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裝一:
1,歐也妮王后的盒式吊墜項鍊
這件具有歷史意義的盒式吊墜項鍊是歐也妮王后(1826-1920年)送給伯戈因女士的禮物,以感謝她在1870年法蘭西第二帝國崩潰後成功設法使王后從法國逃離到英國的善行。
2,鑽石和珍珠花結:這種花結曾在瑪麗•安託瓦內特王后的時代非常流行,在歐也妮王后時代復興。-- 約1860年
套裝二:密西西比河與阿肯色河的天然淡水珍珠
1,嵌有粉色珍珠的胸針與耳環,約1950年。
2,項鍊墜上鑲有各種顏色的天然淡水珍珠和鑽石,約1900-1910年。
3,蒂芙尼胸針,約1890年。
官方圖:
套裝三:黃金、珍珠和琺瑯吊墜。巴洛克式(不規則形)珍珠的使用展示了珠寶匠人將自然寓於藝術作品之中的超凡技能。這種吊墜從十六世紀後半期到十七世紀一直非常流行,尤其是在西班牙、德國和荷蘭等地。
1,文藝復興時期的婚禮吊墜:公雞和母雞形象象徵新婚夫妻。--十七世紀初
2,獅子型吊墜:動物的身體由一個巴洛克式的珍珠製成。--十六世紀
3,舞女型吊墜:這位狂歡的舞女頭戴水果和花形頭飾,因用鑽石裝飾而灼灼生輝,其身軀以一顆大的巴洛克式珍珠鑲嵌而成。--十七世紀
套裝四:新藝術珠寶
1,白金、鑽石、天然海灣珍珠製成的星花頭飾,由亨利.韋威爾設計。--約1900年
2,牛角、珍珠、鑽石和黃金製成的頭飾,由保羅.利埃納爾設計。--約1905年
3,酒神女祭司頭像胸針,女祭司臉龐為月長石,頭髮造型為琺瑯彩金葉子和天然海灣珍珠製成的葡萄。--約1890年
套裝五:為亞力山大•柳金和盧克•海曼斯於2014年捐贈。
1,布哈拉淡水珍珠項鍊:由黃金、紅寶石和天然淡水珍珠製成。其中珍珠來自於中亞地區河流中生活的蚌類。--十九世紀
2,西藏自治區安多地區女性頭飾:這件頭飾非常罕見,可能是一位年輕女孩穿戴的飾物,通體用天然淡水珍珠串成,頂部還有琥珀、珊瑚和綠松石等。-- 1900年
3,西藏自治區拉薩藏族頭飾:由天然淡水珍珠、綠松石和玉石吊墜組成。這件引人注目的貴族女性頭飾一直被佩戴著。它是一件非常珍貴的展品,由無數中國河流和湖泊中的蚌類所產的天然珍珠製成。只有不到10件這種奢侈的珠寶首飾保留了下來。--1945年前
套裝六:白金和珍珠吊墜及新藝術風格的胸針
1,花形的設計樣式讓人聯想起瑪麗.安託瓦內特王后時期的自然主義風格。垂鏈末端裝飾著海灣珍珠。--約1900年
2,橡果胸針屬于勒內.萊麗卡的一件早期作品,其果實部分由一顆天然珍珠製成。--約1870-1880年
3,蜜蜂形胸針由蒂芙尼設計。--約1870-1880年
4,蝴蝶形胸針的主體由兩個天然珍珠構成。--約1870-1880年
套裝七:新藝術風格梳子和金項飾
1,梳子由牛角和天然海灣珍珠製成,靈感來自野生香菜花。由法國珠寶商盧西恩.蓋拉德設計。--約1902年
2,金項飾:一件琺瑯彩金技術的傑作。葉子和花的靈感來自於傘形花序的花,頸部飾板兩側各有十二排小珍珠。由法國珠寶商亨利.韋威爾設計。--約1900年
套裝八:維多利亞式婚禮飾品套件
這些小珠子都是用馬鬃毛組裝成的,裝飾在貝殼製成的花型圖案上。所謂米珠就是那些在長大之前就被採集的非常小的珍珠。--約1850年
套裝九:來自印度的全套珠寶,由鑽石、珍珠、綠寶石和琺瑯金製成,海灣地區的珍珠大部分都是由孟買商人引進印度的。--約1850年
套裝十:拜佔庭式項鍊:由11個金十字、天然海灣珍珠和其他寶石串聯而成。--七世紀
拜佔庭式綠寶石十字吊墜:整個十字架由一圈天然海灣珍珠包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