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遇上貝爾格勒——中國記憶裡的塞爾維亞

2021-02-13 新華網

17日,塞爾維亞迎來中國貴賓,對這個位於歐洲東南部、有著「巴爾幹之鑰」稱號的小國,人們的關注也在不斷升溫。老電影《瓦爾特保衛塞拉耶佛》、男子網球名將「小德」德約科維奇、「神奇教練」米盧……關於塞爾維亞,你還了解多少?

相對於塞爾維亞,不少中國人的印象或許還停留在已成為歷史名詞的「南斯拉夫」時代。在那段遙遠卻難忘的記憶中,有傳奇的「鐵漢」領袖狄托,「保衛塞拉耶佛」的遊擊英雄「瓦爾特」,激情澎湃的南斯拉夫足球,還有滄桑又美麗的古城貝爾格勒……

(狄托雕像)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面對外敵入侵,狄托憑藉著超強的能力與個人魅力,將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等六個共和國聯合而成南斯拉夫,英勇地抗擊侵略者。1977年,85歲的狄托還曾作為南斯拉夫終身總統訪問中國。

如果說狄托是前南斯拉夫現實的英雄,那麼「瓦爾特」就是銀幕上的超人。上世紀70年代,經典電影《瓦爾特保衛塞拉耶佛》被引入國內,迅速掀起一波熱潮,受歡迎程度絲毫不亞於如今對好萊塢大片的喜愛。

主人公瓦爾特勇敢、機智,率領遊擊隊員抗擊德國納粹的英雄形象深入內心,在中國幾乎影響了一代人,以至於40多年後的今天,男主角扮演者巴塔·日沃伊諾維奇逝世(2016年5月22日),依然在國內引發如潮的懷念。

(貝爾格勒)

作為曾經的南斯拉夫聯邦首都、現在的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勒是歐洲最古老的城市之一,而激烈、頻繁的戰爭也給這座美麗古城帶來累累傷痕。「二戰」期間遭受多次大轟炸,整個城市幾乎陷入癱瘓;「二戰」結束後,城裡超過三分之一的房屋變成廢墟;1999年,這座現代化城市再遭北約空襲,在那場炮火中,曾有3位中國烈士英勇犧牲……

(中國前駐南聯盟大使館舊址)

在見證戰爭之後,中國前駐南聯盟大使館舊址將建起中國文化中心,作為西巴爾幹地區首個中國文化中心,它將成為當地民眾了解中國文化的窗口、中塞文化交流的舞臺,承擔起傳遞愛與和平的新使命。當地學者說——塞爾維亞人民永遠記得中國當年的犧牲……

塞爾維亞雖然小,面積只比重慶市大一點兒,卻是個響噹噹的體育強國,不但國民的體育運動普及程度高,在足球、籃球、排球等領域,一直保持驕人戰績,更是不乏世界頂級的網球運動員和知名的足球明星等。

(1991年,貝爾格勒紅星隊獲得歐冠冠軍)

兼具歐洲人身體和美洲人技術的前南斯拉夫足球,曾在20世紀後半葉鼎盛一時。在世界盃中打入四強、歐洲杯上兩奪亞軍,國內聯賽冠軍貝爾格勒紅星隊更是奪得1990-91賽季的歐冠冠軍,誕生了薩維切維奇、尤戈維奇、潘採夫、普羅辛內斯基等一批天才球員。

「小德」諾瓦克·德約科維奇應該是國人最熟悉的網球明星了,1987年5月22日出生於塞爾維亞,2008年,20歲的小德澳網奪冠;2011年,一口氣拿下溫網和美網兩個冠軍、世界排名升至第一。今年6月6日法國網球公開賽上,小德擊敗穆雷首奪法網冠軍,成為史上第八位贏得四大滿貫冠軍的男單球員。

阿娜·伊萬諾維奇也是人氣極高的一位塞爾維亞網球女運動員,1987年11月6日出生,2007年法網亞軍、2008年澳網亞軍,2008法網冠軍,最高單打排名曾排至世界第一,可謂「集美貌與實力於一身」。

博拉·米盧蒂諾維奇生於1944年9月7日。曾效力於著名俱樂部貝爾格勒紅星隊、前南斯拉夫國家隊,1977年退役後開始執教生涯。

對於中國人來說,他更響亮的名字則是——「神奇教練」米盧,2001年10月7日,米盧率領中國國家隊首次進軍世界盃正賽階段,圓了44年的世界盃之夢。再度創造「神奇紀錄」的同時,也與中國結下不解之緣。

