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至順道長談修行之道(附八部金剛功圖解)

2021-02-12 東方修煉學

張至順道長羽化登仙享年104歲


2015年7月28日,農曆乙未年六月十三,米晶子張至順道長羽化登仙,享年104歲。

2015年7月28日,農曆乙未年六月十三,張至順真人羽化登仙,享年104歲。老真人預知時至,中午吩咐弟子以香湯沐浴,穿新淨衣。囑咐門人,虔誠修行。說罷,元神逕返清虛。

張至順道長,時任海南省道教協會名譽會長、西安萬壽八仙宮名譽方丈,海南省玉蟾宮住持。1912年出生於河南沈丘。七歲時值清末民初,戰亂災荒交加。因家境貧困離家乞討。十二歲隨師學藝,十七歲在陝西省華山遇師劉明蒼道長而出家。在道觀,張至順從事雜役,終日勞苦,磨練心志,因道心清明和修煉上獨闢蹊徑,被師授以真傳,為中國道教全真龍門第二十一代弟子。

張至順道長順說修行

一輩子打坐練功不輟,定有成就。

(說靜功——靜功養元神)

張至順道長口述

早上3點到5點是最重要的練功時間,一個人能一輩子在這個時間練功不輟,一定有成就。

時刻專注、守神很重要。打坐要的是神思不動,神不離身。不要閉氣更不要意守丹田。

無論在什麼地方,有空就靜坐,不要想太多,凝神調息,調息凝神。

重陽祖師早說過外三寶不漏,內三寶自合;眼不觀,耳不聞,口不言語,自長生。

閉關也是這樣,該閉的是眼耳口三關

真傳幾句話。關鍵的地方指出來,在生死處下功夫就能逃脫生死。

沒經過指點,跟著別人亂修,修出來的毛病死不得死,活不得活,苦惱得很,再好的大夫治不了。

正確的修行方法能讓男女之情那些念頭很快過去。

修行好的道人一見面就知道對方有什麼病,哪個臟器有問題,還能活多久。

《道德經》、《太乙金華宗旨》、《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

終南山張至順道長官方博客

張至順道長口述

(記者:宴禮中)

採訪:晏禮中

口述:張至順(道號米晶子,全真龍門派第二十一代傳人,100歲。)

我叫張至順,道號「米晶子」,外號「九曲回陽道人」,

還有幾個匪號「草上飛」、「水上漂」,也有人叫我「八卦神仙」。

我六七歲開始就跟著父母四處要飯。討來的飯不好吃,不討又沒飯吃。那時候,村子裡請人唱大戲,有出《湘子傳》講的是韓湘子出家成道,看了後,我就想,韓湘子可以七歲出家,我為什麼不能?於是便有了出家的念頭。


有一天,我打坐還沒五分鐘,就感覺呼吸越來越小,滿山鋪天蓋地的雲彩呼突突地冒起來,一下子滿到空中把我包圍起來,自己在哪兒坐著也不知道,只看見雲霧不停地起來,雲彩一合攏,身上的氣脈就都停了。等到雲都散開之後,心裡可清涼了,才感覺這呼吸又有了。

修道有上中下三層。

成道有四關。

過第一關,百病齊消;

過第二關,嘴裡的唾液有種說不出的甜味,還有香味,整個屋子的人都聞得到;

過第三關,身體能發光,再黑的地方,掉根針都看得見。

過第四關,

十道九醫,沒有比道人更了解身體的經絡了。

修行好的道人一見面就知道對方有什麼病,哪個臟器有問題,還能活多久。

出家人也是人生父母養,出家前心裡也種著男女之情。不過,正確的修行方法能讓男女之情那些念頭很快過去。

出家人要真動心了可以正大光明地還俗結婚,也用不著偷偷摸摸的。

下雨時我就靠著石壁站著睡覺,餓了就吃松針,《神農本草經》裡說松針是仙人糧,是道家服食辟穀長生成仙之仙藥,百病皆愈。《本草綱目》也說松針能治百病,安五臟,生毛髮,耐寒暑,耐風吹雨打,輕身益氣,守中延年。所以,我在茅屋前後都種滿了松樹,每天都在松樹下打坐靜修,松樹的清氣對修行很有幫助。

修道的人是孤獨的,不需要朋友。現在有權有勢的人朋友多得很,等他們不當官了,困難了,再看看他們有沒有朋友?

我剛住山時,採藥的人還很少,一年只有春夏兩季,他們才偶爾上來採菖蒲。

山上的糧食來之不易,都是我一點點背上來的。有一回,來寄宿的採藥的山民把吃剩的米飯扔進廁所的糞堆裡,我看見了,把上面的那層撿起來,用水洗洗又煮了吃。之後,他們便再沒浪費過糧食。

道教修成仙上天的一百個神仙,有七十個都是在終南山成道的。我們入道最大的目的是為了修成神仙。要是不能得道做神仙,命就由不得自己。

我一生中見過兩次神仙,一次在深山裡,一次在城市中,可惜機緣不夠好,都沒能得到點化。

往天上去容易嗎?有誰可以一點功夫不下、一點苦力不吃就爬到天上去?過去的人為了學道在外面一訪道就是幾十年,現在很多人上午拜師,後晌就想求道,來兩回就想學本事,

雖說是家傳萬卷書,真傳幾句話。哪裡生哪裡死,關鍵的地方指出來,在生死處下功夫就能逃脫生死。

但你也得問問自己做了哪些功德?讀過幾遍《道德經》、《太乙金華宗旨》、《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

