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塊場地。同一側籃筐。同樣的風車扣籃。相隔19年。
如你所知,勒布朗-詹姆斯在近日的一場主場比賽中上演了背身大風車扣籃的好戲,03-04賽季,18歲的詹姆斯曾在湖人的頭上上演過類似的鏡頭。19年前,年輕的科比-布萊恩特也曾在斯臺普斯中心球館演繹過這個畫面。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詹姆斯看著自己18歲的風車扣籃寫道:「18歲的老成,35歲的年輕。」詹姆斯看著他與科比扣籃的對比視頻,這樣寫道:「致敬我的兄弟!一生曼巴,傳奇永不逝去。」
關於詹姆斯與科比的故事,你們最近應該看到、聽到很多了。這一次,我想跟你們聊一聊另外一件事:詹姆斯致敬科比的大風車扣籃的照片,是哪位攝影師的佳作?他又是如何拍到最佳瞬間的呢?
本文的主人公叫安德魯-伯恩斯坦(Andrew Bernstein)。
安德魯在NBA搞攝影將近40年了,詹姆斯那張致敬科比的大風車扣籃照片就是他的傑作。他自己有個網站,關於近代NBA歷史的經典照片都可以在那裡找到。魔術師VS伯德,魔術VS麥可-喬丹,身穿8號球衣的科比VS多名運動員的照片應有盡有。他甚至還抓拍到了科比曾經隔扣詹姆斯的瞬間,以及庫裡在拿到總冠軍之後狂喜的畫面。
但是,安德魯-伯恩斯坦還有其他身份。他還是快船隊、國王隊和洛杉磯火花隊(WNBA球隊)這3支球隊的官方攝影師。在拍攝到詹姆斯那張扣籃的照片之後,美國知名體育媒體《體育畫報》採訪了他,安德魯告訴了我們關於這張照片背後的故事。
記者本-皮克曼問:告訴我這張照片的拍攝過程吧?
安德魯-伯恩斯坦:我用了多個遠程攝像機,它們就在我對面。在不同的位置,我們大概有5個不同的攝像機,它們都在對著籃筐。我不得不在一瞬間就得決定我是否要按下快門,如果我認為那是一個好的瞬間,我就會按下遠程遙控按鈕。
老實講,這真的取決於多個因素,其中一個叫「幸運」。不過這種幸運並不是偶然的,這取決於你做了多少準備工作。
記者:當詹姆斯快速奔襲的時候,你當時在想什麼?
安德魯:很明顯,我看到了那個趨勢(詹姆斯扣籃)。當我看到他起飛時,我本能地按下了遙控快門的按鈕;當我看到他已經騰空之後,在一毫米的時間內,我再次按下快門。不過,很快我意識到,那可能不是一張好照片,因為籃球很可能會蓋到詹姆斯的臉。
記者:你知道你拍下了這張絕佳的照片了嗎?
安德魯:我看了那個鏡頭的回放,他們回放了兩次,我當時懷疑我拍照的時候是不是有點晚了。之後我把照片傳給了我的助理,說:「夥計,當它(拍照瞬間)來臨時,我喜歡從不同角度看一看它們到底都是什麼樣子。」我們當時從5個角度進行拍攝,如今這張被稱為「絕佳」的照片,來自於地板角度。
記者:你為什麼認為這張照片可以與球迷產生共鳴?
安德魯:這是一個好問題,因為我沒有期望這個。球迷的反應讓我感覺不可思議。我認為有很多東西凝結在其中。這個時刻似乎停止了,它關于勒布朗。這是勒布朗的第17個賽季。球迷很少能看到他還能做出那樣的扣籃動作,儘管年輕的勒布朗經常做那個動作。
而且,我認為這是一張非常酷的照片。它非常有對稱性。我想過我拍攝過的多張經典照片,這一張可能是我覺得最令人興奮的照片之一。所以,對我來說,我覺得很酷。它意味著我在做正確的事情。
記者:看到這張照片像「病毒」一樣傳播,你感覺如何?
安德魯:我打算老實告訴你,過去幾周對我來說真的很難……你知道,科比無處不在,這張照片讓我有種撥雲見日的感覺,一掃陰霾。
記者:詹姆斯與科比的對比照,你感覺如何?
安德魯:他們兩人的職業生涯非常相似,他們都是令人難以置信的運動員。但是,在他們早期的職業生涯,科比要比勒布朗更喜歡扣籃……我有幸拍攝了科比20年,現在我能拍攝勒布朗真是太了不起了。我確定他嘗到了「青春果汁」的感覺,當他完成那個扣籃後。
記者:拍攝這支湖人與之前的湖人有何不同?
安德魯:首先,當你能拍攝超級球星時總是很有趣的。但,也充滿了挑戰。每場比賽我都手忙腳亂。老實講,濃眉與勒布朗同框的比賽照片是很難拍到的。它不是那種困難——魔術師與賈巴爾同框,或者科比與奧尼爾同框,濃眉與勒布朗在打球時總是處在不同的位置。這非常考驗你的耐心,你的注意力。
記者:這張照片在你心中最佳排第幾?
安德魯:這張照片非常棒,因為那是勒布朗-詹姆斯。因為科比去世,我最近非常傷感,我看了科比一張又一張扣籃的照片。我也拍攝過很多勒布朗在騎士扣籃的照片。作為一名攝影師,看到別人說某些照片拍得不錯的時候,我心裡總是很感激。這就是對我的回報,也是我感到非常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