走在塞爾維亞街頭,近2米的大個子不足為奇。諾維薩德大學2012年測量數據顯示,這所學校的成年男子平均身高1.82米,女子平均身高1.66米。身高本身與當地人遺傳基因有關,也因平日飲食中奶、肉製品佔比較高,但更是塞爾維亞人長久以來熱愛運動、注重鍛鍊的結果。

(當地美食——「麵包蘸鹽」)

麵包是塞爾維亞的絕對主食,當地傳統中,麵包蘸鹽是對貴賓的一種高規格禮遇,也適用於外交場合。外國貴賓一下飛機,身著民族服裝的塞爾維亞人就會端著麵包和鹽請貴賓品嘗。

(當地美食——「烤肉」)

烤肉腸和烤肉餅是塞餐的特色,一般是把豬肉和牛肉的混合肉餡做成腸或餡餅的形狀,再進行烤制。另外,幾乎所有塞餐都有三大特點——「太鹹」、「量大」、「肉多」!

(當地人自製釀酒)

塞爾維亞人愛喝酒,也有好酒。塞爾維亞有1000多年的葡萄栽培史,有8個葡萄酒產區,50多個葡萄品種,每年秋季很多地區舉辦葡萄採摘節或葡萄酒節。

除紅酒外,塞爾維亞最有特色的是叫做Rakija的水果白蘭地酒,可由各種水果釀製而成。最出名的也最受歡迎的是由李子、杏和木梨釀製的Rakija。很多當地人喜歡自己釀製這種酒,度數一般在40度及以上。

麵包、肉、酒做主食,不知道與「產出」那麼多體育明星有沒有關係呢?2010年8月15日,塞爾維亞正式成為中國公民出境旅遊目的地。悠久的歷史,豐富的文化,美麗的景色,以及美味可口的食物……你,是否想去親自探個究竟?

塞爾維亞位於「歐洲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優越,是通往歐洲的戰略支點國家,中塞兩國之間經貿往來也隨著時間不斷深入。

(塞爾維亞議會大廈)

2006年以來,中國連續五年,位居塞爾維亞第五大進口貿易夥伴;

2009年,塞爾維亞總統成功訪華,稱為中東歐國家第一個將兩國關係提升至「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的國家;

2010年,中方城承建「跨多瑙河大橋」項目奠基,成為中塞友誼新標誌。這是塞爾維亞在多瑙河上近70年來首座新建大橋,也是中國企業在歐洲承建的第一個大橋項目。

2013年,中塞兩國企業籤署科斯託拉茨電站項目合同;

(跨多瑙河大橋)

2016年6月17日,來自中國的貴賓到達塞爾維亞,兩個傳奇國度的友誼故事再度續寫。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綜合新華網、央視網等

