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是父母眼中沒營養的垃圾食品,
卻是陪伴很多人人間美味,
說大了,算得上是亞洲人的一種鄉愁。
小時候坐綠皮火車,紅燒牛肉麵滿車飄香;在陌生城市宵夜,必須來一碗杯麵;追12集韓劇,有6集都要煮一碗辛拉麵……美食家蔡瀾也是泡麵忠粉,多次在社交平臺談論,甚至在海外創作《尋味歐洲》時,每日早餐幾乎都是泡麵!
過什麼七夕!
世界方便麵日不香嗎?
今年8月25日是「泡麵之父」誕辰110周年,
哥買來各種網紅泡麵,
化身泡麵富翁
日食八碗,泣血親測!
# 尋味根源·中國
泡麵是日本發明的?是,且還是日本國民評出的「20世紀最偉大發明」,當然泡麵的根在中國。
三鮮伊府麵
泡麵最早的雛形,出自乾隆年間福建汀州的書法家伊秉綬,他的家廚是河南開封人,創製出一種「油炸的雞蛋面」,取名為伊府麵。最早記載於民國初期《揚州續夢·揚州面點》中「伊秉綬曾任揚州知府,伊府麵即其所創。」
隨後伊府麵分為三支,一支向北走回到開封,在當地被稱為三鮮伊府麵;一支從揚州流傳到周邊江浙滬,幹燒、雞絲伊府麵仍保留在傳統餐館內;還有一支一路向南,來到伊府老家福建及鄰省廣東。
臺南著名的鱔魚意面
沒錯,你如今在臺灣吃的「意面」不是義大利麵,而是伊府麵!因為當它傳到與福建一海之隔的臺灣鹽水,被當地人稱為「意面」。
# 泡麵測評
華豐"三鮮伊面"
南下的伊面在廣東被發揚光大,1986年,中國最早的泡麵之一——華豐"三鮮伊面"在珠海被製造出來,成為一代經典,如今也仍能買到!
口味:海鮮和雞湯味適中,麵條很軟。
保留經典,但畢竟是20年前的產物,一包粉的「簡陋」配料,現在看來實在太寡淡!如果想品嘗,建議加一些海鮮丸子吧。
# 泡麵誕生·日本
泡麵可是「希望之面」!大家耳熟能詳的「泡麵之父」安藤百福(原名吳百福),1910年在臺灣出生,街邊的臺式意面也在他的記憶裡若隱若現。他在動蕩的時代來到日本,經歷三次破產,甚至入獄。一貧如洗時,看到冬日的街邊,人們仍舊不畏風寒在拉麵攤前排隊,就想起家鄉的味道,於是將臺式意面的技藝改良,在麵粉裡加入鹼水,使麵條更加筋道,油炸脫水,再做出雞湯味的乾料,泡麵的雛形誕生!
安藤百福泡麵研究所舊址
這一碗希望之面叫啥呢?
安藤百福為表達對中國與日本的敬重,為面取名「日清」(清即清朝),熟悉嗎?就是如今日清食品株式會社(NISSIN)的由來!
1958年8月25日,經過5年的調製,第一包始祖泡麵「雞湯拉麵」(Chikin Ramen)橫空出世,最初的售價為35日元。
如今被稱作「始祖雞湯拉麵」新垣結衣代言
日清官網60周年回顧
日清始祖雞湯拉麵
口味:雞湯味香濃,湯口感濃厚,麵餅雖是傳統油炸但很筋道!60多年前就能做出這樣便捷的美味,怪不得能讓泡麵風靡世界!
杯麵裡怎麼是叉子不是筷子?
這要從杯麵的發明說起,這是百福在洛杉磯企圖開拓美國市場時的靈機一動!他把雞湯拉麵帶到洛杉磯的多家超市提供免費試吃,但當地人根本不知道這是啥,多數人直接把麵餅弄碎,用叉子扒拉著吃。百福發現還需要用「碗」和叉子來滿足市場。一直到1971年,百福通過不斷嘗試研製出了「杯麵」的形式,也就是現在更常見桶面的前身!
合味道,位於中間的是最早的雞湯杯麵
現在小小一杯的合味道,就是杯麵的始祖經過杯體和調料的改良而成,保留著原本的風味。哥覺得它味道和配料都很良心,唯一的不足,就是太!少!但「麵湯不能超過300毫升、面要滿滿一碗、面要泡3分鐘」是安藤百福最早對杯麵的定義,也一直保留至今!算了,就當留肚子吃更多美食吧。
Tips:面為什麼要泡3分鐘?有很多科學上的過度解讀,其實就是百福他老人家根據自己幾十年的吃麵經驗,覺得「人面對美食時,等上3分鐘會更餓」!
大阪泡麵博物館隧道,又稱安藤百福發明紀念館
其實還有很多耳熟能詳的好吃泡麵,都是日清公司發明的。湯麵還有拉王、出前一丁帶來更多風味,而UFO飛碟炒麵和炒麵大王也都是拌麵中的翹楚!
# 國民主食·韓國
1960年,當時韓國經濟凋敝,政治混亂。三養食品(SAMYANG)從日本引入製作泡麵的機器,製作出「三養拉麵」,加上樸正熙政府在 1965 年制定「混麵粉獎勵政策」,鼓勵人們購買方便麵,幾年之間,方便麵銷量從 240 萬袋爆漲到 1500 萬袋,深入韓國民間。
感覺沒吃過?因為它確實有些「清湯寡水」,連韓國自己人都有些吃不下!
