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有德雲社,南有說唱團:武漢伢自己的方言娛樂王國

2020-12-16 武漢三鎮吃喝玩樂

德雲社郭德綱·于謙2018全國巡演武漢站又呈現出一票難求的姿態。在德雲社幾乎覆蓋整個喜劇行業的現在,武漢人心中卻有自己的娛樂王國。

北有德雲社,南有說唱團。

大概沒有哪一個武漢人沒看過說唱團的方言喜劇,大概沒有一個武漢人會不知道岔巴子田克兢、嘎巴子陸鳴。

舀瓢漢江水,泡杯香片茶

誇誇九頭鳥,說說武漢伢

武漢伢呀武漢伢

辦事咧腦子靈,說話咧喉嚨喳

人好脾氣犟,天熱火氣大

都市茶座的主題曲一響起,就會把很多老武漢人帶回沒有空調沒有WIFI的年代。風扇呼呼啦啦地轉著,窗外的蟬聲嘶力竭好像要把夏天叫破,左手是冰鎮的西瓜,右手是垂涎欲化的老冰棍。電視機裡吵吵鬧鬧、嘻嘻哈哈的就是陪伴武漢人民度過無數個夏天的《都市茶座》。

《都市茶座》作為一檔深受武漢人民喜愛的方言節目,為武漢話的廣泛傳播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方言是民族共同語的地城變體,也是地城文化的重要栽體,它記錄、傳播、保存了地城文化。武漢居於九省通衢之地,長江、漢水交匯於此,武漢人以獨特的方式不斷豐富發展自己水靈靈的方言。武漢方言積澱了這片土地的歷史文化內涵,反映出出三鎮的自然與人文特色,以及獨特的風俗與民情。

武漢說唱團很好地將武漢話與藝術結合在一起。作為湖北省唯一的國營專業曲藝藝術表演團體。從1953年建團至今近五十年曆程,以其雄厚的創作、表演實力活躍在國內舞臺上。老一代名宿,中青年名家,曲壇新秀,濟濟一堂。劇團現有國家一級演員十三名、國家二級演員十二名,演員多次在全國性調演、比賽中獲獎。

武漢說唱團曾北上天津、北京,南下廣州、海南,西去成都、西寧,東到上海、南京等全國二十多個省、市、自治區、直轄市巡迴演出,1997、2000年武漢說唱團著名曲藝表演藝術家張明智先生曾兩次率先赴臺灣進行文化交流演出,並深受當地觀眾歡迎和好評。

繼夏雨田,何祚歡,張明智老一代名宿之後,以陸鳴,田克兢中年名家為代表的曲壇新秀,濟濟一堂。2005年根據著名藝術大師夏雨田同志的遺作改編大型喜劇《活著就要活快活》一經上演,受到武漢百姓及專家的熱烈讚譽,場場掌聲雷動,笑聲不斷,座無虛席。

此後至今,武漢說唱團又陸續推出快活裡系列之《槓上開花》、《信了你的邪》、《一碗哈是我的》、《一槍拍案驚奇》等,均獲得巨大反響。

槓上開花

一天不打麻將,吃飯不香,兩天不打麻將,心裡發慌,三天不打麻將,支氣管擴張,要是四天不打麻將,連瞳孔都散了光。麻將打得好,說明有頭腦,麻將打得精,說明很專心,麻將打得細,說明懂經濟,麻將通宵嘎,說明幹勁大,贏了金山不發泡,說明心理素質高,輸掉褲子不投降,說明競爭意識強。

信了你的邪

全劇依然以快活裡為背景,圍繞岔巴子和嘎巴子的感情生活展開故事。前兩部劇中的好朋友岔巴子和嘎巴子,變成了情場上的對手,使勁討好快活裡的美女秀梅。作為岔巴子的前妻,秀梅也是嘎巴子的初戀情人,三人之間微妙的關係一直貫穿全劇,而為了討好喜愛外國文藝的秀梅,岔巴子和嘎巴子不惜上演了一場精彩的「戲中戲」。

一碗哈是我的

和武漢說唱團在2009年底推出的《一碗都是我的》相比,這次新鮮亮相的《一碗哈是我的》在故事上並無關聯,只是結構非常相似。以往的賀歲喜劇中,總少不了各種武漢話的包袱來搞笑。但《一碗哈是我的》更多地依靠環環相扣的情節推動,讓「嘎巴子」和「岔巴子」這對難兄難弟使盡渾身解數,裝獸醫、假扮護士長,到處拉人頂包,關鍵時刻還不惜雙雙男扮女裝變身「姐妹花」,逗得觀眾們前仰後合。

