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王表侄孫承認性侵 英國為什麼不「走向共和」?

2021-01-19 中華網

原標題:女王表侄孫承認性侵,英國為什麼不「走向共和」?|魏城看英倫

英國王室近日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這一次是因為一位王室成員在法庭認罪,承認性侵女性。

王室醜聞頻出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這位名叫西蒙·鮑斯-裡昂(Simon Bowes-Lyon)的王室成員因在其祖宅格拉姆斯城堡(Glamis Castle)中性侵一位26歲的女子,1月12日被法庭判罪,他自己也對此供認不諱。法庭將擇日量刑。他將面臨最高5年的有期徒刑。他還將被列入英國的性侵者黑名單之中。

西蒙·鮑斯-裡昂是英國女王的表侄孫

格拉姆斯城堡也是女王的媽媽伊莉莎白王太后童年生活過的故居、女王的妹妹瑪格麗特公主的出生地。

西蒙·鮑斯-裡昂今年34歲,未婚,是英國女王的表侄孫,即女王大舅的曾孫,曾在2019年被《尚流》(Tatler)雜誌評選為英國50位「黃金單身漢」之一,也就是中國俗語所說的「鑽石王老五」,但他來自王室,又繼承了斯特拉斯莫爾與金霍恩伯爵十九世的頭銜,在婚姻市場上肯定比中國的「鑽石王老五」更炙手可熱。

如今性侵罪成,這位曾經得無數女孩垂青的「黃金單身漢」,一下子成了人人唾棄的性罪犯。

西蒙·鮑斯-裡昂算是英國女王的遠房親戚。一年前,女王的兩位直系後代也曾置身於新聞輿論的風口浪尖。

2020年1月8日,在一份震驚世界的聲明中,女王的二孫子哈裡王子與孫媳婦梅根宣布不再擔任王室「高級」成員,將追求經濟獨立。

1月18日,王室宣布,哈裡和梅根今後將不再使用「殿下」(HRH)頭銜,也將不再正式代表英國女王。

此前此後,有關哈裡王子夫婦與兄嫂關係不和的傳言一直鬧得沸沸揚揚。

2019年年底,深陷性侵未成年少女傳聞中的女王次子安德魯王子接受BBC採訪,竭力為自己與聲名掃地、被控性交易的金融家傑弗裡·愛潑斯坦(Jeffrey Epstein)之間的友誼辯護,結果引起英國各方廣泛質疑和批評,英國王室也因此遭遇了自黛安娜王妃死亡事件以來最嚴重的公關危機。

《紐約時報》稱,這次採訪將一場醞釀已久的爭議迅速變成了英國王室的全面醜聞,是英國王室在現代歷史上最糟糕的醜聞之一。

安德魯王子後來表示,他將在可預見的未來不再履行其任何代表英國王室的官方職務。

「保皇派」仍佔多數

西蒙認罪的新聞傳出後,在推特上,一個署名為「困在世界避難所」的英國男子評論說:「當我們忍飢挨餓困在小小的房子裡的時候,我們為什麼還要花錢養這些王室成員?」

但在英國,和「困先生」想法一樣的人只佔少數。

2020年2月,就在安德魯王子性侵傳聞和哈裡王子夫婦「淡出」王室的新聞傳出後不久,由民意調查機構YouGov從事的一項調查發現,仍然有62%的英國人支持保留英國王室,主張廢除君主制的英國人只有22%,其餘16%不表態。

即使在西蒙承認性侵新聞傳出後的今天進行民意調查,我估計,認為英國應該「走向共和」的人可能仍然會是少數。

儘管數十年來英國的共和派一直積極努力說服民眾,但最終成為他們信徒的英國人一直沒有超過人口的四分之一。

另外一家民意調查機構Ipsos Mori過去的民意調查數據顯示,主張廢除君主制的英國人佔總人口的比例1969年為18%,1993年為18%,2002年為19%,2011年為18%,2020年為22%,而「保皇派」一直穩定地佔英國人口的四分之三左右。

民意測驗者將這一發現描述為「可能是我們測得的最穩定的趨勢」。

那麼,為什麼多數英國人寧肯像「困先生」所說的那樣,自己困在小房子裡,卻要大把大把地花錢,把經常鬧醜聞的王室成員們養在富麗堂皇的白金漢宮或其他什麼宮裡呢?

英國人為什麼不「走向共和」?

