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喬丹紀錄片《最後一舞》的第3、第4集,我們可以看出,皮蓬缺席的情況下,公牛隊在常規賽贏球,基本上不用羅德曼,可是,皮蓬缺陣,羅德曼對公牛隊尤為重要、他可以分擔喬丹防守上的壓力,而且,沒有羅德曼,公牛隊也不可能奪得第六次總冠軍,這就是羅德曼之於公牛隊,羅德曼之於喬丹的作用。如果說喬丹的偉大在於復出之後,依舊可以拿下3連冠,那麼,可以理解為羅德曼成就了喬丹,羅德曼效力了公牛三個賽季,取得了三連冠。
反過來說,喬丹也在成就著羅德曼,曾經活塞隊的壞小子軍團主力成員,羅德曼場上表現強硬,場下不拘一格、桀驁不馴,在馬刺效力2個賽季,不僅球隊老大羅賓遜無法降服羅德曼,連波波維奇也對他無能為力。當時喬丹復出之後,建議球隊招募羅德曼,公牛隊從球員,到管理層沒有一個球員願意接受羅德曼,連當時公牛隊的總經理傑裡克勞斯都不願意籤羅德曼,但是,喬丹說,想要奪冠,羅德曼必不可少,因為他的防守很積極。
喬丹了解羅德曼,所以包容他的桀驁不馴
在紀錄片裡,也講到了1997-98賽季的一件趣聞,賽季初,皮蓬缺陣,羅德曼表現散漫,苦苦支撐的喬丹,贏球很困難,7場比賽過後,公牛隊只有4勝3負的戰績,客場輸給騎士的比賽,羅德曼0分5籃板,變現糟糕透頂,他知道自己搞砸了比賽,也不好意思開口承認錯誤,回到酒店,他來到喬丹的房間要雪茄,因為沒有別人會向喬丹要雪茄,這就是羅德曼承認錯誤的方式,之後的比賽,羅德曼開始變得積極,守護好籃板球,防守、救球都特別拼命。
直到皮蓬復出,羅德曼在場上的作用又不那麼重要了,他找到教練菲爾傑克遜,想要休假,菲兒傑克遜和喬丹商量後,同意讓羅德曼休假,但是只給了他48小時的假期。因為這段時間的模範球員,羅德曼憋得太難受,他要去放鬆,於是,他直接去機場,飛到了拉斯維加斯,開啟瘋狂夜店之旅。羅德曼忘記了時間,放肆的宣洩著,美酒、美女、雪茄全天環繞,幾天過去了,羅德曼完全想不起來歸隊訓練,最後,還是喬丹找到他,把他帶回了球隊。
喬丹了解羅德曼,知道怎樣才能發揮他的最大作用,把他拴得太緊,反而不利於羅德曼的使用效率,而且,羅德曼也是那種能分得清輕重的球員,他知道自己什麼時間該做什麼事情,羅德曼,就是為公牛奪冠而生的。
羅德曼曾是喬丹衝出東部的勁敵,籃板王並非天生
活塞的壞小子軍團究竟有多壞呢?看一看他們如何對待喬丹就知道了,「喬丹法則」說白了就是要對喬丹惡意犯規,在他起跳之前,就把他拉下來,活塞隊時常是3名球員防守喬丹,抱摔的情況都時常出現,即使這樣,喬丹依舊可以看下三五十分的高分。
羅德曼的防守,是公認的出色,籃板能力更是其他球員望塵莫及的,表面看著羅德曼有些不著四六,不服管教,這樣的球員,這樣的性格,在美國都讓人很討厭,如果放在中國,就是典型的壞孩子代表。
可是,羅德曼的方式和籃板,也並不是天生的,沒有哪個人的成功是容易的,羅德曼找到自己的球隊定位之後,就開始苦練籃板球,拉著朋友半夜在球館練習籃板球,讓朋友投籃,他來觀察籃球的走向,好練習卡位,做出預判。而且,他還認真看比賽錄像,觀察每個球隊當家球星的投籃習慣,找出投籃不中之後,籃球的軌跡有怎樣的規律。當我們看到羅德曼在場上搶下一個有一個的籃板球時,都以為那是他的天賦,對籃板球有靈敏的嗅覺,而背後是羅德曼反覆的練習,認真的研究,苦功夫都下在場下。
在防守端,羅德曼也研究每個球隊需要對位的球員,在比賽開始後,他就能根據對外人的變化,給出相應的有效防守。
主教練菲爾傑克遜也習慣羅德曼的性格,並和他成為朋友
球隊老大喬丹支持羅德曼,主教練也和羅德曼有共同語言,印第安文化,通過這點,兩人的關係即使教練與球員,又是好朋友,菲兒傑克遜還在訓練中帶著所有球員一起做印第安人一種類似放空自我的鍛鍊。
這就是教練的高明之處,他也了解羅德曼的性格,不會和他擰著來,而是順著他,給他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就像是喬丹在訓練中拉著全隊和羅德曼一起慢跑一樣,他們都尊重羅德曼,因為他們都拿羅德曼當朋友,而且也都明白羅德曼對他們的重要性。
喬丹這個老大除了球技讓羅德曼信服,對羅德曼放蕩不羈的性格也表示尊重,所以,喬丹可以很好的帶動羅德曼,才沒讓羅德曼因為鬆散、不服管教而荒廢了職業生涯。同樣,羅德曼回饋給喬丹的就是,該緊的時候,可以立即上緊發條,和球隊一起拿下勝利,和球隊一起拿下總冠軍。
兩人的合作,真正達到了共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