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突破極限?《無限可能》為我們開啟無限可能的人生

2021-01-09 曉楠筆記

一提到學習,總會有人抱怨「自己不是學習的料」。主要的理由可能有「一看書就頭疼」「注意力無法集中」「學習效率低」等等。

為何有些人是學霸,是無數家長豔羨的別人家的孩子?為何些人是學渣,是扶不起的阿鬥?

《無限可能》的作者、大腦教練吉姆·奎克說:「只要下定決心學習,你可以學會任何東西,你幾乎可以掌握任何技能。」

他敢於「誇下海口」的原因來自他自己的經歷。幼兒園時他遭遇了一次事故,造成大腦的損傷,直接影響了他注意力、記憶力,導致他的學習速度慢,整個人都變得不自信了。

讀大學後,他偶然間讀到「解決問題的意識層次必須高於提出問題的意識層次」這句話,從而使他轉變思維模式,開始學習如何學習,之後激發了自己的大腦潛能,成功開啟了無限可能模式,並將自己的研究教授給190多個國家的學員,幫助更多人喚醒自己的學習腦。

如何喚醒我們的學習腦,實現自我突破呢?《無限可能》從思維模式、內在動力和方法方式三個角度,闡述了激發大腦潛力、創造人生的無限可能的方法論。

一、我們能夠突破自己的極限嗎?

想學習新的技能卻害怕學習能力跟不上,想扔掉鐵飯碗卻沒有底氣,想辭職創業卻擔心自己是否具有經商的天賦……人生的天花板仿佛就在眼前,觸手可及。

我們能突破自己的極限嗎?暢銷書作家韋恩·戴爾說:「我們能力有限,這絕對是一個彌天大謊。唯一能夠限制我們的就是相信極限的存在。」

實際上我們在很多時候都能夠明顯感到力不從心。是什麼造成了我們對極限的誤解?我認為主要來自兩個方面的影響:我們所處的社會環境以及自身的信念。

時代的進步為我們帶來便捷的同時,也產生了阻礙我們學習力的養成的因素——數字洪流、數字分心、數字痴呆和數字推論。

- 數字洪流,是指我們可以輕鬆地獲取信息,但是信息泛濫讓我們感到疲憊不堪。

- 數字分心,是指網絡讓我們更方便交流,卻令我們喪失了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數字痴呆,是指對電子產品的依賴導致我們記憶力下降,罹患痴呆症的風險越來越高了。- 數字推論,是指習慣於通過搜索獲取結論影響了我們獨立思考的能力。

除了社會環境,我們對自身潛力的錯誤認識會限制打破自我極限的信心。主要存在以下七個方面的謬誤:

智力是個固定值。我們只開發了大腦的10%。犯錯等於失敗。知識就是力量。學習新東西非常困難。其他人的批評很重要天才是與生俱來的。當面對這些內外部的阻礙,我們難免會灰心、會放棄,更會忍不住疑惑:為什麼別人能夠突破自己的極限去創造無限可能呢?

二、如何突破自我極限?

關於突破自我極限,我想起了自己的一段經歷,算是一個突破極限的成功經驗。作為一個新上海人,儘管從小在上海生活,可是直到大學的時候我仍然只能聽懂卻不會說上海話。

不會說是因為不敢開口說,不敢開口說是因為害怕說錯了被嘲笑。這個觀念恰恰綜合了前面提到的幾個潛力謬誤,阻礙了我學說上海話。

大一開始,室友們了解了我的情況之後,鄭重地和我分析了在上海生活會說上海話會有很多便利(這點我也是很認同的),又鼓勵我說在上海生活了那麼多年底子很好肯定一學就會。於是我就心動了。

我擺脫了自我設限,挖掘出了學習上海話的動力。方法上,考慮到掌握一門口語沒有別的竅門,唯有多練習,於是我立下了一個三個月內和室友們只說上海話的規矩,遇到一下子不知道怎麼說的時候室友們也會教我。