格拉姆斯城堡是英國女王的母親——伊莉莎白王太后童年生活過的故居

首先,是心理需求。

其實,早在100多年前,英國經濟學家、曾任《經濟學人》雜誌總編輯的沃爾特·白芝浩(Walter Bagehot)就在琢磨這個問題。他認為,隨著殖民地和帝國財富的減少,英國人越來越渴望將偉大定義為財富和領土以外的東西。他們相信自己從本質上講是特殊的。「人們開始把尊敬投放在社會的戲劇性表演上,戲劇的高潮就是女王。」

白芝浩的解釋似乎仍然適用於100多年之後的英國。

10年前,威廉王子和來自平民之家的凱特王妃的那場奢華婚禮,不僅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也滿足了英國普通人對王子和平民聯姻的浪漫想像。

10年後,在孤獨、抑鬱、無聊的新冠封鎖居家生活中,女王復活節和聖誕節的電視講話,也成為凝聚英國全國人心的強心針。

一些英國時評家在對比女王講話和川普講話時,甚至為自己國家的君主立憲制自豪,因為大洋彼岸的那個國家元首的發言往往引發更深的社會裂痕。

其次,是憲政原因。

英國人能夠接受一個完全靠血統繼承的君主是有前提的:這個君主是沒有實權的,僅僅是一個國家團結的象徵。

英國的君主制不像沙烏地阿拉伯的君主制,英國不是絕對君主制,是君主立憲制,不管是以前的男性國王,還是現在的女王,都是名義上的國家元首、禮儀性的國家元首,幾乎沒有任何實權,但廢除它卻可能帶來嚴重的憲政後果。

英國歷史學家西蒙·沙瑪(Simon Schama)認為,英國因為沒有成文憲法,如果改為共和制,就要選出總統作為國家元首,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要制定成文憲法,為選舉總統的立法提供法源基礎,這就涉及憲法大翻修的龐大工程,同時也威脅了英國數百年來的傳統。

一個有趣的說法是,英國從未有過針對君主制的持久的革命,原因恰恰是,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把國王送上斷頭臺的國家:英國在1649年處決了查理一世國王,而當時歐陸大國幾乎不知道除了君主制還有其他政治制度選項。此後,英國便獲得了抵抗革命的免疫力,這種免疫力一直持續到今天。

最後,是經濟考量。

就像前面提到的那位「困先生」一樣,普通人可能都有一個誤解,認為英國王室完全是靠納稅人的稅款供養的。但英國王室其實是英國最大的地主,其擁有的各種財產自然也有很大的收益,遠遠超過政府撥給王室的稅款。

此外,作為全球最知名的王室,英國王室也成為英國吸引外國遊客的最有名的品牌之一。

美國《福布斯》雜誌報導說,英國王室每年為英國經濟貢獻了近18億英鎊,其中包括為英國旅遊業貢獻的5.5億英鎊。

相比之下,英國納稅人2019年僅僅為王室支付了8220萬英鎊。

「只要我們的王室成員帶來的收入遠遠超過其成本,那麼任何人都不太可能會因此而不滿」——在蘇格蘭出版的《星期日郵報》分析了保留王室在經濟上的利弊得失之後,如此總結說。

經濟帳與道德帳

《星期日郵報》的這番話,也許會讓「困先生」這樣的只算經濟帳的英國人消消氣,但可能無法消除那些從道德角度抨擊安德魯王子、西蒙·鮑斯-裡昂等王室成員的英國人的憤懣。

在推特上,一位女士如此評論西蒙·鮑斯-裡昂承認性侵的新聞——

「天哪!又一個來自王室的色狼,我真感到震驚。也許他應該和安德魯關在一個牢房。」

是啊,不知道還需要多少王室醜聞,才能讓英國多數百姓失去耐心,改變主意?

英國的王室從古代走到現代,經歷了革命、內戰、社會動蕩、兩次世界大戰、冷戰以及王室內部危機和種種醜聞的考驗,仍然挺了過來,一直走到今天。

英國王室長壽的秘訣是:它善於變化,善於與時俱進,從古代的絕對君主制,到近代的君主立憲制,從80多年前愛德華八世因堅持與一位離過婚的女人結婚而被迫遜位,到如今哈裡王子與黑白混血的演藝界明星梅根結婚,它艱難地、但相對成功地跟上了時代變化的腳步。

不過,我在想,萬一未來的某一天,基於血統世襲的英國王室子女斷嗣、後繼無人,其萬世一系的美夢會不會因此破滅?萬一將來的某一刻,英國王室不斷曝出類似安德魯王子或西蒙·鮑斯-裡昂的醜聞而最終失去人民的信任,英國會不會因此廢除君主制,走向共和?

