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狼牙LY 文章轉自78DM
回貼支持是對測評作者最好的鼓勵哦~
2002年8月發售,定價1200日元---------------------------------
接著上一期的飛龍高達,這次帶來的武鬥傳系列是連續獲得三屆武鬥傳大賽冠軍的MIA約翰牛高達(John Bull Gundam)。從名字上的約翰牛就可以看出來這是一臺代表新英國出戰的機體。約翰牛這一稱呼最早源於1727年由蘇格蘭作家約翰·阿布斯諾特所出版的諷刺小說《約翰牛的生平》。主人公約翰牛是一個頭戴高帽、足蹬長靴、手持雨傘的矮胖紳士,為人愚笨而且粗暴冷酷、桀驁不遜、欺凌弱小。作者通過這個赳赳武夫的形象,暗喻當年英國的專橫跋扈,抨擊「民權黨」(英國自由黨的前身)的好戰策略。顯然,這個綽號最初含貶斥色彩,但隨著小說的風靡一時,逐漸成為英國人自嘲的形象。(嗯?附和別人的自嘲總感覺不合適吧。)《約翰牛的生平》
---------------------------------機體簡介:
本機是新英國為第十三屆機動武鬥大會專門開發的MF。擅長遠距離戰並裝備了狙擊用光束步槍的本機是參考了身為駕駛員的捷恩特·查普曼的意見開發的。雖然在預選賽敗於駕駛閃光高達的新日本選手多蒙·卡修,但藉由大賽委員長的權力又進入了決賽。不過此時的本機亦已被DG細胞侵蝕,並在大賽中變成了惡魔高達軍團四天王之一的獅王爭霸。
機設圖:
---------------------------------外盒展示及尺寸一覽標準的早期MIA系列外包,沒什麼好說的了。
背面展示了部分相關機體。
無論是日版,港版還是美版,都有著當時便於掛在商場上凹槽。
左邊為配件,中間為材料,右邊為售價1200日元與商品碼條和售後。本體與武器依然為PVC軟膠、而關節部分為POM材質。
側面。
內盒配件一覽與如今的卡扣式內盒不同,早期的MIA產品是利用透明膠帶的方式來固定的。內容包括本體、長距離光束步槍、替換手型*2。
本體展示黑色高帽,紅色與黑色的軍服,高領,裙子一樣的裙甲。這些主要形象與配色應該是參考了18世紀時英國陸軍步兵(紅衫軍)、炮兵(黑色軍服)、當代英國皇家衛隊(黑色熊皮高帽)以及黑色燕尾服(燕尾服起源於英國)的一些共有或獨特的特徵後,所進行的融合再設計。再配合約翰牛這一稱呼,立馬就有英國佬那味兒了。估計也是因為英國較早的使用了槍械類武器的關係吧,給他配置了一把遠距離光束步槍,從而設定成了狙擊手一般的角色(這和之後2000年發行的紅色警戒中,英國特色兵種是狙擊手這一設定莫名相似)。
我這裡就隨便放一張紅衫軍的圖片了,這帽子也挺高的。
背面的裙甲非常巨大,應該是參考了燕尾服後衣片的形象。
尺寸對比MIA系列無固定比例。玩具本體大約為11釐米高,機設全高為16.4米,所以幾乎就是1/144的比例(11.3釐米),這也得益於武鬥傳普遍較矮的機設。
可動展示(由於是老物,再加上MIA武鬥傳的關節結構大部分都很相似,所以可動並不好且差別不大)
圖①②③④:頸部為不可動的造型頸,通過球型插銷與頭部連接。頭部前後可動幅度一般,側擺幅度較好,可以360度旋轉。
圖①②:肩甲通過凹凸坑結構與肩膀連接,有一定的可動性。圖③:腰部與裙甲皆為固定式,無任何可動。圖④:手臂整體進行一個360度的前後抬還是沒問題的。
圖①:受到肩甲造型的幹擾以及本身的關節設計關係,手臂平抬幅度較差。圖②:手肘為單關節,彎曲幅度很小,不到90度。圖③:與大部分MIA系列一樣,手臂幾乎是沒有內拉幅度的。圖④:手臂根部與手腕處皆可360度平轉。
