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張家港:最大縣域「強村群」念好現代化「三字經」

2020-12-22 中國青年報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楊溢 中青報·中青報記者 李超)9月17日,在江蘇張家港市農村發展大會上,張家港農業農村現代化品牌正式發布,18個村企聯建項目籤約,18個村(社區)獲得銀行授信,首批26名興村特崗書記到崗履職……一系列聚焦農村項目、資金、人才的創新大招,擂響了港城爭當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排頭兵的戰鼓號角。

從蘇南「邊角料」躍升為全國明星城,敢於爭先的張家港一直是「三農」工作的「先行軍」、城鄉發展一體化的「老典型」:58個村村級可用財力超1000萬元,組成了全省最大的縣域強村群體;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5萬元,城鄉居民收入比縮小到1:1.953。

張家港市委書記潘國強表示,近些年來,張家港緊扣一個「轉」字,校準強村富民新方向;聚焦一個「美」字,搫畫「五彩鄉村」新畫像;寫好一個「和」字,講好文明善治新故事,用紮根鄉土的「火熱實踐」,領跑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新徵程。

一個「轉」字,校準強村富民新方向

村級集體經濟是建設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支撐,也是實現農民共同富裕的根本保障。「張家港村集體經濟基礎總體良好,但發展瓶頸也日益凸顯。」張家港市政協副主席、農業農村局局長徐江坦言,近年來,隨著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加快,使得土地等發展資源日益緊張,農村可持續發展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村集體收入來源單一,大多為工業廠房出租,但產業層次相對較低,散亂汙問題不少;各村之間發展不均衡,一些經濟一般村的年收入僅僅是強村的一個零頭。

近年來,張家港大力推動土地、資金等資源要素,在城鄉雙向流動中向農村傾斜、在城鄉均衡配置中向農村集聚,全面釋放農村發展潛力、激發農村發展活力。

金秋時節,位於張家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楊舍鎮)福前村的7000平方米美食街基本建成,由拆遷過渡房要改建成共享農莊即將開門迎客,800畝的生態採摘園也迎來了豐收季,一座千畝「農旅融合示範合作園」承載著富民強村的新希望。

「到今年底,一條延伸到福前村的城市主幹道剛好通車,城裡人可以第一時間到我們這來『嘗鮮』。」張家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楊舍鎮)福前村黨委書記趙國忠說,有了這個項目,福前村村級可用財力年底有望突破2000萬元。

張家港市通過推進農業與文化、旅遊、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讓農民分享更多二三產業增值收益。同時,鼓勵引導村集體投資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類項目載體建設,在提升社會公共服務質量的同時,為村集體提供可持續的收入來源。近三年來,該市村集體三產服務業投資佔比均超過70%,其中投資2000萬元以上的重點項目佔到90%。

總投資5億元的張家港市冶金工業園錦豐鎮五棵松科技園,由當地7個經濟一般村聯合投資興建,將引進智能裝備、精密機械、新材料等行業的優質成熟企業和初創企業入駐,打造聚集創新資源、高新科技、高端製造的多功能工業載體,成為園鎮產業創新的新地標。預計,每年可為7個村帶來收益2400餘萬元,為鄉村振興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通過村村聯合「抱團發展」,張家港村級項目向重大項目轉型的步伐不斷加快。數據顯示,2020年張家港市村級集體規劃新增經營性項目71個,計劃投資額38.56億元,其中列入重大項目的有18個,重大項目投資額佔比36.64%。

此外,張家港深入開展省委「萬企聯萬村、共走振興路」行動,引導經濟實力較好的企業、商會、協會等社會力量和有產業發展需求的村實行聯建發展,促進村企「互利互惠、合作共贏」,有力推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據了解,截至9月16日,該市共籤訂村企聯建項目114個,計劃投資額達43.92億元,涉及村數98個,村企聯建率達66.2%。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村黨組織書記是加強村級黨組織建設的「主心骨」、推動鄉村振興的「領頭雁」、維護農村和諧穩定的「當家人」。為培養鄉村振興的尖兵力量,張家港市委部署實施「美美鄉村·薪火計劃」,以村黨組織書記重大典型和村幹部頭部梯隊為培養目標,打造鄉村振興「先鋒領航」基層群雁,為張家港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築牢人才支撐。

這些年來,張家港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基層黨組織一項重大而又緊迫的任務。張家港著力破解發展難題、打造強村群體,鑄就鄉村振興硬實力,進一步增強了基層黨組織凝聚力、戰鬥力,推動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

一個「美」字,搫畫「五彩鄉村」新畫像

村莊環境的「美麗指數」關係著百姓生活的「幸福指數」。近年來,張家港以生態宜居為方向,在保留鄉村「煙火氣」的同時,高標準塑造鄉村美麗新風貌,一張「五彩鄉村」新畫卷鋪展開來。