一槍拍案驚奇

該劇以辛亥革命為背景,將革命前夜的12個小時濃縮於故事中:清軍官嘎巴子不慎將漢陽兵工廠為皇帝打造的貢品手槍丟失,被船工岔巴子揀到。一把槍牽動了快活裡所有人的命運,岔巴子、胃口、災麥子、半吊子、黑皮、小啞巴等居民絞盡腦汁試圖藏槍,卻被嘎巴子一一破解。在與官府的周旋中,岔巴子走投無路,漸漸覺醒,最後將槍交給了革命黨人,辛亥革命一槍打響。

一年一會的武漢說唱團方言喜劇早已經成為很多武漢人民用以告別舊歲的最佳方式。但其實除了賀歲喜劇,武漢說唱團在都市茶座曲藝劇場也有演出,包括相聲、小品、快板、湖北大鼓等。

像湖北小曲、湖北大鼓、湖北評書都是國家級「非遺」保護項目,還有湖北漁鼓、湖北道情、單弦拉戲等省級「非遺」項目,另外武漢相聲、獨角戲正在申請「非遺」。由全國知名表演藝術家陸鳴老師,田克兢老師,趙衛國老師,李道南老師,劉智鵬老師領銜主演。

行走於城市之間,停歇於晚霞之後。

褪去城市間的浮華,當一回老武漢人,品一杯香茗,聽一曲漁家唱晚,賞一段快活林裡,行走於快樂之間,靜心體會家庭之美,不勝樂乎。

在咱們這裡不說什麼文藝、不講什麼小清新,所擁有的就是咱們武漢人自己的生活,想來「真」這個字就能概括我所有想說的絕大多數話語了。

就像王佩瑜先生說的:世界上只有兩種人,喜歡京劇的人,和還不知道自己喜歡京劇的人。同樣的,世界上也只有喜歡武漢說唱團的人和還不知道自己喜歡武漢說唱團的人。曲藝的娛樂王國不應該只是爹爹婆婆,我們需要更多年輕力量的加入。

熟悉的蟬聲與西瓜,

都市茶座又傳來《親生的兒子鬧洞房》,

快板的節奏叫醒了昏昏欲睡的耳朵,

童年的記憶湧上心頭,

何不帶著爸爸媽媽一起重回舊時光,

找回曾經簡單的快樂?

