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媽和女朋友同時掉進水裡,你先救誰?」相信這個問題不少男孩子都聽過,頭腦轉得快的會立馬回答:「救我媽,因為女朋友會遊泳!」但是對方總是不依不饒,非得逼他,追問:「不行,都不會遊泳,只能救一個!」然後看男方左右為難的樣子,真是尷尬又奇怪!
無獨有偶,在2000多年前的中國,竟然就出現了這種類型的問題——「父親與丈夫哪一個更親近?」和現代人假設出來的問題不一樣,她的回答和決定關係到父親與丈夫的生死,此時母親幫她回答了12個字,現成為千古名言。
祭足,是中國春秋時期鄭國傑出的政治家和謀略家,在鄭國歷史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話說他有一個女兒,叫雍姬,是遠近聞名的大才女,而且還長得漂亮,後來祭足把她嫁給了雍糾。誰想到這個雍糾不是個「簡單」的人。
後來重用祭足的鄭莊公去世了,世子繼位成了鄭紹公。還有個人物叫子突,鄭莊公去世前就知道這個子突不簡單,他要是去世了,世子可能應付不了他,於是提前把子突安排到隔壁宋國當質子了。
子突懷恨在心,一邊在宋國當質子,一邊想著如何報仇,奪取鄭國的王位,於是和宋莊公進行了交易,承諾只要宋莊公幫他奪得鄭國王位,必定給他3個城池作為謝禮,宋國從中作梗,逼著祭足把女兒嫁給雍糾,不然就要和鄭國「撕破臉」,無奈之下,祭足答應了。
後來子突順利「踢開」了優柔寡斷的鄭紹公,成為鄭厲公,作為臥底的雍糾自然地位水漲船高,進入了祭家,迎娶了祭足的女兒祭氏,史稱雍姬。
剛開始鄭厲公覺得祭足都同意把女兒嫁給他這邊的人了,應該是站在他這邊的,可是祭足在鄭國非常有地位,身為王,最怕的就是臣子名氣大過自己,於是鄭厲公想找個藉口把祭足滅了,可是祭足平時也不犯錯,隨便殺掉國家大臣也不像話,於是他想起了雍糾。
一天夜裡,鄭厲公把雍糾叫了過去,先是輕描淡寫問了問他的婚後生活,和妻子雍姬感情怎麼樣?和嶽父祭足怎麼樣?倒插門的女婿本來就不太受待見,雍糾過得很不如意。於是鄭厲公話鋒一轉,就說既然你那麼不滿意,不如我們把祭足殺了,你就能得到他的地位,怎麼樣?雍糾立馬點頭答應。
結果雍糾也是「挺蠢」,沒什麼能力的他竟然跑去問妻子雍姬,問她該不該殺掉嶽父,他大概以為兩個人是「真愛」吧。
知道這個消息的雍姬非常煩惱,一邊是自己的夫君,一邊是自己的丈夫,到底應該幫誰呢?於是雍姬又跑去找自己的母親,問:「父與夫孰親?」母親雖然不知道將來會發生什麼事情,但是她很平靜地回答:「人盡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意思是丈夫死了可以重新找一個,父親可只有一個,根本沒有可比性!
雍姬恍然大悟,立馬跑去找父親祭足,說了這件事,於是祭足提前進行了部署,把雍糾給殺了。得知這個消息的鄭厲公「有苦說不出」,對著雍糾的屍體大喊:「把計謀跟婦人說,死得活該!」
所以「人盡可夫」的本意其實是強調血緣關係,而不是現在的貶義詞,指責那些生活作風不檢點的女性。相信看完這篇文章,大家已經弄清楚這個詞語的本意了。
參考資料:《史記》《左傳·桓公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