來到張家港市大新鎮中山村的北橫套河邊,只見小河清波流淌,兩岸綠意盈盈,一幅江南水鄉美景圖映入眼帘。誰曾想到,兩年前,這裡沿河35戶村民家家有違建輔房、戶戶排汙水入河,環境髒亂,河道淤塞,是村裡環境治理的一塊心病。

北橫套河的問題在水裡,根子卻在岸上。中山村積極與村民溝通協調,用整整一年時間,完成了2000平方米沿河違建拆除工作,修起了統一的院牆;沿河留出的5米,做好截汙納管,鋪上健身步道;路邊裝上路燈,沿河種滿綠植,修起了生態駁岸,還建起了3個親水平臺……一條「河暢、水清、岸美」的北橫套沿河風光帶躍然眼前。

「一開始村幹部要拆除我家的輔房,還有些不情願,如今北橫套改造完成,就像在我家門口建了個小公園,日子過得越來越美。」一位村民開心地說。

美麗鄉村也孕育著「美麗經濟」的新機遇。張家港市鳳凰鎮雙塘村肖家巷深挖當地非遺特色,啟動「河陽田園非遺村」項目建設,引進總投資1.2億元的農文旅融合產業項目,打造包括非遺文化廣場、肖家巷雙創中心、河陽文化廣場、鳳凰山花海等18個供遊客遊玩的景觀節點,形成了集觀光、體驗、休閒等於一體的鄉村田園綜合體。

張家港保稅區(金港鎮)永興村,則借著「張家港灣」生態提升工程的東風,從一個默默無聞的江邊村落蛻變成遠近聞名的「網紅村」。去年下半年,張家港灣生態提升工程啟動,對沿江企業、碼頭、養殖場進行全面清理,將四分之三的生產岸線調整為生態岸線,打造140萬平方米濱江親水景觀帶。

臨江而立的永興村搶抓機遇,主動融入「張家港灣」建設,在綠化環境整治、村莊風貌改造和文化內涵提升等方面多管齊下,實現「最美江村」和「最美江灣」深度融合;成立旅遊文化發展公司,以永興生態園為核心,整合農家樂、採摘園、民宿區,打造田園綜合體。「我們永興村碰到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能讓老百姓從保護生態的過程中,帶動鄉村旅遊,讓老百姓直接從這裡面得到實惠。」永興村黨總支書記黃學賢介紹,為了讓江灣邊更富風情,吸引更多遊客,永興村還將打造明清文化古街和紅色文化紀念館,來承載「最美江村」的歷史文化記憶。

近年來,張家港積極推廣美麗鄉村與休閒農業、鄉村旅遊相結合的創建模式,累計建成江蘇省美麗鄉村建設示範村15個、蘇州市美麗村莊示範點13個、蘇州市康居特色村10個、三星級康居鄉村373個。

一個「和」字,書寫文明善治新故事

「入村口的那根電線桿要遷移,會車很不方便,更不安全」「村組道路狹窄,需要拓寬」……在張家港市大新鎮新凱村新啟用的「埭上老家」新時代文明實踐點,一張長方桌,兩條長板凳,村幹部和村民們對面而坐,你一言我一語,聊著身邊的「鬧心事」,議著村莊發展的新路徑,一場「板凳議事會」說不盡的新鄉風。

「村裡工作千頭萬緒,村民各家具體情況和訴求不一,眾口難調。做好農村工作,與村民交心最重要。」張家港市大新鎮黨委宣傳(統戰)委員、新凱村黨總支書記秦燕軍介紹,有了「板凳議事會」,村幹部、黨員輪流坐班,與村民同坐一張凳,齊議一難題,合辦一件事。

近年來,張家港在實現村(居)民議事會全覆蓋的基礎上,創新思維,搭建百姓家門口的議事空間。「民生茶館」「海棠小棧」「文化四合院」等一個個接地氣、冒熱氣的新時代文明實踐點,打通了聯繫服務群眾的最後100米。

2018年,張家港還在全省率先實施「民生微實事」項目,為解決居民群眾身邊的小急難事打開「快捷方式」,通過市鎮兩級2000萬元專項資金,按照單個項目不超過10萬元的標準,快速、精準、有效地推動惠民項目落地。截至目前,張家港市已實施民生微實事項目811個,老百姓身邊一個個「小」問題的解決,彰顯著城市治理的溫度。

張家港市委副書記、代市長韓衛說,「構建『村民說事、村務會商、民事村辦、村事民評』閉環體系,凝聚成『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鄉村治理共同體。」

作為全國文明城市五連冠的縣市級,張家港立足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鄉風文明建設方面的良好基礎,深入推進農村移風易俗,提升鄉風文明水平。

