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百人會創始人楊雪蘭女士追思會在紐約舉行

2021-03-02 今日西雅圖


楊雪蘭1935年5月25日生於上海,為嚴幼韻與楊光泩之女,外交家顧維鈞繼女,2020年12月26日在紐約去世,享年85歲。她曾任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全球副總裁、格雷廣告公司執行副總裁、諸多企業董事會成員。她是美國華裔組織百人會的創始人及首任會長,並長期擔任美中文化協會主席,也是數個主要文化機構的領導者,被譽為文化外交使者。

 

美國知名華人社會活動家楊雪蘭(Shirley Young)女士的追思會於1月9日在紐約曼哈頓天安教堂(Church of Heavenly Rest)舉行,由於疫情期間教堂不對外開放,追思會現場僅限家屬出席。下午,數千至親好友、政界、文化界、商界人士及民眾在世界各地通過網絡直播觀看了追思會實況,一同緬懷她精彩的一生。美國中文電視也同步轉播。馬友友、芮妮·弗萊明、郎朗、黃英、沈洋、王雲鵬、龔天鵬、黃若、王亮、朱丹等數位楊雪蘭生前支持或合作過的國際級藝術家通過視頻的形式,用音樂悼念這位仁愛親善、慷慨樂施的良師益友。

建於19世紀的天安教堂能容納數千人,當日下午格外肅穆,這裡也是數年前舉辦楊雪蘭母親嚴幼韻女士追思會的地方。儀式在青年小提琴家朱丹演奏的格魯克《祝福精靈之舞》中啟幕,徐緩柔和的提琴聲如音樂會的序章,引領觀眾沉浸其中,回顧楊雪蘭斑斕而灑脫的一生。

楊雪蘭的三個兒子薛兆一(David Hsieh)、薛兆仁(William Hsieh)及薛兆山(Douglas Hsieh)分别致辭,逐一追憶母親。

(楊雪蘭的三個兒子和母親的遺像)

長子薛兆一首先感謝了母親生前的每一位好友在此特殊時期通過各種方式與家人聯繫,分享回憶。在他眼中,母親的成功秘訣在於無與倫比的感染力和一往無前的樂觀精神。他回憶道,圍坐在餐桌前享用中國美食是母親傳達愛意、與人連結的方式。儘管母親穿梭於世界各地,她也喜歡同家人歡聚在一起載歌載舞,全家會將這種傳統繼續傳承下去。

幼子薛兆山追憶道,母親雖然在生活中缺少地理位置的方向感,可每當問題是關於人生的方向、關乎正確的選擇和策略時,她便成了最有方向感的指路人。「每一個她接觸過的人都能領會『C的力量』,即舒適(Comfort)、個性(Character)、文化(Culture),這也是她應對萬物不變的人生哲學。」

二兒子薛兆仁說母親的一生是非凡的,家人常將她比作阿甘,因為她經常遇到無法預料的情境。譬如1997年香港回歸盛典大型音樂會,她聯合大提琴家馬友友、作曲家譚盾將一組64件編鐘運用在交響曲演出中;2010年上海世博會,她與時任國務卿希拉蕊攜手,幫助籌集足夠的資金,建成了美國國家館。薛兆仁繼續說,母親對於他的人生影響很大,教他成為目光遠大之人,如大學選課時要挑不擅長的課程,方能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母親總能樂觀對待困境,說一切會隨時間而去。她認為中美兩國可能在政治上有著分歧,但是如果人民之間能相互理解,那麼兩國之間的關係會變得更好。而做到這一點的方法是通過感化心靈的項目來架起橋梁。她主持的美中文化協會正是秉持著從長計議的原則用文化項目來構建這座橋梁。

大提琴家馬友友是楊雪蘭數十年的好友,他們一起與貝聿銘、鄧兆祥、唐騮千等傑出的美籍華人於1990年共同創辦了百人會,致力於增進美籍華人在美國社會互動關係, 並促進美中社群合作發展。馬友友表示,楊雪蘭很久之前就提醒他要無時以「智慧之眼」洞察內在,內省修身,堅毅篤行,隨年紀增長更體會到楊話中的意涵與重要性。他在追思會上分享了一段鮮有人知的往事,兩人曾在多年前合作演奏埃爾加的《愛的禮讚》,他說:「今天鋼琴不在了,但我們不難想像Shirley坐在鋼琴前,陶醉地(與我一起)演奏這首樂曲。」