圖①:腿部內外翻幅度如圖,腳腕處可360度平轉。圖②:雖然裙甲均不可動,但由於是材質嬌軟的關係,有一定的韌性。所以腿部可以掙脫裙甲的阻礙,進行平抬的,不過幅度一般。圖③:與上面同理,腿部可進行前後抬動,其中後抬幅度非常小。圖④:膝蓋為單關節,彎曲幅度很小,不到90度。
圖①②:最大接地如圖,同時也是腳腕的最大活動範圍。
背包上的2個噴口為球型連接,有一定的可動幅度。
細節展示頭部的造型前文也有所提到,看上去就是頭頂著熊皮高帽的18世紀英國步兵與當代英國皇家衛隊的形象。由於帽簷的歪斜,所以導致眼部上去有大小眼的問題。帽簷兩側的火神炮皆有刻畫並進行了黃色塗裝。整個頭部除了頭頂、臉頰與天線為成型色外,其餘皆為塗裝。
側面還能看到一些頭部的刻線。
胸部兩側的機炮也進行了刻畫,並進行了黃色塗裝。胸口中央的紅色塗裝有明顯缺色,且邊緣不平。駕駛艙艙門部分有所刻畫,但無法打開,上面綠色塗裝的做工還是不錯的。修身燕尾服的軀體造型也顯得比較苗條。
非常有特色的高領造型與巨大肩甲。在肩甲和手臂上皆有一些刻線細節。部分紅色漆面看起來異常光滑,有那麼一點光油效果的意思。
酷似燕尾服造型的腰部與裙甲。裙甲邊緣處也可以看到綠色塗裝。
側腰部分的武裝袋也進行了刻畫與塗裝,邊緣處的溢色明顯,綠色部分上有一塊雜質,影響美觀。
腿部刻線是帶有官方滲線的,同時也可以看到裙甲內側也有一些刻線細節。大腿、膝蓋處的分色部分皆有塗裝,但小腿外側的氣口陰影處並未還原,比較可惜(可自行塗裝)。(這「迷人」的紅配綠,真是醉了~)
側面。
頭背監視器也進行了藍色塗裝,很難得。
背包部分是一體式的,無法像五小強那樣進行拆卸。
巨大的後裙甲酷似燕尾服的後衣片。背面綠色塗裝的瑕疵比較明顯,特別是右側,有明顯的噴塗不到位與溢色情況。
下半身部分。
腳底板處也進行了塗裝分色,值得表揚。
長距離光束步槍槍身細節豐富,塗裝也比較出色,整體風格比較復古。槍械握持時與手臂有一定幹涉,降低了把玩體驗與一些POSE的感觀度。
前後瞄準鏡皆有塗裝。
替換手型右手為持槍手,左手為持物手,也就是說只有右手可以拿槍的握把。而持槍手對光束步槍的握持力也較差,食指部分也不能完全插入扳機孔。
POSE展示(可動性大家也清楚,我盡力了!)
最後總結:
整體上繼承了MIA系列早期的特徵,即非常簡單的關節結構,現在看來非常差勁的可動性與塗裝做工(畢竟是廉價的低端產品)。這款約翰牛高達更是因為只有一把光束步槍從而更加導致了可玩性的低下,光束步槍的握持力以及與手臂的幹涉又對把玩體驗造成了一定影響。
從機體名稱、配色、外觀造型上都能看得出一些英國特色的影子,不過使用了別國自嘲的綽號作為機體名稱,總感覺不合適啊(畢竟是日本人眼中的英國,一個國家怎麼可能能完全掌握他國的特色呢hhhhhh)。而萬代MIA系列也很好的將這些設定進行了還原,大到整體的造型配色,小到頭頂背面的監視器,甚至是腳底板處也進行了塗裝。這對於一個在當時,定位為低端廉價成品的產品來說是難能可貴的。對於老產品的購入,我依然是不怎麼推薦的,大部分朋友還是要量力而行,目前這個價格可以買3,4個普通的HG通販了。但畢竟MIA有大量武鬥傳系列的獨佔機體,且這些機體出新模型的可能性很低。而因為本身機設就比較小,反而使得MIA武鬥傳系列的機體幾乎就是1/144的比例。這兩點倒是提高了這些老產品的購買意義,希望我的這篇帖子能給未來想要購入的朋友作一個簡單的引導吧。最後的最後,如果您能看到這句話,感謝您能在這個視頻解說當道的時代,靜下心來看完這篇圖文測評。同時請接受作者我深深的鞠躬,謝謝!(有任何意見建議都可留言評論,我儘量接受與改進~)
小編語:MIA其實都是好東西,話說這個還真夠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