沒經過指點,跟著別人亂修,修出來的毛病死不得死,活不得活,苦惱得很,再好的大夫治不了。

有個女的,學的不知道是什麼功,每回要蹲三百次,結果把骨頭蹲壞了。

還有好多人練閉氣功,說胎兒在娘胎裡就沒有呼吸,他們也要練到跟胎兒一樣的沒呼吸。他們不知道,如果找不對地方,閉氣就是殺人的東西。

還有人練辟穀,幾十天不吃飯。那是災荒年間沒吃的,熬年景的方法,平常修道是不用的。

現在人都嚷著要打坐,可打坐的目的是什麼?修神仙?一身的雜物都沒丟掉,心裡亂糟糟的,精力都消耗沒了,拿什麼打坐,拿什麼修?真正在打坐的不是「肉身」,而是「心神」。

一種姿勢長時間打坐反而不好,氣血不通。坐著、躺著都不重要,坐得舒服才最重要,身體舒服了心才能安寧。

打坐的最佳時間是子時和寅時,子時開天,丑時開地,寅時萬物發生。

早上3點到5點是最重要的練功時間,一個人能一輩子在這個時間練功不輟,一定有成就。

時刻專注、守神也很重要。不要閉氣更不要意守什麼丹田,打坐要的是神思不動,神不離身才能健康。

重陽祖師早說過外三寶不漏,內三寶自合;眼不觀,耳不聞,口不言語,自長生。

閉關也是這樣,該閉的是眼耳口三關,有些人只是把自己關起來不見人是沒用的,即使閉三年都沒用。

大道易得,一竅難求。

《清靜經》說「人能常清淨,天地悉皆歸」,人只要能安安靜靜坐在那,天地的能量就能夠回來。身心能夠合一的時候,身體自然會發生變化,那時候,自然會引導我們如何打開那一竅。

無論在什麼地方,有空就靜坐,不要想太多,凝神調息,調息凝神。

身體能量儲備夠了,水到渠成,元神歸位。

姿勢無所謂,要是雙盤腿能盤成神仙,我早把自己捆起來了。

祖師爺說,大道至簡不繁,道是簡單的,複雜的便不是道。

少吃葷,多吃素,月光底下勤散步。

萬緣齊放下,長壽如彭祖。

那些故弄玄虛的把戲是討厭的。

真正有道學的人,是不會在社會上出現的。只有他想見你的時候才會出現,不會擠在名山大川裡讓人參觀的。他們根本就遇不著,遇著了你也不認得。

每年都會有慕名求道的人上到八卦頂,我也曾動過心收留他們作弟子。可惜求道的道路太辛苦寂寞,這麼多年來這些人沒有一個能夠堅持修道。

海南文筆峰是有靈氣的地方,白玉蟾真人就是在這裡修道成仙的,他是金丹派南宗的創始人。

終南山八卦頂好,清淨的世外桃源。

張至順道長傳授金剛長壽功

(說動功——動功通經脈)

中國的道教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其攝生、養生學術,素為世人視為瑰寶。生死之道,重「氣、體」二字。「氣」生萬物,「體」包萬物。「氣」為體之本,「體」為氣之寓。無「氣」不成體,無「體」氣不存。故講道不離體,離體不為道。「氣、體」,即道德、即性命、即內外、即陰陽。

《黃帝內經》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又曰:「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

《金剛長壽功》是我國道家祛病強身、健康長壽的一套秘不外傳的優秀功法。它吸取我國傳統優秀的氣功文化之精華。應用「天人合一」自然規律,結合「陰陽五行」中醫理論,由《金剛功(外八部)》和《長壽功(內八部)》兩部功法複合而成。

《金剛功》為陽、為剛、為外、為顯、為離、為火、為乾、為體、為後天、為基礎;《長壽功》為陰、為柔、為內、為隱、為坎、為水、為坤、為神、為先天、為上乘。

修練《金剛長壽功》實為內外結合、剛柔結合、乾坤結合、坎離結合、先天之氣與後天臟腑五穀水化精微之氣結合。長期習練可以達到「天人合一」虛空無為的境界和性命雙修、陰陽平衡、祛病健身、延年益壽的目的。

《金剛功》煉外功,鍊形體,煉五臟六腑。運用雙臂變成一橫一直血線弧形,用剛性內勁之氣疏通全身的經脈。堅持習練調節、理順四肢,使身軀、骨骼、關節的連接舒暢;能調整身體中柱脊椎骨的某些變形與錯位,使其神經系統恢復正常;能協調五臟六腑運作,排除體內各種病氣,強身健體。

《長壽功》練內功,練心神,練人的先天之氣。它著眼於松靜自然,存心凝神,採用許多柔和的曲線弧形動作,溝通天地先天之氣與人體臟腑元氣交融。長久習練,使進入「玄牝之門」,練精化氣,練氣化神,五氣歸元,最終達到練神還虛、復歸無極、無思無為、物我兩忘而「天人合一」的無極境地。此乃長生之道也。

外氣動誘發內氣,內氣動則帶動外氣。先天氣賴後天氣培育充氧,後天氣得先天氣以活力資助。故《金剛長壽功》剛柔互輔,內外交融,陰陽相合,實為道家養生長壽之上乘功法。

本功法不分男女皆可習練。不論肥瘦病殘、不講東西南北、不拘室內野外習練。少壯煉之長智長力;老大練之長壽長生;健者練之增氣增力;病者練之,除疾除根;胖者練之正常減肥;瘦者練之體重增加;不出偏差,更無走火入魔。

《金剛功》外剛,強勁好動,象徵陽氣方剛,宜在清晨陽光快出時,選擇一幽靜環境習練,讓全身金剛之陽氣與朝陽相映同輝;《長壽功》內柔,虛靜,宜在深更夜靜,晶瑩的月光下習練,意景相宜,功效倍增。

守株待兔,固不可取;葉公好龍,亦非所宜。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亡羊補牢,何如未雨綢繆。入門引路須口授,功夫無息法自求。欲健壯而長壽、長壽還健壯者,朝練「金剛」,夜練「長壽」,百天四月,自己可知,親友可見,長期堅持,倒啖甘蔗,漸人佳境!貧道講求實際,不愛多言。

道生之,德蓄之。」《金剛長壽功》講德。若恬淡虛無,心神寧謐,豁達開朗,順應自然,人之元氣必定聚集,周流於身,長壽則不難矣!