最終,只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我就可以說流利的上海話了。時至今日,很多人聽我講上海話都會誤以為我是土生土長的上海人,甚至有朋友還在我的發音中聽出了浦西人的味道。

讀《無限可能》這本書時,我想到了這段經歷,與吉姆總結的突破自我極限步驟不謀而合:

- 第一步是檢查挖掘並且根除自我設限;

- 第二步是找到你的動力,包括你的目的和你有能力做,你想做的事兩部分;

- 第三步遵循正確的方法。

簡而言之,要創造無限可能就要在思維模式、內在動力的極限和方法方式三個方面突破自己的極限。吉姆將這個總結為「無限可能模式」,解決了在創造無限可能過程中的三個核心問題——是什麼、為什麼和怎麼做。

事實上,擺脫「天啟四騎士」和關於潛能的七個謬誤,這本身就是對自我極限的突破。

三、突破自我極限的實用工具

「學習就是我們的超能力。」學習是突破自我極限的最佳路徑。吉姆指出,學會學習的五種關鍵方法包括專注、有效學習、增強記憶力、快速閱讀、敏銳思考。

書中總結了許多方法,我簡單介紹一下我特別推崇的兩個。

- WIN法則

約翰德萊頓說:「起初是我們養成習慣,然後是習慣造就我們。」

生活也像許多東西一樣會形成慣性,其中發揮作用的正是習慣。壞習慣無疑限制了我們的潛能,因此需要用新習慣去替代舊的習慣。

W=Want(想要):明確自己想要養成一個習慣

I=Innate(內在):將這個新習慣與自己的內在能力匹配起來

N=Now(現在):觸發自己養成新習慣

- FASTER學習法

Forget忘記:忘記自己已經掌握的內容,那些不緊急或者不重要的事情以及自認為的極限。

Act行動: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要做好筆記。

State狀態:進入和保持好的學習狀態。

Teach教授:通過教授別人鞏固學習成果。

Enter輸入:合理規劃日程表,為自己的成長和發展留足時間。

Revier複習:積極回憶、重複。

讀完《無限可能》這本書,最喜歡的是開篇吉姆·奎克那句「如果雞蛋被外力打碎那是生命的結束;如果雞蛋被內力打破,那是生命的開始。奇蹟的開端,永遠在事物內部」。

當我們有對自己的潛能產生自我懷疑的時候,不如默念一下吉姆對七個關於潛力謬誤的駁斥找回自信。

1.智力是不斷變化的。

2.我正在學習用最好的方式使用我的大腦。

3.犯錯絕非失敗,不能從中汲取教訓,才是最大的失敗。

4.知識x行動=力量。

5.當學習新的學習方法時學習新事物這個充滿挑戰的過程會變成一件樂事,也會更容易愉快。

6.我的事情與別人無關。

7.天才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通過深度練習達成的。

我們要做思想上的巨人,更要做行動上的巨人。相信自我突破的喜悅屬於每一個有想法、有目標、會努力的人。讓我們一起加油去創造無限可能吧。

相關焦點

  • 處處受限的人生該如何突圍?《無限可能》:3步開啟你的無限可能
    後來,他把自己總結的這套經驗和方法寫成了一本書,叫《無限可能:快速喚醒你的學習腦》,旨在幫助更多人提升自己的腦力水平。他認為:「人的潛能是世界上少數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之一。大部分資源都是有限的,但是人類的思維是終極超能力。我們的創造力、想像力、決斷力,或者我們的思考能力、推理能力以及學習能力都是沒有極限的。
  • 《無限可能》:如何打破自我設限,擁抱無限可能?