相關焦點

  • 「武漢伢」唱哭武漢人
    1月27日晚,就在武漢封城的第五天,《武漢伢》最終出爐。「一切都是由心而發」《武漢伢》的歌詞裡,記錄著一個熱熱鬧鬧、幸福安樂的武漢——歌曲裡的武漢,有夏夜躺在竹床上做夢的小孩,有愛吃熱乾麵糊湯的市民,有相信走過大橋就會永遠在一起的情侶,也有「只準自己罵,只許別人誇」的本土情結……而這一切,因為疫情的暴發都變了。
  • 武漢伢王凱用這首歌,唱哭了無數人…
    疫情爆發之時,全國人民跨越艱險支援武漢;如今疫情反撲北京,前天晚上,身為武漢人的王凱用方言唱武漢民謠 《漢陽門花園》為北京加油,眾人都被王凱唱哭。
  • 沒喝過這瓶奶 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武漢伢
    鹹夥計這個只有在青山能買到的飲料,鹹甜鹹甜的口感,喝上一口就感覺自己,是光榮的勞動者。揚子江在訂牛奶的熱潮下,每天早上最期待的事情就是打開奶箱,看到奶箱裡放著玻璃瓶裝的牛奶內心一陣歡喜,迫不及待的打開喝掉,然後滿意地舔乾淨「奶鬍子」也許,揚子江牛奶是武漢伢兒時的記憶;也許,不常發現揚子江牛奶的身影;也許,還有很多人在支持著揚子江乳業。
  • 武漢方言八級:叫珠
    剛開始我寫「叫居」,從發音上更接近武漢話,馬上有人提意見,應該是「叫珠」,因為哨子中間有個珠子,想想更有道理,「珠」在武漢話裡和「居」同音。最近幾年,我發現自己的武漢話不僅突飛猛進,還小有研究,完全顛覆從前對武漢話的「厭惡」。
  • 援鄂醫療隊緊急編纂「方言寶典」,武漢方言很難懂嗎?
    這兩天,援鄂的山東齊魯醫院在48小時內編出《國家援鄂醫療隊武漢方言實用手冊》的硬核操作,在網上引來熱議。畢竟,在大眾印象裡,武漢雖然是個與成都、重慶齊名的大都市,武漢的方言卻不像「四川話」那麼具有「存在感」。
  • 繼《武漢伢》之後,歌曲《武漢,你好嗎》新上線,句句歌詞戳心扉
    「我的城市生病了,但我依然愛它」——《武漢伢》前幾天,一支公益MV《武漢伢》惹人淚目,它由17位來自武漢的文藝工作者演唱,每個人用手機錄一段,簡單的曲調卻譜寫成了最美的歌謠。「熱乾麵糊湯,一樣的吃相,海角天涯,流淌唇齒香」,「黃鶴樓的詩,爛熟在嘴巴,多少次我低頭默念啊」……《武漢伢》用最深情的旋律將武漢的每一個角落通過武漢人的視角一一描述,無論是令人垂涎三尺的美食,還是揚名中外的黃鶴樓;無論是滿載歸程的大橋,還是童年的記憶,都是這些武漢音樂人們從小到大的回憶,也是武漢這座城市在所有人面前的形象
  • 歡樂谷開園重啟 武漢伢的歡樂,回來了
    遊客在歡樂谷遊玩武漢晚報訊(記者寧秀梅 通訊員周顏佳)閉園117天後,5月19日,武漢歡樂谷開園重啟。重啟首日,年輕人、親子家庭是主力軍,在尖叫和歡笑聲中,武漢伢的歡樂,回來了!
  • 德雲社的角兒們都有一個好妻子,喜歡角兒們的同時,更喜歡嫂子
    「北有德雲社,南有塞納河」,德雲社跨年相聲專場還有兩天就要拉開帷幕了,雖然網傳了很多版本的節目安排,但是還是以官方動態為主,畢竟誰登臺演出,對觀眾來說都是無法改變的,唯一能做的就是調整好沒有買到票的心態,安安靜靜地看著錄播的視頻。
  • 冇子事不要亂走,在家學學武漢話,沒有兒化音的武漢話可有意思了
    武漢方言屬於西南官話武天片中的武漢小片,有武昌漢口漢陽青山話之分。武漢方言平翹舌不分,前鼻音後鼻音不分,鼻音邊音不分,也沒有兒化音。這是武漢話的特點。武漢方言「鼠」的讀音為:「xu」,音同「許」而鐵話的讀音和普通話一樣讀「shu」。武漢話說老鼠應該讀成「老許」就對了。
  • 雲合唱「抗非」歌曲《手牽手》,全球12城的武漢伢為家鄉打氣
    楚天都市報記者戎鈺武漢人的傷痛,武漢伢最懂。近日,一群工作生活在全球12個城市的武漢六中畢業生,通過網絡「雲合唱」2003年抗擊「非典」公益歌曲《手牽手》,為家鄉父老加油打氣。活動發起人阿菲告訴楚天都市報記者,「雖然我們這些人現在大多不在武漢生活,但一句鄉音就能證明,不管走多遠,我們都是武漢伢。」身不在武漢 心從未走遠「我們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待到櫻花盛開時,我們能在陽光下相擁,笑著相互調侃一句:夥姐,今天又岔到哪裡克了薩!」
  • 影子夢之隊:8090武漢伢的戰疫故事