昔道祖邱處機秉王重陽全真教之精義,集眾家之所長,深受元太祖器重,賜號「神仙」,進爵「大宗師」,掌管天下道教,乃造就道教風靡鼎盛之勢。邱祖創立全真龍門派,人才輩出,代有高人沿襲相傳,其輩份字號歷經道、德、通、玄、靜、真、常、守、太、清、一、陽、來、復、本、合、教、永、園、明、至、理,累計二十二代。

吾師祖席永貴,全真龍門派正宗第十八代,為湖北省武當山太子坡主持;師爺王圓吉,全真龍門派正宗第十九代,接任武當山太子坡主持;師父劉明蒼,全真龍門派正宗第二十代,出家於大天竺山鐵鐘坪大廟,後雲跡陝西省華縣福城山(即少華山)碧雲庵任當家。收弟徒十七人,香火餘燼,今盡存吾一人矣!

《金剛長壽功》為歷代單傳之功法,知者甚少。由於歷代皆是口傳。無文留下,社會上尚無此功法,即便道友中亦元流傳。吾十七歲於華山遇師劉明蒼而出家,承傳此功,六十八載習練不輟,獲益殊深。今雖年居八十有六,因得師之法,又承天施大恩,體格還算硬朗。

為弘揚祖國道教文化,為炎黃子孫乃至全人類的文明昌盛、福壽康寧,遵循祖師「代代傳,不能斷」之遺訓,將此單傳口述之秘法,結合自身數十年修煉之心得,整理成文字公諸於世,以期望對眾生作微薄貢獻,使功德更大圓滿。願歷代祖師頷首笑,助我修成大遭也。

中國道教全真派龍門正宗第二十一代

張至順(米晶子)

圖解八部金剛功(張至順道長演示)

《金剛功》歷史悠久。據師傳,早在唐代已有雛形。到宋代,許多宮觀已在推廣。經元、明至清代早期,已普及到民間,有的歷名為《八段錦》。隨著各門派、各人之修煉、心法與動作有所變化。我們現傳的金剛功,是按內部師承稱八部金剛功(又稱外八部),在心法、順序、招式動作上,與八段錦都有很大的不同。

現抄錄比較如下:

金剛功功法的排列順序,深含妙理。首先從通「利三焦」、發動全身的氣機開始。然後,逐個臟腑鍛鍊。以哪一臟腑為先呢?

《黃帝內經》說:「腎為心之主,脾為腎之主,肝為脾之主,肺為肝之主,心為肺之主。」按照《黃帝內經》的原理,先固腎腰。

「腎為先天之本」,他是人的生命的根基。其順用於外,可以生人;其逆用於己,可以自生。根深葉茂,欲枝葉繁茂,必須先培根本。

脾為後天之本,故「固腎腰」之後,接之以「調理脾膚」(膚指皮膚與肌肉之間的隔膜細胞組織)。

繼而,是「左肝右肺」。然後,對最主要的「君主之官」的心臟,用「回頭望足去心疾」來調理。

這個順序正是《黃帝內經》五臟所示的順序,有煉了一髒、鞏固一髒之功用。在此基礎上,還要對一些潛伏的「五勞七傷「身疾,以「神光向後瞧」來掃除它。

這樣,就可以祛病健身,為使身體更加強壯,又通過「鳳凰展翅周身力」和兩足消頓頓飲嗜消」的功法鍛鍊,使全身經絡血脈暢通,消除飲食阻滯與不良嗜好,預防各種疾病,從而,達到圓滿之功效。

張至順道長演示八部金剛功圖解

預備式

萬丈高樓之奠基石,預備式對整部練功有相當重要的作用。預備式包括形態和意念兩個方面,缺一不可。

1.兩腳併攏,身體直立,雙手自然下垂置於身體兩側,目視前方。全身放鬆,心平氣和,排除雜念,心靜自然。

2.左腳向左拉開,與肩同寬。兩手五指併攏,稍用力(內勁),伸直。兩臂伸直,兩手向體側略轉,掌心向後稍斜。氣機開始發動。

3.兩手由體側向上提至腰部掌仰平,指尖對肋。兩手繼續向前移至腹部,一手在臍上,一手在臍下,兩手勞宮穴(握拳時,中指尖指向處)處在一條直線,上下相對。氣歸中宮(心與腎中間處)。

第一部 雙手插頂利三焦

功理:

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稱。從部位和有關臟腑來說,上焦是指胸隔(胃上端,針灸穴位指鳩尾穴)以上部位,包括頭、咽喉、上肢、心、肺等;中焦是指胸膈以下至臍以上部位,包括肝、膽、脾、胃等內臟;下焦是指臍以下,包括腹部、腰部、膝部、下肢、腎、大腸、小腸、膀胱等(病理生理的角度而言,有時下焦還包括肝、膽)。

人的元氣發源於腎,借三焦的通道敷布全身,推動各臟腑組織的活動。上焦為霧,中焦如匯,下焦如瀆。三焦有宣通氣血津液,腐熟水谷、通調水道之功能。

手少陽三焦經脈起於無名指端之「關衝穴」(無名指指甲外角一分處)交於足少陽膽經(絲竹空)後,與心包經相絡。手腕和手指手三陰、手三陽的發源處和歸宿。本部功法使全身用內勁,反掌從頭頂直插雲霄,牽動了手三陰、手三陽、足三陰、足三陽,任督二脈和奇經八脈,達到利三焦,就使頭、五臟六腑、四肢的陰陽表裡作了一次整體調整,為後面幾部功打下基礎。

1.五指併攏,兩手向下伸盡。

2.然後,直臂向身體兩側漸舉至肩平,掌心向下,稍停。默念「生」字,以助氣上升。兩手五指併攏,以腕為軸,用內勁向上成立掌,掌心向外。

3.然後,曲肘,兩手仰掌,向頭頂百會穴(前後頭髮中點聯線與兩耳尖聯線的交會點)處相靠,中指尖相接,置於百會穴上方約兩指寬外,稍停。默念「長」字,再助氣長。兩手背直掌相靠,指尖向天,兩臂用力,猛向天空插至直立;稍停。默念「化」字。

