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財富是智慧:由猶太人賣銅的故事說起
《孟子·滕文公上》曰:「或勞心,或勞力。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義也。」意思是說:「腦力勞動者統治人,體力勞動者被人統治;被統治者養活別人,統治者靠別人養活。」
據說,多年以前,有對父子被關進集中營,當時,猶太人所有的家當都被納粹沒收了。爸爸對兒子說:「現在,我們唯一的財富就是我們的腦袋,記住,當別人說一加一等於二的時候,你應該想到讓它大於二的方法。」
數百萬猶太人死於集中營,父子倆憑意志力活下來。後來他們來到美國,白手起家,在休斯敦做起銅器生意。
有天,爸爸問兒子:「你知道一磅銅的價格多少錢嗎?」兒子很精確地回答:「三十五分錢。」爸爸說:「這不是我要的答案。整個德州的人都知道,每磅銅的價格是三十五分錢,你身為猶太人的兒子,應該說,一磅銅是三塊五美元。試著把一磅銅做成門把看看吧。」
許多年過去了,父親去世後,兒子一樣經營銅器生意。他不只把銅做成門把,也做成瑞士鐘錶上的簧片和奧運獎牌,一磅銅曾被他賣到三千五百美元。這個時候,他已經是一家銅器公司的董事長了。
他始終奉行著父親的教誨。真正使他「點石成金」的,是紐約的一堆垃圾。1974年,美國政府為清理自由女神像翻新所造成的廢料招標,但因為紐約的垃圾處理環保規定非常嚴格,弄不好就會被起訴傾家蕩產,好幾個月過去了,沒人投標。這位董事長聽說此事之後,立即飛往紐約,看著自由女神下堆積如山的銅塊、螺絲和木料後,當場與州政府籤了處理廢棄物的合約。
許多運輸公司等著看他笑話,都認為承包這個生意,吃力不討好。不過,猶太人立即著手組織進行廢料分類:把廢銅料熔化,鑄成小自由女神、把水泥塊和木頭加工成底座、把廢鉛、廢鋁做成紐約廣場的鑰匙——最精彩的是,他一丁點廢料也不浪費,甚至把從自由女神身上掃下的灰包裝起來出售給花店,稱之為「自由之塵」。幾個月的時間,他讓這堆廢料變成了超過三百五十萬的美元現金。
有智慧的人可以「點石成金」,變廢為寶,這就是智慧的力量。原來聽說過一個中國商人的真實的故事,很有啟發性:
有位老闆,從別人手裡接手了一座2000多平方米的超市,接手後他把這座超市進行了整修,劃分出來一些商鋪,進行出售,售後,超市的面積縮小到1700多平方米。他機會看的好,銷售店鋪獲得的收入基本可以與接手超市所付的轉讓店面費相當。原來超市經營者在超市開張前花了400多萬元買入了設備,以35萬元的低價轉讓給了他,他在將超市面積縮小的過程中,拆掉了部分的電梯等設備,獲得了30萬元。
最後算下來,他用5萬元買到了一座1700多平米的超市,其實這超市裡的冷庫等設備的價值已經超過了5萬元很多。
交易中的「人性」是啥?
概括起來就兩個——貪婪、恐懼。「反人性」,反的就是這兩個。
如何克服?估計也只有靠紀律了吧,還能有別的方法嗎?如果有,儘管說出來,哈哈。但這有個前提——你的策略必須是有效的。其實,交易者從新手逐步成長為老手的這個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有時是一起來的。不是先遇到一個,解決了,再遇到下一個問題,不是這樣的。
比如一個初級趨勢交易者,拿不住單子的原因有很多,概括起來,兩點:
第一、怕虧
止損空間設的不合理,頻繁止損,慢慢的主觀改變了策略預期方向,之前的合理判斷都廢了,因為總被止損啊。最後來回打臉。等本金虧的差不多了,發現趨勢還沒出來了,或者趨勢出來了,因為前面虧的太多,又不敢做了。
第二、怕贏
好不容易抓住個機會,行情快速啟動,沒幾天就獲利50%了。還拿著嗎?盈利不少了啊,我在這止盈是落袋為安,沒準後面有回撤呢,等回撤再接回來。想法挺好,但沒按策略要求就執行了平倉,之後發現行情還繼續發展。追不追?再等等,等回撤。越等越不回來,一倍了,兩倍了,忍不了了,追。進場就被套,你終於等到回撤了……
【為什麼會出現這兩種情況?】
因為你沒看清市場運行的脈絡、節奏。你對市場的認識不清晰,所以不敢做,或者拿不住。此時不用談什麼策略,看不清市場,策略跟扔硬幣也沒什麼區別。
久而久之,你不相信什麼策略了,總是錯的。
之前一直都是虧多贏少,怎麼能相信呢?你是不相信策略呢,還是不相信自己呢……答案是不相信自己,你沒有一個方法去判斷行情的發展方向,或者無法找到最佳的介入點。這裡可能會有朋友說,行情本來就無法把控,判斷是否準確又有什麼用呢?有了預期,這叫不叫主觀呢?是的,行情無法始終與你的預期相符。所以有朋友用對開策略,多空同時開,哪個對了就留哪個,砍掉錯的單子。這種方法無可厚非,而且看著更客觀一些,但效果可不一定如想像中的那麼美好。