(馬友友、朗朗等在楊雪蘭的追思會上表演)

在生命最後的二十餘年中,楊雪蘭全心投入藝術文化事業,成為一名熱情付出的支持者及戰略導師。她主持的美中文化協會支持了眾多優秀的中國年輕藝術家,郎朗也是其中之一。「自從十歲時在北京中央音樂學院結識Shirley,她成為我此生最親愛的摯友、導師和支持者,在我藝術生涯和人生中都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郎朗難掩悲慟,「我認為整個音樂界都非常感激Shirley的貢獻,她不僅幫了我,更幫助了那麼多年輕的藝術家們,給予他們最大的支持和鼓舞。我們會永遠思念她、愛戴她。」郎朗用一曲舒曼的《夢幻曲》致敬楊雪蘭不凡的博愛仁慈之心。

楊雪蘭生前深信,中美兩國人民的理解和友誼可以通過文化交流產生更深遠的影響。她除了一手策劃「帕爾曼在上海」系列活動、開創「舞向未來」藝術教育試點項目外,還經常幫助世界頂尖藝術家前往中國演出交流和教學。女高音歌唱家芮妮·弗萊明(Renée Fleming) 感慨地回憶道:「Shirley是我多年的良師益友。從2007年開始,在Shirley的策劃、引導和建議下,我多次前往中國。Shirley發自內心地相信藝術交流對中美關係有正面影響,她的樂觀態度充滿了啟發性和感染力。我真希望她對我其他生活方面也能多多指點,我會非常懷念她的。」弗萊明在羅伯特·安斯利的鋼琴伴奏下深情演唱了著名的舒伯特《聖母頌》。

青年作曲家黃若和雙簧管演奏家王亮演奏了改編版的《風吹》(Wind Blows),以此表達感恩與思念,其自由暢快的意境正如楊雪蘭的胸懷。楊雪蘭多年前曾贊助和支持了甘迺迪藝術中心的委約,由黃若譜寫雙簧管與樂隊版《風吹》。2017年,此曲在甘迺迪藝術中心舉辦的第二屆中國新年音樂會上進行了世界首演,王亮擔任當晚雙簧管獨奏。楊雪蘭親臨首演現場加油助威,她對兩位青年藝術家而言是走向國際舞臺的指路人。

追思會最後通過一段影像資料展現了楊雪蘭精彩紛呈的一生,在她最愛的《月亮代表我的心》歌聲中慢慢落下帷幕,歌唱家黃英、沈洋、王雲鵬和作曲家龔天鵬遠程合作完成了此曲的表演。

楊雪蘭逝世的消息傳出後,中美社會各界從各地以多種形式弔唁。楊潔篪、王毅、鄭澤光、崔天凱、黃屏等中國外交官員發來唁電;百人會發文緬懷;楊女士生前支持過的郎朗國際音樂基金會、上海交響樂團、中央美術學院、中福會少年宮、上海博物館、復旦大學、中華青少年交響樂團、紐約愛樂樂團、美國國家舞蹈協會、林肯中心室內樂協會、巴德學院及音樂學院、茱莉亞學院、阿布達比音樂與藝術基金會、上海海外聯誼會等機構紛紛發文悼念;除演出嘉賓外,譚盾、趙季平、胡雪樺、黃佳俊、張昊辰、張勝量(牛牛)、於冠群、易傑、方穎、王亢等與她深入合作或曾受助於她的藝術家亦深表哀痛;另有更多個人、團體及組織通過網絡表達哀思。

家人已發布紀念網站www.ShirleyYoung.com,各地民眾可登錄留言致意、分享回憶。追思會全程錄像也將在該網站上擇期發布。

臨終前,楊雪蘭仍擔任美中文化協會主席,家人和協會工作人員將繼續履行協會的使命,維護這座中美之間通過文化和教育交流架起的理解的橋梁。

應家屬意願,民眾請以捐贈替代鮮花的形式來追思楊雪蘭女士,捐款請至 www.usccii.org; 或寄至美中文化協會:In Memory ofShirley Young, US-China Cultural Institute, 150 E 69th Street #2N, New York, NY10021

