廣告公司版《津門豔跡》書影

  1947年劉雲若在《中美照相館揭幕記》一文中寫到大梁酒徒,在揭幕結束後,他和大梁酒徒一起去玉壺春聽曲。類似經歷想必還多,卻不易鉤稽。

重版《津門豔跡》走紅


  《津門豔跡》是大梁酒徒最為今人所熟知的小說,也是被寫入小說史的名著。它之所以能有今天的聲名,主要歸功於百花文藝出版社。1986年百花文藝出版社將《津門豔跡》作為「現代通俗小說研究資料」之一予以出版,首印五萬冊,1993年又加印了1600冊。那時國內的通俗文學研究熱剛好開始,研究者多是通過「現代通俗小說研究資料」來研究民國通俗小說,因此《津門豔跡》便和劉雲若等人的小說一起成為北派通俗小說的代表作品,備受關注。其實翻看民國時的報刊,《津門豔跡》在當時並未有大的影響。

  《津門豔跡》初版本是由天津大陸廣告公司出版的,共三冊,上冊出版於1940年12月,中冊和下冊分別出版於1941年2月、5月。1942年長春文化社的再版本共兩冊,內容和大陸廣告公司版沒太大區別,只是大陸廣告公司版上冊有李燃犀的自序,中冊有馮孝綽的題詩,下冊有沽上樂壽廬主的序言,這些在長春文化社版之中都沒保留,版權頁甚至沒有作者的名字,長春文化社再版本應是盜版。

  1986年百花文藝出版社重版《津門豔跡》,也未收入序言和題詩,且封面左下角印著長春文化社版的書影,由此可知其依據的底本很可能不是初版本,而是長春文化社再版的《津門豔跡》。用這個版本做底本,自然有歷史原因,也不必深究,但也應該看到,這樣做的結果是初版本長期被遮蔽,李燃犀等人的序言和題詩長期被埋沒,以致《中國現代文學總書目》《天津通志·出版志》等重要書籍中關於《津門豔跡》的說明都不準確,現代文學史著作中關於《津門豔跡》出版信息的內容也有不少是錯誤的。

  1943年後,偽滿開魯縣的《開魯新報》曾連載《津門豔跡》。這說明當年在天津沒有多大影響的《津門豔跡》在偽滿卻因再版而走紅。1986年後,這個版本又以經典的面目出現,《津門豔跡》再次走紅。

《津門豔跡》原名《河東水西》

  李燃犀在《津門豔跡》的自序中寫道:「年來出版社主人移其視線於津市,名作搜羅既窮,而又採及葑菲,此《津門豔跡》之所以破例付梓也。是篇原名《河東水西》,曾於廿五年春刊諸天津《午報》,以耳食之餘,拉雜成篇。其人其事,全非子虛,惜餘不學無術,不能狀其萬一,而自信尚無壞人心術之作。此中人物,以裡巷豪俠,雪人間不平,一言九鼎,舉足重輕。其間以家庭瑣事,社會軼聞為穿插,以昔日風土人情為背景,其於兒女之私,宵小之行,在所難免,第不敢加意描寫,庶不致蹈曹雪芹故轍,何豔之有!乃出版社主人,以《河東水西》名不足以資號召,必改今名,姑也聽之。」可見李燃犀並不喜歡「津門豔跡」這個書名。

  中冊書前有馮孝綽題詩四首,第三首云:「東西南北足行蹤,俠骨英才比蜃龍。旺氣三津尊義教,大人所在本儒宗。」詩末注云:「孟子所云惟義所在之大人,津門遊俠處處近之。」這個觀點大梁酒徒必也認可。第四首云:「燃犀筆法本龍門,遊俠遺聞寫數番。(君著書多寫津門遊俠,不事虛構)無限蒼涼同此感,人亡邦瘁看中原。」馮孝綽稱大梁酒徒「多寫津門遊俠」,事實也是如此。據周利成先生《〈小揚州畫報〉記錄小黑姑娘》稱,李燃犀以大梁酒徒筆名連載的天津鄉土小說《閭巷英雄》,通篇用天津方言,描寫了天津混混兒的社會生活。1946年《時代生活》連載過大梁酒徒的《三津遊俠傳》。說明津門遊俠是大梁酒徒很重視的一個題材。馮孝綽稱「燃犀筆法本龍門」,不僅僅是看到他和司馬遷一樣都愛寫「遊俠遺聞」,認為閭巷英雄也有「惟義所在之大人」,更在於寫遊俠能寄寓其真俠日少、人亡邦瘁的蒼涼之感。《津門豔跡》書後「新書預告」稱李燃犀武俠長篇《塞北徵塵》(兩冊)正在印刷中,不知這部小說是否印出。從遊俠到武俠,大梁酒徒或許受到白羽社會武俠小說的影響,而欲在武俠小說領域一展才華。下集沽上樂壽廬主序言稱大梁酒徒「倜儻不羈,喜近藝人……語無虛構,詞不妄書,雖一事之微,靡不索源探本,巧拇周流。是書也,不特為考俗徵故之資料,且可供方言裡語之證參」。李炳德先生的《〈津門豔跡〉中的天津土語》(《問津》雜誌2016年第1期,下圖),共搜集各類土語1700餘條,證明樂壽廬主是很有遠見的。樂壽廬主稱此書可為「考俗徵故之資料」,則久為研究者所重視。我讀此書,於「考俗徵故」中,發現李家「魚鍋夥」頗值得一說。