4.雙手分開,兩臂分別向體側漸降至於肩平,掌心向下,稍停,默念「收」字。以手腕為軸,兩臂向下構成垂掌掌心向內。

5.然後,兩臂向下摟抱至腹部,兩手分開分別貼於臍部,稍停,默念「藏」字。


笫二部 手足前後固腎腰

功理:

腎為先天之水,也是五臟六腑之本。主水,藏精,主納氣,生命門之火(人身元陰、元陽之氣的所在),主骨生髓,同於腦。腎是主宰人體生殖、生長、發育及維護水液代謝平衡的重要臟器,是人體生命得以繼續呈現的能源動力,是心腎相交、水火既濟、神體共融而長存的物質基礎。本部功法通過「手足前後」、彎腰、屈膝、按摩腎腰的習練以調理腎經、膀胱經,達到強腎壯腰之目的。

1.兩手合掌(空心掌)置於胸前。左腳向左前方邁出一步,腿直身正。兩手合掌向前衝出,直臂與肩同高,目視前方。

2.兩手翻掌,背靠背緊貼。兩手分開向兩側平展,掌心向後,兩臂成一字形,稍停。

3.前腿屈膝成左前弓步,身體前傾(但不要彎腰勾頭),目視前方;同時,兩手直臂向後摟抱至尾椎部,合掌,稍停。

4.合掌用力儘量往腰部上提。合掌分開,掌心向內,置於脊椎兩側徐徐下推至兩臂伸直。

5.兩手由兩側分別斜向上提,掌心漸轉向前,至兩臂直平一字形與肩同高;同時,前腿也漸蹬直,稍停。

6.兩手直臂向前摟抱,合掌,臂與肩平,稍停。

7.兩手合掌收回胸前,左腿收回,兩腳分開與肩同寬,自然站立。稍停後,換右腿向右前方邁出一步,成右弓步,動作同前。

第三部 調理脾膚需單舉

功理:

脾胃為人體後天之本。脾主運化水谷,輸布精氣津液,有「脾乃氣血升化之源」之說。脾胃互相表裡。胃是「水谷之海」,主受納,主腐熟水谷,有消化飲食,攝取水谷精微營養全身的作用。

脾惡溼喜燥,胃惡燥喜溼;脾氣宜升,胃氣宜降。兩者相輔相成,彼此協調平衡。根據此原理,本功法採取兩臂上下舉按的動作,使陰降陽升,不斷調理脾胃氣之中和。又脾有大絡穴,在人體腋窩下六寸,走向皮裡膚外。本功法的雙臂舉按開合,能疏通大絡穴,調理脾膚,消除風寒溼燥、血凝等疾病。

1.兩掌變拳(前四指儘量內屈,拇指頂前四指指甲),兩拳相對,掌心向上,置於臍上。

2.左腳向左邁出一大步,雙拳移至左腰外側。左拳變立掌,掌心向前;右掌變陰平掌,掌心向下,掌背中部貼於左掌根。

3.兩掌同時動作:左掌經耳旁用力向上直舉,變陽平掌,指尖向後;右掌從左腹外用力往下直按,指尖向左。同時,左腿屈膝成左弓步,頭身正直向前,稍停。

4.兩手小臂同時內旋,左掌變立掌,掌心向右,指尖向天;右掌變垂掌,掌心向左,指尖向地,握拳。左拳下拉,右拳上提,相對於左乳下;同時,左腳蹬直.

5.雙拳移至腹部。雙拳移至右腰外側……動作與前同,但方向相反。

第四部 左肝右肺如射鵰

功理:

這裡講的「左肝右肺」,是指二臟器在五行八卦中所處的卦位。即肝屬木,位於左邊震卦位。不是指肝肺在人體臟腑中所處的實際位置。

肝主藏血,主魂,主謀略。膽為其表,肝主疏洩,主筋,開竅於目。肝藏血並對全身血量分布起調節作用。《黃帝內經•素問》說:「人身之精華,皆上注於空竅。」又說:「魂晝寓於目,寓目而視;夜寓於肝,舍肝而夢。」《素問•五臟生成論》說:「目受血而能視,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攝。」

肺主氣,司呼吸,主宣發,肅降,外合皮毛,通調水道。大腸為其表,肺是氣體交換場所,人體通過肺吸收自然界清風,呼出體內濁氣,不斷吐故納新。

《內經》說:「肝為脾之主,肺為肝之主。」肝藏血、肺司氣。血隨氣行,血是神志活動的物質基礎。所以,有「神為氣血之性」一說。氣血充盈,才能神志清晰,精神充沛。

根據以上中醫理論和「天人合一」的思想,本部功法採取雙臂旋轉左右升降,以調理肝、肺氣的平衡和順;同時,通過「如射鵰」的動作,兩目神光瞄準掌中的勞宮穴,意想箭從勞宮,穿射遠方之雕。意到氣到,氣到血到,血到力到,就能舒肝明目,展肺利表,促進全身氣血暢通。

1.左腳向左邁開一大步,雙拳變掌,掌心相對。

2.兩臂平行向左伸直,與肩同高。雙拳變掌,掌心相對,不停地向上、向右、向下旋轉兩圈。

3.在腹前下方稍停,兩掌變拳相對上提到臍部,右拳變立掌於胸前,掌心向左。

4.繞右乳下半圈向右下經右膝弧形向右前上方推出,成側掌,掌心向外,與肩同高,如開弓狀;同時,左腿屈膝成左後弓步,上身重心落在腿上。然後,左拳上提到右腋,拳心向內。

5.如拉弦般平拉至左腋(拳、肩同高),稍停。全神貫注,目不轉睛看右手勞宮穴,意想箭從勞宮穿射遠方之雕。猛翻。

6.攥拳,往回收。接著右弓射鵰,動作同前,單方向相反。

第五部 回頭望足去心疾

功理:

《管子•心術上》說:「心之在體,君之位也,九竅之有職,官之分也。」心主神明,主血脈,其表為小腸。「主明則下安……主不明,則十二官危。」「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含也……心傷則神去,神去則死矣。」可見心在人體中的極端重要地位。