(楊雪蘭遺像)

民間「文化外交」使者楊雪蘭(Shirley Young)女士於2020年12月26日(周六)晚在紐約去世,享年85歲。楊雪蘭曾任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全球副總裁,在此之前任格雷廣告公司(Grey Advertising)執行副總裁。同時,她還擔任了數個主要文化機構的領導者,是美國華裔組織百人會的創始人及首任會長,也是美中文化協會主席。

她的兒子薛兆仁(Bill Hsieh)證實了其在斯隆·凱特琳紀念醫院去世的消息。楊雪蘭女士日前剛與兒子薛兆一(David Hsieh)、薛兆仁及薛兆山(Douglas Hsieh)在家中慶祝了聖誕節。

幼年的楊雪蘭在二戰結束後隨家人移民美國,作為一位開拓性的企業高管,也許最出名的是她引領通用汽車進駐中國市場中扮演的關鍵角色,推動了高達十億美元的投資項目,見證了上汽通用汽車合資企業的建立和第一輛中國生產的別克汽車投入市場。

楊雪蘭於1988年加入通用汽車公司,擔任全球總部消費者市場開發副總裁,成為通用歷史上第一位亞裔女性副總裁。她的辦公室位於著名的通用汽車大樓「14樓」,在那裡她經常是行政餐廳中唯一的女性。

(楊雪蘭的母親嚴幼韻、繼父顧維鈞)

九十年代初,楊雪蘭開始參與通用汽車在中國拓展業務的工作,並遷至上海擔任中國市場戰略發展副總裁和亞太區高級顧問。在這一新職位上,她深入了解中國同行和其他汽車行業實體以及合資企業審批流程,制定了通用汽車的發展戰略,從而幫助公司達成目標。

在加入通用汽車前,楊雪蘭在格雷廣告公司工作三十餘年,成為應用市場心理學調研和品牌個性的先驅者。後來擔任執行副總裁、機構政策委員會成員以及格雷戰略營銷總裁。

在商業上的成功使得楊雪蘭受邀擔任諸多公司董事會要職,並且常常都是第一位女性和第一位亞裔。生前擔任過董事的企業包括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大西洋貝爾/威訊通信(Bell Atlantic/Verizon Corporation)、戴頓赫德森/塔吉特百貨(Dayton-Hudson/Target Corporation)、假日酒店/Promus/哈拉斯集團(Holiday Inn/Promus/Harrah’s)、Teletech公司和Salesforce.com公司,也是紐約證券交易所提名委員會的副主席。她還是許多非盈利組織的董事會成員,包括大自然保護協會全球董事會及亞太區理事會、哈佛商學院教育團體、馬塞諸塞州菲利普斯高中、維斯理女子學院,也是國際女企業家組織Committee of 200的創始成員。

1990年,楊雪蘭與建築設計師貝聿銘、大提琴家馬友友、慈善家唐騮千等著名美籍華人一同創辦了百人會(Committee of 100),一直熱衷參與該組織的工作。晚年的楊雪蘭全心投入藝術文化事業,成為一名熱情付出的支持者及戰略導師。曾先後擔任因特洛肯藝術中心、底特律交響樂團、底特律藝術學院、上海交響樂團、紐約愛樂樂團、郎朗國際音樂基金會、美國國家舞蹈協會的董事。她也是林肯中心室內樂協會的國際顧問、沈偉舞蹈藝術團和天津茱莉亞學院的顧問委員會成員。

(楊雪蘭與建築設計師貝聿銘、大提琴家馬友友、慈善家唐騮千等創辦了百人會)