確實,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東西是永恆的。

相關焦點

  • 英國女王是英國元首,為何她的安保費要加拿大、紐西蘭等國出
    前段時間,哈裡王子宣布脫離英國皇室,這在英國皇室掀起了不小風浪,也引來了世界吃瓜群眾的圍觀。我們普通網民看熱鬧,但加拿大政府卻因此節省了數千萬美元,哈裡王子宣布脫離英國皇室後,加拿大政府緊接著宣布,將不再支付哈裡王子每年1000萬到3000萬美元的安保費。
  • 走向共和:清朝耗資巨大的漢陽鐵廠,為什麼剛剛建成就瀕臨倒閉?
    楊角風談《走向共和》第9期:在《走向共和》中,整部劇最大的問題,貌似是意識形態,實際並不全是。而是由於財政危機所引發的一系列問題,正因為出了這些問題,才引起了有志之士對國家未來的思考。實際上,我們能看到的問題,作為當局者,他們自然也懂,從上到下,也開始思考大清朝該如何走下去。
  • 楊天石 | 從帝制走向共和
    著名歷史學家楊天石的《從帝制走向共和:楊天石解讀辛亥秘檔》,從史料本身出發,對辛亥革命前後的史料進行系統梳理,嚴密分析論證,進行探微發隱,目的在於揭示辛亥革命前後一段時間中國政治、文化、人物的歷史真相。
  • 英國女王的背後:溫莎王朝的巔峰與至暗時刻
    文/段宇宏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創造了兩項空前紀錄:當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又是英國歷史上最長壽的國君。女王的「超長待機」將兒子威爾斯親王查爾斯熬成71歲白髮老頭,孫子威廉王子也已經變成中年禿頂男人,但她93歲仍然身體硬朗,容光煥發。
  • 英國女王經常向自己宣戰,原因是什麼?
    然而令人詫異的是格瑞那達、安地卡及巴布達、牙買加、聖露西亞均系大英國協王國的一員,其國家元首和武裝部隊總司令都是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這樣就形成了十分詭異的一幕,格瑞那達的女王伊莉莎白二世不得不向牙買加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宣戰。
  • 英女王幹政澳洲、欺騙民眾!將掀起澳洲再次共和公投?徹底離開大英國協?
    但是隨著執政的深入,其與當時的「保皇黨」(時任澳洲總督柯爾(John Kerr))之間的矛盾日益激烈,柯爾在寫給英國女王的信中曾表示「如果不換掉惠特蘭,惠特蘭就會換掉我。」1975年爆發了澳洲歷史上唯一一次憲政危機,時任澳洲總督柯爾以總理惠特蘭無法在參議院通過預算案為由,罷免了惠特蘭的總理職務。
  • 英國王室戴什麼表?女王愛鑲鑽百達翡麗,凱特梅根卻愛卡地亞
    要說英國王室的帶貨鼻祖,黛安娜王妃絕對是第一名。幾十年過去了,世人依然感嘆她的超前審美和時髦敏感度。這種對腕錶的情懷也在王室家族得到良好的繼承,不過,每個人對腕錶選擇都有著鮮明個人特色,今天就一起來看看,英國王室們都愛戴哪些腕錶吧!
  • 被中國驅逐英國性侵罪犯羅賓森被判入獄12年
    原標題:被中國驅逐英國性侵罪犯羅賓森被判入獄12年  近日,英國兒童性侵通緝犯尼爾·羅賓森被判12年監禁。英國廣播公司11日報導稱,羅賓森在法庭上已坦誠交代所犯罪行,他曾在中國北京的一家外國語學校擔任教師。去年5月因為涉嫌非法居留被中國警方逮捕後引渡至英國。
  • 英國足壇曝性侵醜聞波及數百球員,這些鐵漢為何沉默至今?
    美國神職人員性侵兒童的醜聞曾轟動一時。如今這樣不幸在英國足壇重演,施暴者變成了教練,而受害者則是未成年球員。近日,多名退役的足球運動員向英國媒體透露,自己曾經在青訓營時曾遭到了俱樂部教練等足球圈內人士的性侵。這一震驚世界的醜聞正在發酵。目前,已有4名球員站出來向公眾揭開自己的傷疤,控訴當年俱樂部教練的可怕行徑。據當事人的爆料,受害者可能有數百人之多。
  • 刺殺女王的中國留學生,又因性侵被捕!法官:要不是你有病…
    關注英國華人新聞比較久的小夥伴可能記得,2016年8月,曾經出過這麼一件事:《報告女王有刺客!
  • 為什麼英國是女王,而不是國王?今天我們可算知道了