編輯:劉凝

相關焦點

  • 中塞合作電影《逃離貝爾格勒》於塞爾維亞開機
    中塞合作電影《逃離貝爾格勒》於塞爾維亞開機 開機大合影1905電影網訊 7月26日,首部中塞合作的商業電影《逃離貝爾格勒》開機儀式在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勒Kosutnjak公園隆重舉行,中國駐塞爾維亞大使館、塞爾維亞文化部
  • 塞爾維亞城市風光——貝爾格勒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這是2015年3月30日拍攝的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勒老城區。貝爾格勒是塞爾維亞的首都,坐落在薩瓦河和多瑙河的交匯處,是歐洲最古老的城市之一。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這是2015年8月10日在首都貝爾格勒拍攝的塞爾維亞國民議會大樓。貝爾格勒是塞爾維亞的首都,坐落在薩瓦河和多瑙河的交匯處,是歐洲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 當你還在問為什麼要去塞爾維亞,我已在貝爾格勒的清晨醒來
    這個早晨,不論誰足夠幸運地在貝爾格勒醒來,都會意識到他今天的生活已有足夠多的收穫。堅持更多的要求似乎不合時宜。——塞爾維亞作家兼格言家杜桑·拉多維克當許多人還不知道塞爾維亞在地圖上的哪個板塊,當有人還在問為什麼要去塞爾維亞?塞爾維亞,正悄然成為新興的歐洲之都。
  • 塞爾維亞貝爾格勒孔子學院慶祝成立10周年
    新華社貝爾格勒10月3日電(記者王慧娟)塞爾維亞貝爾格勒孔子學院成立10周年慶典儀式3日在貝爾格勒大學禮堂舉行。中國駐塞爾維亞大使李滿長在慶典儀式上致辭說,現在越來越多的塞爾維亞學生學習漢語,這是孔子學院的工作成績,對促進中塞友好作出了貢獻,希望未來有更多人學習漢語。
  • 塞爾維亞人在北京
    當漢語翻譯的女友最終變成了妻子,布格丹諾維奇跟她學了一些中文,他嘴裡隨時會蹦出「宮保雞丁」「米盧」「建國門外」等詞彙。1997年,夫妻倆被一個商會性機構派駐到北京工作。其後幾經周折,布格丹諾維奇目前在一家香港公司的北京辦事處工作,主要替中國鋼廠進口鐵礦石。
  • 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勒進入緊急狀態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當地時間7月3日上午,貝爾格勒市市長拉多基契奇(Zoran Radojicic)表示,在市緊急情況總部的建議下,為防止疫情進一步惡化、基於保護人民生命安全的考慮,貝爾格勒即日起進入緊急狀態。
  • 中國人一定要去一次塞爾維亞的貝爾格勒的理由
    貝爾格勒的心在哪裡?它無處不在。它存在於那些在街上飽受戰爭和苦難的平靜的老人,存在於那些在餐館裡坐下來和客人一起喝酒的侍者,存在於那些你永遠不會感到陌生的嘈雜的街道上,存在於那些被女孩們掩飾的貧窮下的驕傲而優雅的富裕的風格中,存在於那些無論發生什麼都不會離開自己家的居民中。
  • 歷史名城塞爾維亞貝爾格勒的有軌電車
    貝爾格勒(Belgrade)是塞爾維亞共和國首都和最大城市,坐落在多瑙河與薩瓦河的交匯處。貝爾格勒市有將近170萬居住人口,佔塞爾維亞總人口的四分之一。貝爾格勒在塞爾維亞具有特殊的行政地位。它是中央政府的所在地,也是幾乎所有最大的塞爾維亞公司,媒體和科學機構的所在地。
  • ...制導的地對空中程飛彈,分析人士認為是北京與貝爾格勒之間...
    【塞爾維亞採購中國飛彈防衛體系】塞爾維亞向中國採購了新一代雷達制導的地對空中程飛彈,分析人士認為是北京與貝爾格勒之間深化合作關係的最新跡象。報導顯示,塞爾維亞採購的3套FK-3防空飛彈最大射程100公裡,射高在50米至2.7萬米之內。
  • 塞爾維亞的首都,貝爾格勒,疫情過後第一站
    中國加油!等待疫情過去再去浪,世界之大,不要急於一時,美麗的風景看不完,需要慢慢欣賞!說到國外旅遊,有哪些小眾性價比高的地方呢?塞爾維亞就是個很不錯的國家,不僅是我們中國的鐵桿朋友,還是和我們國家互相免籤的第一個歐洲國家,旅遊價格便宜,風景也很宜人,並且滿足了旅行者的一切需求,所以在這裡強烈推薦。
  • 塞爾維亞的貝爾格勒,快意一杯酒,幸福一口煙
    羅伯茨到貝爾格勒探班其先生掌機的劇情片《Ibiza》時經常光顧的!在Instagram 上留下過很多照片。作為少女時代狂迷大嘴美人的粉絲,這家餐館當然是我必須去打卡的,坐在小院子裡,要一瓶塞爾維業當地啤酒,咬一口飽含汁水的炸雞,再來塊結結實實的布朗尼·····正在我們幾個人感嘆一切都剛剛好,身邊的一整塊牆毫無徵兆地傾倒了下來。
  • 貝爾格勒:頹唐的新生