楊雪蘭結交並支持了無數來自中國的音樂家,更在中美之間建立了許多具有建設性和持久的文化交流夥伴關係。她在1997年香港回歸盛典大型音樂會的策劃組織中發揮了關鍵作用,聯合大提琴家馬友友、作曲家譚盾演出了《交響曲1997:天地人》,將一組64件編鐘運用其中。2002年,楊雪蘭一手策劃了「帕爾曼在上海」系列活動,由美中文化協會主辦,邀請小提琴大師帕爾曼前往中國,舉行為期三周的研討交流活動。她開創了「舞向未來」藝術教育試點項目,美國國家舞蹈協會、中國福利院少年宮、閔行區教育局和美中文化協會合作,為一萬多名不同社會經濟背景的中小學生提供了學習舞蹈的機會。當得知美國沒有計劃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上設立展示展館時,楊雪蘭參與進來,幫助籌集足夠的資金,建成了美國國家館。近十年來,她作為文化交流的先驅,通過主流文化藝術機構,大力宣傳推廣中國新年文化傳統,比如持續九年的紐約愛樂樂團中國新年音樂會以及林肯中心中國新年學生日。今年早些時候,她還獲得了林肯中心室內樂協會五十周年慶典頒發的特別榮譽。

辭世之際,楊雪蘭正忙於她的回憶錄《從局外人到局內人:尋求共贏》(暫譯)的最終完善工作。在書中,她用親身經歷來闡釋著「C的力量」,即文化(Culture)、個性(Character)和舒適(Comfort)。她寫道,要成為能夠產生影響力並在任何環境中帶來積極變化的局內人,必須努力理解文化;建立信任並證明你將他人的利益牢記於心,而非只想著利己,從而展示個性;讓別人能舒服地和自己一起工作,哪怕彼此背景不同、差異懸殊,此可謂創造舒適。

楊雪蘭1935年5月25日生於上海,為嚴幼韻與楊光泩之女。父親楊光泩是民國政府外交官,姐姐楊蕾孟、妹妹楊茜恩分別在瑞士日內瓦、法國巴黎出生。楊光泩後來擔任中國駐馬尼拉總領事,在菲律賓被日軍殺害。母親嚴幼韻曾是上海灘名媛、復旦大學首批女大學生,後嫁給外交家顧維鈞先生,其在國際聯盟和聯合國的建立中起到重要作用。2018-2019年,楊雪蘭分別在上海和紐約主持製作了《人生如歌:一代外交家顧維鈞》音樂會。

楊雪蘭曾獲得艾波特學院(後來的菲利普斯高中)獎學金,她認為學校教會了她如何成為美國人,教會她這個新國家的「核心價值觀、職業修養、品德和慷慨」。此後,她就讀於維斯理學院(Wellesley College),以榮譽畢業生畢業,那段經歷拓寬了她對人的理解,加深了知識層面的基礎,並教會她「一切都是相關聯的,無論是藝術、經濟學還是語言,它們都息息相關。因此,如果你有能力把所有的點串在一起,就能獲得成功,而不能僅僅停留在一個特定的通道中,因為說到底,你要與人打交道——這就是人生的真諦。」

楊雪蘭曾先後與薛傑(已故)和Norman Krandall有過兩段婚姻,遺有長子薛兆一(妻Lori)、次子薛兆仁(妻Amy)、幼子薛兆山(妻Annabel Fan),孫輩有Elizabeth Hsieh、Hannah O』Neel(Danny)、William、Charles、George、Audrey和Josephine Hsieh。姐姐楊蕾孟與妹妹楊茜恩已先於楊雪蘭過世。

臨終前,楊雪蘭仍擔任美中文化協會主席,致力於通過加強文化和教育的交流在美中之間架起一座理解的「橋梁」。其家人及協會工作人員將繼續履行協會的使命,引介和推動美中兩國主要文化和教育機構建立新的合作關係,引介和推動具有長遠發展前途的文化新觀念與其他機構協作來完成和資助已定的交流項目,協助開創新的文化和教育交流項目,提供啟動資金和雙元文化的諮詢,培養年輕華人藝術家的國際職業發展。

應家屬意願,民眾請以捐贈替代鮮花的形式來追思楊雪蘭女士,捐款請寄至美中文化協會:In Memory of Shirley Young, US-China Cultural Institute, 150 E 69th Street #2N, New York, NY 10021

