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澎湃新聞
原標題:數字廣告基石鬆動!谷歌瀏覽器兩年內棄用第三方cookie
1月14日,谷歌宣布Chrome瀏覽器將在「兩年內」逐步淘汰跨網站第三方cookie的使用。
Cookie是一種小型文本文件,指某些網站為了辨別用戶身份而存儲在用戶本地終端上的數據。第三方cookie則是指建立在第三方域名上的cookie,而不是建立在你訪問的域名上。網絡廣告商是最常見的第三方cookie來源,跨平臺精準投放採用的程序化廣告中,第三方cookie是一種常用的工具。
Cookie是數字廣告25年來的基石,在谷歌之前,蘋果、微軟、Mozilla等公司已經紛紛宣布在自家瀏覽器上限制了對cookie的使用。
在1月14日發表的一篇博客文章中,谷歌表示,希望開發替代工具來「維持廣告支持的網站」,從而在兩年內「讓第三方cookie廢棄」。
Chrome工程總監Justin Schuh在博文中稱,此舉旨在鼓勵出版商、廣告公司和其他瀏覽器提供商幫助谷歌創建一套專注隱私的開放網絡標準。2019年8月,谷歌啟動了「隱私沙箱」(Privacy Sandbox)計劃,提出了如何在沒有第三方cookie的情況下在網上發布廣告的想法,並一直引起業界的評論。
Schuh表示,Chrome在「這些方法解決了用戶、出版商和廣告商的需求,並且我們已經開發出減輕不良影響的工具之後」,才會開始減少對第三方cookie的使用。
據Digiday當天報導,反跟蹤功能已經成為了各家web瀏覽器的重要押注,但這對內容提供商、廣告技術供應商來說是個頭痛的問題。
在蘋果公司不斷努力加強Safari中的智能防追蹤(Intelligent Tracking Prevention)功能之後,多家廣告科技公司的股價有所降低。據Statcounter預計,Safari在全球瀏覽器市場中的份額約18%。
隨著蘋果Safari瀏覽器智能防追蹤功能的升級和火狐瀏覽器將其增強防追蹤(Enhanced Tracking Prevention)功能設置為用戶默認選項,廣告內容出版商所報告的程序化廣告收入急劇下降。
另外,微軟也於1月15日推出了新的Edge瀏覽器,該瀏覽器基於與Chrome相同的開原始碼構建,並且也將防追蹤功能設為了默認選項。
據英國金融時報1月15日報導,谷歌Chrome瀏覽器於10年前推出,但現在已經主導了桌面瀏覽器市場。Chrome將會在限制數據流向廣告代理商和經紀人上做出變化,數字市場營銷人員將這一趨勢稱作「cookies的末日」。
但是就像美國和歐洲實施的一些注重隱私的改革一樣,此舉可能會讓谷歌等大型網際網路看門人的力量更加強大,如亞馬遜和Facebook,他們已經積累了自己用戶的大量內部數據,這些公司也會因此變得更有價值。
上述報導認為,這樣的變化可能讓Chrome變成更加重要的中介,保存用戶的信息,選擇性地分享給想要發布定向廣告的代理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