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大於努力,看看這些名人的高考逆襲故事!

2020-12-17 橙光向上

許多年後當你踏上社會,求職交友,大家會問起:你畢業於哪個大學?你學的什麼專業?你目前從事什麼工作?

卻不會有人問起,你是如何考上名校,又如何拿到名企offer……大家總是關心著結果,不會有人在意你是通過什麼方式,成為了今天的你。

我們看到的遙不可及的行業大佬,其實在成功之前,或許也曾被打上「失敗者」標籤,而他們是如何逆襲人生的呢?

馬雲:正因為大學重要,所以復讀兩次

誰能想到亞洲首富馬雲,也曾經歷了三次高考。

1982年,馬雲參加了人生中第一次高考,他的志願是就讀北京大學,然後這次高考馬雲數學只得了1分。為了夢想,他選擇艱苦的復讀。

復讀了兩次之後,第三次高考,他以總分比本科線差5分的成績,入讀杭州師範大學。

2015年,馬雲髮長微博,以親身經歷鼓勵高考失利的同學:

「讀大學還是很重要的。堅持再考幾次吧!未必一定要進名牌大學,但考進大學還是非常有用的。連普通大學也考不進,那你還是有點自己的問題的。不要放棄,再來一次吧。如果你考進了名牌大學,請用欣賞的眼光看看別人!如果你考進或考不進大學,請用欣賞的眼光看看自己!你一定有自己的機會的。」

俞敏洪:參加三次高考,終進北大

新東方教育集團創始人俞敏洪,也參加過三次高考。1978年和1979年兩次高考,俞敏洪名落孫山。

兩次復讀後,俞敏洪在1980年第三次高考後,終於被北京大學錄取。

而正是因為進入了北大,北大俞敏洪結識了兩位同樣優秀的夥伴——徐小平、王強,後來三人一同創業,才有了今天的新東方教育集團。

俞敏洪曾在一次演講中談起自己的高考故事,說道:「人的夢想是一步一步實現的,永遠不要失去希望,只要奮鬥下去,終有一天你會收穫成功的喜悅」。

蔣昌建:向嘲笑你的人,證明自己

《最強大腦》主持人、復旦大學教授——蔣昌建,在《開講啦》節目中分享了自己高考失利後的復讀生涯。

蔣昌建曾在課上被老師公然批評:「你沒有希望了。」正是這句話刺激著他努力複習完了初中、高中全部知識,復讀後終於被第一志願安徽師範大學錄取,他在節目中說到:「要在悲情中認識自我」。

高考並不可怕,高考後的結果,也無法決定人生的未來。未來永遠掌握在自己手中。

你想成為什麼樣的大人?當大家問起你的來歷時,你想作何回答?你想和怎樣的人度過精彩的四年?