夢想照進現實:西雅圖中文電臺藝術中心主持班招生

夢想照進現實:西雅圖中文電臺藝術中心主持班招生

相關閱讀:

第25條軍規:美國國會等不及13天,尋求立即罷免川普

支持者衝擊國會大樓,川普可能提前下臺

《三體》全球IP擁有者、80後億萬富翁林奇中毒身亡

美國新冠確診病例超過2000萬,美國通過疫苗扭轉疫情還需數月的時間

華盛頓州金縣衛生部給年長者的新冠提示:守在家裡策安全

確診人數超過1900萬,美國每17個人就有一人感染新冠病毒
美國所有人都可以在2021年6月之前得到新冠疫苗接種

西雅圖中文電臺的新年賀詞:疫情不能壓垮我們,明天將更美好!

突發:西雅圖市政府清除卡爾.安德森公園內的無家可歸者營地,逮捕24人

西雅圖已成為市長仕途的墳墓

白冰博士講述新冠疫情下的美國房產市場

在線零售巨頭Zappos創始人謝家華意外去世,享年46歲

美國前FDA局長戈特利布博士:美國距新冠病例暴漲還有一周

美國CDC專家:美國新冠病毒感染人數被低估八倍,日均死亡人數10天內將翻倍

若不居家避疫 美十大城市三分之一人口恐將感染

新冠疫苗哪家強?牧童遙指莫德納

美國新冠確診人數超千萬,輝瑞宣布疫苗有效率達九成,股市暴漲

西雅圖中文電臺

周一到周四每晚9:00pm-12:00am (周五~周日晚7:00pm-12:am)

收聽頻道:1150AM (或者HD-3 98.9FM) 

網上收聽:1150kknw.com/listen | http://tunein.com/radio/KKNW-1150-s33547/

手機App(Apple): Chinese Radio Seattle | 西雅圖中文電臺

或者下載Tunein Radio(找到1150 | kknw)