    與其它志願者團隊不同,「影子夢之隊」是一支主要由80、90後組成的團隊,發起人是幾位「海歸」武漢伢。他們不僅自己直接捐款,還從海外和國內募集資金與醫療防護物資,運送到武漢的倉庫,最後駕車一箱一箱送達武漢市各大醫院。昨天,「影子夢之隊」的核心成員們來到了抗疫展。
  • 見證一座城市的重生 武漢伢王霜這76天的記憶
    意外無緣奧預賽,武漢伢王霜沒有因此自暴自棄。隔離在家,王霜自己制定了訓練計劃,每天上下午各練習2小時,甚至有時還會加練。在社交平臺上,球迷們看到王霜的抗疫生活。  在家中墊上練習盤球,在天台上進行皮條接球訓練,在小區步道上與效力中乙的表哥演練傳接球配合,甚至還開著視頻會議軟體,與隊友進行「雲訓練」……宅家的日子,王霜絲毫沒有放鬆自己體能方面的訓練。
  • 安徽一縣提出當地高中布局調整思路:北有毛坦廠,南有宏實
    網傳文件圖「北有毛坦廠中學,南有宏實中學。」近日,安徽省銅陵市樅陽縣多個當地微信公號發布的網傳文件顯示,樅陽縣高中階段學校布局調整的目標,是用1-3年左右時間將縣內現有的8所公辦普通高中調減至5所。其中,減少宏實中學普高班招生計劃,擴大宏實中學復讀班規模,提升辦學效益,增強教育發展後勁,實現「北有毛坦廠中學,南有宏實中學」願景。澎湃新聞記者從多個權威渠道證實了上述網傳文件的真實性,但目前該文件尚未公布,還處於徵求意見階段。
  • 同濟醫學院校友馮翔聯袂湖北演員張新成,方言民謠《漢陽門花園》唱...
    張新成在長沙現場演唱「小時候的民主路冇得那多人,外地人為了看大橋才來到漢陽門,漢陽門的輪渡可以坐船去漢口,漢陽門的花園,屬於我們這些住家的人,冬天臘梅花,夏天石榴花,晴天都是人,雨天都是伢……」抗疫非常時期,湖南衛視「元宵一家親」晚會不少溫暖閃光
  • 武漢首家漢粵排檔來了,武漢伢七宵夜的新路子!
    而柃小龍,起源於柃龍,但又與柃龍定位不同,走的是親民的路子,致力於將武漢伢記憶中的本地大排檔與港式大排檔融合。
  • 武漢伢不回家過年了,媽媽快遞滿滿六箱年貨給她
    21日,準備第二天從北京回武漢和家人團聚的武漢伢陳晴還是把火車票退了。她說,「現在是非常時期,還是減少人員流動比較好,對自己和家人都負責。」孩子過年回不了武漢,但親情卻能跨越山海。陳晴的媽媽把早早準備好的年貨,打包裝箱順豐快遞到北京。
  • 今夜,武漢伢在上海為白衣英雄獻上一支舞!他們還收到了黃豆豆的...
    11歲的張知餘是武漢格魯伯實驗學校六年級學生,他和小夥伴們共同獻上一支抗疫主題舞蹈,致敬白衣英雄。這是「第二屆上海國際舞蹈中心青少年舞蹈節」(以下簡稱「青舞節」)閉幕匯演的壓軸節目。乘坐高鐵飛馳800多公裡,從武漢來到水晶宮似的上海劇場;成了黃豆豆老師的「愛徒」,與舞蹈家一同編排新舞蹈;壓軸登臺,把一支舞獻給心目中的英雄,聆聽上海觀眾如雷的掌聲……對武漢伢來說,這一切宛若夢幻。
  •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家鄉的方言你還記得多少?
    在我們老家話中有不少方言,由於我離開故鄉的時間太久了,一時想不起太多,但對故鄉的思念與牽掛,又常常讓我有意無意間念起那些小時候講過的土話,總想捋一捋自己到底還能記得多少鄉音鄉情。情的東西我就整理成故事短文寫下來,音的東西就歸入到這篇短文中,算是我對故鄉之根的一種紀念吧!
  • 武漢伢最後的尊嚴,乾飯自由!
    繼財富自由,水果自由,奶茶自由後,武漢伢終於迎來了當代年輕人的本命煩惱——如何迅速高效實現「乾飯自由」!自己帶飯 菜炒八成熟選材是關鍵,應以適合多次加熱的菜為主。好好吃飯這件事的意義在於:讓打工人們在不斷增加的工作時長和工作壓力下,能夠給自己疲憊的生活鬆一口氣。和「打工人」一樣「乾飯人」也是一種自嘲的稱呼但相對來說「幹」這個充斥著暴力美學的詞彙讓「乾飯人」多了一分豪邁.
  • 連線武漢|馬豔彪:「武漢方言釋義」濃縮滿滿心意與擔當
    他也做好了充分的準備,那就是無論「戰場」是在武漢還是在滄州,他都要衝到最前方。他將自己的這個決定,只告訴了同樣是護士的妻子。妻子也掉淚了,但因為同樣是一名醫務人員,更是一名黨員,妻子知道在這個時候,作為醫務工作者必須往上衝,沒有其它的選擇。暫時沒有告訴父母。主要是擔心父母年紀大了,又都有慢性病,本來就睡眠不好,如果知道這個消息,非得揪緊一顆心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