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擾亂了整個社會秩序,致使各行各業都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損失,企業不能開工,員工不能上班,市場不能買賣,街道沒人逛街;各城市、社區、村莊和各單位、商業綜合體等都嚴格限制人員進出,人們的活動空間被嚴重壓縮,大部分人都只能待在家裡,足不出戶,由疫情帶來的不便和損失難以估量。雖然國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去抗擊疫情,但是對於個人來說,未來的生活還是需要自己去面對和承擔。
我們常說:危機就是轉機!每一次災難過後都會是一場革命,有些公司倒閉,有些公司崛起;有些行業衰落,有些行業突起。這就是現實!疫情給了我們沉痛地打擊,嚴重破壞了我們的生產生活模式,但也給我們敲響了警鐘,讓我們能夠重新認識自己,重新規劃,重新思考。那麼,作為普通人,我們應該如何在疫情中或者疫情過後去彌補損失、尋找商機呢?
在這次疫情中,我們每個人都已經深刻地感受到了:有些東西是我們真的需要的,有些東西是社會要求的,有些東西是我們被迫接受的。不管是哪一種,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需求。只要從客戶需求的角度去構建自己的商業邏輯,去定位自己的商業模式,我相信,總會找到一條出路。
什麼東西是我們需要的?
民以食為天,一頓不吃餓得慌。食物,是人們維持生命和生活的重要能量來源,並不會受疫情的幹擾而停止。然而,由於這次疫情的特殊性,可以人傳人,造成了部分市民不敢出門買菜,不想去菜市場。我們看一組數據,從除夕到大年初八,每日優鮮實收交易額同比去年增長了350%,春節七天總銷量更是突破4000萬件。為何在眾多行業都停滯或者艱難的時期,每日優鮮的業績可以這麼出色,原因就在於:新鮮、實惠、方便。一旦客戶的消費行為固定下來,網購或者基於社群營銷的市場就非常巨大。
不僅是每日優鮮、盒馬生鮮、和錢大媽這樣的平臺受益,特色農作物也能藉助網際網路營銷,取得非常巨大的效益。2月6日淘寶吃貨的直播間,一場直播就能賣掉10000斤西紅柿,15000斤蔬菜和6000斤草莓。現如今,人們越來越重視生活品質和食品安全,更青睞於來自鄉村的純天然、有機綠色的食品。這是每一個普通人的機會,也是可以參與其中的財富秘密。
什麼東西是社會要求的?
新型冠狀病毒阻擋了人們出門的腳步,學校開學一拖在拖,為此,教育部要求各類型學校堅決貫徹「停課不停學」的指導方針,儘快把教育資源上線,開展線上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教育是千千萬萬中國家庭最重視的一環,也是投入巨大的一項。中國線上教育規模逐年增長勢頭非常強勁,從2011年的574.9億到2018年的2670.6億,7年增長了近500%,市場前景非常廣闊,因此湧現出了一大批諸如VIP? KID、猿輔導、作業幫和網易有道等一大批獨角獸。作為普通的個人,應該如何分享這杯羹?大樹底下好乘涼,可以藉助各教育平臺龐大的影響力,發揮自己的特長展開線上教學、輔導;當然,有技術的朋友更是可以考慮往線上教育的方向去研發app等。
什麼東西是被迫接受的?
這個春節流傳著許多這樣的段子:初二,晴,大樹晃動1693次,被吹掉486片樹葉,小鳥叫了167聲,飛來飛去196次……不難發現,人們內心是空虛和寂寞的,也正因為這樣,短視頻迎來了爆發式的增長。抖音發布的《2019抖音數據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1月5日,抖音日活躍用戶數已突破4億。未來的盈利就是流量,流量為王已是不爭的事實,誰的用戶黏性更大, 誰的粉絲數量越多,誰就越能在流量越貴的情況下取勝。若能基於抖音龐大的流量和用戶數,借勢挖掘商機就顯得非常的必要。
對普通創業者來說,最容易的成功是借勢,藉助大平臺、大渠道才是正確的選擇。羅振宇在2019年演講上提過:小趨勢。比起普通人無法把控的大趨勢,真正能給所有人帶來機會,從細微處引發大變化的,恰恰是我們身邊的各種「小趨勢」。廣西草根青年許華升,在短視頻平臺混跡多年,一直不溫不火,後來藉助短視頻爆發的勢頭,成功完成逆襲,成為廣西第一網紅。諸如許華升這樣的草根人物從醜小鴨變成白天鵝的事跡比比皆是,他們除了堅持,更重要的是懂得借勢,懂得分享有價值的內容。共享經濟是趨勢,未來人人都是IP,人人都是創業的主角。
我是「七天提高記憶力」,感謝你的閱讀。喜歡我的朋友歡迎點讚、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