電臺地址:3650 131st Avenue SE Suite 550, Bellevue, WA 98006

網址:chineseradioseattle.com

電子郵件:crsradio@gmail.com

Facebook: Facebook.com/ChineseRadioSeattle

微信公眾平臺: SeattleChineseRadio

Twitter: @ChineseRadioSea

新浪微博:@西雅圖中文電臺

蜻蜓FM:@西雅圖中文電臺

聯繫電話:206-619-8698

演播室電話:1-888-298-5569

【西雅圖中文電視臺】

西雅圖中文電視臺成立於2017年10月,目前有定期播出的網絡電視

https://www.youtube.com/ChineseRadioSeattle

相關焦點

  • 科比追思會入選《紐約時報》年度圖片
    科比追思會入選《紐約時報》年度圖片】2020年即將結束,美國權威媒體《紐約時報》近日發布了年度圖片總結,在上百張圖片中,今年2月在斯臺普斯中心舉行的科比-布萊恩特追思會入選其中。在這次《紐約時報》的圖片編選中,一共只包括了體育界的兩件大事,一個是有「美國春晚」之稱的超級碗,一個就是科比追思會。
  • 科比追思會入選《紐約時報》年度圖片
    網易體育12月10日報導:2020年即將結束,美國權威媒體《紐約時報》近日發布了年度圖片總結,在上百張圖片中,今年2月在斯臺普斯中心舉行的科比-布萊恩特追思會入選其中。
  • 孔強衛宗親追思會在南京舉行
    追思會由江蘇孔子後裔聯誼會承辦,南京居美馨傳統文化教育中心協辦。南京市社科聯秘書長兼學會處處長王福東先生,中華孔子學會孔子後裔儒學促進委員會、南京儒家禮儀研究會、江蘇孔子後裔聯誼會、南京居美馨傳統文化教育中心、愛心聯盟南京讀書會、上海孔子後裔聯誼會、南京夫子廟執事團代表,儒家聖賢后裔代表和強衛宗親家人及生前好友出席了追思會。
  • 科比追思會在洛杉磯斯臺普斯中心舉行
    2月24日,在美國洛杉磯斯臺普斯中心外,一名球迷抱著女兒觀看追思會現場直播。當日,已故美國籃球名將科比·布萊恩特和女兒吉安娜·布萊恩特的追思會在美國洛杉磯斯臺普斯中心舉行。新華社/美聯2月24日,NBA球星麥可·喬丹在追思會上發言時落淚。新華社照片,路透,2020年2月25日2月24日在美國洛杉磯斯臺普斯中心拍攝的科比和女兒吉安娜追思會現場。
  • 華裔警員劉文健殉職6周年 紐約市警舉辦追思會
    中新網12月21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紐約華裔警探劉文健及其搭檔拉莫斯在六年前的12月20日執勤時遇害,今年儘管遇上新冠肺炎疫情,紐約市警總局和兩位殉職警員生前服務的84分局仍堅持在布魯克林舉辦追思活動,銘記兩人為保護城市與民眾安全作出的貢獻。
  • 弗洛伊德追思會今晨舉行,與會者肅立8分46秒,政要名流家人參加
    明州黑人弗洛伊德遭警察「跪殺」引發全美抗議活動,明州阿波利斯市周四下午(北京時間今日凌晨)為他舉行了追思會,這是一系列官方追思活動的第一場。與此同時,全美多地市民在抗議期間均舉行了紀念活動。弗洛伊德的追思會上,所有與會者沉默站立8分46秒。
  • 百人會與日裔美國人聯盟
    不同族裔在美國除了融入當地主流社會外,大都保留了自己的族裔傳統,也紛紛成立各種組織代表自己的利益。以華裔來說,在華人居住比較集中的地方,比如舊金山、洛杉磯、聖地牙哥、西雅圖、紐約、波士頓、大華府、休斯頓、達拉斯、亞特蘭大、芝加哥等地,華人組織如過江之鯽,各種工商團體、聯誼會、同鄉會、校友會、讀書會等數不勝數。
  • 科比追思會洛杉磯時間24日舉行,真的要和你說再見了
    據《今日美國》報2月23日報導,繼科比和女兒吉安娜在直升機失事遇難四周後,美國東部時間2月24日下午1點,斯臺普斯中心將為科比,13歲的吉安娜、以及他們的六個朋友和飛行員佐巴揚舉行了悼念儀式,公眾將有機會和一代傳奇告別。
  • 告別2020 緬懷卡丹先生——皮爾·卡丹先生中國追思會在京舉行
    2020年12月31日,北京馬克西姆餐廳,皮爾·卡丹先生追思會現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劉佔坤/攝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劉佔坤)2020年的最後一天,皮爾·卡丹中國代表處在北京馬克西姆餐廳舉行追思會,懷念於12月29日逝世的一代時尚巨匠皮爾·卡丹先生。
  • 毛鑄倫、王曉波先生追思會在臺北舉行
