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和梅傑裡,誰更適合遼寧男籃?球迷給出了答案,且大局已定。網友熱議一針見血地指出:首先,兩個人都不完美,遼寧隊陣容問題也比較大,五號位沒替補,四號位沒有即戰力,既然選擇,那就只能捨棄一頭。先說兩個人優缺點,巴斯,優點:穩定中投,運動能力CBA頂尖,是個紮實的四號位。缺點:身高矮,沒有背身,護筐一般。梅傑裡,優點:身高,臂長,護筐能力出色,籃板保護比較好。缺點:沒有自主進攻能力,有一定投射能力但是很不穩定,防擋拆能力一般。 如果選擇巴斯,他既可以選擇跟大韓一起上,也可以分開上,如果跟大韓一起上,那麼大公子可以回到3號位,外線可以是繼偉去主控,到了最後決勝階段,可以艾倫,繼偉,大公子,巴斯和大韓這樣一套攻守兼備,身高對抗速度兼具的陣容。
如果巴斯單獨上,巴斯頂5,小賀或大公子頂4,小叢或者志軒在3,後衛線還是隨意搭配,這個陣容身高對抗能力不足,籃板保護不足,但是機動性好,而且所有人都有投射能力,可以把空間拉開,艾倫和巴斯一側去2打2,這個替補陣容就要儘可能把進攻優勢發揮出來以抵消防守端劣勢。當巴斯不在,那麼遼寧隊依然是一大四小的配置,這個陣容也是當年老叔留下的搏命陣容,今年複賽以後也經常在用,目前看效果還可以。當然,總決賽王化東的表現也可以在場上獲得10分鐘左右的輪轉時間。再說選擇梅傑裡,梅傑裡幾乎不可以跟大韓一起使用,周琦可以跟大韓一起用是因為周琦雖然是5號位的身高,但是打法是空間型四號位;濃眉跟霍華德,字母和洛佩茲這些雙塔組合都是這個道理。那麼梅傑裡和大韓要拆開用,那麼意味著我們沒法組成一個攻守兼備的陣容,在決勝段就很容易被針對。
那麼再分析一下拆開用的陣容,大韓在時,跟複賽以後比差不多,四號位比較吃虧,但是總體問題不大,如果是梅傑裡在時,那麼外面必須上艾倫,因為沒有小外,梅傑裡又沒有自主進攻,那麼必須配艾倫才能保證我們有人能進攻。但是艾倫和梅傑裡的問題是都沒有穩定射程,對方防著兩個人擋拆一定是收在裡面防,不給你突破空間,就像複賽第一場遼寧打北京,北京防艾倫和大韓擋拆一樣,艾倫會很掙扎,一旦進攻不順,吃反擊,梅傑裡的那些優點就發揮不出來,而防守端四號位依然不夠強勢。最後,咱們從商業比賽來看,梅傑裡防不了兩種類型球員,腳步紮實的矮壯內線,韓國那個外援1打1給梅傑裡打爆了,借掩護就扔的外線, 但是CBA偏偏就這兩種類型的外援多,大外斯託克斯,典型矮壯內線,小外幾乎CBA所有小外都是外面特別能扔的,而且能力也一定在商業比賽那個小外之上。(文/一路上有你)
而巴斯我印象裡只被斯託克斯在一輪系列賽裡打爆過,但是去年又把場子找回來了,所以一個是我們在CBA賽場上實打實打出來好用內線,另一個是並沒有經受過CBA檢驗的,如果是我,我會選擇巴斯。巴斯和梅傑裡,誰更適合遼寧男籃?球迷給出了答案,且大局已定。以前可以雙外援,能同時跟韓德君一起上場的大外援更適合遼寧,現在只能一個外援,是不是還得找能跟韓德君一起上場的外援?我覺得還得這麼找,不然無論誰給誰打替補,球隊都會少一組變化。我記得全運會打上海那場有一段時間因為張兆旭太高了,打得很麻煩,然後遼寧這邊上了大韓+周琦+李曉旭的三高戰術,其實李曉旭的身高本身也就是一個小前鋒的身高,很快就把他打癟了,戰術這東西誰也不知道啥叫合理。
對此,大家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