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國海外人才交流大會暨第22屆中國留學人員廣州科技交流會(以下簡稱「2020海交會」)於12月18-19日成功舉辦。
在全球疫情持續蔓延以及當前複雜的國際形勢下,海外分會場是本次海交會的亮點之一。在兩天會期內在不同時段分別呈現白俄羅斯、德國、比利時、以色列、英國、粵港澳大灣區、東京灣區及舊金山灣區的活動內容,以主題論壇、圓桌對話、項目路演、人才項目交流對接、人才招聘等線下和線上活動與主會場雲端互動,為海外留學人員參與海交會提供便利。在大會開幕儀式上,海外高層次人才代表、德國科學與工程院院士、牛津大學教授、德國工業4.0概念締造者之一Peter Sachsenmeier與主會場進行網絡連線致辭,還邀請各分會場參會嘉賓以視頻祝福的形式與主會場共同開啟2020海交會。
灣區對話首次聯動 ,賦能創變加深科技(000021,股吧)人才合作
本屆海交會首次實現世界三大灣區——粵港澳大灣區、美國舊金山灣區、日本東京灣區的對話聯動,打破時區和空間的局限,採用線上與線下結合的活動形式,主題分享、圓桌對談和創新項目路演等多種手段加深國際科技合作和人才交流,對推動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起到重要作用。
日本東京灣區分會場直播圓桌會議,圍繞「日本在創業創新上的機遇,如何與中國的優勢相結合」等話題展開討論。
澳門分會場直播項目路演,是2020海交會「灣區對話」系列分會場活動的一大亮點。這是一次澳門創新生態圈的聯動,涵括了投資機構、創新企業、政府組織、頂尖院校等廣泛參與者。本次路演,包括了手術循環排煙系統設備項目、藍擎科技(改善能源利用及空氣品質的創新材料機構)、慧來綠色科技(融合AI和IoT技術的一站式垃圾分類回收平臺)、趣眼精釀(澳門本土精釀啤酒品牌)等優質初創項目。
美國舊金山灣區與廣州連線通過對話,分析了中美教育機制中各自的優勢和不足,對探索教育的創新路徑,加快推進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的變革具有重要意義。而對廣州港(601228,股吧)&奧克蘭港口貿易來往情況的討論,有利於分享雙方在港口貿易層面的經驗,以港口合作促進互惠共贏,為兩國初創公司的發展和交流搭建更廣闊的舞臺。
白俄羅斯分會場聚力發展 激活科技項目新未來
白俄羅斯是「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國家。白俄羅斯分會場,採用「線上+線下」融合模式,在廣州海珠和白俄羅斯明斯克設線下會場,針對前期徵集的中方企業的技術合作需求,集中對接洽談,推動國際科技交流合作。廣州市轄區科技和人才系統、科研機構、高校、企業代表以及白俄羅斯國家科學院院士、專家參加了線下分會場活動,另有中國境內科研機構、企業、白俄羅斯中國留學生及白俄羅斯高校學生代表在線上參加了此次活動。活動通過視頻連線方式開展對接交流,深度對接白俄羅斯科技創新優勢資源,促成優質人才、項目落戶廣州。
德國分會場聚焦製造 加強人才交流與科技合作
德國分會場的主題為「海聚英才 數字賦能雙循環」,邀請了德國在人工智慧、智慧醫療、新能源、工業4.0等重點領域的院士及權威專家、中德科技創新和文化交流領域相關機構代表、粵港澳大灣區相關專家參加,與會專家圍繞德國前沿科技產業做了交流分享,與會人員就留學人才服務、海外高端人才引進和產業合作等進行了深入交流。
德國國家科學院、德國國家工程院、德國中國研發創新聯盟、德國人工智慧中心、柏林自由大學人工智慧與自動駕駛中心、萊比錫大學學聯、德國鐵道交通工程專業協會、德中工程交流協會、柏林工業大學交通系統研究所等中德科技創新和文化交流領域機構代表出席本次分會場。
比利時分會場循環互通 協同共進
比利時分會場-環球人才峰會以「循環互通 行穩致遠Dual Circulation & Reinvigoration」為主題,發揮主辦方GTB環球科創資源中心廣泛且深入的歐洲科技合作資源優勢,啟動中歐高層次人才智庫對話:包括世界綠色設計組織主席、原國務 院參事石定寰,原歐盟駐華代表團公使銜參贊、國際智慧財產權商業化委員會委員Günther Marten,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歐盟委員會高級顧問羅納德·霍爾,為疫情危機與大變革下的中-歐科創合作做出了總結,並以歐中科創合作和歐盟政策的解讀在為「新冠紀元後」,與峰會主辦方的智庫合作提出了包括Green Deal (綠色新政)、IURC(區
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歐盟委員會高級顧問羅納德·霍爾
域間可持續發展計劃)的合作策略。本屆峰會還邀請到比利時三所高校的代表和區域政府代表:比利時東佛蘭德省與根特大學首席代表張弛先生,林堡省歐洲區域人才主任Nina Bos, 希冀將比利時生物科技、光學、物流等領域的先進科研實力與廣州高校開展融合。峰會也邀請到海外科技人才代表Checkpay CEO於喆先生,講解在以金融科技成功覆蓋北美與歐洲200餘家銀行與萬餘家企業支付系統的成功經驗。活動承辦人王子陵先生表示,已經在廣州啟動了歐中可持續發展研究院與比利時大學的合作準備,為深度承接歐洲科創項目與落實協同研發打好基礎。
