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4 04: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CNOOC 中國海油
這個BOG(LNG蒸發氣)流量對再冷凝器入口LNG調節影響很大,當前工況下流量數據是否存在較大偏差?
中海石油深圳天然氣有限公司(簡稱深圳LNG)工藝班長劉鴻博對再冷凝系統的控制調節模式提出疑問。
這個偏差相對於真實數據來源是否準確?所有流量下是否都有這種偏差?
儀表經理蘭奇發在認真聽取大家的討論後,決定從問題根源尋找新的切入口。
在深圳LNG,每天下午
在崗員工會準時召開一場「辯論會」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
討論得十分熱烈
它就是深圳LNG生產技術討論會
在持續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深圳LNG加大日常巡檢和隱患排查力度,結合設備運行情況提前部署籌備,對生產過程中的流程優化和提升工藝穩定性、提高操作效率等議題展開集中討論。
通過討論總結相應的設備設施應急處置方案,從而更加從容地應對突發狀況,努力克服疫情影響,實現降本提質增效。這一切的準備都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全力保障外輸供氣的安全平穩。
有一次,BOG低壓壓縮機B潤滑油系統油溫不斷在正常值和下限值之間劇烈跳變,有觸發聯鎖報警的風險。
BOG壓縮機是外輸天然氣的關鍵設備,潤滑油低溫聯鎖報警會導致潤滑油系統禁止啟動,進而導致該低壓壓縮機無法正常啟用。一旦另一臺壓縮機也出現故障,將嚴重影響天然氣的正常外輸。
得益於平時開展的生產技術討論會,大家對應急流程早已爛熟於心,面對這一突發狀況顯得從容了很多。中控值班的劉鴻博迅速做出反應,一方面緊急聯繫儀表專業人員,另一方面派操作人員趕赴現場,進一步核實潤滑油就地溫度表的示數。特殊時期,人手緊張,儀表專業人員蘭奇發毅然挑起了搶修重任,戴上口罩、背上工具包直赴現場。
「我們在大學期間主修過儀表自動化課程,來幫忙一起排查故障。」針對人手不足的情況,值班班組操作人員也積極響應,參與到檢修工作中來。
通過排查確認故障原因後,大家分工協作排除故障,不到兩個小時便順利解決了問題。
面對緊急狀況
他們沉著應對
點滴功夫在平時
未雨綢繆
安全生產更有保障
文圖丨黃晗
製作丨劉建坤 位宏如
責任編輯丨梁冰潔
監製丨徐宏
原標題:《天天討論不休,他們在研究啥?》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