選擇大於努力,有時候,你可以再給自己一次,選擇的機會……

橙光向上高考學校針對中後段學生定製,30小班分層教學,通過精細化管理,提升成績的全日制封閉式高考復讀學校。

學校開設高考復讀班、高考目標班,成立重慶最具影響力的高考教研專家團隊,研發針對中後段學生的「六備教學法」。

為學生打造方向明確、方法清晰、溫暖有愛的「夢想跑道」,確保每一個孩子都能夠被光照耀,直達目標。

相關焦點

  • 深度:二輪秀逆襲之路,選擇大於努力,瓊斯告訴你小人物也有春天
    其中有一位角色球員,不僅拿到了總冠軍獎盃,還曾在不同的球隊拿到了3座總冠軍獎盃,作為角色球員的代表、小人物成功的教科書、底層球員逆襲的典範,03屆白金一代的二輪秀告訴你: 選擇大於努力,小人物也會有春天。
  • 寫給高三學生的故事,高考100天如何提高200分,從學渣逆襲985名校
    在此,筆者想分享1個高考故事,告訴千萬高三學子,努力學習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會晚,早晚能結出善果,有的人用100天提高200多分,成功逆襲985名校。真的,你不努力一下,你都知不知道自己有多麼優秀。完全可以用這些90多天的時間,來場與自己的賽跑,說不定會有意外收穫。 幡然悔悟,一年從倒數第一逆襲成正數第一。這個被班裡同學稱為締造高考神話的同學叫李馬鴨,通過高三一年的努力學習,把考試成績從400多分提高到600餘分,足足提高了近200分。作為一個老師眼中的差生,她自然被安排到班裡最後排就座。
  • 高考逆襲:最後200天,語文從100分衝到138分,他做對了什麼
    高考最後200天,提高150分,總分從470 分到高考 620分!究竟如何高效複習、備考,才能逆襲,才能闖進C9聯盟高校。寫在前面:我堅信,這個世界上,沒有笨學生,他們只是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這就像參加馬拉松比賽,你方向錯了,再努力奔跑,都不可能到達終點,更不可能有成績!
  • 2020高考必讀:最後70天,請收下高考逆襲黑馬的4點逆襲建議
    你見過高考逆襲最恐怖的人有多厲害?是提高100分還是提高200分?「不管距離高考還有多少時間,只要你敢想,你就有機會逆襲!」一位高考以627分考入武漢大學的同學說,「不管你信不信,這都是事實!」這位同學,二模的時候,也才520多分,經過自己調整,最終以高考總分627分的成績考入武漢大學,下面,我們來看看他是如何逆襲超越的!
  • 選擇大於努力,有時還需運氣
    雖然悶熱,我還是努力讓自己冷靜。 因為一般在科幻電影或小說裡,遇到這種情況,樓梯兩側這些關著的門必然是敲不開的。 一一嘗試後,果然驗證了我的推斷。 不過再次上樓的這一輪過後,又一次走到「一樓」時,地上果然還會出現一個杯子,裡面會有一口水。
  • 迪昂維特斯,一個選擇大於努力的男人。
    你相信選擇大於努力嗎?幾個月前還無球可打的維特斯現在躺贏總冠軍了。本賽季維特斯為熱火出戰了三場比賽,所以不管最後是湖人奪冠還是熱火奪冠,他都能領到一枚總冠軍戒指。維特斯和濃眉是同屆新秀,一個是狀元,一個是第四順位。兩人還攜手入選了2012-2013賽季的新秀一陣。
  • 想要成功,選擇大於努力
    也想請老師幫忙看看我未來的命運怎樣? 男,農曆1992年2月19日,晚上7點左右出生,出生在湖南省株洲。我父母在2008年正月和平離婚了,至今沒復婚,當然也不可能復婚了。 我也在2011年6月高中畢業,讀書的時候成績也就一般,高考文科打了367分,後來沒選擇上大專就出來工作,這些年也一直在廣州工廠上班 ,在工廠上班收入能好到哪裡去,每天過著兩點一線的生活,可以說也浪費了六七年的時間 。
  • 職場人間:選擇大於努力是對的,前提是自己有選擇的資格
    小編經常聽到一些朋友圈的文章,說選擇大於努力。風口來了,豬也能飛起來。一位綜藝節目主持人曾經調侃王思聰,說他很努力,很努力投胎,有個首富爸爸,所以他不用努力也比99.9999%的年輕人都要過得好。選擇真的大於努力嗎?選擇的確是大於努力。
  • 選擇日語參加高考?你是可以逆襲的!
    每年高考放榜,幾家歡喜幾家愁。就在高考出分後不久,微博熱搜榜一則消息:#江蘇男生選日語高考過一本線#:以前英語差從沒想過上一本。在高考中選擇日語已經成為部分考生的優先考慮,尤其是對於英語學了很多年遲遲低分飄過的學生,高考日語已然是邁入理想大學的黃金語種。已經諳熟高考英語的學子,選擇高考日語後何去何從?小語種的優勢是否會助力高考?
  • 高考還剩200天,中遊生如何逆襲?告訴孩子:成為努力的天才