    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通過電視媒體向中國請求支援的哽咽畫面,一度上了微博熱搜。我向塞爾維亞朋友詢問現狀,「目前一切都在控制中。我們很好,塞爾維亞很好,什麼樣的歷史都沒有壓垮我們,別擔心」,貝爾格勒的拉扎爾父子給我發信息了。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求助中國(來源:sofreight.com)我竟不知如何回復。
  • 中國專家組抵達貝爾格勒 塞爾維亞總統到機場接機 親吻五星紅旗
    當地時間3月21日19:30分,中國赴塞爾維亞抗疫專家組抵達塞爾維亞貝爾格勒國際機場。隨專機同機抵達的,還有中國政府緊急籌集的十幾噸防疫物資,其中包括當地稀缺的呼吸機、口罩、核酸檢測試劑盒等。
  • 塞爾維亞和中國淵源已久,它到底是怎樣的一個國家?
    1992年至2008年間,南斯拉夫除塞爾維亞人外的各民族陸續建國,聯邦一分為六(另一說一分為七)。從此,南斯拉夫只存在於歷史課本和「油膩」的中老年人的記憶之中了。還是回到塞爾維亞上來:80後一代關於塞爾維亞最深刻的記憶就是1999年美國為首的北約集團轟炸南聯盟,空襲了貝爾格勒,那年5月8日炸毀了中國駐前南使館,三名記者邵雲環、許杏虎和朱穎不幸遇難。
  • 中國口罩生產線抵達塞爾維亞,眾明星錄視頻感恩,美國卻說三道四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早上,貝爾格勒的康哥發來消息,當地電視臺播放了中國又一批援助物資抵達塞爾維亞的新聞。消息稱,4月2日,載有中國專家和400萬個防護口罩的客機從中國抵達貝爾格勒尼古拉特斯拉機場。隨機抵達的有14名中國專家,主要是幫助安裝從中國醫療保健企業購買的兩套全自動口罩生產線,這將幫助塞爾維亞自己生產口罩。新聞稱,有了這兩套中國生產線,每天將能夠生產19.2萬個口罩,極大緩解當前口罩短缺帶來的問題。圖片:塞爾維亞新聞裡的新抵達中國專家組,隨機到達的還有2套中國口罩生產線。
  • 法國同塞爾維亞籤署貝爾格勒地鐵項目830萬歐元捐贈協議
    原標題:法國同塞爾維亞籤署貝爾格勒地鐵項目830萬歐元捐贈協議 來源:駐塞爾維亞共和國大使館經濟商務處政府網12日報導,塞副總理兼建設、交通和基礎設施部部長米哈伊洛維奇和歐洲一體化部長約克西莫維奇與法國駐塞大使法爾科尼就貝爾格勒地鐵項目籤署兩國政府間捐贈協議
  • 塞爾維亞在中國專家建議下建方艙醫院 塞爾維亞方艙醫院位置
    新華社貝爾格勒3月24日電(記者石中玉)塞爾維亞國防部24日說,在中國專家組建議下,塞爾維亞開始著手把首都貝爾格勒會展中心改建為一座方艙醫院,用於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塞爾維亞國防部成員、士兵、志願者等當天在貝爾格勒會展中心設立約3000張床位。
  • 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勒將再次實施宵禁應對新冠疫情
    新華社貝爾格勒7月7日電(記者石中玉)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7日說,首都貝爾格勒將再次實施宵禁措施,以遏制新冠疫情。武契奇當天在新聞發布會上說,塞爾維亞近日新冠疫情堪憂,貝爾格勒和其他4座城市情況嚴重,貝爾格勒用於接收新冠病人的醫院全部處於飽和狀態。他同時宣布,自8日起,貝爾格勒市內禁止5人以上聚集,周五至周一實施宵禁。武契奇說,塞爾維亞的疫情尚在可控範圍內,呼吸機等醫療設備充足。
  • 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勒:我們不會忘記歷史,但是會好好生活
    貝爾格勒是塞爾維亞首都,全國政經文化中心,位於「歐洲火藥桶」巴爾幹半島的中心位置,之前,它也是南聯盟的首都,再之前,它也曾是南斯拉夫的首都。塞爾維亞的近現代發展史充滿了坎坷。1992年南斯拉夫正式解體,分裂成了南聯盟、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馬其頓、波赫五個國家,南聯盟繼承了前南斯拉夫主體,2003年,南聯盟改國名為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2006年,黑山獨立,塞爾維亞變為了一個8.8萬平方公裡的內陸國,2008年,科索沃地區單方面宣布獨立,但未得到中俄等國的承認。
  • 塞爾維亞:中國的鐵哥們,歐洲的後花園,還盛產維密超模
    塞爾維亞最近成了中國網民的寵兒,除了歷史上兩國人民的深厚情誼,其實,塞爾維亞還有很多魅力四射的地方。如果疫情過去,一定是非常值得去看看的。塞爾維亞是極其少數對中國免籤的歐洲小國。這意味著你可以拿著一本護照說走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