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協和醫院首批被感染醫護者出院

2020-12-15 環球網

1月28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了解到,該院的15名被感染醫護人員經過治療後,臨床症狀得到有效控制,經專家組討論後,協和醫院首批共有3名醫護人員符合出院標準,於28日上午11時許出院。

協和醫院呼吸內科的周瓊教授介紹,這些醫務人員的臨床症狀得到有效控制,病情好轉,首批3名醫護人員符合出院標準,可以出院。「其間,我們對這些醫務工作者展開積極治療:臥床休息,加強支持對症處理;常規檢測血常規、生化指標,複查肺部CT、複查病毒核酸檢測;根據氧飽和度給予氧療,大部分為鼻導管給氧,有患者使用經鼻高流量;抗病毒治療:α-幹擾素霧化吸入聯合抗病毒藥物;部分淋巴細胞持續下降,肺部影像學病變重的患者使用丙種球蛋白;根據體溫、呼吸道症狀,結合生化檢測結果選擇抗菌治療。」

本次出院的協和醫院ICU護士小楊介紹,她從1月15日下夜班就發現自己發燒了,連燒四天,吃了藥也退不下來。她將此事匯報給護士長後,醫院領導非常重視,隨後她住進感染科進行隔離治療。經過6天的抗病毒治療,發燒咳嗽的症狀逐漸消失,後來核酸複查為陰性,各項指標已達到國家所規定的出院標準,28日出院的她,露出了久違的笑容,「沒有他們的照顧,我不可能這麼快恢復好,出院後我將繼續堅守工作崗位,並向大眾進行科普宣教。」

協和醫院西院的胡醫生出院後表示,出院後希望能儘快回到抗擊疫情的一線。「此次疫情並不是無法戰勝,做好科學防護,相信一起奮戰的白衣戰士,全體武漢人一定會守護好我們的城。」

另一名本次出院的協和醫院外科護士表示,其實疾病沒那麼可怕,積極配合醫務人員進行隔離治療,治癒希望很大。她表示,完全康復後如果一線有需要,將毫不猶豫地去支援。「醫生和護士真的都很辛苦,他們很累但一直在堅持著,如果我能治好我也要加入他們,分擔工作。」

據了解,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已派出專家及醫護人員共計80餘人支援定點診療醫院武漢紅十字會醫院。同時,協和醫院西院將作為第三批發熱就診定點醫院,共騰出700張床位收治病人。協和醫院院長胡豫表示,該院已派出500餘名醫護人員奮戰在一線,積極參與患者的救治,「希望被感染的醫護人員出院以後多注意休息,我們也相信會有更多的患者能夠被治癒。」

周瓊在接受新華社採訪時介紹,感染的醫護人員中已有11人兩次病毒核酸檢測均陰性。謹慎起見,餘下8名人員還需留觀並對症處理幾天,等符合最嚴格的出院標準後,將陸續出院。「病毒核酸檢測陰性,科學上就沒有傳染性了。考慮他們的肺部仍有部分病灶未完全吸收,建議病人在家休息,並居家適度隔離。」

1月28日,國家衛健委相關負責人在發布會上表示,目前新冠肺炎的出院標準包括,臨床症狀緩解,體溫正常,兩次核酸檢測都呈陰性才能確保出院沒有傳染性。北京地壇醫院感染性疾病診療與研究中心首席專家李興旺表示,輕症病人大概一周恢復,偏重的可能要兩周或者更長,相信隨著時間延長,出院人數會增加。

文/本報記者李卓雅

在建醫院

火神山醫院總建面3萬餘平方米

本報訊(記者王天琪))1月28日,牽頭建設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中建三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建三局」)正式對外發布了武漢火神山醫院效果圖。

北京青年報記者從中建三局了解到,醫院總建築面積3.39萬平方米,功能主要為病房、接診室、ICU、醫技部、網絡機房、供應庫房、垃圾暫存間、救護車消洗間等。

工程進展方面,北青報記者從中建三局了解到,截至1月28日中午12時,火神山醫院HDPE膜鋪貼面積已完成60%,北區箱式板房基礎混凝土澆築基本完成,其他區域箱式板房混凝土澆築全面展開,第一棟箱式板房開始搭設,現已完成60個骨架安裝,地下管網鋪設同步全面展開。目前,現場進度正在快速推進。

