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年後當你踏上社會,求職交友,大家會問起:你畢業於哪個大學?你學的什麼專業?你目前從事什麼工作?
卻不會有人問起,你是如何考上名校,又如何拿到名企offer……大家總是關心著結果,不會有人在意你是通過什麼方式,成為了今天的你。
我們看到的遙不可及的行業大佬,其實在成功之前,或許也曾被打上「失敗者」標籤,而他們是如何逆襲人生的呢?
馬雲:正因為大學重要,所以復讀兩次
誰能想到亞洲首富馬雲,也曾經歷了三次高考。
1982年,馬雲參加了人生中第一次高考,他的志願是就讀北京大學,然後這次高考馬雲數學只得了1分。為了夢想,他選擇艱苦的復讀。
復讀了兩次之後,第三次高考,他以總分比本科線差5分的成績,入讀杭州師範大學。
2015年,馬雲髮長微博,以親身經歷鼓勵高考失利的同學:
「讀大學還是很重要的。堅持再考幾次吧!未必一定要進名牌大學,但考進大學還是非常有用的。連普通大學也考不進,那你還是有點自己的問題的。不要放棄,再來一次吧。如果你考進了名牌大學,請用欣賞的眼光看看別人!如果你考進或考不進大學,請用欣賞的眼光看看自己!你一定有自己的機會的。」
俞敏洪:參加三次高考,終進北大
新東方教育集團創始人俞敏洪,也參加過三次高考。1978年和1979年兩次高考,俞敏洪名落孫山。
兩次復讀後,俞敏洪在1980年第三次高考後,終於被北京大學錄取。
而正是因為進入了北大,北大俞敏洪結識了兩位同樣優秀的夥伴——徐小平、王強,後來三人一同創業,才有了今天的新東方教育集團。
俞敏洪曾在一次演講中談起自己的高考故事,說道:「人的夢想是一步一步實現的,永遠不要失去希望,只要奮鬥下去,終有一天你會收穫成功的喜悅」。
蔣昌建:向嘲笑你的人,證明自己
《最強大腦》主持人、復旦大學教授——蔣昌建,在《開講啦》節目中分享了自己高考失利後的復讀生涯。
蔣昌建曾在課上被老師公然批評:「你沒有希望了。」正是這句話刺激著他努力複習完了初中、高中全部知識,復讀後終於被第一志願安徽師範大學錄取,他在節目中說到:「要在悲情中認識自我」。
高考並不可怕,高考後的結果,也無法決定人生的未來。未來永遠掌握在自己手中。
你想成為什麼樣的大人?當大家問起你的來歷時,你想作何回答?你想和怎樣的人度過精彩的四年?
選擇大於努力,有時候,你可以再給自己一次,選擇的機會……
橙光向上高考學校針對中後段學生定製,30小班分層教學,通過精細化管理,提升成績的全日制封閉式高考復讀學校。
學校開設高考復讀班、高考目標班,成立重慶最具影響力的高考教研專家團隊,研發針對中後段學生的「六備教學法」。
為學生打造方向明確、方法清晰、溫暖有愛的「夢想跑道」,確保每一個孩子都能夠被光照耀,直達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