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代的李白、徐渭到近代的錢學森、錢偉長,古往今來,天才從未斷絕。而現代就有這麼一位天才,他小學二年級就已經做起了高年級的數學題。
小學三年級就把初中的數學學完了,四年級就學完了高中數、理、化,到了五年級更是開始專研現在讓無數大學生頭痛的解析幾何和微積分。
謝彥波,11歲進入中科大,15歲考取了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所的研究生,成為了我國年齡最小的研究生。可以說,他就是一個活著的神話,是當時無數人心中當之無愧的神童。
如今,距其進入中科大已經過去了40年,當初那個滾動著一隻鐵環去報到的少年現在如何了呢?
天才的沉默與轉變
謝彥波1966年11月出生,他的父親是湖南醫學院的一名物理教師,這就讓得他能夠在那個動蕩的年代依然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然而,謝彥波的童年卻並不美滿,因為父母工作的原因,他從一歲開始就交給了鄉下的奶奶照顧。因為童年缺少父母的關愛,所以他表現得極為內向,不擅長與人交流,並且就算是後來謝彥波回到了父母身邊也一樣。
在很多時候,謝彥波表現出來的完全是一個連說話都不會用第一人稱「我」的笨小孩,他的這種內向性格讓得其母親在很長一段時間都在擔心其會不會是一個榆木疙瘩。
尤其是在上學之後,謝彥波的這種性格更是讓其老師感覺到為難。因為他很少與同學交流,對於老師的問題他也不回答,他的這種沉默讓得老師不得不將其在學校的表現告訴其父母。
與謝彥波母親面對這種情況只能一味著急而不知道解決辦法不同,他的父親想到了一個好主意。
孩子總是喜歡童話的,於是謝彥波的父親就以童話故事《木偶奇遇記》為契機打開了謝彥波的心扉,同時通過引導成功的讓這個沉默的孩子變得活潑了不少。儘管如此,他在與人交流時還是表現得有些羞澀。
天賦的發現
因為謝彥波的父親的湖南醫學院的一名教師,所以他會時不時的檢查兒子的作業完成情況。同時儘可能的解答兒子遇到的問題。
就這樣,在謝彥波讀二年級的時候,謝彥波在一次檢查作業的過程之中發現了不尋常之處,自己的兒子所做的題目已經超出了教師所授的內容。
於是他就詢問自己的兒子緣由,當他知道自己的兒子對於高年級的很多課一聽就會的時候,在驚訝的同時他也明白了自己的兒子前途不可限量。
因此,謝彥波的父親開始為兒子制定作息表,自己親自教授他知識。謝彥波在艱苦的學習之中將自己的天賦充分發揮了出來,許多高中甚至大學的課程都被其早早學會。
在湖南醫學院的一次高中生數理化競賽之中,他更是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當時他才只有小學文憑。
經過了這次的競賽,謝彥波出了名。很快,中國科技大學就派專員來對這位天才面試,而測試結果也讓中科大為謝彥波敞開了大門。
謝彥波的數學有大學一年級水平,其他功課也達到了高中畢業水平。於是,11歲的謝彥波進入了中科大的少年班,由此,謝彥波被人們冠以「天才」之名。
天才波折的大學生涯
可能很多人都聽過一些關於天才進入大學之後不思進取導致淪為庸人甚至被退學的故事,但是很顯然,謝彥波並不是這類故事的主角。
他大學生涯的前半段簡直就如開了掛一樣,不僅提前一年完成學業,同時在15歲就考取了本校的研究生。然後18歲跟著中科院副院長周光召讀博士,可以說憑藉著謝彥波的天賦不出意外拿下博士之位是非常輕鬆的。
然而,無論謝彥波在學業之上如何的天才,但說到底他也還只是一個涉世未深的青年,也是會有青年人的毛病的,加上性格上的問題,讓得這位天才在人際交往之中表現得極為自傲甚至是自大。
他難以聽取別人的建議與不同觀點,所以在與導師進行探討的時候經常頂撞導師,於是他的博士路便就此終止。
當然,對於謝彥波來說,他可不會輕易就放棄讀博士的,所以後來他又申請到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讀博士,還是跟隨獲得過諾貝爾物理學獎的菲利普·安德森教授學習。
原本在很多人看來,對於天才謝彥波來說,這次無疑是一次絕佳的機會,很可能他就會成為下一個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然而,這次卻成為了這位天才人生的轉折點。
留學生涯的結束
對於菲利普·安德森教授,許多人都有著一個相同的看法,那就是自傲。當然,這位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的人是有資格自傲的。
自傲的人最為討厭的就是遇到一個比自己還要自傲的人,所以這位教授對於謝彥波的性格原本就不太喜歡。加上謝彥波研究的方向剛好又與這位教授相衝突,所以其論文自然是難以通過的。
原本這種事只需要一個良好的溝通就能夠解決,然而謝彥波又恰好不太會處理人際關係,於是謝彥波與導師的關係日益緊張。甚至還出現了他拿著槍或者菜刀威脅安德森的傳聞,當然這種事很大可能是假的。
不過當時恰好出現了留學生害死教授的事,這讓得許多人一下子就聯想到謝彥波,他有時候所表現出來的性格無疑是很極端的,這就讓不擅長交際的他極為被動。後來,出於種種考慮,中科大的一位副校長決定讓謝彥波回國,於是其留學生涯和博士之路就此結束。
天才的謝幕
回國之後,或許是有感於自身在學業上的失利有愧於天才之名,謝彥波更加的沉默寡言。同時他對於學術研究的熱情也漸漸淡了下來,雖然談不上如仲永那般泯然眾人,但是其後來的成就也沒有達到人們的預期。
褪去了天才之名的謝彥波最終只是回到了中科大做了一名物理教師,並且有了自己的家庭,過著平凡的生活。
回想謝彥波的經歷,曾經轟動一時的天才最終卻被人們淡忘,自身也未能達成夢想。難道是謝彥波在學業之上懈怠了嗎?
當然不是,或許他比我們大多數人還要努力,只是很可惜他卻沒有大多數人的健康心理。可見,人際交往也是一個人的成功必不可少的因素,對於謝彥波最終的結局,我們這只能感覺到惋惜而已。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圖片或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作者聯繫,如反映情況屬實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責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