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波蘭,中午時分抵達距波蘭第二大城市克拉科夫西南60公裡的小城奧斯維辛,這是二戰中納粹德國建立的最主要集中營。下車之後,遠遠眺望奧斯維辛集中營的大門,不由的使我想起2019年在大連旅順參觀「日俄監獄舊址」的情景,那裡稱它為「東方奧斯維辛集中營」,是沙俄和日本先後在中國土地上建立的屠戮中國人民的魔窟,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它昭示著那段屈辱的歷史,也警示著國人勿忘國恥。
今天,我們來到了奧斯維辛,它原本是波蘭南部一個寧靜而美麗的小城。但二戰期間,納粹德國在這裡設立了最大的集中營,發生了滅絕人寰,慘無人道的驚天慘案,殺害了400多萬人,成為地球上最令人傷感的地方。奧斯維辛集中營,在短短一兩年時間裡,數以百萬計的猶太人在這裡經受嚴刑拷打被屠殺,這是納粹德國犯下滔天大罪的歷史見證。1945年1月27日,蘇聯紅軍解放了這裡。
對二戰的反思一直貫穿於德國戰後的歷史中。德國戰後的歷屆領導人都把大屠殺視為「全體德國人的恥辱」。納粹在二次大戰對猶太人的殺害,後來的德國人作出了彌補,深深地向死難者表示真誠的懺悔和愧疚。七十多年來,德國人對種族屠殺的反思不斷深入,已經成為德意志民族自身認同的一個組成部分。在柏林的維騰堡廣場上有一塊黑底黃字的警示牌,上面寫著——「我們永遠不能忘記的恐怖之地」,並依次羅列了各納粹集中營的名字。
七十五年後,我們來到這裡,抱著沉重的心情,重新翻開這無比悲慘的一頁,感觸頗深,祈禱世界遠離戰爭、永鑄和平。
2019年9月我曾來到旅順日俄監獄舊址,作為國人,必須來這裡看看。這裡曾是日本侵略者關押和殘害中國愛國義士和國際反戰人士的地方。
鐵絲網密布的高牆內。這座人間地獄被稱為「東方的奧斯維辛」。
七十五年後的今天,我們來到波蘭奧斯維辛集中營。這裡曾關押著來自德國、蘇聯、波蘭等三十多個國家的猶太人、吉普賽人、戰俘、知識分子、抵抗組織成員。
這裡是奧斯維辛集中營2號營地。此處看起來是個很普通的地方,一條鐵路通向一排紅色建築的門樓。可這個鐵路當年是專門運「犯人」和相關物資的。
集中營的入口就是著名的死亡之門,很多電影拍攝均取材於此。這是個駭人聽聞的殺人工廠!奧斯維辛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評為世界遺產,警示大家不要忘記這裡曾經發生的慘案。
進去了就是一個巨型墳場,大概有將近200公頃,好幾十個木製(磚砌)的宿舍,條件非常惡劣。
看到的是那條伸向遠處的鐵軌,這條鐵路當時聯通歐洲鐵路網,也被稱為是歐洲猶太人的死亡鐵路。在不遠處分裂出兩條不同的軌道,納粹直接在此篩選火車運達的囚犯,沒有勞動能力的人直接送入毒氣室,被處決;而能勞動的可苟延殘喘一段時間。人生的命運就此完全改寫。
剛下過雨,路面泥濘潮溼坑坑窪窪,非常難走。這裡大部分的營地在當時納粹撤退時被毀屍滅跡了,只留下一些斷壁殘垣以供後世神傷。
進到屋內,所謂的集體宿舍密度相當高,而且營房是木製的,冬天幾乎沒有取暖裝置,到寒冷的冬天,「犯人」的死亡率非常高。
成百上萬人的苦難,就堆積在這裡。讓人心生不快,壓抑的說不出話來。
四周都是高聳的鐵絲網,看著就充滿威懾力。
給人的感覺更多是空曠與肅殺,穿過鐵絲網望向遠方的樹林,我們都知道路的盡頭會是什麼.
守衛塔向前望,鐵路盡頭森林處就是一處毒氣室+焚屍爐的殘跡,它們就是通向死亡的終點。
在此見到了一位白髮老人,由一個中年女子攙扶著。我不清楚他跟集中營有什麼關係,只見他站在一棟房子前雙眼緊閉,念念有詞,而那微微顫抖的身軀,頓時覺得壓抑的喘不過氣來。
這兩張照片是當時一個攝影師拍攝關於奧斯維辛的記錄,德國人逃離後這照片被一個倖存的捷克猶太人發現,在五十年代公布出來廣為人知。如果沒有奇蹟發生,照片裡的所有人應該早已消失在那鐵路的盡頭。
生活在今天,很難有機會從生與死的角度來理解人性。從這一點說,奧斯維辛能讓人真切地感受人性泯滅的極限,喚醒內心對人性的重新思考。遠處森林裡每年盛開片片白色小花,它們在盛滿百萬人骨灰的大地綻放。
生命是脆弱的,珍惜和平,遠離戰爭。
文/攝影 國強(待續)
海貝讀書會QQ群號:332092087
投稿郵箱:haibeidushuhui@163.com
定位:以讀書研討為核心的學習成長型社群。
宗旨:倡導並引領終身學習,搭建分享交流的平臺,讓加入書友共同成長共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