    「我們不一定能意識到這種信念的存在,但它們對我們想要什麼以及能否成功達到目標至關重要。」——卡羅爾·德韋克《終身成長》最近看了一本好書,名叫《無限可能》,「無限可能」四個字,讓我想起身邊很多優秀的小夥伴,他們時常把「突破自我,擁有更多可能」掛在嘴邊。
  • 《無限可能》:從「腦損傷小孩 」到世界級腦力教練,人生無限可能
    神經科學家曼弗雷德·施皮茨爾將這一現象,為「數字痴呆症「,他提醒道:過度依賴電子設備,來代替人腦記憶,人腦就無法充分使用短期記憶系統,最終導致記憶能力退化。美國的大腦教練、記憶力提升、腦力優化專家吉姆·奎克在所著的新書《無限可能》中指出:使用網絡搜索,的確給我們的工作帶來了便利,但是長期依賴搜索功能,人類大腦的記憶能力會大大降低,甚至危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要想保持活躍的記憶能力,我們從現在開始就要學會正確使用網絡搜索,同時提升記憶的能力,為職場發展助力。
  • 用內力打破外束縛,人生開掛《無限可能》
    而實踐檢驗也讓我們知道了:連一個「腦子壞掉的人」都能因為用了這套科學方法而改變人生,那麼我們這些正常的普通人,如果想改變,還有什麼不可能?關鍵無非解決三個問題:突破固有思維,發掘內在動力,使用科學方法。
  • 世界級大腦教練教你突破自我,實現人生《無限可能》的方法
    但現在真的有這樣的機會,升級你的大腦,實現無限可能的人生。你會想要獲得嗎?《無限可能 快速喚醒你的學習腦》(以下簡稱《無限可能》)這本書從大腦的科學可塑性角度通過思維模式、內在動力和方式方法三個部分,提出了升級大腦、快速學習從而實現人生進階的系統方法。這本書的作者吉姆·奎克本人就是大腦訓練的最好踐行者。
  • 乘風破浪的姐姐:在挑戰和突破中尋找人生無限可能
    乘風破浪的姐姐:在挑戰和突破中尋找人生無限可能 時間:2020.09.04 來源:新浪娛樂 分享到:
  • 有人說,人生是有無限可能的,有了無限的可能便有了無限的美景
    「天空就像我的人生呀!單調、乏味、蒼白無力……。」突然,眼前的光線被什麼撕成了碎屑,猛地一柔和,隨即又變成了眨眼的亮。我猛地一怔。待調整好視線,那肇事逃逸者已悠悠而去。是什麼?我努力地回想—啊,是它!一朵蒲公英。
  • 一幅勾勒無限可能的大腦路線圖,攻破人生僵局,逆風反轉翻盤
    《無限可能》是吉姆.奎克的最新力作,以自身經營為基石,為大家講述了自己是如何從一位被大家定義為「腦子壞掉了」的孩子到一位被人稱讚的大腦專家的。在《無限可能》一書裡,作者吉姆為我們描述了自我成長所面臨的四種困境、自我突破所需要的三個步驟、以及精益求精自我完善的五個方面。
  • 因為沒有喚醒大腦的《無限可能》
    學習如何學習成了吉姆探尋成長的出路。他把自己升級大腦,快速學習,實現人生突破的系統方法寫成了一本書——《無限可能:快速喚醒你的學習腦》。吉姆告訴我們,我們都可以像他那樣完成突破,成功逆襲,創造人生的無限可能。
  • 突破常規 人生無限可能——「很高興認識你」 從心生活很重要
    聚焦於現代人普遍的生活壓力及焦慮心理,用「故事和旅行治癒焦慮」,呼籲眾人「從心發現生活」,享受「自洽人生」。引導一場與「自我和解」之旅。  突破常規 人生無限可能  目前,「很高興認識你」節目已順利進行三期。每一期節目中,都有藝人嘉賓與素人嘉賓親密交流。
  • 從「腦子摔壞的小孩」到馬斯克專屬腦力教練,他總結出人生無限可能...
    「當你給某個人或某件事貼上標籤時,實際上你就已經為某人或某件事設置了極限,那個標籤就是你設置的極限。」這是吉姆多年後在自己的書——《無限可能:快速喚醒你的學習腦》中寫下的感受——老師和同學給吉姆貼了這個標籤之後,所有人,包括他自己都認為他再無突破自己的可能了。