 上圖,李炳德著《〈津門豔跡〉中的天津土語》(《問津》2016年第一期)

李家「魚鍋夥」

  《津門豔跡》這樣記述「魚鍋夥」:

  「三五十年前,天津衛盛行一種歌謠,由歌謠又變作小兒語。老奶奶哄孩子都拍著小兒腦袋念道:『打一套,又一套,陳家溝子娘娘廟。小船兒五百,大船兒要一吊。』念的時節有板有眼,小兒們聽著,固然莫名其妙。老奶奶們念著亦其妙莫名。卻不知這段歌謠正應在陳家溝子娘娘廟一帶獨霸一方,設立這座李家魚鍋夥(後來改稱魚棧),不知經過多少場惡戰,傷了若干人品,方才創下這片事業。凡是由海下來的魚船,灣在溝子,由李家發秤,賣與魚販子,所以天津賣魚的十個之中倒有八個陳家溝子的人。這亦是近水樓臺先得月的道理。海下魚船到在天津,舉目無親,茫無所從。無論賣現錢或是賒帳,既沒有正式的人經管出入,又沒有駐守的專人支應行販長拖短欠,早晚是個大虧空。有李家『魚鍋夥』包攬過去,將魚卸下,空船趕回海下,明天還能趕回來。李家雖然做著平地摳餅的勾當,白手拿傭,對於魚船上亦有相當的利益。早年亦曾有人出頭反抗過,無奈力量不敵,講打擋不住他的人多,講理更沒有理論。越過他這道門檻,又惹不起一群魚販子。幾次執拗不過,只得被他軟化了,情願吃明虧,投在他的名下,得個省心省力。從此若干年來,相安無事。」

  此處提到的李家「魚鍋夥」是陳家溝一帶「魚鍋夥」的頭兒。李燃犀在《舊天津的混混兒》一文中寫到「魚鍋夥」時,又提及李家「魚鍋夥」,說「李家是陳家溝子的首戶,即是江西督軍李純的上輩」。這樣來看,《津門豔跡》中所寫應是李純上輩的故事。

  清政府對「魚鍋夥」的管理,最先是讓他們到官府領帖,年納稅金,至於如何經營官府不管。後來「魚鍋夥」漸漸霸佔漁業流通市場,且為奪利,互相打鬥,已成社會一害。袁世凱任直隸總督後,撤銷漁帖,不準私人經營,由官辦的漁業公司代替「魚鍋夥」管理漁業流通。民國後,漁業公司又改成稅務機關,私立漁行復活,「魚鍋夥」又興盛起來。《津門豔跡》中提到李家「魚鍋夥」後改稱魚棧,在1936年出版的《河北省漁業志》中,記載有一個位於陳家溝的協成魚棧,經理是李鶴雲。《津門豔跡》中所記李家「魚鍋夥」和20世紀30年代的協成魚棧應有淵源,或者就是一家。

  關於「魚鍋夥」,許多人多樂道其晚清民初的情況,而對其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情形甚少涉及。按照一些漁業史書的說法,30年代漁業相當繁榮,但幾乎沒有人談論「魚鍋夥」在這繁榮中的作用。《津門豔跡》對其的評價是:「李家雖然做著平地摳餅的勾當,白手拿傭,對於魚船上亦有相當的利益。」

  