《請回答1988》,泡麵幾乎出現在所有大火韓劇中
辣才是好吃?
有一位叫辛春浩有人覺得三養太清淡,作為韓國農心株式會社(Nongshim)創始人的他推出了「石鍋牛肉拉麵」,後又認為辣是韓國人最喜歡的味道之一,研製出了辣白菜面。辛拉麵的推出正值漢城亞運會、奧運會之際,也成為漢城奧運會的贊助商,兩場運動會結束後,辛拉麵已佔韓國方便麵市場六成!
辣就是好吃!
三養或許受了打擊,那就辣到底吧!推出變態辣的三養火雞面,在全球掀起了熱辣挑戰,讓辛拉麵也驚呆了。
現今,韓國人均方便麵年消費量達74 袋,也就是平均每5天就要吃一包泡麵。
農心辛拉麵 辣白菜味
口味:韓國面大多需要水煮,口感也更加Q彈,深夜煮麵也成為追劇的一種儀式感。水煮麵條是一絕!辣白菜味則是韓國泡麵的代表,在網紅泡麵出現之前這是哥家中必備的面。甜辣的泡菜和辣醬是韓國料理的靈魂,與韌勁十足的拉麵相融十分可口,加一些白菜更滿足。
三養辣雞肉味拌麵(火雞面)
橫空出世的三養火雞面,讓辣這種欲罷不能的味道與拉麵融合。辣味、雞肉香、韓式豆醬的味道相融,哪怕要喝十杯水也值得。
# 真·泡麵大國·中國
韓國人均消費最多,而中國則以年均400億份(約佔全球銷量4成)的泡麵銷量成為當之無愧的泡麵大國!泡麵在中國的發展,同樣與經濟發展密不可分。
1970年,中國第一袋油炸方便麵在上海益民四廠誕生,隨後上海冠生園的美味肉蓉面、上文提到的三鮮伊面等都已經出現,但大多不溫不火。直到康師傅從臺灣來到大陸。
康師傅賣油受挫,才有了方便麵!
1978年,中國臺灣食用油企業頂新背後的魏氏家族來大陸開闢糧油市場,為營造健康清香油的形象,就用「康」來指引健康,「師傅」則是當時有親切、責任感和專業化的稱呼,品牌名由此而來。廣告鋪天蓋地,但大家用慣了散裝油,當時十幾塊一瓶的清香油實在太貴,康師傅也面臨窘境。
不過魏應行帶著泡麵在走南闖北時,很多人都來問這吃的是什麼美味,他又發現當時大陸的火車運力十分強大,若是製作方便麵,或許能搶佔市場。於是以家鄉的臺式紅燒牛肉麵為原型,研發了方便麵。1992年上市,正逢鄧公南巡講話,掀起人才流動大潮,就此就火遍全國!之後統一集團也來到大陸,同樣以紅燒牛肉麵為主打,使得這一口味陪伴我們走過近30個年頭,成為方便麵的口味代表。
在哥看來,除了紅燒牛肉,就屬老壇酸茶酸爽。統一集團在2003年發明的老壇酸菜面,先在四川扳回一局,在2008年在全國投放,改寫了康師傅紅燒牛肉麵對主流口味的定義!
# 風情萬種·東南亞的國家
1990年代,方便麵也來到東南亞,因其較貴的價格成為大家秀優越的物品。當地人將傳統湯底融入,更加追求口味的完美及調料的豐富。
KOKA雞湯味方便麵
口味:保留馬來西亞溫熱清香的雞湯,沒有多餘的香料,比起日清雞肉味更濃一些!
YUM YUM泰式青咖喱面
口味:YUM YUM還原泰國青咖喱味道,還有香茅、蝦醬、椰奶,泰風十足,咖喱湯底非常正宗!
Reeva牛肉味面
口味:這是十分驚豔的一款面!看起來小小一袋,一包粉料和油包就能帶來越南牛肉湯的味道!麵條口感與米粉相近。
# 最好吃的泡麵與泡麵之神
哪家的泡麵最好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泡麵愛好者應該都聽說過美國的「泡麵達人」「泡麵之神」網紅Hans Lienesch,他絕對是泡麵腦殘粉,截至2020年初,在他創建的世界泡麵評測網(www.theramenrater.com)上記錄了3400種方便麵的評測!且每年都會發布10佳榜單,國內很多泡麵評測都會參考。
# 泡麵推薦
Laksa全麥拉麵
2020年的榜單中,新加坡的Laksa全麥拉麵連續五年第一!它需要先用罕見叨沙香料以及椰奶粉調配濃鬱湯汁,湯料特足!然後再燒水,將拉麵煮7分鐘以上,讓全麥麵更勁道。雖然有些貴,不過味道確實讓人驚豔!有一瞬間仿佛來到東南亞的海邊。
阿舍乾麵牛肉味
來自臺灣的阿舍乾麵位列榜單第五,是拌麵一甲,一個醬包就帶來豐富口味,寬面吃起來更有嚼頭,不油膩,就是分量比較少,看起來也光禿禿的,吃不飽!
泡麵誕生至今,已有六十多年歷史。
如今,各種網紅方便麵輩出,
高度還原一碗近乎完美的面點,
成為年輕人追求速享的生活美味的代表,
陪伴著我們日日夜夜,
你有哪些愛吃的泡麵,快來跟我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