  • 《無限可能》丨你和愛迪生之間的差距,不是天才和普通人的區別
    一個人的思維決定一個人的高度還記得2000年的時候,老師讓我們以「致2020年的自己」為題寫一篇文章。20年過去了,不知道還有幾個人記得自己曾經寫下的理想?王陽明認為一個人活在世上,首先應該是立志。也就是確立自己的理想、人生目標。
  • 《無限可能》:對限制性信念說不,打破思維極限,做到想做的事
    認識到這個問題,是受到了《無限可能:快速喚醒你的學習腦》這本書的啟發,這本書告訴我們大腦通過有效的學習和內在的驅動,可能突破任何極限,發揮最大的潛力。這本書是美國大腦教練吉姆·奎克著作,吉姆·奎克小時候大腦曾受過傷,受傷後大腦無法集中注意力,看不懂單詞,無法閱讀,很長一段時間,讀書對他來說就是與困難做鬥爭。
  • 看完這本書,快速喚醒你的學習腦,開啟無限可能的2021
    創造無限可能的第一步是堅持、挖掘並且根除自我設限;第二步,找到你的動力;其中的關鍵三要素:目的,能量和能量管理。第三步,遵循正確的方法。5種關鍵方法:專注、學習、增強記憶力,快速閱讀、批判性思維。理解吸收書中的任何一個知識點,都會讓你看到不一樣的自己。一起突破極限錯誤認知:我的能力有限,我的記憶力變差了。
  • 你的人生有100萬種可能,而缺的只是一把鑰匙:《無限可能》
    吉姆·奎克在他的《無限可能》中告訴我們,這些觀念都是謊言,每個人的人生還有更多的可能,但前提是你要改變自己的信念,相信自己可以,是做出改變的第一步。02《無限可能》是吉姆·奎克的首部作品,在其中他傾注了自己多年的經驗和研究成果。全書共分為4個部分,分別是《第一部分 開啟平凡大腦的非凡之旅》、《第二部分 打破充滿限制的思維模式》、《第三部分 創造強大的、可持續的動力》,以及《第四部分 學會如何學習》。
  • 未名新語|宋佳峰:無限未知,無限可能
    在無限未知中尋找無限可能 懵懂少年 「燕園情,千千結,問少年心事」 對於北京大學——這個美麗而響亮的名字,我小時候是沒有什麼概念的,也只是在大人們的念叨中
  • 人生無限可能,只需一個目標
    只要一個人肯持續努力,我相信Ta的人生會是無限可能。 馬老師兩次高考卻兩次落榜,期間還去應聘了賓館保安,結果沒應聘上,後來只好騎三輪幫人送雜誌。當時無比失望的他,怎麼可能會想到他有朝一日會成為中國首富。
  • 突破極限,+出可能!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揭曉!「+」本身意味著更多,但到達終點時再+終點就=更遠,同理,速度+速度=更快、海拔+海拔=更高、極限+極限=更強。這便是+的灑脫、+的自在、+的無限可能。回到領克,TA的01、02、03的相繼推出與火爆,但終點後面還有終點,即便市場火爆,即便榮膺最佳國產品牌豪華車的稱號,領克依然沒有慢下腳步。
  • 大腦擁有著無限可能,等著你去發掘
    不過就在前不久,我看到了《無限可能》這本書,發現我給自己貼上了標籤,將自己困在了限制性的思維裡,認為自己無論再怎麼努力,結果也就那樣,所以也就放棄了努力的可能。但是作者吉姆.奎克,在幼兒園時期頭磕到暖氣片上,大腦嚴重損傷,注意力、記憶力幾乎消失殆盡,在這之後很多年,他都在與認字、閱讀,以及隨之而來的自卑感做鬥爭。
  • 《無限》:摘下面具打開心門,為你的人生創造無限可能
    這個夏日,由「日本青春情感動畫掌門人」岡田麿裡擔任編劇的青春純愛動漫《無限》全球首映。「岡媽」出品,必屬精品,這部《無限》製作精美,每一幀都是畫,延續一貫情感細膩的風格,如涓涓細流一般注入人心、催人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