單口相聲一時無雙

  薛寶琨先生主編的《相聲大詞典》收錄了李燃犀,說明他的相聲才能是得到專家認可的。其實在20世紀30年代李燃犀的相聲就很有名氣了。1936年6月24日,天津《益世報》所刊《東天仙雜耍場》稱,大梁酒徒的單口相聲「可謂一時無雙,即目下內行中人,亦無可與之比擬者」。1941年3月13日,《新天津畫報》所刊《大梁酒徒——今晚說活捉諸葛亮》稱,「名著作家大梁酒徒,參加北洋之雜耍大會,今晚表演單口相聲《司馬懿活捉諸葛亮》,諷刺無能票友登臺之滑稽表演,說來當能繪聲繪色,令人捧腹,其相聲原文,曾經侯一塵發表於《遊藝畫刊》雲」。1942年《立言畫刊》第198期之《星星點點》稱,相聲名票大梁酒徒「近除在中西藥廠和普太和擔任宣傳事務外,並於日前應天津營業電臺之請於十四時許播放單春,頗受歡迎」。1941年《遊藝畫刊》第3卷第7期所刊《大梁酒徒長期票演》則稱,大梁酒徒「雖雲票友,實有門戶,故內行均稱之曰『老合』(即內行),不過彼之行輩太高,生意人多為其晚輩,故不承認為老合。此次寶和軒加強陣容,約其走票,允為一星期,現後台老板桑貞奎懇請允為長期幫忙,刻再商洽中雲」。1943年大梁酒徒在侯家後玉茗春雜耍館走票,說《葉子戲》。這些零星記載大致能看出大梁酒徒昔日遊走津門說相聲的情形。

  而1944年第8卷第1期《遊藝畫刊》所刊《我欠高五姑一頓涮鍋子》,不僅留下一段掌故,也很能見大梁酒徒的性情。文中稱,1943年冬天和曲學大家花發詞人在玉茗春雜耍館顧曲,高五姑「穿著夾毛葛的大衣,吸著紙菸,坐在詞人身旁說:『咱鬧頓涮羊肉火鍋吃,暖和暖和。』詞人說改日再見,這裡有花生,有菸捲兒,有二十四元一斤的大方茶,你先得著吧!後追問何日能如約,詞人閉目不語,我看著不好意思,當下允許次日出十元錢請她和詞人吃涮羊肉。翌日她病了,未能如約。今又到去年那時候,可惜五姑已經逝世了,所以想起來還欠她一頓,很以為憾!」

  據貫之《和李燃犀的一面之緣》稱,大梁酒徒和不少曲藝演員都有交往,「張壽臣先生的單口相聲《化蠟扦》,就是他聽其舅愚庵先生講的一個不孝父母的小故事,他又轉述於壽老,壽老又經過精心加工整理,終於成為個名段」。其實,大梁酒徒那時也寫相聲、鼓詞,還給別人潤色校正鼓詞和評劇。如王孑民的鼓詞《風波亭》1946年11月30日在《星期六畫報》發表時,在「王孑民作」旁署「大梁酒徒潤」。於慶嘏所編評劇《新刺虎》在1947年2月8日《星期六畫報》發表時,署「李燃犀校正」。這足見大梁酒徒的才藝是多方面的。

  有文章稱大梁酒徒還寫過《山藥列傳》《同室操戈》《李代桃僵》等長篇小說,這些我都沒看過。他的類似作品和其他散見於舊報刊的作品,都有待有心人去整理研究。筆者只是將其不是「豔跡」的人生蹤跡略為臚列,而每每驚豔於「花落似殘霞」,以為這才是真正的津門「豔跡」。