心有疾患,也最難治。所以,在三焦和四髒得到鍛鍊之後,才能鍛鍊這個最重要又最難治之「君主」。

心、氣、神互為一體。心疾大凡來自思欲太過,此謂「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所以,祛心疾的功法,是用神光「回頭望足」。神光兼有精神和能量兩種狀態的性質。今使兩目回頭反觀,就可以置心一處,去掉雜念,達到心靜神寧;而且,當兩目反觀,用意回攝,掃視後身與足腎穴,使腎水上升乾鼎,心腎相交,滋養身心,調節心身陰陽平衡,心疾隨之逐漸消失。

1、左腳向左邁出一大步,雙拳提至左肋部。

2、左拳變仰掌,向上提至左腋,右拳變平掌,掌心向上,上提至左乳,翻掌,掌心向下。

3、左掌指尖漸向下,向左後右腳跟方向插去;在左掌後插的同時,右掌下推,沿左腳向左前上方作半圓形推舉(比頭高一些);也是同時身體向左轉,向前傾,左腿屈膝成左弓步,兩手成一斜直線;同時轉頭向後,眼光從左肩微視右腳跟。

4、兩手小臂旋轉,握拳。

5、收回至左腰,兩拳相對,拳心向上;同時,左腿蹬直。雙拳移至腹前,身體轉回原位。

第六部 五勞七傷向後瞧

功理: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不免有「五勞」、「七傷」發生。勞、指過度疲勞。不管是視、臥、坐、立、行;或心、志、思、憂、疲;或肝、心、脾、肺、腎各樣過勞。都稱為「五勞」。「七情」是喜、怒、憂、思,悲、恐,驚。「喜傷心,怒傷肝,悲憂傷肺,思傷脾,驚恐傷腎,是為「七傷「。

通過前面幾部功法部功法,三焦、五臟、手足、頭身都已鍛鍊,功能增強了,恐防還有一些「五勞」、「七傷」潛疾,就用「向後瞧」的方法,以神光把它一一掃除。

呂祖的《太乙金華宗旨》第三章說:「人之精華,上注於目。」「眼之所至,心亦正至焉;心之所至,氣亦至焉。」眼光所到之處,心意也就跟著到了;心意所到之處,氣也就跟著到了。「且掃滿天雲」,五勞七傷就如滿天雲霧。被神光所產生的一股暖氣,漸漸地驅散了;同時,當頭部左右轉動,慢慢、輕鬆地轉向後瞧時就會無意地使頸椎、胸椎、腰椎氣底椎等部位得到運動,原來有些變形、錯位的得到復原,沿脊椎的各臟腑相對應的穴位,也在進行光、氣梳理,起到治理疾病的效果。


1、雙拳變掌,掌心向內,五指伸開,中指相對,左右手同時向左右橫向拉開至勞宮穴在身軀邊為止,稍停。

2、然後,左右手同時向臍部合攏,雙手的五指相互交叉,拇指與拇指、小指與小指尖相按。

3、仰掌,掌心略微向上,沿胸中線上提至人中穴(上唇坑中線上三分之一處)稍停。翻掌,掌心向下,又沿胸中線直下按至臂直,兩臂緊貼身體,稍停。

4、全身放鬆,眼帘微垂,注視鼻尖,意想兩目為日月,為探照燈,向身體微微內照。

5、接著,頭向左慢慢轉動,內視,至左肩,稍停,繼續向後轉,目光隨頭轉動,慢慢地巡視,內視左半身和脊椎。

6、頭慢慢迴轉至胸前,內視。頭在慢慢向右轉動,內視,至肩部,稍停。再繼續後轉,內視右半身和脊椎骨。

7、內視身驅及體內五臟六腑時,對有病的部位,要多看些時間。結束時,頭部轉回到胸前中線,稍停後,慢慢睜開兩眼,翻掌,掌心向上,提至臍部,轉掌使掌心向內,氣歸下丹田。兩手分開,握拳,掌心向上,相對於臍部。

笫七部 鳳凰展翅周身力

功理:

以雙臂旋轉和以腰的彎曲帶動人體,在向左、向右彎曲的過程中,使四肢和全身骨骼、經絡、肌肉作有節奏的張弛運動。促使全身氣血暢通和四肢舒展,大大增進肌體的活力。

1、左腳向左邁開一大步。

2、雙拳變掌,掌心相對。兩臂平行向左伸直,與肩同高,不停地向上、向右、向下劃圈。用同樣的方法再劃兩圈。

3、當劃第三圈,雙手到頭頂時,往右後左方向劈去。

4、身體身右,以腰帶動左手,彎腰,手指點右腳尖。

5、身體身右,以腰帶動左手,彎腰,手指點右腳尖。直腰,左手舉回頭上,再彎腰,以左手指點右腳尖。如此上下連點三次。



6、左右展翅合為一次,重複多次。結束本部功時,兩手向左、向上、向右下旋轉一圈至小腹,兩掌變拳,拳心向上,相對置於臍部,收回左腳。

第八部 兩足頓頓飲嗜消

功理:

這裡的「飲」指吃喝所引起的疾病。「嗜」指一些不正常的愛好和陋習,如菸癮、酒癮等。

全身自然松立,兩腳緊靠,兩臂下垂緊靠身,手三陰、手三陽已繃直,全身用內勁繃緊,將兩腳後跟繃直提起,(即足三陰、足三陽經絡繃緊)將身體舉起又放下,作有節奏的上下起落運動,使全身上下的經絡、骨骼、關節進行張弛調整,作到松筋疏骨,對消除飲食阻滯及不良嗜好,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1、與第六部功《五勞七傷向後瞧》「夾臂定神」的動作相同。

2、兩腳併攏,兩腳跟慢慢抬起,然後,輕輕下振,共五次。頭兩次提起較高,速度較慢,相隔較久;後三次提起較低,速度較快,相隔較短。其旋律是「1-2-3,4,5」。

3、提振五次為一節,至少做五節。最後,兩腳分開,與肩同寬,翻掌,掌心向上,提上至臍部。

收功式

有起勢必有收式,不收功則散開元氣不能歸聚,所以,一定要收功。

方法是:

