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桌球比賽多的朋友們會發現,在一場比賽當中,雙方水平相當正常發揮的情況下,如果雙方都沒有過多套路,那這場比賽可能會很激烈,就是硬碰硬,比如早年王皓馬龍的比賽;而如果雙方都很「雞賊」,那這場比賽就會很焦灼,比如老瓦、劉指導、馬琳和後期馬龍他們相互的比賽;如果一方很「雞賊」,一方很老實,那往往「雞賊」的能贏,典型就是北京奧運會男單決賽,王皓對馬琳,當然也有特殊情況,比如07年薩格勒布,琳醬眼看就要拿下大力了,結果最後被逆轉了。
那麼,【乒談】想問大家的是,有沒有想過這中間的邏輯呢?其實桌球賽場上的「雞賊」,是一門極高的智慧,它對於一個人的球商要求是特別高的,具體來說,包括:
對對手的觀察分析。維度有:對方是否準備充分、對方的精神狀態和信心如何等;
對客觀環境的分析。維度有:首先,通過比賽地點所在經緯度和海拔,以及球館風速,判斷來球可能的速度、力量、旋轉和弧線。你在青藏高原上打比賽和在平原上打比賽的感覺肯定是不一樣的。其次,要對觀眾和球迷有個認知,怎麼應對TA們的幹擾;另外,球檯性能、地膠、球、球板等,都有可能成為影響比賽的因素。
對自己的感受分析。維度有:今天比賽信心足不足,緊張不緊張,你了解你的對手嗎,對於TA的優勢和劣勢清楚嗎等等。
大家看,這只是對於球商的舉例,其實賽場上的十八摸,比如我們接下來要分析的「摸球檯、繫鞋帶」,其實都是為了扭轉賽場上的走勢,使得比賽向著有利於自己的方向前進。具體是怎麼解析呢?且聽【乒談】道來。
1、鞋帶開了,影響比賽。就是這麼簡單粗暴,畢竟鞋帶開了,心裡不踏實,不敢跑動,影響擊球質量,對不對?
2、讓自己緩緩。桌球比賽目前的賽制是誰先到11並且領先兩分以上就算該局勝利。那如果打到10比10,就實行輪換發球法,直到一方領先2分以上,當然如果一直平,還有其它的規則。如果打到10比10這種,雙方中總有一方肯定是體能會出現跟不上的情況的,但是一場比賽目前雙方都是只有1次暫停機會,而擦汗呢,只有雙方得分總和來到6或者6的整數倍的時候才能擦汗緩緩,除了局間,其它時間都是不能休息的。那「雞賊」的球員就開始想歪招了,比如繫鞋帶,比如將球悄悄踢遠然後去撿球,這都是為了讓自己緩緩。
3、讓對手的狀態冷下來,讓自己止損。如果對手打順了,連續得分的時候,一定要想辦法讓TA的勢頭停下來,最怕對手一鼓作氣。這時候繫鞋帶也是個不錯的方法,讓自己冷靜下來想想怎麼逆轉局勢,說不定對手的好狀態也沒了呢?
細心觀察的球迷們會發現,一般比賽剛開始的時候摸球檯的情況比較少,賽中和比賽關鍵時刻,最為緊張的時候,球員們會摸球檯比較多,不僅僅是為了釋放壓力,接下來【乒談】為大家詳細解析。
1、比賽剛開始,摸球檯為了啥?