相關焦點

  • 天海退賽不能讓津門足球陷入寒冬,泰達應將津門虎的精神繼續傳承
    四年前,權健進入大家的視野,給津門足壇帶來了無限生機,當時也恰巧是泰達成績不太理想的階段,兩家分道揚鑣的那一年,泰達成績一落千丈,險些降級,賽程後半段幾乎場場都是生死戰,好在最後時刻球隊保級成功。權健幾乎與泰達的走勢相反,大手筆的投入,讓球隊實力逐漸攀升,中甲冠軍、中超季軍的成績也確實讓這幾年如死水一般的津門足球掀起了巨浪,津門球迷也終於揚眉吐氣,將這幾年的憋屈得以釋放。但無奈的是美好的時光總是如此短暫,天海的離開也徹底打碎了津門球迷的美夢,津門足球的狀態也重新回到了職業聯賽初期階段。
  • 田蘊章被譽「津門歐楷第一」,田蘊章:愧不敢當,津門第一應是他
    兩人皆是出身於天津,都是以歐楷為宗,很多人將他們的歐楷視為「津門第一」。陳益椿王維賢書法集對於「津門歐楷第一」的稱號,田蘊章老師曾做過回應,他謙虛地表示不敢當,真正的「津門歐楷第一」當時民國時期的王維賢。
  • 津門第一的郭老闆
    為什麼說郭老師是津門第一的郭老闆呢?有擔當、有實力、有範兒。這是郭德綱老師馳援湖北武漢的救護車輛同時郭德綱老師的、藝術成就藝術造詣也特別高。所以,小編認為,他是當之無愧的津門第一。郭老師三進北京,中間的苦難自不必說。
  • 獨家連載 《津門曲壇滄桑錄》(八)
    吉又授徒袁佩樓、秦佩賢、張佩茹(註:張藝名小可憐,是相聲女藝人張文霞之父),繼其衣缽,但遠不如王兆麟。還有馬壽巖也唱過太平歌詞,曾灌過唱片。其曲本有《韓信算卦》、《勸人方》、《餑餑陣》、《秦瓊觀陣》、《陰魂陣》等。(註:馬壽巖即後來評書名家馬軫華。他未曾錄製過唱片,太平歌詞錄唱片者除了吉氏婦女之外還有王兆麟、小可憐等人。)
  • 「印象隴原」尋訪火站村茶馬古道遺蹤
    【印象隴原】尋訪火站村茶馬古道遺蹤古道上的青泥石板路榆樹鄉街道的仿古建築竹林寺遺址徽縣美景 資料圖沿著歷史漸漸清晰起來的脈絡,我們的眼前又一條古道遺蹤呈現出來了,這就是坐落在徽縣榆樹鄉火站村,在歷史的煙雲裡沉睡了千年的茶馬古道。榆樹鄉坐落在徽縣的東北部,在現今的地理位置上並不算是最偏遠的荒僻之地。我對它最早最具體的認知是和板慄、野草莓聯繫在一起。
  • 多彩文化活動齊聚津門
    9月29日晚,天津市第5屆市民文化藝術節活動之一的「同築中國夢 共唱小康歌」和第6屆「北辰杯」京津冀暨環渤海地區青年歌手大賽在西堤頭鎮拉開帷幕,來自北京、天津、河北等5省市的15名著名歌手齊聚津門,唱響實現全面小康的時代最強音。此次演出實況在國家公共文化雲天津頻道和「津雲」雙平臺同步直播,在線觀眾突破16萬。
  • 沉睡的「津門虎」該醒醒了
    臨危受命的王寶山指導相信所有天津球迷都不希望時隔二十三年後,中國頂級聯賽中再次看不到「津門虎「津門虎」該醒醒了!
  • 中超接近尾聲,津門足球倆調兒?
    中超接近尾聲,爭冠、保級還是競爭那麼激烈,而津門足球也迎來巨大的考驗,兩支隊伍玩的節奏不同。權健「中超新貴」,權健來到中超的起點和抱負就不低,中甲冠軍、升超獲亞冠資格賽,闖蕩亞冠,雖然因為維特賽爾、莫德斯特的不職業所連累而出局,沒能走的更遠,但是也刷新了俱樂部的新紀錄,已經算是很不錯的。
  • 2020一勝難求,「津門虎」急需重振雄風
    雖然近些年在頂級聯賽表現起起伏伏,但「津門虎」敢打敢拼的作風一直都在。左樹生、陳金剛、韓金銘、于根偉、曹陽、陳濤、張效瑞等都曾是這座足球城市的名片。接下來「津門虎」要面對另一個保級對手青島黃海隊,假如球隊不能取勝,那麼本賽季真的要懸了。
  • 霍元甲玄孫女直言:先祖並非津門第一,擊敗英國大力士是子虛烏有
    想必不少國人再影視劇和各種文學作品裡對霍元甲其人有了充分的認識,他是當年當之無愧的津門第一宗師,擊敗英國大力士,一掃國人「東亞病夫」的形象,後來又因比武一事被日本人下毒害死。霍元甲一直以來,在國人心中都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愛國武術家。
  • 鋒霸外援蘇亞雷斯通知津門虎解約,你們支持嗎?