1、兩手分開,指尖向上,指背相靠,置於臍上。兩手上提至指尖到「天突穴」(胸骨上上窩正中),稍停。

2、舌頂上顎,隨掌上提時,意想氣從「氣海」(臍下一寸半處)沿胸而上,經舌上「印堂」(兩眉頭聯線中點)到「百會」,過後腦,下至「玉枕」。(枕骨粗隆上緣凹陷處)這這樣可以開發智慧。

3、兩手分開向左右變垂掌(掌心向內)置於乳房外側同時,意想氣從玉枕沿頸椎向左、右肩分流。

4、兩手繼續向下沿兩肋至大腿兩側。隨手下落時,意想上下左右、裡裡外外的氣如淋浴一般,直至湧泉穴。(腳底正中凹陷處)當腳有氣感時,手指和全身都自然放鬆,再安靜、自然站立片刻,即為收功完畢。

張至順道長講解《炁體源流》完整版

張至順老道長 廣州論道

2013年11月16日,張至順老道長在廣州論道,結合自己的修行經驗,講解了 清靜經和太乙金華宗旨 的 重點章節,吐露了 不少 那些徒弟磕頭磕了幾年都不說的道家修行秘法。假傳萬卷書,真傳一句話。

感恩 張至順道長。

訪道張至順真人見聞感受錄

說到在世神仙,我們往往會寄予神變之類的高期望,其實,如同張至順真人這樣的極少數人,存在,並真實的生活著,本身就已經是一個神跡。而在當代,能夠有緣知曉這樣的神跡,並且願意去相信,這是何等的福緣!所以,我一直想用不能盡意的語言來和大家分享這份福緣。

這次張真人的三場講座,一場在厚樸中醫學堂,一場在正安中醫診所,還有一場在白雲觀,三場老道長都是全程站著講的,除了最後一場,大家都坐著聽之外,前兩場都有不少沒位子站著聽的。我想,老道長站著講,這是老師對學生的恭敬,對所傳道的恭敬,過去的學生,要聽到同樣的內容,需要再三祈請,還要跪著聽,所以,也許條件好了,得來太容易,反而知道重視珍惜的人並不是越發的多吧。說實話,這麼一想,有點減弱我在日誌裡分享記憶中講座內容的動力。。呵呵,但是還是提醒有緣人,莫當閒看過,宜思量。

多數回憶,都帶有回憶人的主觀看法,在我的看法中,三場講座,可以這樣總結,在厚樸中醫學堂、第一場,老道長從厚樸兩個字演繹發揮開去,延伸到天地,延伸到了大道;在正安中醫診所、第二場,老道長從正安兩個字演繹發揮開去,延伸到了人天大道;在白雲觀。老道長從修煉講起,還是延伸到了大道。簡括下,三場的內容為,老道長從任何一個緣起起頭,最後的轉歸和落腳都在「道」之一字,本質都是在宣講大道。我聽完三場,聯繫起來一想,心頭真是好一聲喝彩,好了不起個道人!

寫到這裡時,不禁想起聽完後簡訊和朋友激動的交流,朋友很不解的說,你理解都是一樣?這不是枯燥嗎?我直白的批評她,是典型的外行、門外漢。這就像很多高僧大德的講經說法和中醫經典古籍,剛剛入門和未的門徑而入的時候,覺得好像講了很多,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正面的學習心態是博大精深,也許貶義的心態就評價為拉拉雜雜,理不出個頭緒來。但是在內行的人看,得道之人就算講法萬千,載道之書就算包羅萬象,其要為一,就如浩瀚燦爛的星雲,裡面星星雖多,但所有的星星都圍繞一個核心旋轉。俗話說,人得一,萬事畢,因此,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旨歸別無二處,道門有丹經萬卷,神仙無數,清淨豈有分別,所以,如果一個弘道傳法之人,言語有兩心,落腳不唯一,那是絕對的不只當不得喝彩,還該深自警惕。

雖說覺悟無法被分享,但慈悲的覺者都儘量與大眾分享覺悟,所以有弘法講經做著等。而聽法一事,古來有所謂的當機眾,大概就是在聽法時候能分享到證悟者點滴心得的眾生。我一向有點自以為是的二,所以,我想自己基本能了解老道長在講什麼,雖然距離掌握和明白甚遠,勉強算十分之一個當機眾好了。 在這樣的時代,能拜見一位春秋度百歲而動作不衰的道者,本身是一個寶貴之極的福緣,但老道長講的東西,則更加寶貴,寶貴到無以衡量,他講的內涵,超越了語言和文字。他是在力圖和受眾分享他一百年來的苦修證悟,試圖給有緣者提供一條可以速登的覺路,不是在講瑣碎的知識,更不是一個老人在回憶無意義的陳年故事,用道家的語言來講,這等於是在十字街頭大聲吆喝,找有緣人呀,免費優質三包服務,讓你做神仙,拿蓬萊綠卡啦。我的天,這種天大的好事。。。。即使對神仙沒概念,但是有多少人不是很想一直快樂健康的生活下去嗎?而眼前就有一位過來人,要知來時路,請問過來人的那種過來人站在眼前,連見慣大場面的我都激動了一把,卻還是不少能有緣到場的人麻木不堪,以為這是普通的一堂課。。真是眾生業重,如此無緣,當面錯過。讓我這無聊者白白痛惜不已。

關於講座的具體知識,老道長講了什麼叫厚樸,什麼叫正安 ,講了道家理解的地上五穀,三屍,魂魄,怎麼修煉入手等等,還氣魄宏大的提出,世界五大教應該聯合一起來,超脫有緣眾生。其實,從這裡,就可以看出老道長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用世俗的角度,這叫胸懷寬廣,有一點天真,有一點傻,完全沒理解後面那些盤根錯節的利益和人性,但是從我的角度,這印證他是一個真正的修行人,真正的修行人,都是永遠那麼天真,而且完全不同於很多自贊毀他,排斥異己的弘法者,不同的道路,一樣的道,但是經常一頂外道的帽子就飛了過來,分開了人和我的小集體。

