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生隨身聽 · 遇見最美的自己
導讀:地球自轉為什麼突然變快了?全球變暖在其中產生哪些影響?2021年會過得更快嗎?
來 源丨央視新聞、新華視點、南方都市報、公開信息
近日,一條關於「地球自轉加速」的消息,衝上了微博熱搜榜的第一!
據央視新聞:研究顯示,從2020年的年中以來,地球的自轉速率呈加快的趨勢,而且自轉速度已經達到了過去50年來最快的速度,這意味著,一天已經不足24個小時了。地球自轉加速,2021年會過得更快嗎?
2021年會比以往年份更短?
地球自轉速率達50年來最快
據新華視點報導,科學地來講,2021年確實會比以往年份稍短。
作為浩瀚宇宙中的一員,地球無論是公轉還是自轉,都會受到星際間作用力的影響,在不斷地加減速中調整。僅就當下而言,地球的自轉在加快,意味著一天在變短。
「專業數據顯示,現在時間的流逝比過去半個世紀的任何時候都要快。這是因為地球自轉速率為50年來最快。」科普專家、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黨委書記竇忠表示,相關科研發現,自2020年的年中以來,地球的自轉速率呈現加快趨勢。
圖為2020年1-12月地球自轉速度變化。自2020年年中,地球的自轉開始加速。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供圖
地球的自轉速率比以往更快,能夠說明一年會更快過去?這要從時間的測量說起。時間測量的基礎單位就是秒,再細化還有毫秒、微秒、納秒等等。
如今用於測量時間的高精度原子鐘已達到阿秒級,即10的負18次方秒(10-18)。有多短?總之就是很短了,人體感官察覺不到的那種短。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高精度原子鐘一直以超高精度記錄每日時長。研究人員在觀測原子鐘時發現,在過去50年裡,地球完成一次自轉所需的時間很少短於24小時,即86400秒。然而,如今一天的時長則短於86400秒。
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工作人員正在一組銫原子鐘前工作。劉瀟 攝
竇忠表示,根據英國媒體近日的報導,研究人員發現2020年的7月19日短了1.4602毫秒,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短的一天。這樣的極細微差別,儘管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無從體現,但卻會在通訊、電力、導航等領域產生重要影響。
那麼,地球自轉變快的原因是啥?可能與地球表面形態的變化有關。就像花樣滑冰運動員或芭蕾舞者做轉體動作身體越聚攏轉速能越快一樣,當物質向更中心聚集時,地球的自轉也會變快。以全球氣候變暖為例,當冰川、冰蓋融化流入海洋,地球質量就進行了重新分配,物質較以往更靠近中心,那麼地球自轉就會變快。
地球自轉示意圖。製圖:劉瀟
「但是,地球表面形態的變化終究只是暫時的。從長遠來看,地球轉速越來越慢的大趨勢不會改變。」竇忠表示,因為日月潮汐引力的作用,相當於一直為地球自轉輕點著「剎車」。而如果變慢達到了一個臨界點,全世界的時間工作者就要啟動「閏秒」這個撒手鐧。
由於現在地球自轉的加快,有科學家提出負閏秒的想法,就是將某分鐘縮短至59秒。但專家指出,當世界時和原子時之間相差超過0.9秒的時候,才有調整的可能,而目前地球自轉加快的速度離0.9秒差得還比較遠。
據悉,近50多年來,我們已經加了近30個「閏秒」,還沒有減過秒。
上一次加秒,發生在北京時間2017年1月1日7時59分59秒後,增加1秒出現7時59分60秒。
而此次因為地球自轉速率呈加快趨勢,專家稱,面臨的可能是首次「負閏秒」,即「減一秒」,但是否減秒目前沒有定論。
此外,還有網友想知道,地球自轉變快了,引力是不是就小了?那越轉越快,地球上的物體會飛起來嗎?專家表示,地球自轉並不會影響萬有引力的係數,但如果要是地球轉得快得不得了的話,那地球上人是會飛起來的,但是這離我們太遠了,恐怕還沒有飛起來,地球就解體了,那就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看到這條新聞,網友的關心點都很一致:上班時間……不還是8小時嗎?
也有網友立馬反應過來:上班時間不會縮短,縮短的反倒是.
還有網友立刻想到了一首經典歌:
投之以桃 報之以李
內容來源於網絡整理,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繫刪除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更多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