    今年倫敦為英國女王舉行了盛大的生日慶典,許多明星也親自到場祝賀女王92歲生日。說到這裡,小夥伴們一定會產生這樣的疑問,為什麼英國沒有國王呢?英國難道只有女性有繼承王位的權利嗎?這小編就要給大家好好解釋解釋啦!
  • 看一看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為什麼被稱為歐洲老祖母?
    維多利亞女王是誰?相信稍稍了解英國歷史的人都知道她。她是英國在位時間最長的女王,整整統治英國64年,開創了英國歷史上最繁榮強盛的維多利亞時代,她還是第一個兼任印度女皇的英國女王,英國在她手中真正成了日不落帝國。
  • 英國女王正考慮將王位傳給下一代,專家猜測她或隔代傳給威廉王子
    在英國王室目前的成年男性成員中,查爾斯王子因為當初與黛安娜王妃離婚以及還與黛安娜王妃的車禍有著說不清楚的干係,這對他的形象造成了嚴重的打擊;安德魯王子陷入美國億萬富翁有關的性侵醜聞;哈裡王子自與梅根結婚以來,與英國王室若即若離,甚至還有為其母親黛安娜王妃「復仇」的想法,只有中規中矩的威廉王子的形象相對比較好,英國民眾對他的支持也很高,因此,英國女王或隔代傳位給威廉王子
  • 「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推動中國走向共和的重要人物!
    在電視劇《走向共和》中孫中山最後的演講詞:我知道,你們很著急。張勳復闢了,國會又開不成了,我知道。我啊,我急的不是這個,這些日子我想的很多,我們本來是共和國,可怎麼一次又一次地出現了封建主義專制主義的東西,這個問題不解決,專制復闢就是必然的。共和國就永遠是一個泡影。共和的觀念,是平等、自由、博愛嘛。可民國六年來,我們看到的是什麼?
  • 為什麼,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只出席了這兩位英國首相的葬禮?
    伊莉莎白女王二世是英國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儘管她已在位60多年,但這位皇室女家長很少流露情感,她通常只參加家人和密友的葬禮。然而,在她在位期間,她確實參加了兩位首相的葬禮。繼續往下讀,你會發現她參加過英國首相葬禮,以及她為什麼只選擇這兩位英國首相。伊莉莎白女王在位後經歷多少位首相?自1952年登基以來,伊莉莎白女王私下會見的首相比英國其他任何君主都多。
  • 走向共和:張謇「南不拜張,北不投李」,他哪來的勇氣說這話呢?
    楊角風談《走向共和》第16期:作為江南名仕,張謇仿佛從來不缺朋友,尤其是高中狀元之後,他更是在晚清的官場上如魚得水,廣交名臣與名流,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厚的一筆。但,對於晚清的官場,有兩名大臣是繞不過去的,一個是南洋大臣張之洞,一個是北洋大臣李鴻章。
  • 英國女作家在印度遭性侵遇害 全裸被棄屍海灘(圖)
    據環球網消息 近日,一名英國女子在印度果阿邦海灘遭性侵併被殺害。據悉,愛爾蘭籍持有英國護照的28歲女子Danielle McLaughlin於13日前往當地相當受歡迎的Palolem海灘,參加侯麗節(Holi)慶祝活動,隔天被人發現遭到殺害,臉部和頭部遭到重創,全裸棄屍海灘。圖為嫌疑人被逮捕現場。
  • 澳大利亞的元首是英國女王,為什麼澳大利亞還是一個獨立的國家?
    糾錯:在當下很多網友認為,澳大利亞的總督是英國女王,但事實上,澳大利亞總督和英國女王確實有很深的淵源。
  • 英國安德魯王子首次回應愛普斯坦案,女王最愛兒子聲名難保?
    美國億萬富豪愛普斯坦性侵案因為他在獄中自殺陷入了沉寂,但該案對於英國安德魯王子的影響遠未散去。在愛普斯坦去世3個月後,當地時間11月14日,安德魯在英國白金漢宮接受了BBC《新聞之夜》的專訪,首次就與愛普斯坦的關係作出公開回應。訪談將於倫敦當地時間16日晚9點在BBC 2臺播出。BBC視頻截圖。
  • 川普指控大選舞弊 英媒︰共和黨員可能明年1月才承認拜登當選
    美國人民仍在等待共和黨員在國會正式承認拜登為總統當選人,但因為川普總統一連串對普選舞弊的指控,所衍生出的法律訴訟,讓共和黨處境艱難,消息人士指稱,共和黨的領導階層決定跟隨川普的腳步走,最快可能也要到明年1月,才會正式承認拜登為總統當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