感受寫完,附上極小部分記憶中特別重視的講座內容和我理解的幾句概括,不能保證準確,不是原話,按記憶打的,看過後有興趣者,宜自尋門道。呵呵,順便說句,道長對於丹經非常熟悉,是絕對經得起道門找真師十大拷問的標準的。。

附:

「西天竺國,大智光中,真空妙相法王師,無上玄元天母主 」這幾句寶誥的內容,已經把修煉的秘訣說盡了。哪裡是西天竺國,什麼是大智光?真空妙相,無上玄元。。(道長三場講座,我記憶中一,三場都引用和讚嘆這幾句話一遍。)

「混沌之先一點無有了一點生萬物。日藏月內丹作母,目隱身中體為始」(道長自悟修煉偈語)什麼是一點呢?(下面有個男聽眾,大叫到,男的精,女的液,道長對此不置可否)

「大道如同一窩蜂,抓住王子莫放鬆,蜂王入到蜂箱內,周天蜜蜂自歸宗」(道長三場均強調此偈語,最後一場更讓大家記住。此偈語得來不同尋常,宜格外珍重思量,什麼是蜂王呢,怎麼入蜂箱?)

論回光的重要性(道長一再強調,問,人最先生什麼?先生二目,先死二目,所以要回光,這個光用處非常大,回光之後,能變神火,這個神火,和另外兩把火,三把火可以。。。)

論年輕人最好先天入手,因為先天較快。(概括)

不要亂練功,在沒找到真師之前,不要亂練,妄動,心裡安靜,靜是沒有找到真師之前最好的修行,'人能常清淨,天地悉皆歸'。(內容僅作公益性分享、研討、參考之用。無明師指導,不建議自己練習。)