    毛鑄倫、王曉波先生追思會在臺北舉行 2020-08-21 21:55:59 來源:新華網 作者:王詩堯 責任編輯:王詩堯
  • 著名男低音歌唱家楊比德先生 美國線上追思會隆重舉行
    【美國新聞速遞】 劉茁 洛杉磯報導: 11月3日,中國著名男低音歌唱家、聲樂教育家楊比德教授逝世於海軍總醫院,享年93歲。消息傳來,海外藝術界人士深感悲痛。
  • 楊可涵追思會舉行因抑鬱症自殺 網友:可惜
    據臺媒報導,電視劇《珍珠人生》女主角楊可涵追思會舉行。據悉楊可涵因患有抑鬱症,選擇輕生,最終搶救12天都未能搶救回來。楊可涵追思會舉行,家屬表示楊可涵因抑鬱症做不良示範。而楊可涵男友也出現在追悼會現場,雙目泛紅,顯然悲傷過度。楊可涵追思會舉行,網友再次聚焦抑鬱症,有網友表示太可惜了,好好一個人就這樣離去了。
  • 抗疫英雄於鐵夫同志線上追思會舉行
    6月4日下午,抗疫英雄於鐵夫同志線上追思會在市第一醫院南院舉行。深切緬懷,沉痛悼念,市第一醫院的醫護人員以線上追思會的方式送別好同事、好戰友、好兄弟。於鐵夫在牡丹江醫學院附屬紅旗醫院工作期間留影。追思會現場,回顧了於鐵夫同志生平事跡,並播放了於鐵夫同志生前工作和生活的精彩瞬間;全體到會人員向於鐵夫同志默哀,以表達追思之情。市第一醫院援「綏」醫療隊的125名隊員,也在線上為戰友於鐵夫舉行了簡短的送別儀式。
  • 「百歲哲人——張世英先生追思會」舉行
    12月19日上午,「百歲哲人——張世英先生追思會」在北京郵電會議中心舉行。追思會現場邱水平在致辭中從探究天人古今的宏大格局、創建「萬有相通」的哲學體系以及「不知老之將至」的治學精神三個方面對張世英先生的學術成就作出宏觀的概括。
  • 臺灣知名統派學者王曉波追思會在京舉行
    王曉波先生追思會現場「哲人日已遠,古道照顏色。」為了深切緬懷臺灣知名統派學者王曉波,紀念其為兩岸統一、民族復興而不懈奮鬥的一生,王曉波先生追思會於14日下午在北京臺灣會館舉行。 當日,北京市臺聯召集王曉波先生摯友同仁30餘人齊聚北京臺灣會館,共同追思王曉波先生,繼承其遺志以激勵後人。追思會由北京市臺聯副會長王慧主持,參會人員共同追憶了與王曉波先生交往的點滴,以及其生前為促進海峽兩岸交流交往與和平發展所做的努力和貢獻,感佩先生的崇高信念和愛國情懷,並對他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
  • 椒江舉行翁佳浩同志追思會
    9月30日,椒江區在台州市殯儀館舉行翁佳浩同志追思會。禮堂內站滿了前來為翁佳浩送別的親朋好友、部隊戰友、椒江區及洪家街道相關部門代表,以及不少專程趕來的市民。今年6月26日16時,翁佳浩和同事在深圳市深汕合作區鮜門鎮百安村海灘遊玩。期間,他聽到呼救聲,發現一兒童被海浪席捲遇險,隨即奮力救援。最終,兒童獲救,翁佳浩卻被海浪衝走,不幸遇難。
  • 緬懷追思丨一代高僧明學長老追思法會於靈巖山寺舉行
    一代高僧明學長老追思法會於靈巖山寺舉行(攝影:妙梵)圓滿菩提,常光現處幻緣滅。莊嚴淨土,本有徹時真智生。2016年12月8日8時30分,明學長老追思會在蘇州靈巖山寺大雄殿前隆重舉行。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成都市佛教協會會長、成都文殊院方丈宗性法師受明學長老治喪委員會委託,主持追思會。
  • 美國下一任總統喬·拜登和副總統賀錦麗簡介
    .,1942年11月20日-),通稱喬·拜登(Joe Biden),美國民主黨籍政治家,候任(第46任)總統。拜登曾於2009年至2017年擔任第47任美國副總統,在1973年至2009年間擔任家鄉德拉瓦州的聯邦參議員,是美國政壇的資深政治人物。拜登曾在1988年和2008年兩次競選過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但都沒有成功。
  • 翁佳浩同志追思會今日舉行
    今天(9月30日)上午,台州市殯儀館內哀樂低沉、氣氛凝重,因奮力救援落水兒童不幸犧牲的退伍軍人翁佳浩追思會在這裡舉行。7月8日,在汕尾市海豐縣殯儀館舉行了遺體告別儀式並進行了火化。於9月28日16時,從海豐縣殯儀館啟靈回歸故裡,並於8月30日在台州市殯儀館舉行追悼儀式,後葬入洪家街道祝昌村公墓,入土為安。
  • 科比「追思會」上的「淚崩」瞬間
    北京時間25日凌晨,NBA已故球星科比-布萊恩特和他女兒吉安娜的追思會,在湖人隊主場洛杉磯斯臺普斯中心球館舉行,容納2萬人的球館座無虛席,而申請參加追思會的有8萬人!歌壇天后碧昂絲等美國流行巨星作為表演嘉賓出席。追悼會的主題是「生命的禮讚」。