在火神山醫院建設快速推進的同時,雷神山醫院的建設也在穩步推進。截至1月28日中午12時,中建三局雷神山醫院項目醫療隔離區管線溝槽開挖,貝雷梁安裝全部完成,土方回填工程、HDPE膜施工已正式啟動,醫護人員住宿區板房搭設已經開始。

抗疫故事

怕上廁所5小時滴水未進

1月27日,武漢市中心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監護室護士湯思怡和王亞麗結束了上午的工作,脫下防護服的她們,第一件事就是喝水。

北京青年報記者從武漢市中心醫院了解到,她們在工作時不敢上廁所,為了擠出時間救治更多的患者,5個小時沒喝一滴水。由於防護服不透氣,穿著很悶熱,導致她們渾身溼透,嘴唇都已經乾裂。

據護士長宋玉介紹,穿上防護服後怕上廁所耽誤事,所以工作時都不敢上廁所,唯一的解決方法就是儘量不喝水,只有每天交班後脫下防護服,才能補充點水分。宋玉說:「大家的嘴唇都乾裂了,但我們不在乎,為了讓患者們都好起來,我們可以『忍』,相信所有人齊心協力,我們一定能贏。」

女護士剪長發留板寸抗疫情

1月27日是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胃腸外科護士胡歡的6周年結婚紀念日,當晚她在家中讓丈夫為自己剪去留了兩年的長髮,準備留著板寸頭抗擊疫情。

北京青年報記者從武漢市中心醫院了解到,從事護理工作12年的胡歡還是一名國際造口治療師,多年來無數經她精心護理的造口患者對她讚譽有加。

面對疫情,胡歡早就做好了去一線戰鬥的準備,選擇在結婚紀念日這個特殊的日子剪頭髮就是想得到丈夫的理解和支持。胡歡的丈夫得知她的想法後非常支持,並親自為她剪了個板寸頭。剪去長發的胡歡還在朋友圈裡寫道:「我們終會與勝利會師,就像頭髮終會回來,勝利最後只會屬於我們,萬眾一心,武漢加油!要相信武漢必勝!」