- The End -

☯ 關注公眾號回復「內部資料」即可下載內部修學資料大全

☯ 修行指導、交流,請添加春雨老師微信:WANWU8639

 道家課程推薦:道家上乘修煉秘法:首次披露隱傳兩千多年的修真技術

挖掘傳統、繼承傳統、弘揚傳統。讓古老的東方修煉文化重新煥發出應有的光彩。關注公眾號,這裡有最全的修煉知識和修煉秘法。

相關焦點

  • 張至順真人傳授金剛功|外八部|圖解
    又曰:「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金剛長壽功》是我國道家祛病強身、健康長壽的一套秘不外傳的優秀功法。它吸取我國傳統優秀的氣功文化之精華。應用「天人合一」自然規律,結合「陰陽五行」中醫理論,由《金剛功(外八部)》和《長壽功(內八部)》兩部功法複合而成。
  • 圖解八部金剛功(張至順道長演示)|道家功法
    道家功法圖解八部金剛功(張至順道長演示)《金剛功》歷史悠久。據師傳,早在唐代已有雛形。到宋代,許多宮觀已在推廣。經元、明至清代早期,已普及到民間,有的歷名為《八段錦》。隨著各門派、各人之修煉、心法與動作有所變化。我們現傳的金剛功,是按內部師承稱八部金剛功(又稱外八部),在心法、順序、招式動作上,與八段錦都有很大的不同。
  • 張至順真親傳金剛功(視頻及圖解)
    (張至順真人簡介)張至順道長,道號米晶子,又號九曲回陽道人,河南省沈丘縣人。歷經風風雨雨,道長志堅篤行,功具德備,在修煉上獲得了極深的造詣,曾被同輩道友羨稱為「水上漂」、「七九道人」、「八卦神仙」。張至順道長修煉八十多年的驚人成就之一,就是他那金剛長壽之軀。雖然百歲高齡,但耳聰目明,思維敏捷,肌肉結實,肢體靈巧,語音洪亮,步履嬌健,其體格之健壯為世所罕見。生動地顯現了道家的「寸柄在握,我命在我不由天」的思想和「長生久視之道」的修真妙締。
  • 張至順真親傳金剛功(圖解)內有更多資料
    養浩然之氣     鍊金剛之體(張至順真人簡介)張至順道長,道號米晶子,又號九曲回陽道人
  • 真正修行的人到底應該什麼樣?真的有修行這回事嗎?
    ,縱覽近代,高齡者有很多,或許是基因問題,或許是個人生活習慣不同,不管是什麼原因,總的來說,這種長壽是沒有辦法通過什麼修行方法來進行控制的,但是,張至順卻不同,張至順是海南玉蟾宮的道教名譽方丈,大家可能一聽到方丈這個詞就以為是佛教的,其實方丈這個詞最早是見於道教文獻的,除此之外,張至順還是華山全真教的傳人弟子。
  • 「陸地神仙」張至順,隱居終南山70年,拒絕國外利誘:我是中國人
    少時因緣拜師修行張至順道長生於1912年,當時正值清末民初,軍閥混戰民不聊生,7歲時張至順因家庭貧困,以乞討為生,見遍了黎民水生火熱的生活。幼年的貧苦使得後來的張至順道長有著一顆普救世人的仁愛之心。在此期間張至順潛心研習道教經典,並自行參悟學習全真教的金剛功和長壽功,經過十幾年的學習修行,張至順盡得其師真傳,成為全真教首席弟子,出山傳道被推選為白雲觀知客,管理觀中大小事務,憑藉其優秀的管理,之後又被多次推舉為住持。
  • 追憶張至順真人|炁體源流|自序
    嘗於北京白雲觀藏經樓偶得《太清元道真經》一部,直指生死,長生久視,至道不煩也。指示修道本體,安靜和柔,不移自性,常守虛無,湛然不勞,乃得自然之道也。道祖為萬法之王,玄之又玄,真空妙有,妙有真空,即是先天一點真陽之光。以道心觀天心,真陽發動處,當用之時,元神、元炁,同稱謂玄。元炁謂玄,元神謂玄又玄。靜者為性,動為元神。燃燈佛,兩目之光也,住西天極樂國雷音寺。
  • 八部金剛功完整版│張至順道長親傳
    生死之道,重「氣、體」二字。「氣」生萬物,「體」包萬物。「氣」為體之本,「體」為氣之寓。無「氣」不成體,無「體」氣不存。故講道不離體,離體不為道。「氣、體」,即道德、即性命、即內外、即陰陽。《黃帝內經》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又曰:「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壹,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金剛長壽功》是我國道家祛病強身、健康長壽的一套秘不外傳的優秀功法。它吸取我國傳統優秀的氣功文化之精華。
  • 真正修行的人到底應該什麼樣?真的有修行這回事嗎?(二)
    修行好的道人一見面就知道對方有什麼病,哪個臟器有問題,還能活多久。出家人也是人生父母養,出家前心裡也種著男女之情。不過,正確的修行方法能讓男女之情那些念頭很快過去。出家人要真動心了可以正大光明地還俗結婚,也用不著偷偷摸摸的。
  • 聽張至順老道長講「四個銀元」的修道故事有感
    道觀(資料圖)近幾年,又有所悟,故通過記錄和體會結合,來闡述我是如何從這個故事讀懂中國文化,同時也表達我對張至順真人的由衷感激和敬仰,也是想讓更多喜愛中國文化的朋友們,能夠通過我訪道經歷這個第三稱視角,能參考之並有所啟發,尋到一把鑰匙覓得心法,打開中國五千年歷史長河積澱下來的文化寶庫,作為一個中國人,是義務也是責任,這是血脈與精神的雙重傳承
  • 油麻菜:北京機場,長途飛行後,張至順老道長依舊精神抖擻
    三個多小時的長途飛行之後,百歲高齡的張至順道長依舊精神抖擻。同行的小慧師兄說:「師父想著幾個心願快了,精神好得很!」據說他在準備登機前,安檢人員很擔心老人家這把年紀還能坐飛機嗎?解說師父認認真真地說:「能!怎麼不能,要不我蹦幾下給你們看?」
  • ​一輩子只掙過兩百塊錢的道人|張至順道長神奇事跡(十八)
    如果有,已故的張至順道長一定是其中一個。記者黃劍(油麻菜),記述他追蹤採訪張至順道長的過程,今天開始連載。張道長從不有意以神通示人,但神奇無處不在。你將知道,大道和道祖爺卻一直沒有放棄我們!by: 黃劍 (油麻菜)(二十一)尋仙修道人從終南山八卦頂下山,忽然收到蕭道長簡訊。
  • 張至順道長神奇事跡(十九)
    如果有,已故的張至順道長一定是其中一個。記者黃劍(油麻菜),記述他追蹤採訪張至順道長的過程,今天開始連載。張道長從不有意以神通示人,但神奇無處不在。你將知道,大道和道祖爺卻一直沒有放棄我們!神不離氣,氣不離神,我們在大氣裡頭,身體會自動結成一個東西.白天的叫陽霧,夜晚伸手不見五指,那時候的霧氣就是純陰之物,我們打坐要的就是吸收它們,離開了陰陽氣修行一定不能成功.」
  • 油麻菜:每年夏至,張至順道長都要像候鳥一樣回到終南山……
    油麻菜老師 每年夏至,無論身在何處,張至順道長都要像候鳥一樣回到終南山。日之夕矣,炊煙起來。深山裡只有一座木屋一座土屋,土屋已經半垮,木屋的屋頂藍色彩鋼板是張道長東北的弟子幫忙剛換上不久的,去年冬天差點又被北風颳跑。這座木屋就是張道長稱作八景宮的廟。廟有四間房,一間神殿、兩間臥室和一間廚房。一進門,老道長先給老君爺點上三支香,再給灶君爺上三支香。
  • 張至順:隱居終南山70年,預言自己仙逝日,被稱為「陸地神仙」
    不過在面對世俗的誘惑時,真正能做到虛懷若谷的人少之又少。但是,在如今如此複雜的社會,有這麼一位「陸地神仙」做到了,他視金錢為糞土,生活清貧,一心向善,教化眾人,還成功預言了仙逝之日,最終流芳百世。身世浮沉 偶入道教這位仙風道骨的高人名叫張至順。
  • 金剛功【完整演示】
    八部金剛功完整演示張至順 八部金剛功(教學版)金剛功    《金剛功》歷史悠久。據師傳,早在唐代已有雛形。
  • 淵回禪修:修行需要學習功夫嗎?不一定要習武,但一定要養生運動
    淵回禪修:修行需要學習功夫嗎?現在習武之人,多半是為了強身健體。在我們國家,倡導和諧,也不建議大家去整天舞刀弄槍的練武打架。關鍵是修行要有一個好的身體。現代社會,物慾橫飛,人們去追求物質性的欲望而樂此不疲。飲食沒有規律,徹夜玩耍,本來就脆弱的身體,早就被這些壞習慣給搞壞了。修行一定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身體被搞壞了,這個時候要怎麼辦?身體被搞壞,有兩條路可以走,一個是靜,一個是動。一般我們靠這兩條路來調理身體。
  • 張至順道長(米晶子)口述一生修煉經歷
    張至順(1912年-2015年7月28日),河南省沈丘縣人,曾任海南省道教協會名譽會長、西安萬壽八仙宮名譽方丈,中國道教全真龍門正宗第二十一代傳人。張至順道長口述一生修煉經歷我叫張至順,道號「米晶子」,外號「九曲回陽道人」,還有幾個匪號「草上飛」、「水上漂」,也有人叫我「八卦神仙」。
  • 「陸地神仙」張至順:隱居終南山70年,曾預言自己仙逝日期
    年幼的他,在軍隊裡面負責運輸彈藥,但是在運輸的過程中來到了一個寺廟中休息,可是廟中的和尚都不願意跟他說話,一直到17歲的時候,他遇到了一個影響自己一生的道長——劉明蒼!在道長的指引之下,放棄了彈藥運輸工作的張至順開始正式加入了華山全真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