    如今年也過了,中國各項體育賽事也開始慢慢啟動,中超各支球隊也開始緊鑼密鼓備戰,可是年前有兩支球隊並沒有提交工資表,一支是重慶當代,一支是天津津門虎,最嚴重屬於後者,前者獲得重慶政府支持,他們已經著力解決這些資金欠缺問題,相反天津津門虎一點好消息都沒有
  • 太平人壽天津分公司專場《李茶的姑媽》回饋800津門客戶
    10月20日,太平人壽天津分公司盛大回饋津門客戶
  • 亞排聯:取消2020年全部賽事 津門無緣亞俱杯
    其中最令津門球迷失望的莫過於2020年亞俱杯的取消,天津女排在2019年亞俱杯中曾以全勝戰績勇奪冠軍,根據天津市與亞排聯籤訂的連續三年承辦女排亞俱杯合約,2020年亞俱杯舉辦權依舊花落津門。不過受到疫情影響,今年亞俱杯舉辦時間與地點多番更改,由原定5月上旬在天津武清舉辦更改至泰國呵叻舉行,隨後又宣布將賽事推遲至9月中旬繼續在天津舉辦。
  • 【人民警察節 · 警營】濱海新區公安局在「津門·首屈一指」警務...
    【人民警察節 · 警營】濱海新區公安局在「津門·首屈一指」警務指揮系統比武中取得優異成績 2021-01-07 17: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慘絕人寰的"津門慘案",僅僅是男籃夢魘的開始
    我相信誰也不曾想過:在08年北京奧運會戰平西班牙、掀翻德國戰車、圓夢八強的中國男籃,會在09年天津亞錦賽主場被伊朗打出令人目瞪狗呆的"津門慘案"!恍惚看來,大起大落宛如超級過山車!乍眼一看,輸球仿佛意料之中!仔細一品,方知恬不知恥!點解?為何宛如過山車?
  • 四大新援聚津門 泰達新核已成球迷新寵
    北京時間10月6日鮑道,天津泰達在昨天進行了返津之後的首堂公開訓練課,而這也是多名新援在津門球迷面前的首次公開亮相,其中這個轉會期剛剛加盟的艾哈邁多夫就最受追捧,這名烏茲別克斯坦中場儼然已經成為了津門球迷的新寵。
  • 泰達中場艾哈邁多夫父親因病去世,津門球迷都表示非常惋惜
    這個消息讓很多上港和津門球迷都非常傷感,尤其是津門球迷覺得艾哈邁多夫在球隊保級關鍵比賽時,面對父親病重和球隊保級命懸一線。他在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之後,最終決定先代表泰達踢完中超保級兩場關鍵戰役,等到球隊完成保級任務後,再回到國內。
  • 《津門飛鷹》遲遲未播,錢雁秋多部劇積壓,鐵三角分手後處境艱難
    文\娛鋪子《津門飛鷹》遲遲未播,錢雁秋多部劇積壓,鐵三角分手後處境艱難《津門飛鷹》2020年北京電視節目交易會剛剛結束,幾家歡喜幾家愁。眾多積壓多年的老劇出現,其中錢雁秋執導、張子健主演的諜戰劇《津門飛鷹》再次出現,試圖與衛視完成交易,從而上星播出。《津門飛鷹》是「燕雙鷹」系列劇的最後一部,故事背景放在了解放戰爭期間,燕雙鷹帶領小分隊與國軍鬥智鬥勇,為解放軍解放天津鋪平了道路。
  • 天津「超厲害」豪宅,號稱津門第一宅,不僅傳奇還有三個秘密
    天津「超厲害」豪宅,號稱津門第一宅,不僅傳奇還有三個秘密天津雖然被稱為「萬國博物館」,但津門的邊界並沒有自己的東西,也沒有北方的古典建築群,天津西青區有一個叫楊柳青的古鎮,這裡曾是津門最繁華的地方,同時也昭示了天津在明清時期的重要地位,昭示了天津在明清時期水運的繁榮
  • 《青年霍元甲之威震津門》將播:李浩軒續寫英雄傳奇
    由都曉執導,李浩軒、劉真君等主演的年代劇《青年霍元甲之威震津門》將於9月4日登陸東方影視頻道,每晚19:00六集連播(周五、周六播四集)。在第一部收視熱潮的鼓舞下,都曉再執導筒,強勢推出《青年霍元甲之威震津門》。清朝末年,在封建王朝腐朽的統治下,外敵入侵,民不聊生,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民間英雄霍元甲和他的弟子們在危難存亡之際,自發抵禦外寇,樹國家之威嚴,揚民族之正氣,以永不屈服的反抗精神,譜寫了一部當代英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