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巴拉碗又名託巴,是由人的頭蓋骨、水晶、黃金、做成的一種骷髏碗,又稱內供顱器、人頭器,是「修無上瑜伽密部」舉行灌頂儀式的法器,為藏傳佛教法器之一。
灌頂的意義是使修行者聰明和衝卻一切汙穢。也有人說是使人斷我執。
密宗修祛者舉行灌頂儀式時,在灌頂壺內盛聖水,頭器內盛酒,上師將聖水灑在修行者頭上,並讓其喝酒,然後授予密法。
嘎巴拉碗(託巴),為眾多金剛乘修行人的修行供器,本尊空行護法的左手中通常都持有此碗。碗內用於盛裝甘露,通常修行人用酒來表示,唐卡中的表達方式常為紅色的鮮血。
一般修行人作為供器用的託巴,內裝白酒或紅酒等,用於供奉本尊空行或護法,也用於修法中自供等用,具體使用方法詳見法本,是密乘修行人的必備品。
託巴(顱器、嘎巴拉)為西藏密宗修法時,常見的法器之一,以前通常是以人類顱骨所製作的容器,以人骨制,乃是取其無常之意,邊再鑲銀或鑲金。其上有蓋,其下有座,座三角形,滿綴代表火焰的花紋。顱器有表供養之甘露,或代表一切福德智慧資糧。
嘎巴拉碗不僅作為密宗法器使用,還是一種重要的供養器,作為一種貴重的舍利進行供奉,只供於護法神殿和密宗師、行者的修煉禪房,或密宗室內,在寺院的大殿中是根本看不到的。佛教徒對其是相當敬重的,認為這是「無量六波羅蜜功德所燻」,是修行人戒、定、慧修持的結果,非一般人頭骨可比,而且因為修持,大多的嘎巴拉碗都「隱隱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