文/本報記者郭琳琳供圖/新華社

相關焦點

  • 武漢協和醫院三名首批被感染醫護人員出院啦!
    據@新華視點 消息,記者從武漢協和醫院了解到,該院首批3名醫護人員經過治療後,兩次病毒核酸檢測均為陰性,臨床症狀得到控制,經專家評估達到解除隔離和出院標準,正式出院。出院後,他們還將接受居家醫療觀察。據悉,這些醫護人員都是武漢市衛健委通報的被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的醫護人員。得知這一消息,網友刷屏:太好了!
  • 武漢華科大協和醫院三名被感染醫護出院:若一線需要可再支援
    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黨委書記張玉、院長胡豫慰問康復醫護人員。 醫院供圖1月28日,澎湃新聞從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簡稱「武漢協和醫院」)獲悉, 經專家組討論,武漢協和醫院首批感染新冠肺炎的3名醫護人員出院。
  • 關注|曬太陽,增強信心,武漢協和醫院又有6名被感染醫護人員出院
    2月2日上午,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6名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醫護人員正式出院!經過治療後,6名醫護人員臨床症狀得到有效控制,經專家組討論,符合出院標準。截至目前,武漢協和醫院已有9名醫務人員出院。今天上午11時30分,武漢協和醫院6名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肺炎的醫務人員治癒出院。出院時,他們興高採烈,比出勝利手勢。作為他們的主治醫生,協和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周瓊教授介紹,兩次核酸檢測陰性的患者,科學上認為傳染的可能性極低。為此,後期建議6名醫護在家休息,根據肺部情況決定恢復工作的時間。
  • 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首批3名醫護人員出院,她們這麼說……
    來源:經濟日報1月28日,從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獲悉,該院醫護人員經過治療後,臨床症狀得到有效控制,經專家組討論,符合出院標準,截止今日,協和醫院首批共有3名醫護人員出院。今日上午11時許,協和醫院黨委書記張玉、院長胡豫看望出院的醫務人員,對他們康復表達了祝賀,並送上居家防護用品。協和醫院黨委書記張玉表示,作為國家隊,我院積極響應國家與各級政府的號召,已派出專家及醫護人員共計80餘人支援定點診療醫院,即武漢紅十字會醫院。
  • 武漢客廳方艙醫院首批17名患者出院
    海外網武漢2月15日電  (記者程遠州)15日,武漢客廳方艙醫院首批17名患者出院。據介紹,這批出院患者是2月7日至9日入院的,其中年齡最大的63歲,最小的28歲。經過中西醫結合治療,患者體溫恢復正常,肺部影像學好轉,連續兩次核酸檢測均為陰性,經過專家組會診,按照診療方案符合出院標準,準予出院。據了解,進駐武漢客廳方艙醫院的除了6支武漢地區醫療隊,還有12支各地支援的醫療隊;該方艙醫院設有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P3實驗室1個,可在內部開展移動式CT檢查和病毒核酸檢測。
  • 武漢協和醫院西院累計17名重症患者治癒出院
    2月11日,協和醫院西院3名重症患者出院 劉坤維 攝(抗擊新冠肺炎)武漢協和醫院西院累計17名重症患者治癒出院中新網武漢2月11日電 (協宣)「出院後希望大家在家好好休養,祝你們早日全面康復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黨委書記張玉11日說。當天上午,協和醫院西院3名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至此,協和醫院西院共有17名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出院。「終於可以出院了!我有種劫後重生的感覺!」楊先生(化名)說。在武漢生活了20多年的他,此刻感覺一切都是嶄新開始。
  • 對話武漢協和出院醫護:那10秒是生命中最艱難時刻
    來源:一財網在這不到30天的時間裡,張昌盛是如何被感染的?又是如何治癒的?2月14日,武漢協和醫院首批感染新冠肺炎的護士張昌盛已經出院一周有餘,再過6天,也就是2月20日左右,等兩周的居家觀察期一滿,他就可以重新回到醫院上班。
  • 武漢協和醫院東7區重症病房:4位患者今天集中出院
    2月18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獲悉,當天下午,在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簡稱為「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區東7區,4名新冠肺炎患者集中出院。這是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第二批支援湖北疫情防控醫療隊自2月8日接管東7區以來,首批集中出院的患者。「我們接管的東7區是新開的重症病房,接收的全部是重症患者。目前多名重症患者經過積極、規範、合理治療後恢復良好!今天首批4位患者集體出院,是我們醫療隊全體上下全力奮戰的結果。」十九大代表、醫療隊領隊、醫院黨委副書記兼副院長許可慰教授表示。
  • 武漢協和醫院西院31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痊癒出院
