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學習,總會有人抱怨「自己不是學習的料」。主要的理由可能有「一看書就頭疼」「注意力無法集中」「學習效率低」等等。
為何有些人是學霸,是無數家長豔羨的別人家的孩子?為何些人是學渣,是扶不起的阿鬥?
《無限可能》的作者、大腦教練吉姆·奎克說:「只要下定決心學習,你可以學會任何東西,你幾乎可以掌握任何技能。」
他敢於「誇下海口」的原因來自他自己的經歷。幼兒園時他遭遇了一次事故,造成大腦的損傷,直接影響了他注意力、記憶力,導致他的學習速度慢,整個人都變得不自信了。
讀大學後,他偶然間讀到「解決問題的意識層次必須高於提出問題的意識層次」這句話,從而使他轉變思維模式,開始學習如何學習,之後激發了自己的大腦潛能,成功開啟了無限可能模式,並將自己的研究教授給190多個國家的學員,幫助更多人喚醒自己的學習腦。
如何喚醒我們的學習腦,實現自我突破呢?《無限可能》從思維模式、內在動力和方法方式三個角度,闡述了激發大腦潛力、創造人生的無限可能的方法論。
一、我們能夠突破自己的極限嗎?
想學習新的技能卻害怕學習能力跟不上,想扔掉鐵飯碗卻沒有底氣,想辭職創業卻擔心自己是否具有經商的天賦……人生的天花板仿佛就在眼前,觸手可及。
我們能突破自己的極限嗎?暢銷書作家韋恩·戴爾說:「我們能力有限,這絕對是一個彌天大謊。唯一能夠限制我們的就是相信極限的存在。」
實際上我們在很多時候都能夠明顯感到力不從心。是什麼造成了我們對極限的誤解?我認為主要來自兩個方面的影響:我們所處的社會環境以及自身的信念。
時代的進步為我們帶來便捷的同時,也產生了阻礙我們學習力的養成的因素——數字洪流、數字分心、數字痴呆和數字推論。
- 數字洪流,是指我們可以輕鬆地獲取信息,但是信息泛濫讓我們感到疲憊不堪。
- 數字分心,是指網絡讓我們更方便交流,卻令我們喪失了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數字痴呆,是指對電子產品的依賴導致我們記憶力下降,罹患痴呆症的風險越來越高了。- 數字推論,是指習慣於通過搜索獲取結論影響了我們獨立思考的能力。
除了社會環境,我們對自身潛力的錯誤認識會限制打破自我極限的信心。主要存在以下七個方面的謬誤:
智力是個固定值。我們只開發了大腦的10%。犯錯等於失敗。知識就是力量。學習新東西非常困難。其他人的批評很重要天才是與生俱來的。當面對這些內外部的阻礙,我們難免會灰心、會放棄,更會忍不住疑惑:為什麼別人能夠突破自己的極限去創造無限可能呢?
二、如何突破自我極限?
關於突破自我極限,我想起了自己的一段經歷,算是一個突破極限的成功經驗。作為一個新上海人,儘管從小在上海生活,可是直到大學的時候我仍然只能聽懂卻不會說上海話。
不會說是因為不敢開口說,不敢開口說是因為害怕說錯了被嘲笑。這個觀念恰恰綜合了前面提到的幾個潛力謬誤,阻礙了我學說上海話。
大一開始,室友們了解了我的情況之後,鄭重地和我分析了在上海生活會說上海話會有很多便利(這點我也是很認同的),又鼓勵我說在上海生活了那麼多年底子很好肯定一學就會。於是我就心動了。
我擺脫了自我設限,挖掘出了學習上海話的動力。方法上,考慮到掌握一門口語沒有別的竅門,唯有多練習,於是我立下了一個三個月內和室友們只說上海話的規矩,遇到一下子不知道怎麼說的時候室友們也會教我。
最終,只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我就可以說流利的上海話了。時至今日,很多人聽我講上海話都會誤以為我是土生土長的上海人,甚至有朋友還在我的發音中聽出了浦西人的味道。
讀《無限可能》這本書時,我想到了這段經歷,與吉姆總結的突破自我極限步驟不謀而合:
- 第一步是檢查挖掘並且根除自我設限;
- 第二步是找到你的動力,包括你的目的和你有能力做,你想做的事兩部分;
- 第三步遵循正確的方法。
簡而言之,要創造無限可能就要在思維模式、內在動力的極限和方法方式三個方面突破自己的極限。吉姆將這個總結為「無限可能模式」,解決了在創造無限可能過程中的三個核心問題——是什麼、為什麼和怎麼做。
事實上,擺脫「天啟四騎士」和關於潛能的七個謬誤,這本身就是對自我極限的突破。
三、突破自我極限的實用工具
「學習就是我們的超能力。」學習是突破自我極限的最佳路徑。吉姆指出,學會學習的五種關鍵方法包括專注、有效學習、增強記憶力、快速閱讀、敏銳思考。
書中總結了許多方法,我簡單介紹一下我特別推崇的兩個。
- WIN法則
約翰德萊頓說:「起初是我們養成習慣,然後是習慣造就我們。」
生活也像許多東西一樣會形成慣性,其中發揮作用的正是習慣。壞習慣無疑限制了我們的潛能,因此需要用新習慣去替代舊的習慣。
W=Want(想要):明確自己想要養成一個習慣
I=Innate(內在):將這個新習慣與自己的內在能力匹配起來
N=Now(現在):觸發自己養成新習慣
- FASTER學習法
Forget忘記:忘記自己已經掌握的內容,那些不緊急或者不重要的事情以及自認為的極限。
Act行動: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要做好筆記。
State狀態:進入和保持好的學習狀態。
Teach教授:通過教授別人鞏固學習成果。
Enter輸入:合理規劃日程表,為自己的成長和發展留足時間。
Revier複習:積極回憶、重複。
讀完《無限可能》這本書,最喜歡的是開篇吉姆·奎克那句「如果雞蛋被外力打碎那是生命的結束;如果雞蛋被內力打破,那是生命的開始。奇蹟的開端,永遠在事物內部」。
當我們有對自己的潛能產生自我懷疑的時候,不如默念一下吉姆對七個關於潛力謬誤的駁斥找回自信。
1.智力是不斷變化的。
2.我正在學習用最好的方式使用我的大腦。
3.犯錯絕非失敗,不能從中汲取教訓,才是最大的失敗。
4.知識x行動=力量。
5.當學習新的學習方法時學習新事物這個充滿挑戰的過程會變成一件樂事,也會更容易愉快。
6.我的事情與別人無關。
7.天才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通過深度練習達成的。
我們要做思想上的巨人,更要做行動上的巨人。相信自我突破的喜悅屬於每一個有想法、有目標、會努力的人。讓我們一起加油去創造無限可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