哪個對了就留哪個。那麼哪個是對的呢?什麼叫對了呢,你用什麼標準來判斷呢,是有浮盈就算對嗎?如果你有判斷標準,並經過市場驗證是好用的,那就大可不必對開了。因為錯的那邊會白白浪費掉,還佔用了倉位。或者,如果有浮盈的那邊最終被證明是錯的,而你又砍掉了當初認為錯誤的那邊,損失會更多。無論怎樣,這種方法都是比較低效的。而更重要的是,無論你砍掉哪邊,合理的判斷標準是趨勢的確認,而這種確認方法,就是你認為「主觀」的方法。趨勢確認的標準,人定的,無論看起來多麼科學。
意思是,即便確認了趨勢,也不一定能持續發展。
所謂客觀,是指要認識到有概率存在,接受現實。你所見過的所有方法,不管人工還是程序化;海龜也好,波浪也罷,都有主觀成分在裡面。可以這麼說,任何標榜純客觀交易的方法,基本都是瞎鬼。因為所有的條件,所有的判斷標準,都是人定的。
無論這個標準的理論依據多麼充分,歷史有多麼長,經歷多少風雨考驗。
有人在的地方,你就躲不開主觀。
交易者需要的綜合素質
能在市場長期生存的人個個都錚錚鐵骨,長期嚴酷的市場浸淫也使他們知道有所敬畏,通常絕不張揚。外在的低調與內在的堅韌,這種極不相稱令人容易發生錯覺,很少人能領悟到他們內在的境界和修養、意志和精神。
絕大多數的交易者都一籌莫展於客觀因素和客觀結果。市場是金融大鱷殺伐紛爭的地方,絕不能輕易相信任何人或任何消息,只有自己才能把握自己的命運。市場的基本面就是弱肉強食,是大鱷們捕食獵物的陷阱和科學飼養的牧場,從未純粹過、客觀過、獨立過。天外有天,貌似強大的大鱷之外,還有更強大的;貝爾斯登灰飛,百年美林煙滅,黎曼兄弟解體,都成了他人盤中美味。笑傲江湖的成功者少之又少!
交易是永遠時刻有對手的職業,唯有謙虛、謹慎、低調才能生存。贏固可喜,虧亦欣然,否則風光和落魄都在閃念之間。能在市場長期生存的人個個都錚錚鐵骨,長期嚴酷的市場浸淫也使他們知道有所敬畏,通常絕不張揚。外在的低調與內在的堅韌,這種極不相稱令人容易發生錯覺,很少人能領悟到他們內在的境界和修養、意志和精神。
修養和境界深深地支配著人的思想和行為,舉足輕重於無形之中,涵蓋人生的各個方面,當然也包括交易領域。這種綜合素質在最根本的深層次上決定著交易成敗。交易無非一買一賣,但深深隱含著交易者的觀念、意識、目的和動機;反映出交易者的價值觀、對交易的理解和對金錢與風險的態度等等。交易方法最終是一種哲學方法,是個人生活哲學的一部分。個人哲學決定了會買賣什麼、如何買賣、持倉多久和並非能強求的收益率。在個人哲學的意識裡,達到什麼豐功偉績不重要,重要的是過程和經歷,是遵從自己的理念而獨立思考和踏實生活。
人與市場有效地合拍共振,取決於兩個方面:
1,對市場的理解和對交易原則的認識;
2,對自我的認識;包括心理弱點、性格缺陷、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等。
交易需要思想,其具體化便是策略。正如統帥決策的命令簡潔明了,不能含糊不清拖泥帶水,策略必須要明確清晰。整體把握市場的動態很重要,不要分散投資,因為:
1,同時持多個倉位時,專注力難以集中,顧此失彼,窮於應付。
2,每個時期市場上總有相對好的(熱點)機會,在次要機會上分散資金,得不償失。
活躍的熱點意味著波動大,而且是有利波動大,且不利波動小。簡單地以波動幅度論,容易引起機會越大風險越大的錯覺,然而,及時調整倉位到經常不斷變化的熱點和板塊,把倉位總是放在相對強弱(最)強的類別才是最好的風險規避策略。但這僅適合有經驗者,要能真正理解市場並能自如應用市場分析;在尋找機會與進出場功夫不到火候時不能隨意或刻意模仿。交易本身是簡單的,只持有已被驗證正確的倉位,並只在正確的倉位上加碼。
操作具體持倉是戰術層次;總是轉戰最有利的熱點和板塊,總是尋找並參與相對強勢的穩定行情是戰略規劃。技藝的提高關鍵在於發現並改正自己的錯誤,並將正確的行為和理念轉變成習慣和直覺。
儘管有效的策略在具體交易時很重要,但最終成敗主要取決於自我認識,比如心理素質、自控力、悟性和自信。還有,心態表現了對得失的內在反映。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每個交易者最大的敵人都是自己,也都在孤軍奮戰。試圖改變別人是徒勞無益的,因為那無異於挑戰別人的理念和夢想。
由於財務負擔,以及自然心理對舒適安全感的追尋,絕大多數人對於日常的不道德不得不逆來順受,甚或習以為常地樂於為之。這當然不是高尚的寬容,而是反映了人們都不經意的內在軟弱、狹隘、利己、短視和無奈。交易為生最大的收穫是自由,除了財務自由,更重要的是人格、良知、思想和精神的完全自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