    央廣網北京2月20日消息(記者黎明 杜希萌)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武漢協和醫院西院31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昨天(19日)痊癒出院。目前,該院日病亡率降至0.26%,基本達到有效救治危重症患者的階段性目標。
  • 在武漢協和醫院,張伯禮為他們特別出診
    7月24日,武漢協和醫院國際門診部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出診醫生,他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武漢抗疫最關鍵的時候,張院士紮根一線,積極施治,為武漢人民最終戰勝疫情做出了突出貢獻。他此次來到協和醫院,目的是關心關懷在疫情阻擊戰中不幸感染的醫務人員,為他們的後續康復提供指導。當天下午的特別出診從兩點半開始,張伯禮共接診了十名來自武漢各個醫療機構的被感染醫務人員。他介紹道,總的來說,被感染醫務人員康復情況良好,雖然有些人還存在諸如失眠、氣喘、噁心、疲憊等症狀,但這些都是可逆的,經過治療可以痊癒。
  • 武漢首批5名感染新冠肺炎兒童患者出院:最大14歲,最小2歲
    【武漢首批5名感染新冠肺炎兒童患者出院:最大14歲,最小2歲】#武漢我們在一起# 「寶貝,祝賀你們可以回家了。」2月6日下午,武漢兒童醫院院長邵劍波、黨委書記關愛民等院領導及醫務人員,準備了5份禮物,早早等候在該院內科綜合病房樓下。
  • 武漢泰康同濟醫院首批治癒患者出院 同日開始批量收治患者
    央廣網2月19日消息(記者孫利 王銳濤 高潔 羅楊)今天(2月19日),通過軍地醫務工作者的接續努力,武漢市泰康同濟醫院首批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同時,醫院開始批量收治患者。19日上午10點,在武漢泰康同濟醫院,首批13名新冠肺炎治癒患者順利通過各項檢測和專家組評定,辦理出院手續。新冠肺炎治癒患者:「非常感謝部隊的所有醫護人員,也非常感謝泰康同濟醫院的所有醫護人員,是他們的細心照料和無微不至的關懷,才使我們得以新生。14天之後,我想去捐獻我的血漿,希望治癒更多的人。」
  • 協和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張建初:病人治癒出院時,把醫護...
    楚天都市報記者劉毅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王永勝 通訊員王繼亮 聶文聞雖然武漢每天新增的新冠肺炎病人下降至個位數,但張建初不敢怠慢。他負責協和西院危重病人救治,病人不出院,任務就沒結束。54歲的張建初是協和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
  • 洪山體育館武昌方艙醫院首批患者出院
    記者從武漢市洪山體育館武昌方艙醫院(以下簡稱「武昌方艙醫院」)獲悉,該院首批新冠肺炎輕症患者,經過治療順利出院。據了解,此次武昌方艙醫院出院的首批患者共28人,最早入院的是2月6日,最晚的是2月9日入院。
  • 江西醫療隊援助武漢協和醫院所在病區迎來第一例出院患者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客戶端訊 記者焦俊傑報導:2月20日,是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接管武漢協和醫院腫瘤中心z14病區的第7天,該病區迎來了第一例新冠肺炎治癒出院患者。患者治癒出院(尚清拍攝)  患者主管醫生曹春水介紹,該患者71歲,前期經過治療於2月14日轉來z14病區。  「在第三天,他的體溫恢復了正常,肺部CT也顯示病灶吸收,在兩次核算檢測為陰性後,符合出院標準。」
  • 武漢協和醫院西院31名危重患者出院 6名患者為我省醫療隊救治
    黑龍江日報2月19日訊 19日下午3時,武漢協和醫院西院有31名重症患者治癒出院。其中6名治癒患者為我省第一批醫療隊負責救治的重患。截至目前,在支援武漢協和醫院西院的全國11支醫療隊的共同救治下,這裡已有145名重症患者相繼治癒出院。
  • 武漢雷神山醫院C6病區首批純中醫治療新冠肺炎患者出院了
    武漢雷神山醫院C6病區首批純中醫治療新冠肺炎患者出院了金羊網  作者:陳映平 王軍飛 宋莉萍  2020-03-01 針對不同階段的發病病機,鄒旭主任帶領團隊制定了分階段治療方案和方劑,配合針灸治療
  • 協和醫院新造血幹細胞移植倉迎來首位出院患兒
    8月3日的出院儀式上,兒童血液科的醫護人員與瑞瑞合影。(湖北日報通訊員 陳有為 攝)湖北日報訊(通訊員聶文聞、陳有為、彭錦弦)8月3日,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兒科醫護人員為白血病患兒瑞瑞舉辦了一場出院儀式。
  • 在武漢協和醫院,張伯禮院士為他們特別出診
    楚天都市報7月24日訊 (記者劉迅 通訊員張瑋 劉坤維)今天,武漢協和醫院國際門診部迎來一位特殊的醫生——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此次來漢,他專為感染新冠的醫務人員接診。仔細問診後他鼓勵說,目前出現的小症狀都可逆轉,關鍵是要放下思想包袱。
  • 武漢協和腫瘤中心最後一批新冠肺炎病人出院 將恢復腫瘤病人收治
    3月15日,隨著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腫瘤中心院區(以下簡稱武漢協和醫院腫瘤中心)最後一批新冠肺炎病人出院,醫院所有新冠肺炎隔離病區正式關閉。這標誌著腫瘤中心圓滿完成了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救治任務,完成定點醫院的歷史使命。完成前一階段新冠肺炎患者收治的任務後,腫瘤中心將有序恢復正常醫療秩序,滿足腫瘤病人就醫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