南豐鎮建農村在村民家裡建起「偶俚家什屋」(我家雜貨鋪),打造了一個農具共享的新空間,在一借、一還、一捐中,讓共享、互助、誠信、節儉的文明新風吹進百姓心中;樂餘鎮常豐村推出「文明菜單」,杜絕鋪張浪費,倡導婚事新辦、喜事小辦、喪事簡辦的新風尚……近年來,張家港以修訂村規民約、居民公約為契機,將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孝親敬老等移風易俗內容納入其中,形成制度約束,268個村(社區)均建立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等自治組織,常態化開展移風易俗監督評議活動。

「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平臺全覆蓋優勢,深入推進農村移風易俗,讓文明新風『遍吹鄉野』,久久為功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張家港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朱豔說。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石市鎮創平安念好「三字經」,實現「五無」平安鄉鎮
    石市鎮創平安念好「三字經」,實現「五無」平安鄉鎮 2020-12-17 22: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前進街道念好黨建「三字經」,全力助推基層黨組織規範化建設
    浙江在線9月22日訊(通訊員 李亞 蘇軍)今年以來,前進街道以大力推進基層黨組織標準化規範化建設為抓手,通過念好「查、學、改」「三字經」做法,層層傳導壓力、抓牢抓實責任、強化督促整改,確保黨支部標準化規範化建設工作取得實效。
  • 「自貢」市審計局念好「三字經」推進民法典實施
    今年以來,自貢市審計局念好「學、用、宣」三字經,大力弘揚民法典精神,維護民法典權威,推進民法典實施。「學」字當頭。領導幹部帶頭學,把民法典納入領導幹部學法必修課,納入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內容。開展「法律七進」,將宣傳民法典融入審計工作中,向被審計單位宣傳民法典;駐村第一書記向村民宣傳民法典,指導化解民事糾紛、維護民事權益;以創文為契機,審計志願者向社區群眾普及民法典知識。多種形式「宣」,通過走訪、發放調查問卷、製作多媒體展板等多種形式宣傳民法典。
  • ...市委書記潘國強:在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徵程中爭當排頭兵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勝利閉幕不久,習近平總書記首次到地方視察就來到江蘇,並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著力在改革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上爭當表率,在服務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上爭做示範,在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上走在前列」。總書記深切囑託的背後,是黨中央在新徵程上對江蘇的殷切期許,也為江蘇縣域發展提供重要遵循。
  • 禁賭宣傳月│嘉峪關市公安局念好禁賭「三字經」 奏響和諧「主旋律」
    禁賭宣傳月│嘉峪關市公安局念好禁賭「三字經」 奏響和諧「主旋律」 2020-01-18 18: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面復學後教學工作要念好「三字經」
    升學壓力直接與日常學業表現掛鈎,是畢業生最大的壓力來源;自我認同與生涯規劃的壓力,與人際關係、親子關係、生活圈層、既往生活經驗(包括創傷)有關,對畢業生的心態影響也頗為重要。高一高二學生主要壓力源為家庭矛盾、同伴關係、既往情緒和心理問題、學業壓力等。這些壓力以前就存在,並在居家隔離期間逐漸升溫。初一初二學生的主要壓力源為家庭矛盾、學業壓力和同伴關係。
  • 陸川縣:念好「三字經」 共育「紅少年」
    今年6月以來,陸川縣結合地方實際,以「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為主題,以「大手拉小手,紅色精神進校園」為抓手,創新活動載體,採取強有力措施,念好「學、走、悟」「三字經」,組織廣大師生讀紅色書籍,聽紅色故事,尋紅色足跡,激發廣大師生愛國情懷,引導學生銘記紅色歷史,爭做新時代好少年。
  • 西峽縣陽城鎮:念好法治扶貧「三字經」
    在脫貧攻堅決勝之際,西峽縣陽城鎮司法所以「為精準扶貧工作提供有力的法治服務和保障」為目的,以法律服務為法治扶貧的切入點,立足扶貧工作實際和工作職責,不斷強化工作措施,積極創新工作方法,念好法治扶貧「三字經」。「查糾紛,時為先」。
  • 換馬店鎮:村村同唱道德歌 人人念好平安經
    村規大家商,執行做模範。人居環境好,美化不間斷。破除陋習俗,新事要新辦。紅白理事會,節儉講在前。孝敬父母親,責任扛在肩。上網講文明,言語守底線。遇糾紛,讓為先。三尺巷,天地寬……」如今,這朗朗上口的《新道德歌》《平安三字經》成為換馬店鎮4.7萬人同唱的最強音,機關裡、村落裡、學校裡、企業裡、廣場裡、田野裡,到處傳唱的是同一首歌——《新道德歌》,人人念的是《平安三字經》。