以色列分會場匯智創新 全方位助力科技發展
以色列分會場的主題是「粵以融合.匯智創新」。通過圓桌交流分享會以線上線下聯動的方式,邀請以色列科技公司的負責人、以色列留學歸國創業公司負責人、以色列在中國創業公司的CEO、以色列教育公司負責人、中以國際科技合作產業園CEO和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代表參加,大家從多角度多維度對中以兩國在人才、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合作創新提出了自己的見地、分享經驗和融合性建議。會議上,中國留學以色列同學聯合會粵港澳大灣區分會進行了揭牌儀式,大灣區的政策和產業優勢將吸引更多的留以歸國人才匯聚,在這片沃土創新創業。來自廣州生物島中以基金投資的維特爾非接觸式生命體徵監測設備系統公司和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的科技項目進行了路演。本次大會還同時設立了以色列展區,展示來自以色列的科技項目和人才資源。本次海交會首次設立了以色列展區和圓桌交流會,將充分發揮中以兩國科技創新的互補優勢,為以色列創新創業企業與高端創新人才落地廣州、拓展粵港澳大灣區廣闊市場提供重要平臺和紐帶。目前,廣州市正創造條件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高質量發展的需求會給雙方帶來更多的合作機會。以色列擁有發達的風險投資體系和成熟的技術轉移機制,在信息技術、人工智慧、生命科學、清潔能源、現代農業等領域具有世界一流的研發和服務能力。希望今後以色列元素會更加豐富地參與大灣區的建設,希望雙方加強互信與往來,不斷深化合作關係,為廣州與以色列開展創新合作樹立典範,為廣州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發揮更大作用。
英國分會場海聚英才 知名企業組團招徠留學人才
英國分會場的主題為「海聚英才 築夢遠航」,邀請了中國駐英國大使館教育處公參張晉、倫敦董事協會倫敦區主席David Stringer-Lamarre、創業者代表、牛津大學衍生公司OSF首席技術官張兆熙、第27-28屆全英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主席張峰、海聚科技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孫琦琳等嘉賓分享,廣州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吳林波出席並致辭。
據悉,自12月初2020海交會英國分會場人才對接環節報名啟動以來,指定報名和承辦機構海聚科技投資有限公司收到了逾500份中國留英學子的求職申請。他們來自英國40餘家高等學府,其中不乏牛津大學、劍橋大學這樣的世界頂級名校,更令人驚喜的是,報名人員中92.6%以上為碩博學歷,其中碩士佔76.2%,博士佔16.4%。
留學精英們的求職熱情也激發了粵港澳大灣區知名企業HR們的極大興趣,包括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廣東空天科技研究院、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廣東省實驗室(廣州)、廣州小鵬汽車等企業紛紛拋出了橄欖枝,通過視頻面試與在英留學人才1對1交流。
小鵬汽車嵌入式部門總監和求職者視頻面試試
日本分會場開放共融 領創新材料大時代
本次日本分會場活動以「開放創新,協調發展」為主題,以學術交流和創新創業為驅動兩輪,由第一部分學術論壇,第二部分企業家論壇組成,共邀請四位知名專家和企業家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和投資創業發展動向。由日本華僑華人博士協會承辦。由於疫情影響,特別是近日東京的疫情面臨嚴峻的局面,活動採取了網絡直播形式舉行。日本華僑華人博士協會創會會長,名譽會長程京德教授等博士協會代表也在廣州主會場參加網上交流互動。
中國駐日本大使館教育處公使銜參贊胡志平先生指出,幾乎所有在日科技團體都參與到2020海交會活動中來了,很有意義,其本人也從多次作為教育部和駐日使館的代表參加海交會的經歷,讚揚「中國留學人員廣州科技交流會」率先開啟了大規模引進留學人員回國創新創業和為國服務的先河。希望博士協會不忘初心,堅持宗旨,更廣泛地團結在日博士人才,充分發揮獨特優勢和作用,以更高的站位、更寬的視野、更大的抱負,攜手各留學人員團體開展高水平的創新創業和學術交流活動,主動為國家現代化建設作出等多更大的貢獻。
之後日本國立千葉大學工學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魯雲先生和日本國立室蘭工業大學副校長,博導,董冕雄教授分別圍繞「新材料」和「人工智慧」發表演講。
日本國立室蘭工業大學副校長,博導,董冕雄教授
期待通過本次活動能夠吸引更多留日學人去大灣區創新創業,實現自我價值。
(責任編輯:張洋 HN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