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圓錐破碎機「飛車」原因 1.1錐套的內壁質量不過關。油膜遭到破壞,從而導致主軸的自轉失去控制造成「飛車」
1.2裝配時銅套和主軸的間隙過大或過小都會發生不良反應。間隙過大,錐套和主軸會發生撞擊,動錐會發生劇烈橫擺,機體會出現強烈振動。間隙過小,可能會使銅套和主軸接觸的地方的潤滑油減少或者流幹,這就無法形成潤滑油膜或油膜厚度不夠而造成飛車。1.3球面瓦檢修質量不符合要求。檢修圓錐破碎機時,對球面瓦的檢修質量有較為嚴格的要求,要求整個球面的軸承接觸面積的23要在外圈,其餘的l3裡圈面積可先不接觸。等運轉一段時間,再逐步均勻的全面接觸。若在檢修中球面瓦刮研不當,瓦面裡圈相對較高時,動錐球面被支承在球面瓦的裡圈部分。這時就形成了一個小的球面軸承,這意味著球面半徑減小,小錐齒輪通過大錐齒輪帶動偏心套在機架中心套筒的大襯套內轉動,破碎錐(動錐)主軸即插在錐形套內的破碎錐(動錐)當偏心套旋轉時,主軸在空間畫出圓錐面畫出一個圓錐面,使動錐在球面瓦上繞固定點(機架中心與主軸中心交點)作旋擺運動,但是由於檢修時刮研不當,可接觸的球面半徑就變小,增加了圓周線的速度,轉速過高會慢慢形成離心力,導致出現飛車現象,無法確保設備運轉的穩定性。另外,當直襯套裡的偏心軸套出現歪斜時,也會出現主軸與錐襯套下口局部接觸。其原因主要是由於調整齒輪間隙時,偏心軸套下面加減墊片的厚度不均而產生的1.4錐套在運轉時因為受非破碎物(過鐵)作用,導致負荷過大,造成固定錐套的灌鋅脫落,引起錐套上竄,主軸和錐套間的間隙變小,形成「抱軸」主軸會跟隨偏心套快速運轉而「飛車」1.5潤滑系統。由於防塵裝置失效或封閉不嚴,破碎腔中的局部粉塵進入潤滑油路中,導致各潤滑部位包括破碎錐底部與球面軸承之間、動錐與偏心套之間、大小傘齒輪之間、水平軸與軸套之問的潤滑不良,發生摩擦。潤滑系統油溫不斷升高,當溫度接近或高於55℃時,油的黏度下降。無法有效形成球面瓦內油膜,從而造成飛車現象的發生。同時,由於潤滑不良,造成動錐球面與碗形球面瓦非正常磨損(特別是碗形軸承的球面瓦磨損嚴重)導致動錐球面下降,進一步減少了動錐主軸和形套之間的間隙,加劇了設備飛車現象的呈現。2解決圓錐破碎機「飛車」措施通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造成圓錐破碎機飛車的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檢修調整導致勘錐主軸與錐形襯套的間隙過小或球面瓦刮研不當;二是操作維護不當潤滑油不合格或者失效,(潤滑系統)所以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解決飛車問題:2.1保證錐形襯套內孔外孔裝配間隙,保證主軸與錐形襯套沿全長接觸(球面軸承瓦座上增加墊板,可以改變錐套與動錐的聞隙)錐形襯套與軸心套必需用融化的鋅合金固定住,二者之間不能有任何相對運動。2.2確保空偏心軸套和尼龍豎套的裝配間隙合理。過大引起空偏心軸部和主軸很大傾斜,導致動錐與偏心套不會全線接觸,會使襯套局部過熱,擺動幅度增大,振動加劇;過小會引起內外襯套發熱。2.3潤滑油的選擇要非常謹慎,嚴格依照設備書的要求來選擇,保證各項指標和標準相符,尤其要注意黏度和流動性(如果在寒冷地區,冬季應該將潤滑油預熱,以保證其流動性)要確保潤滑油的油脂規範,蛻變或太髒的油質都會使齒輪加速,磨損軸套和碗形瓦,甚至使軸套研死。同時,要定期檢查水封防塵裝置的擋環和環形擋圈,如果發現損壞或者破損,要及時的更換,以確保其密封性,禁止破碎粉塵進入到潤滑系統中。2.4圓錐式破碎機在工作中,給料要均勻,不能偏移。如果給料不均就會出現生產能力降低,產品粒度過大,彈簧動作頻繁,碗形軸承壓力大,功耗上升。壓力過大亦會發生飛車和斷軸事故。為了確保破碎機在運轉中能得到足夠的潤滑,潤滑系統與主電機、配套的給料機採用電氣聯鎖。為了確保主電機能夠勝利啟動,開動主電機前應該先開動油泵;當油泵停止,壓力降到0.05MPa或油溫超過 55℃時,並停止運轉主電機和給料機,以防止機件遭受破壞。郵箱的容量有限,靠自然冷卻是不行的必需要通過效率高的換熱器將回油溫度控制在55%左右,這樣才幹堅持熱量的平衡。冬季可採用 20或30機械油。夏季可採用50機械油,一般溫度可採用40機械油。3結論總而言之,造成圓錐破碎機「飛車」原因有很多種,只有在實際工作不時總結經驗,嚴格依照設備的操作和維護規程進行操作,正確處置破碎機的飛車」故障,才幹有效提高設備運轉率,為提高生產率和生產效益提供可靠保證,維護企業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