  • 寧縣念好「亮述評」三字經 全面完成鄉村兩級婦聯執委述職評議工作
    寧縣念好「亮述評」三字經 全面完成鄉村兩級婦聯執委述職評議工作 2021-01-06 16: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江蘇張家港:「兩新專先鋒」引領發展高質量
    近日,在江蘇省張家港市沙洲湖科創園區的會議室內,張家港市律師行業黨委副書記、江蘇劍橋頤華(張家港)律師事務所主任陳尚龍正在向企業家解讀「民企新28條」的相關內容。今年二季度,張家港啟動「金牌律師進科創園區」活動,陳尚龍帶領40位黨員律師與該市10個科創園區開展了一對一籤約儀式,常態化提供法律和黨建服務。
  • 大方縣興隆中學:念好 「防」 「學」「練」安全「三字經」 織牢...
    興隆中學開展消防演練(項興學/攝)為切實做好新時代校園安全教育管理工作,防止各類安全事故發生,大方縣興隆中學念好「防、學、練」安全「三字經」,不斷完善制度機制,優化重點安全教育,深化安全宣傳教育,抓實隱患排查整治,推進安全防範建設,切實維護校園穩定和師生安全。2020年秋季學期以來,興隆中學共組織開展各類安全教育教學活動80餘場次,奮力織好校園「平安網」。
  • 念好黨建新聞宣傳的「三字經」
    四川鐵塔提高黨的新聞宣傳工作政治站位,把黨建新聞宣傳作為凝聚正能、激發熱情、促進工作的重要抓手,念好「活、深、實」三字經,融入經營促發展、融入團隊聚人心、融入制度保廉潔,有效推動了「一體兩翼」戰略落地和「兩型企業」的打造。
  • 福建泉州:念好「導」「聯」「治」三字經 清理規範轉供電環節電價...
    今年以來,福建省泉州市市場監管局念好「導」「聯」「治」三字經,持續清理規範轉供電環節電價行為,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優化營商環境、支持企業復工復產。今年來全市市場監管系統已出動執法人員568人次,監督抽查轉供電主體64家,立案調查5起案件,已核查清退違規收取的電費近800萬元,督促轉供電主體將電費降至規定標準,使眾多終端用戶實實在在享受到政策紅利。念好「導」字經,強化教育規範。
  • 梅綻江南傲霜開——小康「先行者」江蘇奮力開啟現代化新徵程
    為全國發展探路,是黨中央對江蘇的一貫要求。從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到「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江蘇始終沿著指引方向,全面把握新發展階段的新任務新要求,以創新舉措貫徹新發展理念,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後,又奮力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
  • 江蘇有一經濟強鎮,入選千強鎮第3名,被稱為「蘇南明珠」
    江蘇是我國僅次於廣東的經濟強省,但是要說到它內部哪座城市的GDP排名第一,可能很多人都會想當然認為是省會南京,其實這一想法是錯誤的,對外開放以來江蘇省經濟第一的寶座一直被蘇州穩坐,而南京離著蘇州還有不少的距離,所以說江蘇的經濟龍頭是蘇州。至於蘇州的經濟實力究竟有多強?
  • 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江蘇主場活動在張家港永聯村舉行 任振鶴...
    中國江蘇網訊 (記者 鄒建豐) 9月22日, 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江蘇主場活動暨永聯村建村50周年慶祝活動在張家港市永聯村舉行,省委副書記任振鶴出席並宣布活動開幕。在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向全國廣大農民和工作在「三農」戰線上的同志們致以節日祝賀和誠摯慰問,持續釋放重農強農信號。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視「三農」發展,連續三年,省委書記婁勤儉在豐收節當天發表署名文章禮讚農民,省領導參加現場活動與農民朋友同歡共慶。
  • 江西宜春:念好「三字經」打造行政執法監督鐵籠
    江西宜春:念好「三字經」打造行政執法監督鐵籠發布時間:2020-12-15 16:28 星期二來源:法治日報——法制網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周孝清 通訊員 李明機構改革以後,江西省宜春市司法局全面履行行政執法監督職能,緊緊依託「雙隨機、一公開」行政執法監督平臺,積極對接國家「
  • 復工復產|光澤:念好「三字經」 為企業復工增添動力
    復工復產|光澤:念好「三字經」 為企業復工增添動力 2020-03-12 17: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這個江西強縣, 擁有全國最大縣域內湖, 也是全省交通樞紐
    從整個中西部地區來看,經濟強縣其實並不多,每年各類全國經濟百強縣排行榜中,中部六省所佔位置均不到兩位數。具體到省份來看,也沒有哪一個絕對的強勢,千億縣也就湖南省首出,但只有三個,也算是中部縣域最強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