    沒錯,學習越學到最後,越是頭腦的較量,可是在高中,高考遠沒有那麼簡單。記得小古的高中老師說過一句話「高考,是對智力、心理、自我驅動力的全面考驗,想贏,就得拼命。」而現在的你,拼命了嗎?每一次放榜、每一次老師與父母的提醒、每一次競爭對手的進步,都鞭策著自己,要拼命。拼命、拼命,一直在決定拼命的路上。
  • 高考最後7個月努力還來得及嗎?過來人說:做到三點離逆襲不遠
    ,高考只剩七個月,努力複習還來得及嗎?對於這個問題,不少人給出熱心的回應,只是大家各執己見,有的人說,用七個月的時間去完成別人三年的努力,用腳趾頭扣扣都覺得不可能。還有的人認為,他現在的水平,還算可以,只要在加把勁就能夠到一個本科大學。更有的網友直接將自己從三百多分逆襲超過本科線四十多分的親身經歷,最後直接成功進入北京的一所211大學。
  • 高一、高二成績不好的學生,高三怎樣做才可以在高考中逆襲?
    高考是所有高中生跟家長共同關注的話題,寒窗苦讀數十載,為的就能能一舉成名天下知。雖然如今沒有「天下知」的影響,但對於個人來說,確是影響命運前途的一件大事。高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為了能考上理想的大學,高中生們都在努力拼搏著,尤其是高三學生。
  • 高考故事,難忘數學學渣逆襲的經歷
    高考雖然已經過去多年,但每每回想起來依然感慨那段難忘的歲月。特別是那段數學學渣逆襲的經歷。中考我參加了兩次,第一次數學27分,第二次數學35分,就這樣,我考上了縣城的一所高中。下決心努力,但是又放棄了。直到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摸底考試我的數學成績只有50分,我著急了,這樣的數學成績是不可能考上本科的。我終於決定奮起反擊,我遇到不會的題目,我就跑到數學組辦公室,不管認識不認識,我都硬著頭皮去問,不會的題目,不管多簡單,我都去問,我的名氣也傳遍了整個數學組,我自己的數學老師也對我刮目相看。覺得我是真的要努力了。她給了我很大的信心。
  • 離高考90天,成績440分,努力學習能否逆襲到650分,老師怎麼說?
    網友提問:高考90天,平時成績440分,努 力學習能否提高到650分以上?前兩天教育部確定高考時間為7月7日、8日 兩天,把原本離高考只剩60多天時間,充值到離高考90天。一部分學生迷途知返,想要奮力一搏,希望在高考當中取得優異成績。440到650分有可能嗎?
  • 高一高二荒廢學業,高三一年逆襲現實嗎?看看過來人怎麼說
    高考大概是很多學生面臨的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場考試,但是總會有些學生,在高中剛入學時管不住自己導致成績墊底。這些同學在高一高二時會因為成天地偷偷玩手機,看小說,導致心思不在學習上,排名在高一高二總是下遊。但是這批學生中總有那麼一些人,在即將高三時幡然醒悟,整個人就緊張起來。
  • 新高考暴露的問題,怎樣選擇高考科目?高中生家長快來看看
    這對於新的考生來說即將是一次比較難的高考,誰也不知道新高考模式究竟會怎樣,一切都是比較新的開始。新高考模式分為兩種:一種是3+3模式,就是除了語文數學英語外,還要在剩餘6門之中選擇三門作為自己高考科目;另一種是3+2+1模式,也是除了語文數學英語是固定的之外,還要還必須有物理或者歷史科目,剩下的再選擇隨意兩門就可以了。
  • 離高考還有200天,差生逆襲高考黑馬
    有很多地同學在高三地時候,都是非常地想問,能不能逆襲,特別是學習不好地同學,那麼高考200天逆襲地方法有哪些呢,請跟隨筆者來看一下!
  • 那個高考前成功逆襲的人,做對了什麼?
    / 逆襲的背後,是行動力 / 距離2020年高考還有21天,距離21年高考還有356天前兩天在網上看到了一個話題 # 你見過高考前逆襲最恐怖的人有多厲害?翻開其中的高贊答案,有從三本逆襲至一本的,有從二本逆襲至985、211的,甚至有從模板生直接變身至清北學霸的。一字一句地看了他們的回答,想窺探出逆襲背後的秘密究竟是什麼?看到最後,總結出了三個字:行動力。
  • 我的高考故事:學渣的英語逆襲
    高三時,我多麼渴望,有一天我能站在一大群人面前,分享我的成功故事。對這一幕,我做了很多設想:我怎樣走上講臺,懷著怎樣的情緒,是怎樣開場的,在同學們間起到了怎樣的效果。而今,我成了一名人民教師,如願以償地在講臺上講著自己的故事。
  • 貴州女孩林中文:從學渣逆襲成為高考狀元,704分考入清華大學
    在貴州有一個叫林中文的女孩,在人生的兩個關鍵節點上,實現了逆襲,從一個「學渣」一躍成為全省的高考狀元,順利進入夢想中的清華大學。除了必要的聰慧和努力外,那種涉獵廣泛的「跨界」能力或許才是她最終逆襲的「大殺器」。什麼才是真正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