A、首先,它有可能是一種習慣、信仰、球員自己的心理暗示。
桌球運動員們對於這點還是很重視的,比如發球前要看看球,有的甚至會用球衣球褲擦擦,有的會看看自己的球拍(許昕),有的會看看對手(王勵勤發球前會看對手3次)。這其實都是TA們平時形成的習慣,如果不做這個事情,可能心裡會不踏實,影響狀態。
有一個比較有趣的例子。北京奧運會比賽期間,每天吳敬平教練都會陪著馬琳吃飯,那時候飯後來個甜點,就是火炬牌冰激凌,每天都吃。後來有一天,怎麼找也找不到了,都賣完了,吳指導準備放棄,但是馬琳不行,拜託志願者找,最後找出來一個冰激凌給吳指導。那次比賽馬琳雙線奪冠,也說不清楚冰激凌和奪冠的關係,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哪天沒有買到冰激凌,他肯定會心裡糾結一段時間。
B、其次,這是為自己解壓的方式
心理素質再好的選手,到了大場面都會心跳、腿抖和緊張。就像我們普通人站在100人面前演講一樣,聚光燈照在你身上,全世界都在看你的表現,難以有人不緊張。但是有人能很快調節這種緊張,賽前觸摸球檯就是一種方式。
C、觀察對手
這就又涉及到另外一個專業的問題,面對一個不那麼熟悉甚至是陌生的對手,你怎麼了解TA,分為賽前、賽中和賽後。
賽前:利用自己的人脈,找了解你對手球路的人幫忙;觀看對手比賽的錄像並分析。
賽後:觀看你們本場比賽的錄像、教練點評、球迷意見等等。
賽中:練球、比賽前的觀察研究,甚至有的人會犧牲一局來研究對手,這是有的。那麼觀察什麼?其實就是TA的技戰術優勢和劣勢,以及比賽場上呈現出來的狀態。通過擦汗,可以拉近你和對手的距離,近距離感受TA的內心活動。另外,你可以觀察對手的站位,如果是偏反手位,那麼說明TA有可能正手很強,或者反手較弱;如果對手站位偏中路一些,那么正反手相對可能均衡。這只是大致的判斷,並不絕對哈。
當然,你也可以觀察對手的重心,以及站位是偏近臺還是中近臺。偏近臺的站位,採用偷襲、髮長球、劈長等方式追身對手,然後配合短球作為牽制;如果對手站位靠近中近臺,那麼主要就是短球控制出發,冷不丁來個偷襲,發急長球,作為牽制。
2、比賽中間摸球檯,又是為了啥?
A、擦汗
有球迷要說了:「桌球比賽中,球員們不是都有毛巾在裁判旁邊嗎?為啥還要跑到球檯上去擦汗?」。不要著急,這就涉及到了桌球比賽對於擦汗的規定,其實前文也說過了,一局比賽中,雙方得分之和是6或者6的整數倍的時候,才可以擦汗,其它比分段是不可以的。所以球員們會選擇摸球檯擦汗,一般都摸小三角,那個區域球落到的次數較少,比較幹。摸反手位小三角的居多。
B、改變比賽的節奏
其實這點前面也有所提及。我們所期望的,就是讓比賽的趨勢向著有利於我們的方向發展,所以一般都是比賽落後的一方會想辦法改變當下的節奏,領先的一方就想按照目前的狀態,速戰速決,畢竟拿下比賽是最為重要的。
作為比分落後的一方,就要想辦法改變比賽的節奏,讓對方的好狀態涼下來,讓自己的狀態提起來,將比賽拉到自己的套路中來。擦汗就是通過改變一球和一球之間的時間差,來改變整個局勢的。
當然,也有可能是鞋帶真的掉了,球檯真的溼了有時候沒有那麼多的套路(調皮臉)。
比賽場上的十八摸,我們才講了2種,就有這麼多的乾貨,其實要研究透真的挺難的,能運用自如又是一重境界,所以打桌球,需要不斷修煉,打到老學到老,這項運動能帶給您的,不僅僅是健康、快樂,還有智慧和開悟。所以,沒事多打球。
總而言之,做人要厚道,打球要雞賊。有一句名言說:「萬事萬物一直在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賽場上瞬息萬變,如果你變,有可能會出來機會也有可能慘敗,如果你不變,很難有機會,也有可能慘敗。其實比分領先的一方堅持已有的方法不變,這本身也是一種變化。
我是【乒談】,12年桌球經驗。普及桌球技術、解讀桌球人物、帶來桌球資訊、推薦桌球器材,只想為您展示有意思的桌球。如果您覺得我的文章有意思,歡迎您關注我,也可以點讚、評論、轉發和收藏,我們一起探討桌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